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米和毫米的課件

“認識分米和毫米”是蘇教版二年級(下冊)的教學內容,本節課是在實際活動中讓學生感知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長度表象;在實際測量的過程中,瞭解長度單位間的進率,在實際生活中提高估測能力;在動手操作、合作交流中提高參與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分米和毫米的課件,歡迎閱讀。

分米和毫米的課件

分米和毫米的課件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認識分米和毫米,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表象,

2.使學生在實際測量中,學會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瞭解長度單位間的進率,提高估測能力。

3.在活動中提高參與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 教學重、難點: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表象,會用毫米做單位實際測量。 教學準備:自制課件、釘子(1個)、大米(1粒)、黃瓜(1條)、1米長的繩子、米、分米、釐米、毫米4個頭飾。

學生準備直尺、米尺、捲尺、紙條(3分米長)、橡皮、鉛筆。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春天來了,小動物們都來參加體檢,它們高興地看到自己長高了。 課件出示:小獅子自豪的說:“我長高了!”小猴子也不甘示弱的說:“我也長高了!”學生看電腦課件,小獅子高1()25(),小猴子高98()。

學生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請學生用手比劃出1米、1釐米的長度。 可是小豬身高1()、小雞身高10()該怎麼填呢?小豬的身高是1米、小雞的身高是10釐米,他們的身高還可以用一個相同的長度單位來表示。(板書課題:分米)

[評析:藉助動物量身高的情景,喚醒學生對米、釐米的認識,通過讓學生用手比劃,加深學生對長度單位的認識。從小豬、小雞的身高引出要學習的長度單位——分米、自然貼切。]

二、探索新知

(一)認識分米

1.拿出自己尺子,在尺子上找出10釐米,用手比一比10釐米有多長。介紹10釐米。學生在自己的尺子上看一看1分米有多長。

2.說一說1分米等於幾釐米。畫出一條長是1分米的線段。

組織學生說出長大約是一分米的物體,並拿出尺子量一量。幫助學生建立1分米的表象。

3.(1)猜一猜:拿出3分米的紙條,估一體紙條的長度。組織學生驗證自己的想法。

(2)再拿出1米的繩子,讓學生估測大概有多長。組織學生驗證猜想,並在尺子上數一數,1米有多少分米。讓學生直觀感受到1米=10分米。

4.出示電腦課件:小豬高1米,小雞高10釐米。你能不能把它們的身高用同樣的長度單位表示出來。學生把小豬的身高轉換成10分米,小雞的身高轉換成1分米。

[評析:通過學生用手比劃,看直尺、數、畫、量物體的長度,加深對分米的認識。]

(二)認認毫米。

1.引入毫米。

(1)請同學們觀察數學書厚多少?讓學生量書的厚度,部分學生表現出困難(不滿1釐米),也有學生已對毫米的有了初步的認知。

(2)那爲了量出這本書厚度,你們頭腦裏是否會有一個新的願望?(要有一個比釐米更小的長度單位)

其實你們的願望就藏在尺子裏。

[評析:激發學生的學習願望和參與動機是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前提,這裏教師引導學生觀察討論,學生意見不一,量一量時又發現不夠1米、1分米、1釐米,由此激起。探尋比釐米更小的長度單位的強烈願望。

2.組織交流。

(1)觀察尺子,說說你看到了什麼。(組織學生交流)

直尺上1釐注中間還有很多的小格,每一個小格的長度是1毫米。

(2)請你畫出1毫米的線段。說說你對1毫米的感受用手勢來比劃一下。

(3)請你任意選擇尺子上的相鄰兩個數字即1釐米中間數數有幾毫米,爲了方便數的時候可以用鉛筆尖指着數。

學生交流從同學生們剛纔的交流中你發現了什麼或得出一個什麼規律? 出示:1釐米=10毫米。

[評析:這一環節教學時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數、畫毫米在交流中歸納新知。學生充分感受1毫米的特徵。這樣,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體會學習的輕鬆和快樂。]

3.體驗毫米的作用。

你知道量哪些東西的長度可以用毫米做單位呢?組織學生討論。

4.說一說,排一排。

(1)請4名學生戴上分米、毫米、米、釐米的頭飾進行角色扮演,介紹自己。如:我是分米,我在學過的長度單位中,我排老二,我比釐米大,比米小,1分米有這麼長(用手勢表示)。(2)介紹完之後,請4個長度單位按順序排一排。請下面的小朋友說說它們之間的進率關係。[評析:角色扮演是小朋友喜聞樂見的活動,通過角色扮演介紹4個長度單位,使抽象的知識生動化,加深學生對4個長度單位的認識和它們的大小關係。

5.利用資源,課外延伸。

(1)量一量1元硬幣的厚是多少毫米。

如果有學生髮現1元硬幣的厚度不正好是2毫米,2毫米少一些。引導:對於不是整毫米數的物體如果我們想得到更精確的結果,你們是否又會產生一個新的願望呢?

介紹:其實比毫米更小的長度單位確實還有,比如微米、納米,同學們可以課後去查閱工具書,也可以向別人請教或上網尋找更多的知識。

[評析:爲學生創設情境,引發學生指出新的問題,激發他們探尋課本以外的新知的慾望,讓他們知道知識無止境。爲學生走出課本,走向自生探索創造了機會。

三、實踐應用

1.看一看。

交流時讓學生說說自己是怎麼看出來的,加深鞏固對1釐米=10毫米的理解。

2.量一量。

學生在活動時,教師注意觀察學生是否選用了合適的長度單位。

3.填一填。

先幫助學生回憶每個長度單位的實際長短,放手讓學生填哪個單位比較合適。再拿出實物交流整合。

4.比一比。

先猜一猜,再比一比,量一量,交流評議。

四、課堂總結

圍繞今天的學習內容,你能提出那些問題考考你的同學?還有什麼疑惑想提出來?

分米和毫米的課件2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長度觀念,知道各單位間的進率。

2. 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簡單的推理能力。

3. 結合具體內容向學生滲透長度單位來源於實踐又應用於實踐的觀點,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及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幫助學生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長度觀念。

難點

認識分米和毫米的概念

課型結構 新授課

教具、學具準備

課件、米尺、一分硬幣等。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談話:請同學們猜一猜,米老師的身高是多少?

學生猜完後,教師說明自己的身高並板書。

談話:米和釐米是我們已經認識的長度單位,請大家用手勢比畫一下,1米大約有多長?量哪些物體的長度一般用米作單位?再比畫一下,1釐米大約有多長?量哪些物體的長度一般用釐米作單位?

師:請一位同學量一量老師這裏的綵帶有多長?

講解:10釐米就是1分米,20釐米就是2分米。分米也是長度單位,這節課我們就先來認識分米。

二、 觀察操作,探究新知

1. 認識分米。

(1) 找一找。

1分米有多長呢?我們大家一起看着尺子數一數,10釐米就是——1分米,1分米就是——10釐米。(板書:1分米=10釐米)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直尺,除了0~10釐米之間一段是1分米之外,你還能找出1分米嗎?

學生在直尺上找1分米,並組織交流。

(2)畫一畫。

談話:你們能畫出長1分米的線段嗎?請同學們在紙上畫一條長1分米的線段。畫好後,小組裏的同學互相檢查。

提問:畫長1分米的線段要注意什麼?

談話:請同學們用手比畫一下,看1分米有多長?

學生活動後,組織交流。

(3) 說一說。

提問:你們能說說在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長大約是1分米嗎?(學生舉例)

談話:我們已經認識了1分米,你知道1米是幾分米嗎?小組合作在米尺上數一數,並說一說你發現了什麼。

學生在小組內活動,教師組織交流,並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1米=10分米。

(4) 量一量。

談話:用米尺來量一量課桌和椅子的高分別是多少釐米,大約各是幾分米。

學生測量後,組織交流。

2. 認識毫米。

(1) 談話:我們每天上課都要用到數學課本,你知道數學課本的長和寬是多少釐米嗎?自己量一量。

提問:那數學書的厚是多少呢?請同學們用尺量一量。

提問:在量的過程中你們遇到了什麼問題?(數學書的厚度不滿1釐米)是的,用釐米不能準確地量出數學書的厚度,這就需要比釐米小的單位——毫米。下面我們就來認識毫米。

(2) 談話:1毫米有多長呢?請同學們拿出直尺仔細觀察,直尺上除了釐米刻度線以外,還有刻度線嗎?

指出:直尺上1釐米中的每1個小格的長度就是1毫米。 談話:那1釐米中有多少毫米呢?我們一起數一數。

談話:剛纔我們數了從0~1這1釐米間有10毫米,除了這個1釐米外,你還能找到另一個1釐米,學着剛纔那樣,用鉛筆尖指着直尺上的小格數一數,1釐米有多少毫米嗎?

反饋:誰來彙報一下自己數的結果。

談話:再用尺量一量,數學書的厚度是多少毫米?(6毫米)

(3) 談話:請同學們再用尺量一量1分硬幣的厚度大約是幾毫米?(大約是1毫米)

談話:那1毫米有多長呢?請同學們用手比劃一下吧!

提問:在我們生活中有許多物體的長或厚大約是1毫米,你能舉個例子嗎?

(4) 課件出示“想想做做”練習題

談話:老師量出了橡皮和回形針的長度,你能說說它們的長度各是多少毫米嗎?請同學們在小組裏討論一下,並說說自己的方法。

小結:今天我們又認識了長度單位家族中的兩位新成員: 分米和毫米(完成課題板書),還知道了長度單位之間的關係:1米=10分米;1分米=10釐米;1釐米=10毫米

三、 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1. 小明的`日記

談話:學習了數學知識,就要用學到的知識來解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四、 課堂總結

今天你學會了什麼?和同桌交流一下吧。

分米和毫米的課件3

教學目標

1、在實際活動中認識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分米和毫米的長度表象。

2、通過實際測量使學生學會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度量物體的長度,理解1米=10分米、1分米=10釐米、1釐米=10毫米,並能在實際操作中靈活運用。

3、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細心觀察、勤於動手、善於動手、善於分析的能力,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運用,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初步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長度表象,會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測量物體的長度。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一年級時,我們學了兩個長度單位是什麼?生答:米和釐米。(板書米 釐米)。米和釐米之間有什麼關係呢?生答:1米等於100釐米。(板書1米=100釐米)。 請同學們用手勢表示一下1米和1釐米的有多長?(學生比劃)

二、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師: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個小朋友的一個夢,看夢中出現了什麼? 引出長度單位。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毫米和分米的認識。(板書:毫米和分米的認識) 師:書中的小朋友提出了一個問題?生答(板書:1毫米有多長?) 你還能提出什麼問題?指名說(板書:1分米有多長?)

過渡:現在我們一起來解決這兩個問題。

認識毫米

1、 認識毫米

⑴你認爲1毫米有多長?指名說(猜測1毫米的長度。)

⑵1毫米在尺子上是怎麼表示的?

先在小組內指一指。

再在大屏幕上指一指。

2、 感受毫米

師:量一量手中的1分錢硬幣有多厚?

學生動手量,教師巡視指導。

師:用拇指食指輕輕捏住一分硬幣,然後輕輕地抽出硬幣,這就是1毫米的長度。現在閉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的長度。現在再用手比一比1毫米的長度。

師:你有什麼感受?毫米這麼短,我們一般用它測量什麼樣的物體長度?(電話卡、卡紙)

師:也就是說毫米用來測量比較短的物體長度。

師:找一找生活中的那些物體的長度是1毫米?

學生答。

3、畫一畫

師:現在同學們拿出練習簿畫一條1毫米的線段。

學生畫。

師:在畫一條10毫米的線段。

學生畫。

師:你有什麼發現?

生:10毫米就是1釐米。

生:10毫米等於1釐米。

師:也就是1釐米等於10毫米。(板書:1釐米=10毫米)

(4)用單位毫米量

師:請拿出數學課本,估一估它的厚度。

師:實際測量一下,測量有一定的誤差同學們一定要細心測量。

學生量,教師巡視指導。

師:誰來彙報一下。

生答。

認識分米

1、 初步感知分米

師:現在解決1分米是多少的問題?一分米的金箍棒能在手中拿着,估計一下有多長?

生做手勢。

師:你猜測一分米在尺子上這樣表示的嗎?

生:13釐米

生:15釐米。

生:10釐米.

師:你真聰明。這個問題你都知道。在數學上我們就把10釐米的長度定義爲1分米。所以1分米等於10釐米。(板書:1分米=10釐米)

2、 感受分米

師:你能在尺子上很快找出1分米嗎?你是怎麼找的?有不同的方法嗎? 生答。

師:你能借助直尺,用手勢表示出1分米的長度嗎?

學生做。

師:對1分米大約就有這麼長,在我們的身邊或周圍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分米。

學生舉例。

師:你們真是一個生活中的有心人,發現了這麼多大約一分米的物體。 師:估計一下數學課本的長度大約是幾分米?量量看吧!

學生量,教師巡視指導。

師:你量出是幾分米,說說你是怎樣量出來的?

學生彙報。

3、 畫一畫

師:現在同學們瞭解了一分米了。那準備好練習簿劃出一分米的一條線段。 師:說說你是怎麼畫出來的?

生:我先在尺子上找到0刻度,從0刻度開始畫出一條10釐米的線段就行了。 師:你說的真細緻。畫1分米的線段,就是畫10釐米的線段。

師:如果老師再讓同學們畫一條10分米的線段怎樣畫呢?

生 :10分米就是100釐米。

生:10分米就是1米。

師:對,同學們真棒。1米就是10分米,1米就等於10分米。

4、單位的應用

師:現在我們已經學習了幾個長度單位了?

生答。

師:那現在我們來想一想這幾個長度單位,你能按從小到大地順序排起了

嗎?

師:想好後,我找一個同學說,其他同學做出動作。

生答,其餘同學做動作。

師:那我們在測量物體長度的時候,該怎樣選擇長度單位呢?

生答。

師:我們在實際生活中測量物體的時候,一點要選擇合適的單位。

鞏固練習

師:現在我來考考你。

出示習題。

6分米=()釐米

80毫米=( )釐米

3米=( )分米

7釐米=( )毫米

學生說答案,並要求學生說出思考的過程,你是怎樣做出來的。

師:在學完長度單位之後,小明同學寫了一篇數學日記。同學們看大屏幕。 出示日記。

師:看完後,有同學笑了,你爲什麼笑啊?

生:以爲大樹不可能是2釐米、牀不可能是2分米……

師:那誰來該一下呢?

學生改正。

師:你可不能像小明一樣做個小迷糊,這樣就有鬧笑話。

師:這節課我們又認識了兩個長度單位——毫米和分米,在認識的過程中你有什麼收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