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有無相生》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作爲一名教職工,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那麼什麼樣的教學設計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老子有無相生》第一課時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老子有無相生》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掌握本章的實詞、虛詞及特殊句式。

方法目標:掌握閱讀、賞析古文的方法,提高閱讀水平。

情感目標:體會老子關於事物相輔相成,對立統一的哲學思想,培養客觀看待問題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重點:

掌握本章的實詞、虛詞及特殊句式。

學習難點:

體會老子關於事物相輔相成,對立統一的哲學思想。

自主學習檢查內容和方法

第一

一、導入

老子道家學術,孕育三千年的中國心靈雞湯,助您洗滌心靈。

老子是一位出色的智者,他所撰的《道德經》是一個知識寶庫,內藏的哲理使不少迷茫的心靈得到解脫,幾年前的把老子列爲古今十大作家之首。

二、老子及《道德經》

1.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諡曰聃,約生活在春秋末年公元前580年~500年之間,春秋時期思想家,哲學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道教奉爲教主或教祖,尊爲“道德天尊”,列三清尊神之一。《老子西升化胡經.序說第一》:“以爲聖人生有老容,故號爲老子”。

老子出生

老子既是神靈,他的降生也不同於一般的凡人。

河上公《老子道德經章句序》:老子“當週時李氏女妊之八十一,部左腋而生”。(敦煌本《玄言新紀明老部》引)

葛玄《老子序訣》說:“周時復託神李母,部左腋而生,生即皓然,號曰老子”。

《列仙傳》說:“老子母扶李樹而生老子。老子生而能言,指李樹曰:以此爲姓”。(《事類賦》卷26引)

葛洪《神仙傳老子》說:“其母感大流星而有孕,雖受氣天,然見於李家,猶以李爲姓”。

老子的形貌及其世系。老子是2500多年前的人,歷史上只說他是個壽者,具體的面貌形像,後代人也是無從知道的。但在葛洪《神仙傳老子傳》裏說:

老子黃白色,美眉、廣顙、長耳、大目、疏齒、方口、厚脣,額有三五達理,日角月懸,鼻純骨、雙柱,耳有三漏門。

關於老子出生的傳說,據傳被道教奉爲太上老君的老子是彭祖的後裔,在商朝陽甲年,公神化氣,老子寄胎於玄妙王之女理氏腹中。

一天,理氏在村頭的河邊洗衣服,忽見上游飄下一個黃澄澄的李子。理氏忙用樹枝將這個拳頭大小的黃李子撈了上來。到了中午,理氏又熱又渴,便將這個李子吃了下去。從此,理氏懷了身孕。

理氏懷了81年的胎,生下一個男孩。這男孩一生下就白眉白髮,白白的大絡腮鬍子。因此,理氏給他取的名子叫“老子”。老子生下來就會說話,他指着院子中的一棵李子樹,說:“李就是我的姓。”

《說文》:“聃,耳曼也”。就是耳長而大,這是壽者像。古人名字相應,所以名耳字聃。李耳高壽,故以“老”稱之。

老子出關

老子最後看到周王朝越來越衰弱了,衰敗得不像樣子了。他決定出走了,要遠走高飛了。這要說到老子出關的事了。

老子要到秦國去,到西域去,這就得經過函谷關。另外一種說法是大散關。函谷關大概原來在今天的河南靈寶縣,後來關口移到了今天的河南新安縣。這裏兩山對峙,中間一條小路,因爲路在山谷中,又深又險要,好像在函子裏一樣,所以取名爲函谷關。

守關的長官是尹喜,稱關令尹喜。這一天他正站在城關上了望着,只見關谷中有一團紫氣從東方冉冉飄移過來。關令尹喜是一個修養與學識極其高深的人。他一看到這種氣象,心裏一頓,這是有聖人來了!只有聖人來纔會有這樣的雲氣,今天一定有聖人要經過我的城關了,不知是哪一位。不多一會兒,就見到一位風骨非凡、仙風道骨的人,騎着一頭青牛慢慢向關口行來。竟然是老子!關令尹喜知道他要遠走高飛了,就一定要讓這位當代最著名的思想家留下他的智慧來,於是纏着他,要他寫一點著作,作爲放他出關的條件。

老子當然是不太願意的,但是不答應關令尹喜,是不會放他過關的,他不給你護照簽證啊!老子沒辦法,於是只得答應條件。另外,老子答應他還有一個原因。《史記集解》有材料說,關令尹喜“善內學星宿”,所以他能看天象,看星宿,看雲氣,看到一團紫氣飄來便知是聖人來了。我們就是看到這團紫氣也解讀不出來嘛。據說關令尹喜自己也有著作,名《關令子》。老子也佩服這位“服精華,隱德行仁”的大智者,“亦知其奇怪”,所以有一種得遇知音的感覺,這就爲他著書了,能爲知音著述不亦樂乎?

那時老子沉思默想,將他的智慧一個字一個字地寫在了簡牘上,先寫了上篇,又接着寫了下篇,據說寫了幾天。寫完了一數,共有五千來字,取名爲《道德經》,上篇叫《道經》,下篇叫《德經》,又分成八十一章。於是一部“五千言”的驚天動地的偉大著作誕生了!據說,關令尹喜讀到這樣美妙的著作,深深地陶醉了,被吸引了。他對老子說:“讀了您的著作啊,我再也不想當這個邊境官了,我要跟您一起出走了。”老子莞爾一笑,同意了。據說,關令尹喜真的跟着老子出走了,後來還有人看到他們兩人一起在西域流沙那兒呢,而且都活了好長好長的歲數!

老子出關一直被人們津津樂道地傳說着,演繹着。魯迅先生也對此發生過興趣,還專門創作了故事新編《老子出關》,還與別人打了一點筆墨仗。另外,老子出關中的“紫氣東來”也成了中國文化中的一個基因,帝王之家將“紫氣”當作吉祥、祥瑞,你看生個孩子如果紫氣滿室,古人認爲這孩子必定大有出息。老百姓之家也把“紫氣”當作吉祥的象徵,於是把“紫氣東來”這些字寫在大門上等等。先民還認爲,哪個地方有寶物,哪個地方就會在上空出現紫氣。

有趣的是老子騎坐的“青牛”也成了道教文化中的一個著名的意象,青牛後來成了神仙道士的坐騎了。到後來,“青牛”也成了老子的代名詞了,老子又被稱爲“青牛師”、“青牛翁”等。這青牛還被老子家鄉的百姓看作是神牛,說老子當初出關是乘這青牛飛過去的,並且又有一段美妙的傳說。

今天在老子的家鄉河南省鹿邑縣城內的東北角上還有一處高約13米的高臺,叫“老君臺”,又叫“昇仙臺”,臺上有座老子廟。廟前埋有一根碗口粗的鐵柱子,稱爲“趕山鞭”。相傳老子50多歲時曾在這裏講學,此地離自己家有好多路,來來往往都要經過一座山叫“隱陽山”。這座山很高,遮天蔽日,山北見不到太陽,冰天雪地,寸草不生。山南又烈日當空,莊稼枯死,老百姓受盡了苦難。老子目睹這一切,雖想解救百姓,但心有餘而力不足。如今騎青牛飛過了函谷關,知道自己已經成仙,青牛也會說人話了,於是又要青牛一起飛回家鄉去治理那座山。到了家鄉,老子揮鞭打山,山頂削去了,並且飛到了山東,成了泰山。再一鞭子打去,把山腰打到了河南,成了平頂山。這時鞭梢甩斷,甩斷的鞭子飛到了山西。老子一看手中的鞭子只剩下一個杆子,就順手插在地上,這就是這個鐵拄子的來歷。老子又乘青牛飛走了,而那鞭子杆就永遠留在了那兒。百姓感謝老子前來趕走山,因爲從這以後老子家鄉就過起了風調雨順的好日子了。百姓就把老子揮鞭趕走山時站立的'土臺叫“昇仙臺”,將地上的鐵柱子稱“趕山鞭”。唐高祖李淵尊老子爲“太上老君”,又把這個臺稱爲“老君臺”,還修了廟,進行祭祀。——這是老百姓何等瑰麗的想象啊!讀了老子家鄉的這一則傳說,更感到老子又是有血有肉地活在老百姓中間!老子文化就是這樣一點一滴地積累起來的,中國的深厚博大的文化也就是這樣一點一滴地衍生出來,又一層一層地累積起來的。

2.道德經

《道德經》又名《老子》,文約義豐,雖僅五千言,卻包含着十分豐富深刻的哲學思想。老子哲學的核心思想是“道生萬物”的宇宙生成說,把宇宙看成一個自然產生、自然演變的過程,天地萬物是依照自然規律發展變化的,而“道”是世界的本源。老子哲學的精髓是他的樸素辯證法思想,認爲天地萬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高下相傾,聲音相和,前後相隨”,矛盾雙方相互依存,互爲條件。還提出對立面雙方可以互相轉化,事物總要走向它的反面。爲了防止走向反面,他主張要把自己放在弱者地位,認爲“柔弱勝剛強”。這種觀點在一定條件下有其合理性,但它忽視矛盾雙方的鬥爭,把轉化看成是無條件的循環往復。在政治思想上,老子主張“無爲”,認爲只有無爲才能無不爲,反映了當時統治者的無力,企圖緩和尖銳的社會矛盾。但他對“侯王”的告誡,如“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卻是很精闢的。《老子》的歷史觀是落後的,要求回到“小國寡民”的時代,“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死不相往來”。老子哲學在中國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後代不少哲學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它的影響。自漢以後註釋《老子》者不下千家,在中國古籍中是罕見的。老子不但創立了我國三大宗教之一的道教,而且他的思想可以說影響了後來整個中國哲學史的發展,深深地影響了整個封建社會的意識形態。

春秋時,著名思想家老子的老師常樅病重了。老子前去看望他,問道:“先生病得如此重,有什麼遺教可以告訴弟子嗎?”常樅說:“就是你不問,我也要說了。” 他對老子說:“經過故鄉要下車,你記住了嗎?”老子回答:“經過故鄉下車,就是要我們不忘舊。”常樅說:“對呀。”又說:“看到喬木就迎上前去,你懂嗎?”老子說:“看到喬木迎上去,就是讓我們要夠老。”常樅說:“是這樣的。” 然後,他又張開嘴給老子看了看,問道:“我的舌頭還在嗎?”老子說:“當然還在。”常樅又問:“我的牙齒還在嗎?”老子說::“早就沒有了。”常樅又問老子:“你知道原因是什麼嗎?”老子回答說:“那舌頭所以存在,豈不是因爲它是柔軟的嗎?牙齒的不存在,豈不是因爲它是剛硬的嗎?” 常樅說:“好啊!是這樣的。世界上的事情都已包容盡了我還有什麼可以再告訴你的呢?”

那麼老子的《道德經》中到底有怎樣的智慧呢?我們一起來學習其中的一些內容,看看能從中受到什麼啓發。

二、檢查預習情況

1.你能準確朗讀全文嗎?

指導學生朗讀。

2.你瞭解本文的標題和主要內容嗎?

引導學生自讀課文及註釋,明確標題是編者加的,原本並沒有標題。

文中的核心是關於事物相輔相成,對立統一的哲學思想,培養客觀看待問題的精神。

3.學生自學問題反饋。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難點(根據學生預習確定):

組織學生討論展示評價

三、你能自主翻譯全文,並積累重點實虛詞嗎?

(一)指名學生口頭翻譯下面句子教師點評,強調掌握重點知識:

1.通假字

自見者不明(現)

死而不亡者壽(妄)

其脆易泮(判)

起於累土(虆)

2.詞類活用

自是者不彰(意動,認爲……正確)

爲無爲,事無事,味無味(意動,把……當作有爲,把……當作事業,把……當作有味)

圖難於其易,爲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形作名)

夫輕諾必寡信(使動,使……減少)

多易必多難(意動,把……看得容易;使動,使……增多)

是以聖人猶難之(意動,認爲……難)

其未兆易謀(名作動,顯露跡象)

常於幾成而敗之(使動,使……失敗)

慎終如始(形作動,慎重對待)

3.古今異義

埏埴以爲器(來做)

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走不遠;不能明理)

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做事;差不多成功)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柔軟;僵硬)

4.文言句式

自知者明/自勝者強(賓語前置)

報德以怨,圖難於其易(狀語後置)

爲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狀語後置)

千里之行(賓語前置)

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被動句)

四、作業

熟讀並背誦你認爲最精彩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