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八年級語文教學反思大全

身爲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八年級語文教學反思大全,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八年級語文教學反思大全

關於八年級語文教學反思大全1

教師的教學主要是爲了讓學生自己學會學習,着重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啓發性教學語時應關注每一位學生,給每一個學生一個廣闊的思維天空,便於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達到“一石擊起千層浪”的效果。其常用語有:

——“看到這個課題你想到什麼?”/“你想提出哪些數學問題?”/“你想探究什麼問題?”

——“預習後,你瞭解了什麼?有什麼疑問?”

——“彙報一下你們收集來的數據、信息、資料。”

——“從這道題(統計圖、表)中,你可以看出什麼?”/“你獲取了哪些信息?”

——“出門旅遊、賣東西等要考慮哪些問題?”

——“根據所給的信息,誰願意幫他想一個好辦法”/“請同學們幫他設計一個可行方案(如旅行、乘車、鋪地磚、設計圖形等)”

——“根據數的整除關係、約數倍數的知識說一句話”。

——“誰敢試一試?”/“誰能試一試,自己來解決?”

——“你說的辦法很好,還有其他辦法(解法)嗎”?/“能不能想出更好的解法?”/“你能想出幾種”?/“看誰想出的解法多?”

——“請把你的想法與同伴交流一下,好嗎?”

——“誰還想來說一說?”/“誰還能再舉一些例?”

——“仔細觀察(或聽),你同意他的想法嗎?”/“你覺得他們寫得(說得、思考得)怎麼樣?談談你們的看法?”

——“這是什麼?”/“爲什麼?”/“問題在哪兒?”/“怎麼辦?”

以上這些啓發性的用語,較具開放性,每個學生因

爲生活背景、生活經驗、基礎、能力的不同,做出的反應也不一樣,有的學生想到的知識多些,有的想到的內容少些,有的學生說的內容層次深些,有的可能膚淺些,上述教學用語照顧了不同層次的學生,有利於學生的創新也有利於學生的回憶和建構。

關於八年級語文教學反思大全2

《父母的心》是蘇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中頗具特色的一篇文章,它是日本享譽海內外的著名小說家川端康成的一篇小小說,作者以他慣有的柔膩的纖細筆觸,懷着淡淡的哀怨,描寫了在一艘輪船上發生的至親至愛的故事,通過父母幾次將孩子送走又要回的曲折情節,告訴我們再優越的條件也割捨不斷父母對子女的情愫,縱然有千萬個理由,也不能把自己的親生骨肉送給別人,進一步體現了父母之愛的偉大,崇高,讓我們窺見的是一顆真摯的愛子之心,平凡的故事,催人淚下。前四篇課文已對學生進行了父愛、母愛、兄弟之愛的親情教育,本文被選爲第五篇課文一是想讓學生學習用一波三折的手法有力表現人物內心情感;二是想讓學生通過情感昇華獲得新的感悟。因爲目前的初中生雖然被父母濃濃的愛包裹着,但往往忽視父母對自己的關愛,很少真切地體驗一下父母的拳拳愛子之情,因此我希望讓他們通過本文的學習能切身體會父母對自己的愛,從而能去試着理解、體諒父母。

在教學環節的設計上,我主要分三大塊:

一、導入新課,激發學習興趣

在導入新課這環節我提出一個學生很喜歡討論的問題,即你們最崇拜的人是誰?提了一些學生日常關注的問題,引起了學生對父母的注意,喚醒了他們在生活中對“父母之愛”的親身體驗,我覺得到他們的內心情感世界動起來了。從而架起了文本與學生有效溝通的橋樑。

二、品讀課文,反彈琵琶激疑

這一塊我安排了四個步驟:

第一步驟:“初讀,理情節。”理清故事情節——本文是一篇小說,在小說的教學目標要求來看,這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學生通過近5分鐘的時間出色地完成了這一任務。

第二步驟“二讀,抓神態”在老師引導下學生找出了文中在送換孩子時描寫父母神態的詞語如“難割難捨”、“無精打采”、“失魂落魄”、“痛哭失聲”。討論這對父母是否“心狠”,並結合文中這些關鍵的詞語談了自己的看法。通過分析這些描寫神態的詞語學生可以感悟人物內心世界。

第三步驟“三讀,析語言”引導學生找出文中在送換孩子時描寫父母語言的詞語。我自己認爲學生解讀文本還是比較到位的,有學生能夠從父母的話中分析出換回,要回孩子的理由都出於對孩子的不捨,而且抓住了較關鍵的詞句,如“我覺得他一定會永遠記得我們的,想到這兒覺得他可憐的不得了”中的“可憐”一詞,這是對孩子的憐愛之情,如“總擔心她是不是這樣那樣”一個“總”字體現了父母時刻對孩子的牽掛。學生找出了能夠表現父母內心的語言描寫,通過語言、神態去揣摩人物的內心,父母的心不僅是一顆依依不捨之心,濃濃的愛子之心,而且還是一顆痛苦矛盾的心。

第四步驟“四讀,明主旨”學生們討論,並找出了相關的語句。感受到了這對父母的可憐又可敬。

這一塊我引導學生反覆閱讀文本,通過自主探究及合作交流對文本的理解立體起來了,大多數學生們走了進這對父母深沉的內心去感受、品讀父母親對子女那難以割捨的至愛真情。

三、拓展延伸,講故事談感想

讓學生講有關父愛、母愛的故事,目的是讓他們通過對文本的學習內心深處受到情感的薰陶,達到情感的昇華即要珍視親情、珍愛父母。是情感教學目標的落實,從學生的發言中,我能夠感受到,這篇課文對他們來說還是起到一定的教育意義的,最後一個教學目標也基本達到了。

這堂課還有很多不足,比如在語言的表達上還不夠簡潔,對學生的鼓勵上還缺乏技巧,在個別問題的總結上做的還不到位,學生展示的面還不夠廣,自己對文本的解讀還沒有達到一定的高度。但我相信,只有反思才能提高,纔會有進步!

關於八年級語文教學反思大全3

這學期,我擔任初中語文的教學。任教一學期以來,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我特別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是語文課堂新的學習方式,它注重的是學習過程和方法,有利於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上課時我充分體現了這種學習方式。如上課時的小組內質疑解疑,小組內解決不了的問題讓集體來解決;小組合作,讓學生不但理解了在探究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從而進一步體會文章的中心。這樣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在合作探究中獲得解決問題的快樂,感受學習的樂趣。

另外,在課堂上本人也特別重視語言文字的訓練。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較差,比如說常寫錯別字,寫文章病句多,表達不清晰等等。本學期本人注重了這方面的訓練。訓練時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篇。再如對生字的教學方法多樣,有比較法,有重點突破法,有歸類法等等。總之是想方設法讓學生記住易錯的字。在整個過程中都本着求真務實的精神,紮紮實實,認認真真地研究。

但是,在教學中也有幾點問題值得反思:

一、朗讀指導不到位

語文課的主要任務是學習語言,學習語言的感受和積累。朗讀就是對語言的直接感受,文章中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必須通過朗讀才能更充分地體現出來。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缺乏朗讀指導,所以學生通過學習後朗讀水平沒有得到大的提高。在平時上課時的備課設計中沒有朗讀指導的設計。通過這學期的教學後,我將在以後的教學中逐漸加強朗讀訓練這一環節。學生的朗讀水平不高,究其原因,有以下兩個:

1、缺乏朗讀技巧的指點。課文朗讀的目的之一是通過朗讀體會人物的性格特徵,如何通過朗讀來體會,除了理解課文內容外,應該要有朗讀技巧運用的問題,比如說重音的處理等。學生對重音的處理也是五花八門。而我平時忽視了對學生的指導,默認了學生各種各樣的處理方式。這樣,學生的朗讀水平勢必得不到提高。

2、缺乏示範後的及時指導。在朗讀過程中,老師的示範應該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在課堂上本人經常只顧範讀,而忽視對學生學生範讀後的及時指導,自然收效甚微了。

二、寫作指導不夠

作文是用文字或口頭語言表達思想感情的活動,是對學生進行語文能力綜合訓練的重要方式,也是發展學生智力、創造力良好個性心理品質的重要途徑。

通過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有機結合的重要方式引發學生進行積極的創造性思維,用新方式表達新思想。它要求老師通過創設的情境,使學生能有話想說、有事可敘、有情可抒,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讓學生寫出高質量的作文。

作文的基礎是生活,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但對豐富多彩的生活,學生往往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因而寫起來就難免空泛。

細緻的觀察帶來了學生具體的描寫,不同角度的觀察產生了不同的形象創造。想象是由當前的人或事物,想到其他的人或事物的過程。它是探索和創造的一把重要鑰匙,許多發明創造都是從聯想開始的。聯想對排除墨守成規的思維定勢、開闊思路有重要作用。培養學生聯想能力既是整個語文教學的一項任務,也是提高中作文教學質量的迫切要求。許多學生的作文,思路狹窄、語言乾癟。與他們的聯想能力薄弱有一定關係。從多角度有體裁上的、內容上的、主題上的。許多事實證明,變換角度能導致發現和創新。多角度作文可以培養學生多角度思考的能力,使學生想象豐富,學會全面地考察事物。

在今後的教學中本人要注意及時小結,及時反思,及時校正,在“小結——反思——校正”的良性循環中全面提升自己的語文教學水平,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關於八年級語文教學反思大全4

《雨後》以淺顯生動、歡快流暢的語言,描繪了雨後孩童踩水嬉戲的有趣情景,準確傳神地勾畫出孩子們活潑俏皮的形象,極富童心、童趣。喜歡雨後玩水是兒童的天性,詩中描繪的那一對小兄妹和二年級的孩子是同齡人,學生們也有和小兄妹倆相似或相同的生活經驗、情感體驗。因此,在教學中,從學生的生活入手,將學生帶入詩歌描繪的生活情境,就能激起他們心理和情感體驗的共鳴,從而感受到身心的快樂與滿足。

1、憑藉生活,喚起經驗

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許多孩子喜歡踩水,那快樂的感覺映在腦海中。因而課伊始,我就引導學生回味過去的.歡樂時光,談談自己踩水的快樂體驗。聯繫到本文的課題,有效地把學生帶入課文的學習中去。

2、朗讀感悟,體驗情趣

朗讀是本課的教學重點,教學活動中將“讀”的練習貫穿在整個過程,引導學生通過自由讀、小組合作讀、分角色讀、邊表演邊讀、指導背誦讀等形式,走進兄妹倆踩水時的場面,感悟他們的興奮與快樂,與他們同樂,這就藉助與朗讀得以發揮。朗讀不僅要讀得流利、正確,更要讀出韻律,讀出節奏,讀出情感。

在教學中也有一些注意的地方,當小哥哥滑了一跤,非但沒有喊疼,反而“興奮和驕傲”,這一點上學生就不理解了。這是兒童一種特有的心理,爲什麼會有這種心理呢,我就啓發學生聯繫自己說說;而最後小妹妹的動作是小心翼翼的,可是心裏卻希望自己也摔這麼痛快的一跤,學生又有些不理解小妹妹這種矛盾的心裏了,恰恰這纔是真實的童心,既矛盾而又渴望的心情,我就引導學生來說一說爲什麼會有這種心理。總之,在整個教學中,重在學生情感的體驗,貴在享受珍惜美好的童年生活。

關於八年級語文教學反思大全5

《母雞》,這是老舍另一篇膾炙人口的佳作,課文以作者的情感變化爲線索,前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進行第二次執教時,我按照作者的寫作順序來學習,這樣有助於梳理文章的感情脈絡,也容易讓學生如情入境,對文中的“雞”母親產生肅然起敬的感情。在學習本文時,我提出“作者開始對母雞的情感是什麼?從哪看出?後來發生的什麼變化?從哪兒看出來?”以這一問題引導學生去理解課文內容,從而自然而然的引導學生體例到母愛的偉大。

在理解“不敢”的“敢”字理解上,我強調在板書上,故意留出空格,讓學生產生疑問,然後揭示出“不敢”,這樣學生印象會更爲深刻,在理解“不敢”詞語的理解時,順勢帶出“一位母親必然就是一位英雄”,緊接着,從課外蒐集一些有關於描寫母愛的文章,再讓學生說說你們的母親愛你的事例,學生在深深感動時候也能用語言表達出生活中母親對他們的無私的愛,但學生並不能深刻地認識父母對自己的愛,這是當代獨生子女思想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我們在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時,應多進行思想方面的引導,教育。

我在引導學生重點感悟了母雞的母愛後,讓學生比較老舍寫的《貓》和《母雞》在寫法上各有哪些特點。在比較欣賞後,讓學生進行改寫,帶着對母雞的喜愛之情來寫一寫,隨機出示老舍描寫“貓”中的語句,讓學生進行仿寫,這一設計,我認爲是本節課的亮點,突出了愛的主題,讓學生從感悟文本走向自己的生活體驗,很有必要。

在課文的結尾,我推薦給學生的一些寫母愛的課外閱讀文學,比如,屠格涅夫的《麻雀》、普里什文的《柱子上的母雞》、列那爾的《母雞》等,這樣不但引起了學生的興趣,而且增長了學生的課外知識使得語文學習從課內走向課外,體現了語文學習的開放性。

關於八年級語文教學反思大全6

本學期我擔任八年兩個班語文教學。因爲本班學生基礎比較薄弱,我對教學工作不敢怠慢,認真學習,深入研究教法,虛心學習。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學生成績有了一定的提高。教學就是教與學,兩者是相互聯繫,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學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此,瞭解和分析學生情況,因材施教對教學成功與否至關重要。

一方面,農村的學生聽,說的能力相對較弱,另一方面,八年級的同學比較活躍,上課氣氛積極,但中等生、差生佔較大多數,尖子生相對較少。因此,講得太深,沒有照顧到整體,我備課時也沒有注意到這點,因此教學效果不如理想。從此可以看出,瞭解及分析學生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對授課效果有直接影響。

教學中,備課是一個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環節,備學生,又要備教法。備課不充分或者備得不好,會嚴重影響課堂氣氛和積極性,我明白到備課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備課之上,認認真真鑽研教材和教法,不滿意就不收工。雖然辛苦,但事實證明是值得的。一堂準備充分的課,會令學生和老師都獲益不淺。我注意課堂的藝術性,如果照本宣科地講授,學生會感到困難和沉悶。爲了上好課,我認真研究了課文,找出了重點,難點,準備有針對性地講。爲了令教學生動,不沉悶,我還爲此準備了大量的教具,授課時就胸有成竹了。備課充分,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上課效果就好。但同時又要有駕馭課堂的能力,因爲學生在課堂上的一舉一動都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因此上課一定要設法令學生投入,不讓其分心,這就很講究方法了。上課內容豐富,現實。教態自然,講課生動,難易適中照顧全部,就自然能夠吸引住學生。

正式接手八年級語文教學工作差不多一學期了,我發現了以下問題,這些問題的逐步解決將是我今後工作努力的方向。

一、學生方面:

1、學生基礎差,錯別字多,拼音錯誤多,一些知識點沒有掌握。所以在教學中仍應重視基礎知識的教學。在新課程中,生字拼音的教學仍是必須的。雖然在新課程教材中,並沒有將拼音和錯別字作爲一個專門的知識點,但教師仍需重視其教學。另外在練習中出現一些老知識點(如成語積累等),學生不懂,教師也要適當講解。

2、學生的口頭、文字表達能力較差。

在上課過程中,有些學生對問題答案心知肚明,卻不知該用如何的詞語來表達,往往表達出來的意思並不是很確切,與原意有一段差距。在作文過程中也是這樣,學生很難找到好詞好句來美化自己的文章,結果寫出來的文章乾巴巴的,不夠生動形象。由此可見,學生的詞彙存儲量是很小的,課外閱讀明顯偏少。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多閱讀美文,多摘錄好詞佳句,以提高詞彙存儲量,並多開展一些口頭和書面表達訓練,最終提高口頭、文字表達能力。

3、學生的閱讀能力差,閱讀只停留在表面,沒有深入思考下去。甚至有時連大方向也把握不好。因此教師要多開展一些閱讀練習,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從而逐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4、學生的兩極分化嚴重,形成了活躍和沉默兩派。活躍的經常是這幾個,活躍人數較少,大多數學生甘於沉默,不願發言。因此教師要想辦法讓更多的學生參與發言,參與課堂討論,以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5、學生在進行自主合作探究時,特別是在進行討論時,有時討論會偏離中心,提出一些無關課文內容的問題。因此教師有時要事前框定討論的範圍,對於討論的進程作一些適當的調整,對於學生新生髮的問題要有所準備。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效率。

6、新課程教材基本上沒有框定統一的答案,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但並不是說學生的答案是漫無邊際的,最起碼要言之有理。教師在這方面也要做好引導工作,對有些問題的答案要指導學生做好筆記。

二、教材方面:

1、教材中有的課文難度太大,八年級學生無法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來解決,教師這時要適當講解,以幫助學生答疑解惑。對於一些難的地方,教師也不必挖掘得太深,問題要設計得淺顯些,儘量與學生的生活實踐、知識基礎相貼近,以利於學生的理解。

2、教材中有的研討與練習題難度太大,教師也要靈活處理,要有選擇性的做題,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

3、新課程教材中的課文人文性加強了,所以教師在教學中也要對學生加強人文性教育,培養學生美好的情感、健全的人格,讓學生學以致用。

4、新課程教材中的課文涉及的知識面廣了,所以作爲語文教師要不斷給自己充電,擴大自己的知識面,要做好語文與其他學科的整合工作,加強語文與其他學科的聯繫。

我知道“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更知道“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但我相信,只要我堅持“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精神,我一定會讓自己所帶班的語文成績有所進步。

關於八年級語文教學反思大全7

這節課教材安排了三拼音節的拼讀。依我的經驗,這對小朋友來說應該比較難。

書上的這部分是一頁,其中有一幅兩隻小猴子推字母的圖,下面就是一些三拼音節。課一開始,爲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我以故事的形式讓小朋友感受三拼音節的拼讀方法。並且讓學生親自來表演sh、u、o三個字母交朋友,在交朋友的過程中小朋友認識了誰是聲母,誰是介母,誰是韻母。這個比較好玩的方法,學生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每個人都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紛紛要求表演,並在表演中學到了知識,學會了讀法。

看到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此的高漲,我趁熱打鐵,改變了我的教學方法。我把原先準備的按書上的順序一個一個的出示三拼音節慢慢領讀、指名讀、開火車讀的方法改成在學生學好了shuo後,我給shuo找了個好朋友hua,讓學生認識shuo的好朋友,再到詞語“說話”同時也教了三拼的標調方法,介母不帶“帽子”,韻母愛帶漂亮的“帽子”。

學生一節課的注意力有限,但一節課學習的內容又很多。學生容易開小差。這時,我發現有小朋友的名字裏正好有三拼音節,我寫出了他名字裏的三拼音節,指名叫他讀,我不但提醒了他,而且也吸引了其他小朋友的注意力。

一堂課下來,原來對音節拼讀熟練的小朋友,三拼音節的拼讀幾乎沒有任何困難,仍然比較熟練。但是原先拼讀基礎差的學生,現在更混淆了!哎,只有讓他課後再多花點功夫咯!

關於八年級語文教學反思大全8

本堂是以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來感悟課文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在教學中,我以抓住月亮的感情爲變化爲線索,通過學生與老師,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分角色朗讀,邊讀邊思考,找出月亮的心願到底是什麼,爲什麼月亮一會兒希望明天有個好天氣,一會兒又希望明天下雨,來感悟珍珍爲了照顧生病的媽媽而放棄郊遊,學習珍珍關心父母體貼長輩的美好品質。並適時地告訴小朋友也要像珍珍一樣關愛家人,照顧家人。最後以月亮的心願實現了沒有再次點題,讓小朋友們也寫出自己的心願並貼在心願樹上,歡快地結束本堂課。

本堂課中我把課外閱讀鏈接從以往的童話故事或繪本改爲歌曲,《小烏鴉愛媽媽》這首歌曲的歌詞表達的主題和本文的主題一樣,通過對比閱讀讓學生體會童話和詩歌在表達情感上的不同方式,童話趣味性更強。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高,出示《小烏鴉愛媽媽》的動畫時,學生們有的眼裏含着淚花,他們被文中的珍珍和歌曲中的小烏鴉深深感動了,看着他們閃爍的淚花的眼睛我覺得此時無聲勝有聲,此時無聲更有情。本課的情感目標在課內外有效地銜接中順利達成。但是學生在談童話與詩歌的不同表達方式時,出現了語無倫次的回答,在我的引導下他們也似乎明白了一些不同,但也僅停留在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程度,由此可見對於一年級孩子這個銜接點設計的不符合學情。學生只有有了大量的閱讀積累和思維發展到一定的階段,纔會對不同文體有自己的認識。

關於八年級語文教學反思大全9

《詠華山》是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第二冊中的一篇課文,採用了古詩教學的新課型----文包詩。這篇課文敘述了寇準跟着先生登華山時讚美華山的事,描繪了華山的雄偉壯麗,也讚揚了寇準的聰明、才華。

古詩教學是閱讀教學的難點,對於低年級的學生理解詩意更是難上加難,“文包詩”這種新的課型解決了這一難點。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何引領學生理解文包詩的特點,是本課設計的重點。我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充分考慮了教材特點,遵循了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創設情境,調動學生內在的情感因素,激發學生充滿興趣地朗讀,引導學生在讀中自悟,通過讀讀、想想、畫畫、演演、評評,來鍛鍊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在課堂教學中,我先讓學生自讀自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通過畫畫、學生評議等環節,讓學生動手、動腦、動口,調動了學生多種感官協調活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探索,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既受到華山美麗景色的薰陶,又鍛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然後,讓學生交流“讀懂了什麼”、“有什麼不懂的”,既培養了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又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了文本的意思;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評議,在反饋過程中,有機捕捉學生評議中的亮點,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評價過程,大膽地發表創見,集思廣益,發揚民主,獲得更深刻的情感體驗。這樣的設計,看似散,實質上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也不是旁觀者,而是引領者,一步一步引領學生在讀中悟,畫中悟,並把所悟到的感受再通過朗讀、交流表達出來,既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又培養了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意識。

關於八年級語文教學反思大全10

今天我講授的是《驚弓之鳥》的第二課時教學。整節課以"更羸是個射箭能手"爲切入點,找到相關語句來體會更羸的這一特點。

在學生彙報相關語段時設計了:一、兩個"直"字的感悟,在學生體會後出示課件"飛得急""掉得快",並讓學生在書上做批註教給學生閱讀批註的方法。二、因果倒裝句的練習,在我的啓發引導下學生很容易就掌握了這種句式。

在我的預設中第九段是最後出場,沒想到學生首先彙報這段。我就從九段開始。彙報完所有相關語句後又小結的更羸通過仔細觀察。認真分析。作出正確判斷體會他還是什麼能手。讓學生感受更羸作出正確判斷的原因,教學過程還算順利。

在揭示寓意後找同類成語學生不能準確說出,我的課件上的字體有些小,學生看不清,有的字也不認識我就讀了一下。

拓展閱讀《買櫝還珠》之後,我又給出"取捨不當。捨本逐末"讓學生積累。寫在書上,感覺有點費事。

遊戲猜成語本打算在遊戲後準備調查一下學生的積累情況,結果匆忙下課了,學生準備的成語圖有難度的準備用實投影展示集體猜,也沒有打開投影。

總之,整節課基本按我預設的環節進行完了,沒有讓學生展示自己的成語圖片很可惜,今後我在課堂的調控上和傾聽學生的發言上要努力。

關於八年級語文教學反思大全11

《鳥島》一課介紹的是聞名中外的鳥島上鳥多、鳥窩多、鳥蛋多。課文第二小節有這樣一句話:每年春季,天氣變暖,湖水解凍,一羣羣鳥兒就陸續從遠方飛來。其中有一個詞“陸續”,怎樣飛才叫陸續飛呢?我請一組小朋友上來表演一下。(我事先安排好的)表演完以後,我就提問:他們是怎樣飛的?生答:有先有後,一個連着一個,不是一齊涌上來的。我趁機總結:一個連着一個,有先有後,這就叫陸續。鳥島上的鳥兒們一羣接着一羣,一羣先飛來,另一羣再飛來,今天有鳥兒們飛來,明天還有鳥兒們飛來。平時我們還可以說:下課了,同學們陸續走出教室。

早晨,同學麼陸續走進學校。

這樣從事先的排練到表演,再到例子的講解,學生對陸續都已經懂了,課後做的大練習冊也沒有一個人把“陸續、繼續、連續”搞錯。

當講到“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鳥窩一個挨着一個。窩裏窩外,到處是玉白色的、青綠色的鳥蛋。”時,我把事先畫好的鳥窩密密麻麻地貼滿了黑板,學生一下子就把鳥窩多的語氣讀了出來。並且請他們上來畫一畫玉白色、青綠色的鳥蛋。一說到畫,個個摩拳擦掌,準備上來大顯身手。我叫了兩組學生,只見黑板前擠滿了一個個擡着頭努力畫的學生,也可謂是“密密麻麻”,惹得下面一陣陣笑聲。最後,傑作畫完了,不用說也猜得到,黑板上全都是滿滿的鳥蛋,最後一句話中的“窩裏窩外、到處”學生在這樣的氣氛下也讀得很好。

關於八年級語文教學反思大全12

1、正確讀寫“斷、楚、孤、帆”四個生字。

2、能正確背誦和並試默寫《望天門山》。

3、試試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體驗詩人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

教學重點

正確讀寫“斷、楚、孤、帆”四個生字。能正確背誦。

教學難點

試試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體驗詩人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

試默寫《望天門山》。

第一個環節導入,我以李白的《靜夜思》爲切入點,爲學生再次瞭解李白做好鋪墊。學生很快就背出了這首詩,但對李白不是很瞭解。

第二個環節初讀,我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讀古詩,這樣爲下邊的學習做好了準備,並在檢查時爲學生掃除不懂讀的字的障礙。

第三環節是讀練相結合。我設計了師生互對詩句;口答填空題,並試寫;找出錯的地方,改過來;背誦古詩四道練習題。目的是讓學生在練中達到熟讀、達到背誦和識記古詩句中的字。這環節學生學得非常好,也達到了預期的目標。

第四個環節是要求學生試用自己的話說說詩意,引導學生藉助註釋理解詩意。這是教學的難點,學生很難說出,即使說了也不是很完整,所以在這花很多時間引導學生,導致後邊的內容無法完成。

經過這一次的教學,使我認識到,對學生的學習情況瞭解不是很全面。如果再上這一課,我會把第三個環節的“試用自己的話說說詩意”改爲“根據詩意說詩句”,這樣學習的難度就會低些,也不會花過多的時間去引導學生說詩意。這樣就能更好地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

總之本課教學,雖然有遺憾,但是收穫也不小。這堂課體現了新課標理念下的“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教學中學生學得紮實,學得有效,取得預期的效果。

關於八年級語文教學反思大全13

《筍芽兒》是一篇擬人的童話散文,繪聲繪色地描寫了筍芽兒成長的過程。在作者筆下有稚嫩的筍芽兒,有溫柔的春雨姑娘,有大嗓門的雷公公,還有慈愛的竹媽媽,學生在反覆地朗讀中對他們的喜愛之情油然而生。

教學課文時我以讀爲本,把讀貫穿教學全過程。首先,師範讀課文,啓發學生思考:筍芽兒的生長過程是怎樣的?讓學生在老師聲情並茂的範讀中初次認識筍芽兒,融入課文意境,從而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求知慾;其次,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畫出自己從筍芽兒的生長過程中體會到了什麼,並和同桌議議:如有學生說“課文描寫春天的句子真美呀,我想給大家讀一讀”;有學生讀了“春雨姑娘愛撫着她,滋潤着她。太陽公公照射着她,溫暖着她……”後說“筍芽兒真幸福啊!大家都關心她幫助她。”筍芽兒“脫下一件件衣服,長成了一株健壯的竹子”讓學生從讀中感受到了一種自豪——爲筍芽兒自豪。最後,在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基礎上,進行小組分角色表演讀文,再通過小組推薦,請四位同學上臺表演春雨姑娘、筍芽兒、雷公公、竹媽媽之間的對話,學生把自己當作了課文中的角色,更能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同時培養了他們團結合作的精神,讓他們也擁有了一份與筍芽兒一樣自豪的心情。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教學中的範讀、自由讀、指名讀、表演讀等爲學生創造了良好的讀書氛圍,調動了每一個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不過“朗讀要提倡自然,要摒棄矯情做作的腔調”,我相信在以後的教學中,學生經過嘗試、指導、表演後,朗讀水平會更上一層樓,由此增強他們學習語文的自信心,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

關於八年級語文教學反思大全14

教學《看電視》時,我讓孩子們看課文插圖,隨機提問:“圖上畫了誰?”不少孩子的回答爆出“明明”這兩個字眼。我聽得有點霧水,片刻反應過來。原來文本里有這樣一句話:爸爸明明是個足球迷,卻把一場精彩的球賽關掉。它給孩子們造成了誤解。當然,更多的人還是提“我”的。於是涇渭分明,課堂上出現“明明”派與“我”派。我便向正確答案持有者——“我”派成員提問:“你爲什麼說‘明明’不是名字?”答案既顯力度又顯深度,可謂精彩紛呈:(生1)如果“明明”|是名字,課文裏會說“爸爸和明明”;(生2)這裏的“明明”的意思是“本來”;(生3)“我”都不知道爲啥換成京劇,所以換頻道的人就只是爸爸,沒有“明明”……“明明”派成員全軍覆沒,因爲他們恍然大悟的表情“出賣”了他們的心。

備課時,我忽略了這個“明明”,因此乍聽課文中小主人“我”變成“明明”很驚訝。殊不知一年級的小嫩娃閱讀能力有限,對某些句子的理解產生偏差再所難免。我站在成人角度想當然,卻產生了應該需要避免的失誤。往後,我得注意以學生角度爲出發點去解讀教材,思孩子們之可能所想,繼而真正服務於學生,讓教師、文本、學生展開更有效的對話。幸虧這次能亡羊補牢,可是引以爲鑑,下不爲例纔是最重要的,畢竟風雲萬變,亡羊補牢並非都能成。

關於八年級語文教學反思大全15

《燕子》這是一篇散文。課文描寫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爛漫無比的春天從南方趕來,在天空中、湖面上飛行,在電線上休息的情景。本文語言清新明快,描寫準確生動。燕子活潑可愛的外形特點、追趕春天的候鳥習性、輕快靈活的飛行姿態、文靜優雅的休息場面,都一一躍然紙上,動靜結合、有聲有色,字裏行間流露出作者對春天和燕子的喜愛之情。作者用詞準確傳神,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引導學生咬文嚼字,品味其內涵的滋味。

我主要採用對比的方式,指導學生反覆朗讀,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想象、品味、欣賞,直至背誦,引導學生了解形容詞的作用,比喻句的作用,促進學生語言的積累和內化。這堂課氣氛較活躍,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我從引導學生觀察畫面入手,激發學生閱讀動機,再到組織學生自讀交流,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一個平等參與者,學生始終是學習的主體。

同時我適當點撥,爲學生的思維起着“搭橋引路”的作用。然後我又巧妙的創設說話情境,讓學生們運用寫作方法學以致用,舉一反三,讓學生在和諧的氣氛中投入聽說訓練中,從而學得更紮實,更靈活,鍛鍊了學生的創造思維,提高了寫作水平。

但在教學中導入部分過長,使得整堂課顯得頭重腳輕,加之對教材把握不夠,沒能更好地突出寫作手法,以後應該對教材多熟練,多分析,並且多多學習語文專業知識,真正融入到語文教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