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奪瀘定橋》教學反思9篇

身爲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藉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飛奪瀘定橋》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飛奪瀘定橋》教學反思9篇

《飛奪瀘定橋》教學反思1

一、最初設想:

這一課我原先預想分四個課型,共五個課時來上:預習指導課(一課時),朗讀指導課(一課時),討論課(兩課時),自查課(一課時)。

預習課:

1、初讀課文,大致瞭解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

2、再讀課文,把生字詞在文中畫出來。

3、讀寫生字詞。

4、用兩個有代表性的詞舉例:天險——查字典只有一個解釋。關鍵——查字典有多個解釋。用這兩個詞引路,教給學生查字典理解詞義的方法:一要讀文中的句子,如果理解就直接寫出詞義,如果不理解就進行第二步查字典,第三步再讀文中的句子(聯繫文中句子)理解詞義,不生搬硬套字典中的解釋。

5、嘗試造句,加深對詞句的理解。

朗讀指導課:通過看口寫詞填詞的方法,一方面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即結合課文內容對詞語的初步理解情況,另一方面就詞讀句、讀文,進一步熟悉課文,爲下面的理解課文作好準備。

討論課:分兩個課時,一是學習“飛”這一部分,採用一、二自然段教師和學生一起學習,方法引路,之後,以一個問題引導學生自己讀、思、議(兩、三個學生一組,好中差結合),初步引導學生研究性的學習。二是學習“奪”這一部分,更是充分引導學生自己讀書,思考,畫出相關的內容,然後藉助多媒體形象直觀的畫面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內化課文語言(畫出動詞,填空的方法)。通過對課文的理解,引導學生學習紅軍戰士不怕困難,英勇無謂的精神,引申到在現在,我們學習的具體表現就是努力學習,克服學習中的困難,認真完成學習任務。

練習課:主要是通過精心設計的問題,一方面對前面學習的內容再系統、再鞏固,另一方面藉以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督促學生上課的時間認真學、認真記。主要設計了詞語填空(檢查學生對生字詞的掌握),形近字組詞(夯實字詞基礎),選擇正確詞義(預習中該怎樣結合文中句子理解詞義),和課文主要內容相關的五個問題(本節課要掌握的主要內容)。這節課的方法是先教師和學生一起做,邊做邊指導,然後讓學生自己作一遍,再批改,訂正,使本節課的學習紮實有效

實際上課共上了六課時,預習指導兩課時,朗讀指導一課時,討論課兩課時,練習課一課時。還有看長征片、朗讀指導兩課時。實際是八課時的時間。

三、 教後反思:

反思之一:教師備課是上好每一節課的關鍵。這也就解答了關於新課程的把握問題。大家都談用新課程的教材難,難把握、難教……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我感觸最深的是,教師下了多大的工夫,教材就把握到什麼程度,就會教到個什麼程度,學生就會學到個什麼程度,這幾點是息息相關的。所以我深深地理解了楊、呂、邢等老師晚上回家備課的辛苦,也真切地感受到了大家的敬業精神。

反思之二:關於長篇課文的把握問題。其實我們的讀寫課題四個課型的設置就是和這個問題直接相關。當初我們就是在面對中高年級的長篇課文產生困惑的情況下,我們積極尋求解決問題之路,所以提出了四個課型。這四個課型是相關聯的。預習指導課讓學生充分預習課文,我們真的層層落實了嗎?這需要我們每個人結合自己任教的班級好好思索。之後是朗讀指導課,這個課型一方面是檢查預習情況,在語言環境中理解詞義,一方面是進一步熟悉課文,爲下面的討論課做好準備。再次是討論課,在這個課型上重在教師的導和學生的自主學習。通過教師備課中的藝術設計,充分發揮教師導的作用,將重點落實在怎樣引導學生去學。這是我們要重點思考,着力在課堂中做好的關鍵問題。最後是練習課(自查課),主要是通過精心設計的問題,一方面對前面學習的內容再系統、再鞏固,另一方面藉以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督促學生上課的時間認真學、認真記。

這四個課型的學習過程就是對新課程理念的最好詮釋。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教學中注重基礎知識的教與學,注重方法的引導(授之以漁),注重思想教育。所以,不要把新課程看得那麼高、那麼遠,一句話,再怎麼變,教學的基礎的東西永遠不變,“高明的教師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低層次的教師教給知識”的觀念永遠要刻在我們每一個教師的心裏。落實在教學的每一個細節中。

反思之三:一個好的教師要常常和自己過不去,和自己的教學基本功過不去,就會常常自覺地在每一節中刻苦練習(普通話、板書等),和自己的教學能力過不去,抓緊每一點時間備課、琢磨教學,認真地上好每一節課,批改好每一份作業,輔導好每一個學生,這樣最終我們才能過得去。所以回顧這節課,我覺得自己離一個優秀的教師的距離還很遠很遠,自己在這幾節課之前,被孫校長一鼓勵,就上來了勇氣,好多問題沒有充分考慮(從職三到五年級的落差、對學生的不熟悉等),我就那麼自信地來上課了,所以上完後,覺得留下了那麼多的遺憾:一是感覺往往是看課、評課容易,真要把理念落實在課堂中,決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這需要平日每節課紮紮實實地做,而正是這平日的每一節課是最考驗我們的,我捫心自問:平日的每一節課我都沒有糊弄學生嗎?我不能理直氣壯地說是!二是正是因爲前面的原因,所以預習課上了兩課時。三是手語太多。四是課堂語調太硬、太激動。五是面向全體還是做得不夠。六是對教材的把握還欠工夫。七是教學基本功的欠缺

《飛奪瀘定橋》教學反思2

一、審讀題目促思維

在學生預習課文,掌握字詞的基礎上教師進行講讀分析,先板書“瀘定橋”三字,設問:

瀘定橋架在什麼地方?它是座什麼樣的橋?紅軍爲什麼要奪瀘定橋?

利用上述問題促進學生思維,並小結:爲了取得長征的勝利,紅軍必須用“飛”一樣的速度跟敵人搶時間,同時必須從敵人手把瀘定橋“奪”過來。

二、板書要點助理解

理解作者思路和課文的段落層次是閱讀的基本要求。本文緊扣課題中的“飛奪”展開故事情節,圍繞“飛奪”依次講了“爲什麼飛奪”“怎樣飛奪”“飛奪的結果”。教學時根據課文敘述的先後順序,要求學生通讀全文,瞭解“奪橋”戰鬥的發生、發展、高潮和結果,並引導學生質疑。

學生帶着問題再讀課文,同時教師予以講解指導。講讀課文時從“時間緊”“路途遠”“敵我雙方賽跑”三個方面弄懂“搶時間”這部分的內容,從“橋險峻”“敵猖狂”“紅軍勇”三方面弄清“攻天險”這部分的內容,同時根據學生的回答逐一板書,藉助板書,藉助板書幫助學生理清課文線索,理解課文內容。

三、精讀重點悟中心

“飛奪”二字是課文中的`重點詞語,也是對課文中“搶時間”“攻天險”這兩個重點段落的高度概括,同時最能體現紅軍戰士不畏艱險、勇往直前、頑強戰鬥、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因此在教學時要緊扣重點段落、解難釋疑,幫助學生領悟課文中心。

教學“搶時間”一段,先要求學生明確“搶時間”的原因和要求。其次要求學生了解紅四團行軍途中所遇到的困難,“冒雨行軍”一段啓發學生展開想象,回想當時當地的情景,以加深對紅軍戰士崇高品德的認識。同時設置如下思考題:紅軍在行軍途中遇到哪些困難?是怎樣克服的?大雨澆滅了火把,敵人宿營了,紅軍爲什麼還繼續前進,這說明了什麼?

因此領悟紅軍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精神風貌。

“攻天險”一段,具體要求學生理解紅軍攻奪瀘定橋的經過,指導學生按照:發起總攻→二十二位英雄冒着炮火前進→三連戰士邊前進邊鋪橋→勇士們穿過熊熊烈火→消滅守橋的敵軍這一過程進行創造性複述,從而體會紅軍戰士頑強戰鬥、不怕犧牲的崇高品德。使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從而達到領悟文章中心的目的。

《飛奪瀘定橋》教學反思3

《飛奪瀘定橋》一課學習完了,心裏感慨頗多,有爲自己的設計感到滿意,對學生的表現叫好的一面,也有因自己沒有抓住時機引導而遺憾的一面。爲了在今後的教學中揚長避短,吸取經驗教訓,特反思如下:

這一課是精讀課文,首先讓學生彙報交流有關資料,如關於紅軍在長征中所經歷的千難萬險、瀘定橋的地理位置及重要的戰略地位、當時敵、我雙方的態勢等。通過交流,學生了解了相關知識,爲本課學習打下了基礎。

在教學本課時教師先讓學生交流本節課中最想深入研究的內容。學生們各抒己見,有的學生提出很想研究紅軍爲什麼要“飛奪”瀘定橋,有的學生提出最想研究紅軍如何“飛”,怎樣“奪”瀘定橋,還有的學生提出更樂於研究紅軍在行軍中遇到的哪些困難,他們是如何克服的。此時,學生眼中充滿了探究的慾望。於是教師在充分鼓勵後,讓學生再次仔細讀課文,並放手讓他們自主合作深入探究。討論交流的環節爲學生提供了思維火花不斷碰撞的機會,最後,學生們分析得全面到位、探究得深刻細緻。我讓學生自由讀課文,理清文章的線索,從整體上把握全文,瞭解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理清學生所提問題層次,然後讓學生找出最主要的問題,學生可以在自己動腦思考的基礎上,小組合作討論交流,深化對課文重點部分的認識。

在對課文理解的基礎上,我引導學生展開大討論,談談對課文中“飛”的看法:你想象中的是什麼樣子?課文中的“飛”是真的“飛”嗎?爲什麼?你是怎麼知道的?並就此設計一個環節:讓學生用數學的思維解決語文中的難題,即通過計算說一說紅軍是怎樣行軍的,速度有多快?學生經過緊張地計算,紛紛舉手發言。每小時行軍6千米,進而又計算出每分鐘走多少米。究竟速度快不快呢?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發言積極踊躍,每個人的小手都舉得高高的,小臉都漲得紅紅的,眼睛都在發着光芒,通過討論學生們明白了紅軍的速度的確非常快,有的同學說:那速度跟馬拉松賽跑的冠軍速度一樣快了、有的同學說摩托車的速度一樣快……我知道學生的發言慾望之高是源於他們對課文理解地進一步深入。此後,我又進一步引導他們都來想白天行軍快,晚上呢?晚上行軍的速度是多少呢?學生經過計算知道晚上行軍是平均每小時5千米,即每分鐘90米的速度。也非常快。他們要戰勝哪些困難呢?學生經過討論知道,紅軍不僅要克服天黑,看不見路,還要克服天雨、路滑,還要和敵人賽跑等等。通過討論學生很容易就明白了紅軍“飛”奪瀘定橋時,真正是用自己的雙腿賽過了車輪,賽過了援軍,搶佔了先機,真的如飛一樣。

第三步在教學“奪”時我主要讓學生通過讀來體會紅軍進攻的難度很大:有天險、有敵人故意設置的障礙、更有敵人的碉堡、機槍、大炮,這是敵人認爲是鳥也飛不過去的防線。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自讀、齊讀、帶感情讀,體會出了紅軍的英勇。頑強以及那種爲了勝利而奮不顧身的大無畏精神,學生通過讀也深刻感悟到了文章的內涵。

反思整節課,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學習目標基本完成,學生的創新及求實思維得到了培養,口才也得到了一定的鍛鍊,思想情操得到了陶冶,學習態度等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在學生的朗讀指導上應再下一點功夫。使學生讀得更有感情、更能感動人。

《飛奪瀘定橋》教學反思4

紅軍的英雄事蹟由於年代久遠學生已經比較難以理解了,課前想了好久該怎樣上,才能不枯燥。雖然組裏有人備了教案,但走進教室看到學生,我臨時變了卦,沒想到效果還可以。

首先,我板書“飛奪”讓學生理解“飛”時間要快,(這只是字面的意思,後面學了課文又讓學生講了更深層的意思。)“奪”從守敵手中奪取,後面的“瀘定橋” 幾個字,讓學生教我寫,因爲原來的學生“瀘”常寫錯,接着讓學生看圖用自己的話說說“瀘定橋的是怎樣的?”再引導學生到文中去找有關寫瀘定橋的段落,然後自己自由讀第五自然段,並把課後思考題“從那幾部分寫了奪橋的困難?”。等學生熟讀的基礎上,帶領他們理清這一自然段的層次:先寫了橋面險,再寫了橋下的河水急,最後寫了橋對岸的敵人狂。讓學生通過朗讀來表現橋的險要,體會出紅軍奪橋的任務有多麼艱難!這樣的導入,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直觀且生動,在好奇心與興趣中,爲下面的學習打下了更好的鋪墊。而直奔“天險”這一主題,則是在學生對環境有了一個直觀而且深刻的感受後,再深入到人物的行爲,起到了反襯作用,更突顯人物,同時學生學起來更符合認知規律。學完這一段,我讓學生談談自己對瀘定橋的感受,爲後面理解紅軍英勇奪橋的精神打下鋪墊。

接着,我又帶着他們學習了第六自然段。這麼多的困難,紅軍又是怎樣攻克的?“紅四軍團發起了總攻。”要學生自己找怎樣發起總攻?找表示動作的詞?在書上劃,胡菲羽、彭冰莉幾個同學劃得挺準確的,接着又問:“你們從這幾個表示動作的詞中體會到了什麼?”劉以恆說:“我體會到了戰鬥的激烈。”黃鶯鶯說;“我體會到了戰士們的勇敢。”王宇辰說:“我體會到了奪橋的艱難。”

你們能用朗讀表達這種感受嗎?“能”男女生賽讀。爲什麼一定要奪橋呢?

然後,讓他們自學其餘的段落。理解一下文中的一些詞語“天險、水流湍急、震耳欲聾” “等。總結的時候問“飛奪”再想想它在課文中是指什麼。讓學生自瀆課文以同桌互動的形式講講紅軍在一路上遇到那些困難,是如何克服的,並通過朗讀來感受紅軍戰士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精神。

第二課時,從寫法上將課文大致梳理了一下。使學生明白,本課是按事情的發展順序來寫的。找到了,第一段和最後一段的對應,並體會了前後照應的好處。

《飛奪瀘定橋》教學反思5

由課題入手,發散開來,由題入文,質疑讀悟,再由文到題,歸納總結,這樣文題對應,環環緊扣,逐層深入,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首先,我板書“瀘定橋”幾個字,同時詳細地講解寫好這幾個字的技巧,讓學生也跟着認真地寫。之後,我讓學生就這幾個字來提問。學生有的問:“瀘定橋在哪裏?”有的問:“瀘定橋是什麼樣的?”我便引導學生去讀“預習”、讀相關的課文或查找自己帶來的資料來自己解決。這樣,學生很快就解決了第一個問題。在解決第二個問題時,我順勢引導學生自己去讀第六自然段,並帶領他們理清這一自然段的層次:先寫了橋面,再寫了橋下的河水,最後寫了橋對岸的敵人。學完這一段,我讓學生談談自己對瀘定橋的感受,爲後面理解紅軍英勇奪橋的精神打下鋪墊。

其次,我再板書“奪”字,讓學生談談這個字的意思,再把它放在課文中來理解。然後,我讓學生就這個字來提問。學生有的問:“爲什麼要奪橋?”有的問:“怎樣奪橋?”我還是讓學生自己讀課文,從文中找到答案。學生馬上就找到了第一段,並很快得出了答案。對於第二個問題,我沒有馬上讓學生去解決,而是把它留在了後面去解決。

接下來,我再板書“飛”字,引導學生從字面上弄懂它的意思,再想想它在課文中是指什麼。之後仍然是讓學生由這個字來提問。學生有的問:“爲什麼要飛奪?”有的問:“怎樣飛奪瀘定橋?”我同樣是讓學生自己去讀相關的課文,首先解決前一個問題。學生從第二、三自然段中找到了答案,我就根據學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畫出簡圖,讓學生很直觀地明白敵我雙方所處的位置、距離及兵力的對比,使他們能深入地理解紅四團任務之艱鉅,從而更加深入地體會到奪橋的艱難及紅軍英雄頑強的革命精神。然後我再讓學生提出來這兩段中不懂的問題大家討論,學生提了幾個詞句上的問題。我又補充提了一個問題:“國民黨反動派與紅軍同是中國人,爲什麼不去打日本人,卻來阻攔我軍北上抗日?”通過對這個問題的研討與老師的簡單介紹,使學生對本文的背景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

“飛奪”是課文中的重點詞語,也是對文中“搶時間”“攻天險”兩個重點段落的高度概括,同時最能體現紅軍戰士不謂艱險、勇往直前、不怕困難的革命精神。因此,教學時要緊扣重點段落,解難釋疑,幫助學生領悟課文中心。

“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這是我們在課改中最響亮的呼聲。教師不再是“教”,而是“導”,學生不再是“聽”,而是自主的“學”,學生纔是課堂的主人。在本課中,我讓學生自主地去學習、去探究,在學習與探究中,學生情、作者情、教師情不斷地產生碰撞,從而很好地理解了課文。總之,自讀自悟是語文教學追求的最高境界,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達到語文教育目的的最好途徑。教師只有用聯繫的眼光,用辯證的方法去處理好教材,設計好教法和學法,組織好課堂上師生的活動,才能尋找到引導學生自讀自悟的最佳切入點,從而引導學生自主地思考、體會、感悟,促使學生的理解逐層深入。

《飛奪瀘定橋》教學反思6

歷史背景,教師板書瀘定橋

二、講授新課

(一)通讀全文弄清瀘定橋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況。

1、出示思考題。

A瀘定橋架在什麼地方?這是座什麼樣的橋?

B紅軍爲什麼要奪瀘定橋?

2、學生自讀全文,找出有關語句作上記號並讀一讀。

3、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板書略)

4、教師小結。

爲了取得長征的勝利,爲了北上抗日,紅軍必須用“飛”一樣的速度跟敵人搶時間,同時必須把瀘定橋從敵人手中奪過來。

板書 “飛奪”把課題補充完整。

(二)學生齊讀全文,瞭解“奪橋”戰鬥的發生、發展、高潮和結果。

1、教師出示思考題(思考題略)

2、學生按照上述提示學習課文,教師講述“飛”“奪”及奪取瀘定橋的關鍵。

3、引導學生理解課文有關句子。

4、引導學生想象,體會紅軍勇敢、機智、頑強。

5、出示教學掛圖,指導學生看圖,體會紅軍奪橋的艱難,找出課文有關語句讀一讀。

6、理解課文逼真、形象描述突擊隊員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句子。

7、指名按照提綱複述

(三)教師小結全文

[反思]

一、審讀題目促思維

在學生預習課文,掌握字詞的基礎上教師進行講讀分析,先板書“瀘定橋”三字,設問:

瀘定橋架在什麼地方?它是座什麼樣的橋?紅軍爲什麼要奪瀘定橋?

利用上述問題促進學生思維,並小結:爲了取得長征的勝利,紅軍必須用“飛”一樣的速度跟敵人搶時間,同時必須從敵人手把瀘定橋“奪”過來。

二、板書要點助理解

《飛奪瀘定橋》教學反思7

《飛奪瀘定橋》記敘了紅軍長征途中紅軍奪取瀘定橋、渡過大渡河的戰鬥過程,表現了紅軍團結一心、不怕艱難險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課文按事情發展順序來寫的。先寫和敵人搶時間;接着寫巧奪瀘定橋;最後寫奪下瀘定橋。全文緊扣飛奪二字,重點寫了奪橋的困難和怎樣奪橋兩部分內容,條理清楚,重點突出。因此,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爲:

1.緊扣“飛奪”。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學習紅軍戰士不畏艱險,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大無畏革命精神。

2.認字10個,寫字6個。繼續練習寫摘錄筆記,練習獨立識字。

3.理解“關鍵、心驚膽寒、震耳欲聾、千鈞一髮、奮不顧身、激烈、搏鬥、浩浩蕩蕩”等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4.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學習按事情發展順序記敘事件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理解課文內容,學習紅軍戰士不畏艱險,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大無畏革命精神。學習按事情發展順序記敘事件的方法。

現在的孩子大多都是在父母的精心呵護下成長起來的,他們的生活經驗與情感積累,與文本的情感內涵相距甚遠。因此在課前,我讓學生去收集有關紅軍長征的故事及有關圖片瞭解戰爭。在課的開始,我先讓學生質疑課題,有的學生提出了“課文爲什麼要用飛奪呢?紅軍爲什麼要奪橋?等等,接着讓他們交流自己所知道的知識,並結合課合課文第1.2自然段瞭解故事所發生的背景。在教學時,讓學生自由讀、默讀、小組讀等方式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明白紅軍爲什麼要搶時間,他們是如何進行搶時間的以及奪橋時碰到了哪些困難。接着自讀找出“飛”和“奪”的相對應段落,然後,再分別找出每個部分的重點詞、重點句子,標畫出來;再組織在小組裏交流,體會紅軍面臨困難、艱險,感受紅軍英勇無畏、不怕犧牲的英雄精神。最後運用多種方式熟練地、有感情地指導朗讀。

回顧上課的內容,發現自己在時間安排上不夠合理以及細節上處理不當,比如當學生理解了“飛”就是速度快的意思時,我就應及時追問,在文中指什麼?讓學生答出在文中就是指紅軍必須快速前進,搶在敵人之前到達瀘定橋,順勢板書“飛速行軍”。爲後面節省時間。再比如在初讀小結時沒能說出課文是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寫的,應點明。

《飛奪瀘定橋》教學反思8

一、設計理念

語文課文標準中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要讓學生在朗讀中通過品味語言,體會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態度”,《飛奪瀘定橋》教學設計及反思。本課以讀爲主,在讀中整體感知,理解文意,培養語感;在讀中積累語言,學習作者表情達意的技巧,受到潛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情感薰陶,通過不斷的質疑解疑,使學生深刻領域課文的主旨。

二、教材分析及學情分析

教材分析:《飛奪瀘定橋》是北師大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5單元的第一篇主體課文,記敘了長征途中紅軍奪取瀘定橋、渡過大渡河的戰鬥過程,表現了紅軍戰士不畏艱險、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

學情分析:通過前面三年的學習,學生基本掌握了感知課文內容的方法,也初步具有了小組合作、自主識字、查閱資料等能力,課堂參與的積極性日益高漲,尤其在“讀”方面有很強的表現慾望。加上課前對相關資料的收集,德育目標的實現應該是水到渠成。

三、教學目標

1.讀懂重點詞句,理解課文主要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瞭解紅軍飛奪盧定橋的經過,學習紅軍不畏艱險、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精神。

3.體會按一定順序記敘的方法。

四、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紅軍是怎樣搶時間、攻天險,奪下瀘定橋的。學習按事情發展順序記敘的方法。

教學難點:激發學生對紅軍的崇敬之情。

五、教學準備:課件

六、教學方法(學習方法):批註發、環境描寫法

七、教學策略:講授法、多種形式朗讀法、批註發

八、教學流程

(一)鞏固複習

(二)精讀“難”

課件出示做批註的方法。

看修辭,看寫法,懂質疑

生交流感受,師相機板書橋高、水急

(三)細學“奪”

1.找一找你從哪些地方感覺到紅軍戰士的勇敢,並做上批註”

2.生交流討論

(四)練筆

師:“同學們,學完這篇文章,你認爲紅軍是一羣怎樣的軍隊?”

生:勇敢、英勇大無畏

師相機板書:英勇大無畏

運用金鑰匙,展開聯想,紅軍和敵人是如何與敵人展開激烈的搏鬥的,請你用筆寫下來,教學反思《《飛奪瀘定橋》教學設計及反思》。

(五)昇華主題

今天,我們也要學習紅軍叔叔這種精神,戰勝學習上、生活上的種種困難,讓長征精神代代相傳。最後,讓我們以少先隊員的隊禮致以紅軍叔叔最崇高的敬意。起立,敬禮,下課。

教學反思

《飛奪瀘定橋》記敘了紅軍長征途中紅軍奪取瀘定橋、渡過大渡河的戰鬥過程,表現了紅軍團結一心、不怕艱難險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課文按事情發展順序來寫的。先寫和敵人搶時間,接着寫巧奪瀘定橋,最後寫奪下瀘定橋。全文緊扣“飛”、“奪”二字,重點寫了奪橋的困難和怎樣奪橋兩部分內容,條理清楚,重點突出。

《飛奪瀘定橋》是人教版語文第十冊的一篇課文。課文寫了在北上抗日的過程中,紅軍爲了奪取瀘定橋,與敵人鬥智鬥勇,最後終取得了勝利的故事。

執教了《飛奪瀘定橋》一文。按照通常的教法,是先讓學生把書讀一遍,來個整體感知,接着是疏通詞句,理清線索,弄懂大意,再引導學生按照課文的敘述順序逐段學習,理解感悟,交流分享,最後總結全文,“挖”出中心,暢談感受等。

這次,我由課題入手,發散開來,由題入文,質疑讀悟,再由文到題,歸納總結,這樣文題對應,環環緊扣,逐層深入,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首先,我板書“瀘定橋”幾個字,引導學生先理解“瀘定橋是什麼樣的?”學生自己去讀第六自然段,並帶領他們理清這一自然段的層次:先寫了橋面險,再寫了橋下的河水急,最後寫了橋對岸的敵人狂。根據投影內容,讓學生通過朗讀來表現橋的險要,體會出紅軍奪橋的任務有多麼艱難!這樣的導入,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直觀且生動,在好奇心與興趣中,爲下面的學習打下了更好的鋪墊。而直奔“天險”這一主題,則是在學生對環境有了一個直觀而且深刻的感受後,再深入到人物的行爲,起到了反襯作用,更突顯人物,同時學生學起來更符合認知規律。學完這一段,我讓學生談談自己對瀘定橋的感受,爲後面理解紅軍英勇奪橋的精神打下鋪墊。

其次,我再板書“奪”字,讓學生談談這個字的意思,再把它放在課文中來理解。通過講述石達開的事例說明紅軍奪取瀘定橋的必要性。通過過渡語強調奪下瀘定橋的關鍵是搶在敵人前面趕到瀘定橋,接下來,我再板書“飛”字,引導學生從字面上弄懂它的意思,再想想它在課文中是指什麼。讓學生自瀆課文以同桌互動的形式講講紅軍在一路上遇到那些困難,是如何克服的,並通過朗讀來感受紅軍戰士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精神。

上完課後,我覺得留下了一些遺憾:在遣詞造句和優美句子的分析上功夫沒有到位,一部分學生還沒有掌握。其次沒有事先在班級試映課件,導致上課的時候才發現屏幕模糊,學生在課上無法深入情境。最後,學生對批註法的運用浮於表面,沒能及時深入,加以鞏固。

《飛奪瀘定橋》教學反思9

《飛奪瀘定橋》記敘了紅軍北上抗日途中飛奪瀘定橋強渡大渡河的英雄壯舉。表現了紅軍戰士英勇戰鬥、不怕犧牲的革命英雄氣概的著名戰役。課文按時間順序來寫,紅軍要奪下瀘定橋的原因,和敵人搶時間。攻天險,最後奪下橋並北上抗日這一順序來寫,條理清晰環節之間銜接緊湊加之戰爭氛圍強烈,故採用情景教學法引入課文。

1、教學時播放《長征》詩詞朗誦,“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紅軍過後盡開顏”。因爲本篇課文寫紅軍爲北上抗日爲渡大渡河,奪取瀘定橋。剛好本詩詞和內容相吻合。加上詩詞朗誦時氣勢宏偉,音樂激昂,讓學生以聽覺上被帶入當時渡口情景中,加上播放《奪橋》錄象,學生如身臨其景之感。在播放完詩詞及錄象片段後,教師通過通畫外音“1935年5月北上抗日紅軍…同學們讓我們走進這一場驚心動魄的戰鬥吧!”讓學生從音樂錄象中,返回課堂爲上好此課作準備。這樣學生學習興趣得到了提高,達到激趣之目的。

2、課文入手,題目的重點難點是哪一個(飛奪) 看了課題你可以提出哪些問題?(“爲什麼飛奪?” “怎樣飛奪” “飛奪的結果怎樣”) 通過學生學習,可以獲得很好的訓練效果。教師首先巧妙地從題目中的關鍵詞語切入,並從關鍵詞設問,帶出課文情節發展提綱(起因、經過、結果),即提供了一次填詞語句子的訓練機會,又延伸爲主要內容的概括,展現出敘述順序,提出了分段依據,並歸結爲指導學法。六項訓練任務(找關鍵詞、設疑提問、連句概括主要內容、剖析敘述順序、分段和指導學法)環環相扣,一氣呵成,可謂獨運匠心了。理清順序後,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寫出主要內容(限時2分鐘)以學生的自覺性往往很差,如果用學生課堂問答形式,只有一部分教好的學生積極動腦筋完成。而大多數學生則不動腦筋,就達不到全班理解課文的目的。

3、抓住重點詞語“飛奪” 1、採用逆推法去分析紅軍“飛奪瀘定橋”須具備的條件。

紅軍北上抗日必然要從瀘定橋上過————必需奪下瀘定橋————要奪瀘定橋——必需和敵上搶時間、快速的奪下橋。在學生了解的情況下,讓學生重點理解爲什麼要用“飛奪”而不用“奪下”體會紅軍面臨大渡河、瀘定橋之險,敵人的前有天險後有追兵的險境。襯托紅軍戰士的英雄氣慨。

4、播放錄象資料,使學生感受到戰爭氣勢之大、戰鬥場面激烈。同時,課件出示瀘定橋、大渡河之險。襯托奪橋之難,紅軍之英勇。

5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朗讀時要認真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把握好朗讀的基調——崇敬、讚頌。奪橋是一個壯舉,整個過程緊張激烈。因此,朗讀的節奏應該緊張、高亢,行軍途中,雖然路程艱險,要讀出紅軍不怕艱難險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慨,要表現出緊迫感。

激戰的場面要讀得緊張有勢、節奏稍快。通過有感情的朗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6、閱讀延伸,展望未來,對幸福生活的憧憬。出示一組勻城圖片(文峯塔、繁華的街道、小學幸福的生活等)讓學生自己說說自己的感受。針對以上的兩個問題,其目的是讓學生緬懷革命烈士,知道新中國來之不易,是用先烈的鮮血換來的,我們只有珍惜時間,好好學習,將來爲祖國的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力量。

7、在教學中,安排的內容較多,時間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