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人教版九年級上冊歷史教學計劃(精選5篇)

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又迎來了一個全新的起點,讓我們對今後的教學工作做個計劃吧。那麼教學計劃要怎麼寫才能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2021年人教版九年級上冊歷史教學計劃(精選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021年人教版九年級上冊歷史教學計劃(精選5篇)

九年級上冊歷史教學計劃1

學習是勞動,是充滿思想的勞動。爲大家整理了最新一年—最新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歷史教學計劃,讓我們一起學習,一起進步吧!

本學期我擔任九年級(3)(6)(10)(11)四個班的歷史教學工作。爲了給下學期的中考複習留足足夠的時間,本學期計劃完成九年級上冊和下冊一半的歷史教學,教學任務較重。因此在教學中必須加大力度備好課,上好每一課,課堂及時鞏固,及時消化,力求每一節課都能有實際成效。

具體措施:

1、爲了提高上課的效率,節省上課40分鐘學生熟悉課文內容的時間,課前佈置學生預習,並提前預留一二道題目讓學生思考,帶着問題預習,爲下節課的教學做好準備。

2、做好課前5分鐘提問,對上節課最基礎的知識進行提問,並及時點評。對提問結果不理想的後進後進行個別輔導,從端正其學習態度,積極參與課堂的讀,思,練活動,使其成績在原有基礎上更進一步,確保及格率的完成。

3、教學方法要靈活多樣,講究教學技能和教學藝術,加強課堂教學的設計,增強趣味,幽默感。要充分運用多媒體、歷史地理、圖畫、圖表,積極創造條件,以教學的直觀性,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和興趣。

4、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充分利用故事導入,多媒體教學,把學習歷史的重要性一一列出,從而培養他們的興趣,爲學習成績的提高打下一定的基礎,另外,教給他們一定的方法,比如:記憶力比較好的時間是在早上,反覆記憶歷史知識,對學習有進步的學生給以及時表揚,樹立學習歷史典型學生,建立學習歷史的興趣小組,每班至少兩名學生爲興趣小組成員,讓他們對歷史知識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並形成特長,也通過他們帶動和影響其他學生,全面提高歷史成績

5、關注課堂教學,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教學,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一味的等,靠,要。

6、加強習題訓練和學法指導,以鞏固基礎知識。練習中加強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在學生做題過程中關注提高答題方法和解題技巧的培養和訓練,要求學生認真做題,加強學生思維和審題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學會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審題時抓住關鍵詞和限制詞,問啥答啥,加強答題的準確性、完整性和規範性。

九年級上冊歷史教學計劃2

本學期我擔任了九年級(1)、(3)兩個班級的歷史教學任務。我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夯實基礎,培養學生能力,爭取中考成績穩中有升,打好中考這場攻堅戰。爲了更好地迎接中考,我特制定本學期的工作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提高歷史學科教學質量爲中心,堅持教育創新。積極參與課程改革,探索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着眼於學生的發展。

二、教學目標:

以我校整體工作計劃爲指導,全面推進新課程改革,形成先進的課程結構和創新的教育教學理念,着力打造高效課堂,着眼於學生的發展,注重弘揚中國和世界各民族的優秀文化,重視學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養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注意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探究學習,注重培養學生中考的應試能力。力爭中考歷史及格率達到65%以上,達優率在40%以上。

三、學情分析:

我任教的兩個班,從上學期的教學情況分析,(1)班優生教多,但後進生也多,也就是說學生成績兩極分化嚴重。大部分學生思路比較活躍,但是學困生厭學情緒嚴重,且基礎知識不夠紮實;(3)班整體較沉悶,只有個別成績優秀的學生願意動腦思考,其他學生遇到問題存在嚴重的等靠思想,自己解決問題比較困難;但(3)班整體素質還可以,只是達優率不高。目前這兩個班整體的中考氣氛都不濃,沒有緊張感和學習的迫切感。

針對以上情況,本學期我將對學生進行思想上的培訓和教育,認識到中考的重要性和迫在眉睫的緊張感,使學生儘快進入狀態,並儘快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教學上重點注重對基礎知識的鞏固,多注重對基礎知識的強調,反覆記憶及訓練,再次基礎上,對部分學生進行拔高訓練。

四、複習計劃:

(一)複習要求:

1、認真研讀《歷史新課程標準》與《考試說明》,切實把握中考歷史的方向。

《歷史新課程標準》與《考試說明》是歷史教學和考試命題的依據和準繩,是供複習時使用的主要參考資料。明確考試的範圍要求、內容、要求,逐個單元、逐個知識點,逐條逐項地落實知識點。

2、仔細研究教材,落實基礎知識和主體知識。

中考試卷相當數量的題目來源於教材,即便是綜合題也是基礎知識的加工、組合和拓展,只有講好、學好、用好教材,發揮教材的優勢,挖掘教材潛能,才能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績。歷史學科的基礎知識和主體知識是最基本的歷史知識,它包括了重要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現象、歷史概念和歷史發展線索等。基礎和主幹知識是載體,是分析問題的依據,是理解、思考問題的依託,是解決問題的工具。爲了更有效地記憶、掌握基礎和主幹知識,教師要教會學生構建知識網絡和線索,教會學生全面系統地閱讀教科書,熟練使用教科書中提供的目錄和大事年表,教會學生善於歸納和總結知識之間橫向和縱向的聯繫與對比等。

(二)具體工作:

(1)、備課:

針對九年級的複習課,分爲四個步驟:第一步,理清單元階段特徵或專題特徵,由學生自主完成基礎知識的梳理。第二步,由討論思考題組成。針對單元重點和近年來中考的試題,教師設計有一定深度和難度的題目。疑難點,尤其是熱點、預測到的考點問題由老師引導分析、作出解答。第三步:鞏固練習。學生完成本單元的試題,教師有針對性的講評,鞏固本單元知識的作用.這樣通過上面幾個環節,“梳理”、“探究”、“訓練”三環節完成。第四步是課後反思。主要目的是讓學生相互交流,查漏補缺,共同進步。

(2)、上課:

高質高效的上課,在課堂上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思維發展。隨着命題思想的逐漸轉變,中考改革的不斷完善,對九年級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複習課,我們必須要從“細講”過渡到“精講”,講要講出新東西、新意境;從“演員”過渡到“導演”,充分發揮教師的“導”的作用,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教學中,我們要教給學生主動學習的方法,要“授之以漁”,重點、難點問題要講深講透,把大量的剩餘時間還給學生,提高學生的自主性,激發他們學習歷史的興趣,最大限度的提高自習效率,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績。

(3)、習題與試卷訓練:

科學的佈置作業,體現層次性、代表性、典型性、針對性,力求做到舉一反三。第二、要精選習題與試卷。強化訓練主要體現以下原則:

①、適量性原則。事實證明,學生所做習題,並不是越多越好,而是精做一定量的習題爲最佳。九年級階段的複習,時間緊,任務重,學生的學習時間非常有限,爲了在短時間內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習效益,在選題過程中,要堅持適量性原則。要精選習題,讓學生獲得最大的學習效益。

②、整體性原則。本學期的複習階段分爲兩個輪次。第一輪複習依據中考歷史新評價按章節順序進行知識梳理,指導學生完成每單元的基礎知識;第二輪複習進行歷史專題訓練與綜合卷測試。選題要突出熱點、聯繫現實,以達到綜合訓練,提高能力的目的。

③、適應性原則。注重學生對學科知識的把握,注重學生在知識遷移、問題思考和解決過程中表現出的能力、態度、價值觀。注重綜合素質的提高和能力的形成。

④、梯度性原則。同一年級或是同一班級的學生,在學習方法、知識水平等方面都存在着差異,因此,在選題過程中,要堅持梯度性原則。保證做到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有不同的任務要求,做到激勵尖子生讓其吃飽,關注中等生讓其吃好,兼顧學困生讓其消化得了,充分落實分層次教學的原則。

(4)、研究典型試題及評析,把握命題方向。

研究試題是探索正確的解題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題能力的重要途徑。要明確中考歷史的命題趨勢,試卷講評要重視學生的薄弱環節,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查漏補缺。引導學生關注命題意圖,瞭解解題方法,找出解題規律。

(5)、加強學生解題方法的指導,掌握答題技巧,規範答題語言。

進行解題方法的強化訓練,提高學生的審題、構思、組織材料、解答問題的能力。通過自我測評,讓學生了解試題類型、掌握解題方法、思路、技巧等。在練習和考試中都應注意審題、解題、答題的思路和方法。在審題過程中,要審題型和要求、審關鍵詞、審時空範圍,然後確定解答思路和答題方法,組織答案時還要注意文字表述的規範化,要用規範的歷史語言回答問題。

(6)、關注重大紀念、社會熱點和時政。

重視歷史與現實的結合,注意歷史的時代性,重視歷史的史鑑作用。把握時代脈搏,關注國家及世界重大的紀念活動,關注社會熱點問題和時政問題,做到學以致用,能聯繫所學知識,進行歸納、分析、比較,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7)、加強對學困生的輔導:強化爲學生服務的意識,讓學困生學得輕鬆。在課堂上給予學困生更多的關注,在設計習題時,注意分層次和梯度,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一份春華,一份秋實,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汗水和淚水,然而我收穫的是那一份份充實,沉甸甸的`情感。我將用我的心去教誨我的學生,我將用我的情去培育我的學生,無愧於我的心,無悔於我的事業。讓我把一生矢志教育的心願化爲熱愛學生的一團火,將自己最珍貴的愛奉獻給孩子們,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開絢麗的花朵。

五、教學進度安排

1、1—5周完成九年級下冊新課教學。

2、6—9周結合中考歷史新評價系統複習初中的歷史基礎知識。

3、10—12周進行歷史專題複習。

4、13—16周完成中考歷史綜合複習卷。

5、17周學生自己查漏補缺,自我調整,迎接中考。

結語:以上是由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九年級歷史教學計劃表,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九年級上冊歷史教學計劃3

一、指導思想

歷史是義務教育階段的必修課。通過歷史課程的學習,學生獲得歷史基本知識和技能,初步瞭解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基本過程,逐步學會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增強愛國主義情感,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初步形成正確的國際意識,理解和尊重其他國家和民族所創造的文明成果,學習和繼承人類的傳統美德,從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曲折歷程中理解人生的價值和意義,逐漸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教材分析

九年級上冊歷史教材包含了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代史的內容。世界古代史始於三四百萬年前人類的出現,止於約公元15世紀,分爲上古和中古兩個時期,經歷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文明出現以前,人類經歷了漫長的史前時期。隨着生產力的發展,原始社會逐漸被階級社會所代替。從五六千年前開始,在亞非的大河流域、歐洲的希臘和羅馬相繼誕生了燦爛的古代文明,出現了國家,進入了奴隸社會。在奴隸制度衰落和崩潰的過程中,封建制度得以發展和確立,社會經濟和文化緩慢地向前發展。古代史時期,各地區各民族創造的古代文明爲近代文明的產生與發展奠定了基礎。

世界近代史是16世紀前後至20世紀初資本主義社會形態醞釀、產生和發展的歷史。從14世紀上半葉,地中海沿岸地區的手工工場、文藝復興運動、地理大發現和早期的殖民擴張孕育了資本主義社會形態的基本要素,使世界朝着一體化方向邁出了關鍵的一步。從17世紀上半葉到19世紀中葉,資產階級通過革命和改革,相繼在歐美主要國家和亞洲的日本取代了封建勢力,獲得了政治統治權。這些國家先後開始或完成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生產力迅猛發展,初步形成了西方先進、東方落後的世界格局。由於資本家的殘酷剝削和列強瘋狂的殖民擴張,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激發,工人運動、社會主義運動和民族解放運動蓬勃發展,並誕生了馬克思主義,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從19世紀下半葉到20世紀初,歐美主要國家先後發生了以電力取代蒸汽力的第二次工業革命,生產力獲得更加突飛猛進的發展,科學技術在推動人類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日益明顯,文學藝術空前繁榮。與此同時,資本主義國家開始從自由資本主義向壟斷資本主義過渡,各帝國主義國家爭奪海外殖民地的鬥爭趨於白熱化,終於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三、教學要求和目的

通過本冊學習,瞭解世界史的重要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辯證地看待人類社會不斷髮展和進步的總體趨勢;感悟人類文明的多元性、共容性和發展的不平衡性;認識到世界各地區、各民族共同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步,他們創造的文明成就是人類的共同財富;樹立正確的國際意識,培養理解、尊重和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精華的開放態度;運用科學的歷史觀,分析資本主義社會制度的歷史進步性、野蠻性、貪婪性和擴張性;認識馬克思主義誕生的重大歷史意義;理解殖民地人民反抗資本主義侵略與擴張鬥爭的正義性和合理性;初步形成歷史進步意識、歷史正義感、熱愛和平的觀念和以人爲本的價值觀。

四、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從上期期末學生的試卷與成績來看,雖然題目比較容易,但大部分學生仍然抱怨題量較多、時間不夠,答題較緊張。究其原因,有其客觀性的一面,如當時面臨生物地理會考,絕大部分同學的注意力都轉移其上,忽視歷史的學習;不過更主要的原因還是主觀方面的,至今仍有部分學生還存在“開卷考試就是抄書”的誤解,因而上課漫不經心,導致一些最基本的歷史常識都不能掌握,每一道題包括選擇題都需要費力地翻書查找答案,甚至有些根本就不知道到哪裏去找,自然要耽誤不少寶貴的時間。

還有極少數同學對待考試的態度極不端正,持無所謂的態度,一張試卷只胡亂做了選擇題,後面的非選擇題一個也沒動。總之,在以後的歷史學習中,我們應該重視上述問題的存在,徹底更新觀念,要認識到開卷考試比之閉卷考試對學生能力等方面的要求有過之而無不及;同時要提高學習興趣,重視基礎知識的積累,確實地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教學基本措施

1、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爲核心,注重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和方法,使學生學會學習,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養成探究式學習的習慣,通過培養學生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能力的研究,學習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如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2、鼓勵學生在學習中積極思考、大膽探索,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教會學生學會質疑,提高學習能力。

3、要強調學生應該掌握基本的歷史知識,包括重要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現象、歷史概念和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等。

4、要注重歷史知識多層次、多方位的聯繫,如歷史發展的縱向聯繫、因果聯繫;同一時期的橫向聯繫;歷史現象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繫;歷史知識與其他相關學科的聯繫和滲透等。

5、提倡教學形式的多樣化,組織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充分開發和利用課程教育資源。

6、注重拓寬歷史課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在進行知識傳授和培養能力的同時,充分挖掘課程內容的思想情感教育內涵,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薰陶。

六、教學進度安排

一至三週 第一單元(1—7課)世界古代史

四至五週 第二單元(8—12課)歐美主要國家的社會鉅變

六至六週 第三單元(13—14課)殖民擴張與殖民地人民的抗爭

七至八週 第四單元(16—18課)資產階級統治的鞏固擴大與工人運動

十週期中考試

十一至十二週 第五單元(19—21課)第二次工業革命

十三至十十五週第六單元(22—23課)第一次世界大戰

十六週 第七單元(24—25課)科學和思想文化

十七週學習下冊內容、複習迎考

九年級上冊歷史教學計劃4

新的一個學期又開始了。本學期我擔任九年級的歷史教學工作,爲了更好的完成新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使以後的工作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順利的進行,特制訂本學期的歷史教學工作計劃:

一、總體目標:

以我校教學計劃爲指導,形成先進的課程教學理念,着眼於學生的發展,注重弘揚中國和世界各民族的優秀文化,重視學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養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注意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實踐活動,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在歷史與其他學科之間建立對話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學的境界;實施綜合性學習,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

二、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以應對中考爲主。包括世界近代史部分的第四、第六、第七、第八單元,世界現代史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六、第七、第八單元。使用的是《世界歷史》(中華書局版),以英、法、美、德、俄、日等世界主要的資本主義國家的發展爲線索。教材最顯著的特點是體現以學生爲主體,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更加側重於資本主義的發展史。

三、學生情況分析:

九年級學生的心理、生理處於變化時期,其思想波動幅度大,對於學習歷史學科的興趣不高,缺少一定的積極性和向學性,需要老師採取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行爲習慣。從上學期的學生學習狀況來看,綜合來看,大多數學生基礎知識掌握比較好,就是個別學生手懶,不願寫,針對這種情況,本學期採取提優補差措施,提高優秀率是當前最主要的,使學生的成績快速提高。另外,教材所述知識爲世界歷史,內容寬泛並有時間的跨度,有中考的任務,在動員學生思想方面,促使其認識學習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教師有責任幫助他們正確認識歷史,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端正學習態度,應經常瞭解、分析學生的心理與思想狀況,以便做到心中有數。其次要切實瞭解學生的知識結構,認真分析其學習狀況,發現其長短處,在此基礎上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案,從大多數同學的實際情況出發,同時也要兼顧兩頭。使所有學生在中考中都能取得一個良好的成績。

四、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1、首先是備好課,在備課中真正做到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備學法。課堂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學生平等受教育的權利,堅持因材施教,分類指導努力開發每個學生的特長和潛能,,要堅持基礎性和科學性原則,準確傳授基礎知識,切實加強基本技能訓練。

2、課堂教學是教學工作的中心,只有切實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益,才能大面積的提高教學質量。課堂教學堅持以培養學生能力爲重點,優化課堂教學,以提高課堂效率,改進教學模式和方法,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積極參與意識,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使學生在主動的探索中獲得知識,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3、課堂教學堅持整體性原則,教學過程中始終把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的全面整合,使學生全面發展,從實際出發,積極探索和實踐。尋求有自己特色的教學模式。

4、教學語言規範,精神振奮,按時上下課,關心學生,注重學生的學習方法指導,使學生學會學習,樂於學習。使學生逐步掌握歷史和認識歷史的一些基本技能和方法,例如:識別和運用與教學有關的歷史地圖、圖片、圖表;蒐集和整理與歷史學習相關的材料;敘述重要的歷史事實;解釋重要的歷史概念,分析和評論重要的歷史問題等。

5、教學中從學生的認識水平出發,調動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同時,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從有利於學生學習的角度出發,啓發學生對歷史的理解,避免死記硬背,減輕學生的負擔。

6、有效的作業,是學生複習鞏固所學知識,教師發現教學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在不增加學生學習負擔的前提下,佈置有效的學習任務,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的學習任務,爭取在課堂中完成習題。對於考試和作業做到及時批改和反饋。查漏補缺。

五、自我提高

1、認真完成學校的教育教學任務,積極參加組內組織的學習活動,對於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及時最好歸納和總結。

2、虛心向其他教師學習,積極參加聽課活動。

九年級上冊歷史教學計劃5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加強素質教育,推進新課程改革,努力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科能力,提高教學質量。歷史課的教學着眼於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對世界有更深刻的瞭解,本學期主要學習世界歷史,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基本情況

本期我任教九年級歷史課,加上是畢業班,所以更加不能放鬆了,要爲同學們贏取更多更寶貴的複習時間,將枯燥乏味的歷史知識生動的講述,學生就定能將歷史知識學好。

三、教學目標

通過本學期歷史學科的學習,培養學生了解世界的能力,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比較中國與其它各國的差異,以此來增強愛國主義情感。

四、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有19課,結合歷年中考要求,重點爲近代史以後的內容。每課的內容多,知識點多,且容易混淆,要記憶的圖形也多,教師要教會學生理解,方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本學期講授的《世界歷史》下冊,基本內容分爲兩部分。

1、1917—1945年是十月革命至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時期。

①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標誌着世界現代史的開端。二三十年代,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嚴重的問題。

②“一戰”後建立的凡-華體系,暫時協調了列強之間的矛盾,但1929—1933大危機的發生,又一次激化資本主義世界的矛盾。美國通過羅斯福新政實現經濟復甦和社會穩定,德國和日本建立了法西斯專政,分別成爲歐亞戰爭策源地。

③德,意,日法西斯不斷侵略擴張,而英法美推行綏靖政策,終於導致二戰的全面爆發;世界各國人民展開了英勇的反法西斯鬥爭並取得了最終的勝利。但二戰給參戰各國人民帶來了極大的災難,同時,也對戰後世界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1945年9月“二戰”結束至今,是世界的兩極格局向多極化過渡時期。這一時期:兩極格局形成—演變—解體,隨之向多極化過渡。世界經濟快速發展,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增強。

四五十年代開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極大地推動社會生產力和世界經濟的發展。也促使世界經濟的區域集團化和全球化趨勢加強。這給各國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機遇,也提出了挑戰。

和平和發展仍然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

五、教學措施:

1、創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學途徑,改進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組織豐富多彩的教學實踐活動,營造良好的歷史教學環境。

2、指導學生閱讀教材,理解分析回答問題,倡導學生參與教學,積極探索探究性的學習方式。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通過各種課堂訓練,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3、製作歷史,輔助歷史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學習新的教學理念,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歷史教學活動。

5、認真搞好中考歷史複習,確保學生取得較爲理想的成績。

6、加強課外輔導和晚自習指導,協調班級發展,以便每個學生順利畢業、升學。

六、教學進度安排:

本期教學共約16周,共32課時,具體安排:

第一階段:新課教學:其中

第1--6周 12課時 講授《世界歷史》下冊1---18課(包括1節晚自習課)

第二階段:會考總複習,其中:

第7---8周,4課時 複習中國古代史

第9---17周,6課時 複習中國近現代史

第12---14周,4課時 複習世界歷史

第15——16周,4課時 綜合複習,考前強化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