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的乘法口訣》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身爲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6的乘法口訣》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6的乘法口訣》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6的乘法口訣》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

週五的教研活動,按照學校教研組的安排,我教學《6的乘法口訣》,即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例7(第61頁)。本節課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具有學習2—5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呈現的,所以教材的呈現形式沒有給出一個完整的乘法算式和一句完整的口訣,旨在讓學生主動探索歸納出6的乘法口訣。體現了提高學生學習獨立性要求的編寫意圖。熟練地口算表內乘法,是每個學生應具備的最基本的計算能力。因此,本課的重點應該是讓學生能初步掌握6的乘法口訣,並且能夠正確運用6的乘法口訣求兩個數的積,難點是怎樣去獨立寫出乘法算式寫出相應的乘法口訣。

根據教學要求,結合教材的特點,爲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達成教學目標,我的思路是:在上課時,通過“我會背—我會說—我會寫”這三個環節先讓學生簡單的複習1—5的乘法口訣,其次通過小魚圖引入本課課題,因爲學生已經有1到5的乘法口訣的學習基礎,所以我在引導學生編出一六得六和二六十二這兩句乘法口訣之後,就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動腦筋,編出剩下的口訣,然後根據學生的彙報進行板書,再引導學生根據6的乘法算式和口訣的特點來發現他們之間的特點和規律。然後利用課本61頁練習題,讓學生自己動手來擺一擺,進一步加深對6的乘法口訣來源的認識。我讓學生在情景中動手操作、探索,感受知識的形成過程,享受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而且以小組合作的形式來組織教學,體現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實踐創新”的數學學習方式,培養了學生互相合作交流的意識,在共同討論中完成學習任務。

但是本節課有很多很多的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課前準備不充分。因爲之前沒有怎麼上過公開課,也不知道要怎樣去備課,所以導致我做的ppt顯得比較散。

2、複習舊知力度不夠。在複習環節,在全班齊背了1—5的乘法口訣之後,只簡單的叫了一個同學起來背誦,然後就進入了新課。

3、教學重難點沒有把握好。

4、專業知識不夠。我不是專業的數學老師,對於數學教學,也只是憑着自己所學的知識在講授,很多細節問題上面處理得不好。

5、教學方法太單一。因爲這節課要學的是6的乘法口訣,所以整節課最多的就是讓他們練習試着背出來,但是我的方法用得不好。

6、動手和練習的時間太少。在背口訣環節耗時太多,導致學生在課堂上的基本練習時間不夠充裕。

通過這節課也使我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有很多方面需要學習,也都需要在以後的教學中循序漸進,逐步培養和落實。

《6的乘法口訣》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2

本節課是在學生了解乘法意義,掌握了1-5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學習的,可以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遷移完成新的學習內容,着重培養學生簡單推理以及發現規律的能力。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記憶6的乘法口訣,教學難點是記憶“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這兩句口訣。

在教學本課時,採用複習的方式導入。在教學新授知識的過程中,注重培養孩子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根據“每次坐6人”提出“2次,3次,4次,5次,6次分別能坐多少人?”接着藉助以往的知識經驗和學生一起列表解決問題。初步嘗試列表的方法能解決類似的問題。進而藉助表格列出乘法算式。在引導學生自主編口訣的過程中先引導再放手讓學生自主編寫口訣,最後引導學生髮現相鄰口訣之間的關係和運用口訣獨立計算乘法算式。

不足之處:

一、複習環節中,複習方式和內容有待進一步改進。

複習環節爲了節省時間,我只設計了兩個環節。一個是齊背5的乘法口訣,另一個是口算幾道乘法算式。教學乘法口訣時,口訣的記憶應該是重中之重,複習的環節應該充分發掘各種方式來背口訣,不能爲了節省時間而齊備口訣。齊備口訣應該是效率最低的一種方式,看起來“熱鬧”,實際則是“會的早已會,不會的仍然不會”。背口訣是必須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男女互背,同桌互背,打亂順序抽背,口訣接龍,上下句分開背誦,指名獨背。方式多種多樣,只有這樣孩子才能真正背好口訣,以至於用好口訣。在進行口算乘法算式時,及時根據不熟練的`孩子追問:“你是怎樣算的?想的哪一句口訣?”以幫助計算不熟練的孩子更好地學會如何快速口算。

二、新授環節,問題提出的層次性、學生嘗試的時效性、語言的精煉和準確性有待於進一步加強。

在新授一開始,讓學生從理解圖意後提問題,學生只是明白了“每次坐6人”,但是對於能提什麼樣的問題還是不太清楚。導致需要學生猜測老師需要的答案“2次能坐多少人?3次、4次、5次、6次呢?”在這個問題的提出之前可以先試着提一個問題“2次能坐多少人?”接着問孩子“你還能提出什麼問題”,我想孩子將會更有方向,會很快地提出老師想要的那個預設。在與學生一起列出表格,利用表格編寫乘法口訣時,依舊出現了這種引導和目標不明確的情況。我只是示範了一句口訣的編寫,(1個6 1×6=6 一六得六)接着就讓孩子照樣子,選擇自己喜歡的兩句口訣編一編。在編寫的過程中孩子的積極性很高,但是有的孩子存在一定困難,幾個幾相加的“相加”這兩字都沒有寫出來。在交流學生寫法的時候孩子更是“漠不關心”。由於是孩子“喜歡”的口訣,因此編的很無序,爲了讓孩子看一遍大家編全的口訣,我選擇了三個小朋友的作業來展示。但是孩子們看的都很混亂,不明白什麼口訣是編過的,弄得整個反饋的過程很“冷”很無效。我想,我是過分強調了孩子學習的“自主性”而忽略了教師的“引導作用”。我想,在學生編寫口訣時,教師應該再指導編寫一句口訣( 1個6 1×6=6 一六得六 2個6相加 2×6=12 二六十二 )接着讓孩子將剩下的四句口訣都編寫在本子上,我想這樣孩子的編寫應該更有序和有效,在反饋時孩子也能看的更明白。

說到語言的精煉和準確性,這一直是我的軟肋。每次上課前總是會想好哪些話可以省略,哪些話可以精簡,哪些提問方式會好些。可是,隨着課堂生成的不一致,往往會導致自己“言不由衷”,說完以後連自己都後悔了,想一巴掌拍死自己,這是一個教師能說出來的話嗎?想要讓自己的語言精練和準確,這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不僅需要我們熟悉教材和教學內容更需要我們借鑑有經驗教師的經驗。

三、留給孩子背誦、記憶口訣的時間太短。

在編寫完口訣後,我只是讓孩子先齊讀了一下口訣,再讓孩子自己讀、背口訣,接着提出了一個問題“你覺得哪句口訣容易?哪句口訣比較難?”現在想來,這個問題應該放在學生讀背之前,這樣帶着目的去讀背,孩子將更有效率。在發現了較難的口訣時該如何解決呢?進而讓孩子發現“相鄰兩句口訣之間的關係”從而更好地記憶口訣。接着我就進入到了下一個環節:根據口決能計算幾道乘法算式。也就是試一試的內容。在教學完這一環節後一節課時間久差不多了,和我的本意在課堂結尾再讓孩子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背誦口訣有悖。因此,只能再讓孩子齊讀(背)了一遍6 的乘法口訣。

上完整節課,反思整節課的教學過程,有了不少收穫:注重將教師的引導與孩子的自主學習相結合。既不能過分削弱教師的“引導作用”,也不能片面強調孩子的“自主性”。否則,教學將會變得很混亂、無序和低效。在學生進行活動時,務必明確活動任務,以確保活動的有效性。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自主嘗試新知的形成過程。但同時也有一些困惑:讓孩子背誦乘法口訣到底應該放在哪裏?放在編寫之後孩子缺少理解和運用的過程,覺得太機械;放在最後,就怕不夠時間,導致缺失這個環節;想來想起,也許只有將背的過程滲透進練習的每一個環節纔是最佳吧。

《6的乘法口訣》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3

《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例2主要是.能從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提出數學問題並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2.能運用除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培養應用意識。3.在遊戲中鞏固知識並激發學習興趣。3、讓孩子經歷除法的求商的過程,並能從多種方法中找到一種比較簡便的方法,也就是用乘法口訣來求商。

這節課是一圖三式的提問題並計算課,如果都採用單一的練習,就容易讓孩子產生枯燥無味的感覺。在課堂上,我出示掛圖一下子抓住孩子的興趣,並介紹3月12日是植樹節,瞧,小朋友們也行動起來了!這樣自然而然的引入到例題上來了,也有利於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再由孩子自己根據故事情境的信息提出問題,這樣就變接受式學習爲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自主探究式學習。之後再讓孩子分組合作來解決問題。特別關注讓孩子在交流分析想商的方法,讓孩子在交流中瞭解不同的求商方法,在比較中選擇簡便的方法。這樣既使孩子在教學活動中體會探索的快樂,又增強了合作意識。在練習的設計中,我沒有直接將課後練習題呆板、枯燥地羅列出來,我還注意採用多種方法,通過不同方式的練習,使孩子在思考育交流之中理解算理,掌握方法;讓孩子在送信遊戲中相互啓發,鞏固知識,提高能力!最後聯繫4、5、6題起到首尾呼應的效果,整節課形成一個整體。通過教學,孩子對用口決求商都掌握得不錯,計算的速度需要今後進一步加強!

《6的乘法口訣》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4

“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教材結合學生實際創設與學生生活貼近的教學情境,“猴媽媽分桃”是低年級的學生都喜歡聽故事,自然的引入了新課的學習。同學們在根據故事情境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到生活中有數學,數學在生活中,生活與數學緊密聯繫。

對於書上提出的三個除法問題,我這節課不是由教師直接提出、羅列出來,而是由學生自己根據故事情境的信息提出來的,問題來自於學生,這樣就變接受式學習爲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自主探究式學習。

練習中,我將課後三道題聯繫起來,設計成一個闖關遊戲。創設情境:猴媽媽想請大家到花果山去做客,願意嗎?她已經把你們精彩地發言、團結合作的精神用郵件發給了山上的小猴子,聰明又調皮的猴氏三兄弟想和大家比一比,在去花果山的路上,爲你們設下了三個機關,你們願意接受挑戰嗎?來激發孩子們的興趣和敢於想苦難挑戰的勇氣,讓他們在快樂中完成了課後習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