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上冊數學全冊教學反思

作爲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二年級上冊數學全冊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二年級上冊數學全冊教學反思

二年級上冊數學全冊教學反思1

“以學生爲本”的教學理念還只停留在理論階段,沒有深入人心。在教學設計中,能儘量體現“以學生爲本”的教學理念。比如用小棒擺你最喜歡的圖案、自己選一個數學問題解決等環節都爲學生提供了探究的時間和空間,提供了充分的活動與交流的機會。但是問題是在教學實踐中,仍然較多地考慮自己的教學設計,不能及時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調整教學思路。對於學生提出可以用乘法來求“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的方法置之不理,(當時一是怕中下生聽不懂,影響學習情緒,二是怕展開討論會影響教學時間)致使認識乘法的意義兜了一個大圈,浪費了很多時間。其實追究起來還是被舊的教學思想影響,還沒有真正實施新的課程標準。迴避學生的問題或者敷衍都是不可取的。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課堂是生成的,是不能被預設的。況且開放的課堂上什麼都有可能發生,學生的創造性言行、質疑等等這些都有可能發生。教師事先備好的教學過程被打亂,教學進度或加快或減慢的情況時有發生。因此教學過程的真實推進及最終結果,更多由課的具體行進狀態、以及教師當時處理問題的方式決定。因此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課堂反饋,及時調整教學結構。

二年級上冊數學全冊教學反思2

學習《角的初步認識》,是學生已經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礎上學習的,由於角對於二年級學生來說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學生難以理解,因此,教學時,爲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知識,我將觀察、操作、實驗、自學討論等方法有機地貫穿於教學各環節中,引導學生在感知的基礎上加以抽象概括,通過找一找、折一折、做一做、畫一畫、說一說等教學形式,讓學生在大量的實踐活動中掌握知識形成技能。此外,在教學中,我還充分應用了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通過形象生動的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抽象的知識直觀化,使學生的眼腦手口協調活動,爲學生創設愉快、和諧的學習環境和氣氛,力求使課堂教學成爲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實踐能力的廣闊天地。

二年級上冊數學全冊教學反思3

《長度單位》是二年級數學教學的第一單元,因爲這一部分的知識和生活息息相關,因此生活中的經驗積累非常重要。上完課後有一些體會:

1、對大人來說“釐米”和“米”非常簡單,但是對孩子來說,要建立表象,理解概念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要利用多媒體多出示一些長度是1釐米和1米的物體,進行多次感知。並且讓他們多動手量身邊的物體:比如課桌的長、寬、高,門窗的高度等,對學生日後填單位很有好處。

2、在教學1釐米有多長時,不要把尺子放在實物投影儀上,以免放大的尺子誤導學生。

3、測量要求從零開始,但是也應該教會孩子能夠不從0開始也能計算出所量線段的長度

二年級上冊數學全冊教學反思4

不知不覺中,一學期的教學工作現已結束,感嘆時間的飛逝。歲月如流水,容不得一刻停歇!回顧這學期的工作,有付出,有收穫。由於初接本班,二年級上學期對於我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挑戰,挑戰意味着更大的付出,雖然忙碌,但也充滿歡樂、充滿喜悅。新課程呼喚教師進行教學反思,在反思中經驗纔會得到提煉和昇華,才能促進自身的專業成長。要提高教學質量,就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進行教學反思總結,教學反思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必由之路,不僅在課前、課中要反思總結,尤其是課後更要反思。現對於本學期的教學工作進行全面的反思:

如何讓學生樂學、願學、學會,我覺得興趣是關鍵!可以說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開啓知識大門的金鑰匙。小學生如果對數學有濃厚的興趣,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表現出對數學學習的一種特殊情感,學習起來樂此不疲,這就是所謂的"樂學之下無負擔"。下面,我談談自己在激趣方面的幾點體會。

一、創設學生熟悉的情境,在實際中解決數學問題。

生動的生活情景,有助於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增加對數學的親近感,體驗用數學的樂趣。因此,在教學中,我經常設計一些情境,讓學生在玩中輕鬆學習。例如:教《觀察物體》時,讓孩子們準備自己喜歡的玩具,進行不同角度的觀察,然後給其他小朋友示範講解,體會到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不同,發展孩子的空間概念。在學習《鏡面對稱》時,請小朋友上講臺表演,感知鏡面對稱的特點,使孩子們在學習活動中獲得對日常生活中直觀現象的直觀體驗。

二、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的數學思考。

一個好的問題情境,能吸引學生的身心,讓學生主動關注學習的內容;能喚起學生的學習經驗,爲學習新知拋磚引玉;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的數學思考。創設的問題情境,首先要有現實性和思考性,其次還要有針對性和挑戰性,最後,更要有趣味性。例如:教《乘法的初步認識》時,通過問:“小朋友們,你們去過遊樂場嗎?”把小朋友帶入到遊樂園的情境中,(出示遊樂園情境圖)問:“你看到了什麼?這些小朋友們在幹什麼?”,“那你能算一算玩摩天輪、玩過山車和開小火車的人數嗎”引入到計算摩天輪、過山車和開小火車的人數,在此基礎上列式計算認識乘法,建立概念。這樣把數學與生活實際聯起來,使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起來有用處,就容易激發興趣。學生產生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強烈慾望,從而導入新課,學生躍躍欲進,激發了學生探究新知的慾望,爲探究新知創下良好的開端。

三、在比賽中增長信心,培養競爭意識。

兒童的好勝心、自尊心強,愛表現自己,所以要經常創造機會讓學生充分表現,讓他們在心理上得到滿足,要不斷鼓勵他們樹立信心,增強勇氣,勝不驕,敗不餒。如在小組中可以進行"摘桃子"比賽,在個人中可以比一比誰做得又對又快,從而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例如:教《5的乘法口訣練習課》時,針對孩子們喜歡比賽,喜歡得五星的心理,創設了奪星比賽情境。教學時,我先讓學生回憶5的乘法口訣,並進行了齊背、抽背和口算題搶答。旨在喚起學生的記憶,針對較難的幾句口訣進行進一步的複習和鞏固。學生的參與面較大,積極性也較高。在學生的知識和情緒熱身之後,通過由淺入深的四輪比賽(口算、看圖解決問題、比大小、應用題),使學生在比賽中積極參與,積極比賽,從而理解、掌握和應用所學知識,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不同的收穫,並從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四、交流合作,分享快樂和共享資源。

在教學時,放手讓學生交流合作,讓學生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學生的潛能是巨大的,他們思考問題的方法有時會大大出乎我們意料之外。通過小組討論交流,一方面,有助於學生對各種方法進行比較分析,另一方面也有助於學生之間互相幫助、相互接納。學生的合作與交流,不僅使學生吸納與同化他人的優點,優化自己的做法,更通過交流讓學生感受解決問題的方法多樣化,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教學理念,同時還使大家分享了共同進步的快樂。例如:教《統計》時,讓學生經歷統計的全過程。從數據的收集、整理到數據的描述和分析都是學生的親身體驗。在這節課中,怎樣才能知道喜歡各種動物的人數,很自然地引入統計,然後學生又根據數據製作統計圖,當由以前的一個格子表示一個人過渡到1個格子表示2個人時,充分讓學生討論“格子不夠了怎麼辦?”這一問題,組織學生交流想辦法,最後得出了在數據比較大時可以用一個格子表示2個單位的辦法。使得教學產生了良好的效果,大大激發了學生創新意識。

五、激勵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在本學期中我採取了激勵政策,通過獎勵小紅花的方法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如果某個學生上課表現好積極思考回答問題或者作業做得好,就獎勵給他一個小紅花,這樣就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不論什麼樣的學生都有獲得獎勵的可能,只要他在進步,就會獲得獎勵。

以上是我對本學期的教學反思,在教學中還有很多不足,在以後的教學中會繼續努力,邁上新的臺階。

二年級上冊數學全冊教學反思5

《角的初步認識》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角的初步認識”第一課時P38~39。

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等簡單的平面圖形,並會用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或圓拼圖的基礎上進

行教學的。它是後面進一步學習直角、銳角、鈍角的基礎。

學生對角都有一個模糊的認識,通過調研發現100%的學生都認爲“頂點”就是角,所以本節課我緊緊抓住這一原認知設計了三次指角的活動讓學生充分感知“什麼是角?”認識到他們所謂的角只是角的一部分,進而感知角的組成;又通過讓學生描一描、畫一畫、比一比等動手實踐活動進一步認識角,初步建立角的表象。

本節課要達到的目標是結合生活及實踐活動,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會比較角的大小。培養觀察、思維和動手能力,感受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繫。

縱觀這節課,比較成功的有以下幾點:

1、引入新穎,體現了面在體上,角是面的一部分,使學生對圖形有一個整體認識

本節課通過從生活中引入,出示鞋盒、魔方和積木,用最快的速度抽象出數學中的立體圖形,在通過讓學生找立體圖形中的平面圖形,回顧舊知識,體會面在體上。再通過神祕介紹使學生初步感受到角是平面圖形的一部分,它也在體上,從而使學生更清楚角與舊知識——體、面的關係,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2、調動學生的原認知,引導學生充分觀察、比較,學習新知識。

本課通過對學生的課前調研發現100%的學生都認爲角的頂點就是角,所以教師緊緊抓住這一點進行教學。進行了三次讓學生指角,教師描角,使學生感受到自己指的角與描的角是不一致的,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3、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突破教學難點。

一節課是否上得成功,主要是看能否達到教學目標,其次是看重難突破了嗎?在課堂教學中幫孩子解決難點了嗎?因爲教學就是爲了幫學生解惑。我這節課通過多媒體課件演示、學生觀察讓學生體會自己總結出角大小跟角兩邊張開的大小有關,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

不足:

在遇到課堂教學突發事件時教師的語言跟得不到位,還需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歷練自己。

二年級上冊數學全冊教學反思6

一、通過營造貼近實際的氛圍,提高學生的主動參與性

在進行《統計》的教學準備的過程中,我始終覺得統計的概念對於學生來說,很抽象,不容易理解,並可能導致多數同學對此課失去興趣。所以我認爲應該通過直觀的、淺顯的事例,讓學生在主動參與的`基礎上,逐步完成從感性到理性認識統計的過程。因此,我結合元旦將至的時機,營造了學生感興趣的情境:我們班週末舉行一次聯歡會,要買什麼水果?同學們的積極性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了,不知不覺走入教學中來了。我還不失時機的提出幾種大家常見的水果,確保課題的正常引入,也防止了同學們的思維過散,過雜。在學生們初步瞭解統計的概念後,我又假設了“給學生髮放小獎勵卡片,但又不知道每類卡片有多少和幫助小刺蝟數數有什麼水果,各多少個的情境,讓他們參與整理、幫助統計,從而是他們在實際運用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統計的方法。

二、通過多樣化的評價方式,增強學生積極發言的自信心

本單元我注意到了對學生的評價,實現了方式多樣化,既有語言上的激勵也有肢體語言的支持。雖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動作但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很大的推動作用。這樣的評價形式我除了用以關注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也用以關注學生情感態度的行成的發展。

三、通過利用計算機軟件的效果,提高教學對學生的吸引力。

正因爲本單元的內容較爲枯燥乏味,不易提起學生們的興趣的問題,我充分利用了計算機軟件製作教學課件。確保課件與授課同步,充分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較爲有效地控制了部分學生溜號、開小差的現象發生。

但是本節課也反映了一些不足之處,由於我想用一個完善的定義來說明統計這個概念,因此,在說明的過程中沒有完全考慮到學生的理解能力,敘述相對抽象、難懂,同學們有些接受不了。

二年級上冊數學全冊教學反思7

本單元的《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是在學生會口算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的基礎上編排的。主要教學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筆算,其包含兩位數加兩位數的不進位加法和進位加法,兩位數減兩位數的不退位減法和退位減法,兩位數的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以及兩位數加減法估算等內容。重點是進位加和退位減。下面就談談自己上本單元后的一些課後感吧!

如《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法》是本單元的一個重難點,對於退位減法,在課堂中我也鼓勵學生動手實踐操作,自己發現退位算理。其實,在課堂中學生的算法多樣化,如有學生從問“十位算起”可以嗎?通過比較優化,最後選用最基本的算法(從個位算起)。其二,也把方法通過一定的練習加以鞏固。但學生的錯誤還是有。如:(1)倒減。(2)無退位。(3)全部做成退位。

面對這樣的錯誤時,我想重要的是將這一錯誤資源整頓。通過學生板演,我和學生一起抓典型的錯例,和學生一起分析錯誤的所在,是粗心的錯誤,還是方法的錯誤,或還是其他的錯誤。讓學生也在作業中反思自己的錯誤,以便在今後的作業做更能避免這樣的錯誤。因爲計算題的內容畢竟有別於其他內容的學習,他更要學生養成細心做題的習慣。所以,糾正錯誤,在糾錯的道路上讓學生更好地養成學習的習慣是非常重要的。

還有,上本單元我感受最大的是學生作業的正確定率不高。一次作業下來,做全對的學生不多,究其原因,學生計算的正確率不高。還有做口算的速度不快。我想這也是正常的吧,因爲學生剛學會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筆算,馬上讓學生口算,速度和正確率可想而知是沒有的。結合本學期要進行口算能力的測試,還是要加強口算的練習,但是如何加強,還是值得我們去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