小學四年級語文《滿山的燈籠火把》教學設計範文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小學四年級語文《滿山的燈籠火把》教學設計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四年級語文《滿山的燈籠火把》教學設計範文

教材分析:

《滿山的燈籠火把》第二課時講的是在一次意外遇險時,全村的鄉親們都舉着燈籠火把四處搜尋我,讓我感受到了濃濃的`親情。這課時內容讓學生在學習中受到關心他人,愛護他人的教育。

學情分析:

1、 本班學生活潑,但不善於表達自己的見解,在教學中我讓他們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口語能力。

2、 要讓學生很好地體會文中所表達的濃濃的親情,必須讓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想力,並設身處地思考怎樣做。

3、 通過學習,加深體會,讓學生受到良好的教育。

教學目標:

1、 學習課文第2——8自然段。

2、 理解課文中重點句子的意思,體會親情的偉大,關心他人的精神。

3、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重點句子的含義。

難點:說說課文中的哪些情景讓你感動。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新課。

1、 聽寫本課生字詞。

2、 過渡: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麼?(指名回答)

3、 板書課題:滿山的燈籠火把。

二、教學2---8自然段

(一)師範讀課文第2—8自然段,瞭解內容。

1、指名分段讀課文,師生評價朗讀情況。

2、學生齊讀課文。

(二)學生自主學習。

1、同桌互相說說讀懂了什麼?再指名回答。

2、找出自己有疑問的地方,提出在小組內交流、討論。

3、學生彙報自學結果,老師對疑難問題加以點撥。

(三)重點分析

1、我爲什麼不再掙扎?又爲什麼不再哭喊了?爲什麼會有這種變化?

學生分成八小組討論反饋:

(1)我突然間明白了———不能再這樣盲目地胡亂掙扎了,結果只能更壞,我應該保存體力。

(2)我不再哭喊——我要用全力拽住井邊的雜草,不讓自己再往下墜。

(3)我相信親人們一定會來救我。

2、我堅持的結果怎樣?我的眼淚爲什麼會不停地流着,是熱的?學生討論反饋:

(1)我聽到了焦急、親切而又悠長的呼喚,我還看到了那滿山的燈籠火把。

(2)我被親情所感動。

3、適時板書:

照亮

燈籠火把 我

尋找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師生互動,以多種方式來讀)

(五)情感昇華

1、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有什麼體會?(學生自由發言)

2、你懂得了一個什麼道理?(學生交流後教師小結)

三、佈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完成課後練習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