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上的綠色小屋課件

草地上的綠色小屋課件

活動目標】

草地上的綠色小屋課件

1、增強幼兒保護環境的意識。

2、引導幼兒初步掌握故事的主要情節,豐富詞彙:“恍然大悟”。

3、培養幼兒欣賞文學作品的興趣和傾聽能力,發展幼兒的感受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感受過受污染的惡劣環境。

2、教學具準備:

1)教具:“滿是垃圾的草地”和“乾淨的綠草地”的掛圖各一幅。“小兔家”、“綠草地”、“綠色小屋”(垃圾箱)桌面教具,“小兔”、“小猴”、“小狗”、“小羊”布偶。

2)學具:幼兒每人一套根據故事內容繪製的操作小圖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3分鐘)

(一)出示“滿是垃圾的草地”和“乾淨的綠草地”的掛圖,引導幼兒自由觀察比較,辨別是非,並和夥伴互相交流。

師:“請小朋友們認真看一看,比一比這兩片草地有什麼不一樣,然後和你的好朋友說說你更喜歡哪片草地,爲什麼?”

(嘗試引導幼兒說出垃圾的害處:使環境變得不美麗;會有很多細菌和病菌生長;有的還會腐爛發臭,嚴重污染我們的空氣,使空氣不新鮮;會使人們活動不方便等等。)

(二)設疑,引出故事。

師:“爲什麼這片草地上會有這麼多垃圾呢?到底是誰扔的呢?我們一起來認真聽個故事就知道了。”

二、基本部分:(22分鐘)

(一)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初步瞭解故事內容

提問:

(1)故事裏說到了哪些小動物?

(2)是誰在草地上亂扔垃圾?(發生什麼事了?)

(二)引導幼兒根據聽到的故事情節,按順序排圖。

師:“小朋友剛纔聽得可真仔細呀,真棒!現在,陳老師還有一件事情想請小朋友們幫助我,你們願意嗎?“謝謝大家”。

剛纔,陳老師爲每個小朋友準備了一個工作盤,裏面有4張小圖片,我想請小朋友們等會仔細看看每張圖片上畫的是什麼,然後根據剛纔聽到的故事,幫助我把這些圖片按順序排列好,你們能做到嗎?”

(三)結合桌面教具邊講述邊逐一提問,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

師:“我發現有的小朋友這樣排,有的小朋友那樣排,到底誰排得對呢,我們再來聽一遍故事,等下再請你們看看排得對不對,好嗎?”

師結合桌面教具,邊講述邊提問:

①小猴、小羊、小狗在草地上發生了什麼事?

②後來小兔子想出了什麼好辦法呀?

③如果是你,你會想用什麼辦法讓草地不被弄髒呢?

④故事裏說的“綠色小屋”是什麼呀?爲什麼要叫它“綠色小屋”呢?

師小結:人們把我們美麗的地球和周圍環境叫做綠色家園,綠色可以代表很乾淨、很健康、很舒服、空氣很新鮮的意思。把垃圾箱叫做“綠色小屋”,就是請我們不要亂扔垃圾,要把髒東西都扔到垃圾箱中,保護好我們的綠色家園,使我們的周圍環境更乾淨、更健康、更舒適、空氣更新鮮。

⑤你們知道這個故事的題目是什麼嗎?

師根據幼兒的回答情況一一小結,並豐富詞彙:“恍然大悟”。

(四)幼兒自我檢查,自我修正排圖順序,並根據圖片和旁邊的小朋友兩兩講述。

(五)請一個排圖正確、能力強的幼兒上來展示排圖結果,並講述故事主要內容,幫助孩子驗證排圖結果。

(六)聯繫現實,移情教育。

師:“故事裏的小猴、小羊和小狗亂扔垃圾,結果有的身上沾滿了果殼,有的被香蕉皮滑倒,有的被塑料袋絆住腳了,亂扔垃圾不但使我們周圍的環境變的不美麗,而且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麻煩,小動物們看到了愛護環境的小兔子,都恍然大悟了,它們向小兔學習,把垃圾都撿到垃圾箱裏,草地變乾淨了,他們也玩得更開心了。看來保護環境真的很重要!現在請小朋友們開動你們聰明的腦袋,想想以後要怎樣保護我們的環境?”

“小朋友們說得真好,我們應該從保護好身邊的環境做起,做個愛護環境的小公民,你們能做到嗎?”

三、結束部分:(1分鐘)

師:“我們一起到外面去,當個環保小衛士,看看我們周圍的環境吧!”

活動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時刻關注孩子是否能自覺地保護好班級、幼兒園等周圍環境。每週評選一次“保護環境的好娃娃”,並給環境好娃娃貼上一個五角星

 相關閱讀:小動物的自行車教案

活動目標:

1.通過看看、想想、說說等多種途徑理解故事內容。

2.能夠積極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體驗故事的趣味性。

 活動過程:

開始環節

1.導入環節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本有趣的書,我們一起來看看書的封面上有什麼呢?

幼:有自行車、鴨子、字.........

師:那你們猜猜這輛自行車會是誰的呢?

幼:XX、XX........

師:你們說的都有可能,這本書的名字叫做《誰的自行車》,那究竟會是誰的自行車呢,我們一起去這本書裏找找答案吧!,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師:春天來了,一個小男孩騎着他的自行車去春遊了,騎着騎着突然停了下來,他看見了什麼呢?(用放大鏡照一照自行車)這輛自行車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呀?瞧!小男孩看着長長的自行車做了一個什麼動作呀?(想事情的動作)他看着這輛長長的自行車在想什麼呢?

幼:XX、XX.........

師:原來小男孩想這是誰的自行車呢?請你們一起來學一學。(請幼兒一起學一學小男孩想的動作“這是誰的自行車呢”)那你們覺得這輛長長的自行車會是誰的?

幼:XX、XX......

師:你們說的都有可能,我們來看看到底是誰的'自行車呢。

師:爲什麼這輛長長的自行車是鱷魚的呢?

幼:.............

師小結:原來鱷魚的身體是長長的,所以他的自行車也是長長的。

師:鱷魚騎着他的自行車開心的出發了,騎着騎着,咦,他看到了什麼呀?這是一輛怎樣的自行車呢?

幼:水桶、耙子、大、輪胎很胖(我們可以用個好聽的詞語粗粗的).......

(如果幼兒說不出,可以和鱷魚的自行車輪胎比一比,引導幼兒說出輪胎粗粗的)

師:這輛輪胎粗粗的自行車這會是誰的呢?

幼:XX、XX.......

師:我們來聽一聽看會是誰的自行車?(聽錄音:咚咚咚)哇,真的是大象的自行車。你們看,大象在幹什麼?

幼:澆水、耕地..........

師:原來大象在用他的鼻子給莊稼澆水呢。我們也一起來學一學,伸長鼻子,在前面的水桶裏深吸一口水,吸好了嗎?準備好,澆水咯!

師小結:原來大象的身體重重的,鼻子還會吸水,所以這輛自行車是大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