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培訓課件參考

導語:關於企業文化本身包括了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爲文化和物質文化等四個方面的內容,進行文化培訓,以下是爲大家整理的企業文化培訓課件,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企業文化培訓課件參考

企業文化本身包括了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爲文化和物質文化等四個方面的內容,可以使新進員工對公司的各個方面都有一個比較全面的瞭解。另外企業文化是公司員工長期積累並得到公司認可的價值觀和行爲體系,將公司的文化傳授給新進入者,可以使他們快速融入公司。

名詞概述

每個公司都非常重視新員工入職前培訓,但重點都是採用一種灌輸的方法,講述企業的規章制度,讓大家明確一些必須要了解的規定,哪些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實際上這都是進行企業文化建設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如何將這些內容深入地講、深化地講,讓員工快速地融入企業之中,有一個快速有效的辦法,就是進行系統的企業文化知識的培訓。

企業文化是以價值觀塑造爲核心,提升企業績效和管理水平爲目的,優秀的企業文化必須包涵兩個要素:一是核心理念是否正確、清晰與卓越,二是這種理念是否夠宣傳貫徹下去,讓每個員工認同並且體現在自己的實際工作中。很多企業其實並不缺乏優秀的文化理念,比如“以人爲本、追求卓越、誠信、創新”等,核心理念在不同企業間沒有本質差別,只是體現在工作方法與行爲上,卻有本質的區別,這就需要通過構建完整的培訓l體系來使全體員工瞭解企業理念是什麼,如何將企業理念與自己的實際工作結合起來。

主要目標

公司文化是一種資源,提高了企業的整體素質。

凝聚作用——以良好的人際關係來減少內部的摩擦與消耗,增強員工的內部凝聚力。

導向作用——用共同的價值觀產生的內在號召力,引導員工朝共同目標的方向努力。

內容要求

如何留住人才是一個永恆的企業管理課題。優秀人才總是跳槽而去,平庸的員工總是賴着不走。所有企業都必須面對一個矛盾:如何解決員工慾望的不斷膨脹和薪酬的相對穩定。因爲員工隨時都可能在企業中成長而薪酬不可能緊緊相隨,沒有人會總是對自己的薪酬感到滿意。而個人財富過大可能產生副作用,激勵過度卻可能讓人不思進取。在我們這個變革的時代,面對企業員工慾望後面的永恆難題,我們究竟該何去何從。我認爲,最重要的是如何確立企業的價值體系和分配機制,這也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問題。

層次性

很多企業在進行文化培訓,恨不得所有的人都來聽,有時一個教室有一兩百人,企業各個層級和部門的人都有,講師也是“眉毛鬍子一把抓” ,不分對象,跟誰都是一個內容,這樣往往沒有好的效果,在企業進行文化建設的初期,需要對企業文化理論有基本瞭解的時候,可採用這樣的培訓I方法,但如果進行深入的文化建設,顯然這種方法是不夠科學的。在進行企業文化培訓時,需要針對不同層級和職能的人,設計不同的培訓內容和形式。比如著名的HP公司,他們的培訓非常的優秀,從員工進入公司開始,就要接受各種不同內容的培訓,基本的思路是根據員工的工作內容和成熟度,培訓過程是由“硬”到“軟”的,課程從技術業務知識到溝通技巧再到文化、思維,是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

從企業的管理層別來看,高層需要了解企業文化的本質、與傳統文化的關係、與戰略、核心競爭力的關係、如何實施文化變革等內容;中層的側重點在於如何在領導下屬、實施考覈、團隊建設中體現企業文化,即企業文化與管理技能的結合,沒有優秀的領導技能就無法傳揚公司的文化,而基層人員則更需要理解本公司的企業文化理念,以及如何把在工作中體現出企業文化;新進人員需要認識公司的歷史和文化、先進人物事蹟、行爲規範等。由此可見,如果沒有針對性,實行大鍋燴式的企業文化培訓,往往沒有效果。

從企業職能層別來看,不同部門對企業文化的需求也不一樣,營銷部門需要了解企業文化與品牌建設、促銷推廣、廣告公關等內容;人力資源部門需要了解企業文化與招聘、培訓、考覈、薪酬、激勵、獎懲、任免等工作的有機結合;生產部門需要了解企業文化如何體現在工藝設計、質量控制、流程改造、操作規範等環節;財務部門則需要了解企業文化在投融資、預決算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的應用;其他部門的文化培訓也應該有不同的側重點。

生動性

企業裏的培訓與我們在學校裏接受的教育有顯著不同,一方面在於作爲成年人,對單純的知識教育興趣度很低,吸收困難,另一方面在於企業培訓講求投資回報率,即必須能夠提升員工的能力和素質,對企業業績有貢獻。企業文化培訓也不例外,傳統的講授式的培訓方式效果很不理想,沒有針對成年人學習的特點,也沒有針對企業的具體管理問題和經營特色,因此,往往讓人覺得企業文化培訓不能立竿見影。

誠然,企業文化作爲一種比較新的管理理論和方法,以價值觀塑造爲核心,以凝聚人心、提升管理水平爲目的,他的重要作用是勿庸置疑的,但由於企業文化缺乏統一的操作辦法,所以往往讓大家覺得很“虛 ”。實際上,企業文化的好壞並不是學來的,而是“悟”來的,需要高層管理者具備優秀的領導能力和管理水平,以身作則,大力推行;中層管理者能夠理解並貫徹實施;基層人員則能夠把企業文化的.各種理念體現在自己的工作中。由此看來,採取什麼樣的培訓形式也不能一概而論,必須分層級和部門進行,否則就不會有好的效果。

採用各種硬性的規章制度可以讓企業管理嚴謹,但只能達到“不落後”,要成爲“卓越”的企業,就必須靠文化來進行管理,要讓員工自覺自願地遵從和維護企業的制度和文化,這就需要員工的感悟。感悟是一種境界,需要綜合運用各種培訓方法,包括講授式、案例學習式、研討會、活動、遊戲、拓展訓練、團隊訓練等,每種方式都有自己的優點,要根據培訓內容和對象來選擇,比如講授式一般適合針對高層的比較理論的課程,而活動、遊戲式的培訓方式則適合需要感悟和體驗的課程,研討式更適合需要員工對某一問題進行深入探究,並形成共識的課程。

完整性

企業老總往往比較重視企業文化培訓,一般把企業文化的培訓工作放到人力資源部或者黨委辦公室這樣的部門,但老總往往對培訓的組織工作很不滿意,缺席率高,員工興趣不大,花了錢卻看不到效果。企業文化建設是個系統工程,不但需要企業上下對文化的內涵達成共識,還需要調用一定的人員和資源進行企業文化培訓的組織和實施工作。很多優秀的企業都構建了完整的企業文化培訓體系,比如GE公司的前總裁傑克。韋爾奇不但自己定期親自在GE培訓學院對各級員工進行企業文化培訓,而且要求中高層管理者都能夠結合自己的工作,設計專門的培訓課程,其中企業文化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摩托羅拉公司的培訓體系也很健全,員工從進入公司的一天起,就接受企業文化的薰陶,並且能夠自覺自願的遵從和維護公司的文化。

主要內容

1、公司如何對待員工的主要思想與配套措施,如公司如何對待員工,有哪些福利措施,爲員工實現個人價值創造了哪些環境,個人在公司的發展前景等。

2、突出公司的文化願景、戰略及核心價值觀。

3、發生在企業的有名的故事與案例,讓大家在一種身臨其境的過程中學習公司的文化。

4、文化對公司發展的重要性及與公司文化保持一致的方法與重要性。

5、公司員工的行爲準則。

考覈標準

五項原則

1、目的性

這裏的目的性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企業文化自身的定位;二是企業文化考覈的目標和方向。

2、開放性

企業文化的建設必須要服務於企業,服務於客戶,那麼企業就必須與外界接觸,那麼企業文化考覈就需要具有開放性。

3、創新性

市場是不斷進步的,企業也在不斷髮展,那麼企業文化要想更好地服務於企業就必須不斷髮展創新。

4、參與性

參與性或者說是人性化,企業文化考覈的主體是“人”,企業文化的參與者也是“人”,企業文化的建設始終圍繞着“人”來展開,那麼企業文化的建設就必須人性化!

5、獨特性

不同的行業擁有截然不同的企業文化,企業應結合行業的特徵及自身的特點建立特色的企業文化

五個方面

1、企業文化是企業在解決生存和發展的問題的過程中形成的基本遊戲規則,所以始終會以“解決問題”做爲自己的宗旨。

2、企業文化是被大家認爲有效的而共享,並共同遵循並自覺維護的。

3、企業文化是習得的。

4、企業文化是維繫企業持續發展的。

5、企業文化集中反映了企業的關鍵價值。

考覈要素

1.經營哲學

經營哲學也稱企業哲學,是一個企業特有的從事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的方法論原則。它是指導企業行爲的基礎。一個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面臨着各種矛盾和多種選擇,要求企業有一個科學的方法論來指導,有一套邏輯思維的程序來決定自己的行爲,這就是經營哲學。例如,日本松下公司“講求經濟效益,重視生存的意志,事事謀求生存和發展”,這就是它的戰略決策哲學。北京藍島商業大廈創辦於1994年,它以“誠信爲本,情義至上”的經營哲學爲指導,“以情顯義,以義取利,義利結合”,使之在創辦三年的時間內營業額就翻了一番,躍居首都商界第4位。

2.價值觀念

所謂價值觀念,是人們基於某種功利性或道義性的追求而對人們(個人、組織)本身的存在、行爲和行爲結果進行評價的基本觀點。可以說,人生就是爲了價值的追求,價值觀念決定着人生追求行爲。價值觀不是人們在一時一事上的體現,而是在長期實踐活動中形成的關於價值的觀念體系。企業的價值觀,是指企業職工對企業存在的意義、經營目的、經營宗旨的價值評價和爲之追求的整體化、個異化的羣體意識,是企業全體職工共同的價值準則。只有在共同的價值準則基礎上才能產生企業正確的價值目標。有了正確的價值目標纔會有奮力追求價值目標的行爲,企業纔有希望。因此,企業價值觀決定着職工行爲的取向,關係企業的生死存亡。只顧企業自身經濟效益的價值觀,就會偏離社會主義方向,不僅會損害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還會影響企業形象;只顧眼前利益的價值觀,就會急功近利,搞短期行爲,使企業失去後勁,導致滅亡。3.企業精神

企業精神是指企業基於自身特定的性質、任務、宗旨、時代要求和發展方向,並經過精心培養而形成的企業成員羣體的精神風貌。企業精神要通過企業全體職工有意識的實踐活動體現出來。因此,它又是企業職工觀念意識和進取心理的外化。企業精神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在整個企業文化中起着支配的地位。企業精神以價值觀念爲基礎,以價值目標爲動力,對企業經營哲學、管理制度、道德風尚、團體意識和企業形象起着決定性的作用。可以說,企業精神是企業的靈魂。

3.企業道德

企業道德是指調整本企業與其它企業之間、企業與顧客之間、企業內部職工之間關係的行爲規範的總和。它是從倫理關係的角度,以善與惡、公與私、榮與辱、誠實與虛僞等道德範疇爲標準來評價和規範企業。企業道德與法律規範和制度規範不同,不具有那樣的強制性和約束力,但具有積極的示範效應和強烈的感染力,當被人們認可和接受後具有自我約束的力量。因此,它具有更廣泛的適應性,是約束企業和職工行爲的重要手段。

4.團體意識

團體即組織,團體意識是指組織成員的集體觀念。團體意識是企業內部凝聚力形成的重要心理因素。企業團體意識的形成使企業的每個職工把自己的工作和行爲都看成是實現企業目標的一個組成部分,使他們對自己作爲企業的成員而感到自豪,對企業的成就產生榮譽感,從而把企業看成是自己利益的共同體和歸屬。因此,他們就會爲實現企業的目標而努力奮鬥,自覺地克服與實現企業目標不一致的行爲。

5.企業形象

企業形象是企業通過外部特徵和經營實力表現出來的,被消費者和公衆所認同的企業總體印象。由外部特徵表現出來的企業的形象稱表層形象,如招牌、門面、徽標、廣告、商標、服飾、營業環境等,這些都給人以直觀的感覺,容易形成印象;通過經營實力表現出來的形象稱深層形象,它是企業內部要素的集中體現,如人員素質、生產經營能力、管理水平、資本實力、產品質量等。表層形象是以深層形象爲基礎,沒有深層形象這個基礎,表層形象就是虛假的,也不能長久地保持。

6.企業制度

企業制度是在生產經營實踐活動中所形成的,對人的行爲帶有強制性,並能保障一定權利的各種規定。從企業文化的層次結構看,企業制度屬中間層次,它是精神文化的表現形式,是物質文化實現的保證。企業制度作爲職工行爲規範的模式,使個人的活動得以合理進行,內外人際關係得以協調,員工的共同利益受到保護,從而使企業有序地組織起來爲實現企業目標而努力。

7.企業文化的結構

企業文化結構是指企業文化系統內各要素之間的時空順序,主次地位與結合方式,企業文化結構就是企業文化的構成、形式、層次、內容、類型等的比例關係和位置關係。它表明各個要素如何鏈接,形成企業文化的整體模式。即企業物質文化、企業行爲文化、企業制度文化、企業精神文化形態。

8.企業使命

所謂企業使命是指企業在社會經濟發展中所應擔當的角色和責任。是指企業的根本性質和存在的理由,說明企業的經營領域、經營思想,爲企業目標的確立與戰略的制定提供依據。企業使命要說明企業在全社會經濟領域中所經營的活動範圍和層次,具體的表述企業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的身份或角色。它包括的內容爲企業的經營哲學,企業的宗旨和企業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