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學廣角搭配問題教學反思7篇

作爲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年級數學廣角搭配問題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年級數學廣角搭配問題教學反思7篇

三年級數學廣角搭配問題教學反思篇1

自準備彙報課以來,磨課的過程讓我痛並快樂着,磨課很累,需要不斷設想每一環節是否合理,言辭是否妥當,內容要有所突破和創新。但是與此同時也是快樂的,在這個過程中,我在思考、在鑽研、也在進步着,倍感欣慰。師父給了我很多建議和意見,耐心地幫我修改教案,在師父的幫助下這次彙報課才順利地完成。爲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學習,我創設了“密碼門”這個情境引入,喚醒學生已有的知識,引導學生用二個數字探索排列的規律,“找密碼”有趣的數字排列,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探究慾望。自然過渡到引導學生用三個數字探索排列的規律。通過動手用數字卡片擺一擺,讓學生感受有序思考的過程,藉助數位表,根據學生的反饋,提煉出兩種排列的方法:位置交換法和十位固定法。通過自主探究,讓學生直觀感受按順序、有規律地排列,才能實現既不重複也不遺漏。最後爲了鞏固這節課的重點,又設計了3個問題:帶有0的三個數字組成兩位數、塗顏色、三人合照。整節課注重以生爲本,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使更多的小朋友能夠融入到學習的環節中,能夠快樂地學習。

但是這節課也存在許多不足之處,我總結歸納有如下幾點:

(1)沒有合理控制好時間。

在學生自主探究的環節中,我一味尋找自己預設的學生反例,沒有得到預期的結果,感覺有點混亂,反應出我課堂應變能力較差。

(2)上課多處停頓,對教案還不夠熟練。

課堂處理、與學生溝通都不夠順暢,環節與環節銜接的過渡不夠自然,這都是我在以後的教學中需要改進的地方。

(3)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語言不夠豐富,評價、激勵性的語言過於單調。

每一次磨課都反應了自己存在許多教學問題,每一個環節設計都需要不斷反覆推敲,過渡銜接詞顯得尤爲重要,不單單是設計好自己教學內容,還要預設學生的各種答案,以做好應對回答的準備,上好一堂課沒有那麼容易,將是一段長期學習的過程。

三年級數學廣角搭配問題教學反思篇2

《排列與組合》是日常生活中應用比較廣泛的數學知識,在教學本課的過程中,我不僅能融合新課改的教育理念,關注、鼓勵每一個學生,讓學生在動眼、動手、動腦、動口的活動中,瞭解了簡單的排列、組合的知識,並能及時發現學生的'閃光點,適時評價鼓勵,獲得有效的數學活動經驗,滲透數學思想:

1、創設學生感興趣的故事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本節課以聰聰過生日時一整天的活動爲線索,設計了幫聰聰搭配衣服、吃早餐、邀請小朋友、選擇路線、趣味朗讀及拍照等六個情景串聯起整節課的內容,以兒童喜聞樂見的生活情境融入教學中,喚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實踐表明,學生對情境中的問題很感興趣,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課堂氣氛活躍。

2、關注學生思維過程,順利實現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過渡。

教學時,我把例1設計成實物連線,在緊接着的練習中,課件出示了食物圖片,卻沒有給學生提供可以連線的內容,迫使學生不得不思考:該怎麼辦?用什麼方法表示更合適?讓學生被動的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變。在路線選擇問題上不再讓學生畫或寫,而是讓學生說,在“說不清”的情況下主動地用數字、字母或符號表示,讓學生主動完成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過渡。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體驗到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並根據自己的實際選擇不同的方法,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此過程中學生收穫的不僅是知識本身,更多的是能力、情感。

3、重視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

在處理教材時,沒有直接呈現排列組合原理,而是從排列組合的基本思考方法入手——科學枚舉法。因爲學生只有按照一定的順序將事情的各種情況一一列舉出來,才能夠保證計數時不重複不遺漏——這是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所在。怎樣才能既不重複又不遺漏是學生必須面臨的問題。學生的思考過程就是數學思想方法滲透的過程。對小學數學課堂,重視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是非常必要的。本節課在這個方面做了有益的嘗試。

三年級數學廣角搭配問題教學反思篇3

日常生活中的數學廣泛存在着,數學廣角是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感受數學的重要性。排列和組合的思想方法不僅應用廣泛,也是發展學生抽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好素材,把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通過學生日常生活中最簡單的事例呈現出來。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初步學會排列組合的簡單方法,鍛鍊學生觀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培養學生有序、全面思考問題的意識,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形式,養成與人合作的良好習慣。在教學《數學廣角》時,我沒有按知識結構爲主線,而是圍繞學生的學習情感與體驗來組織教學。創設“遊數學廣角”的故事情境,穿衣服——吃早點——遊數字樂園(數字搭配)——聰聰給大家的啓示,一系列的情境。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實際,使學生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學生樂意學,主動學,不僅獲得了知識,更獲得了積極的情感體驗。但是在組織教學上,我沒有讓學生充分的去說自己的想法,總想替學生說出來,這是一直以來我最愛犯的大忌。數學老師要求數學語言精密嚴謹,評課老師給了我寶貴的點評,說話有點碎,有點雜。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多加鍛鍊,儘量使自己的語言符合一名數學的基本語素。

總之,這節課較前兩次的成長課來說,感覺自己進步了很多,找到了上公開課的感覺。我要跟學生們一起成長,一起學習,一起體驗。

三年級數學廣角搭配問題教學反思篇4

這節課是解決植樹問題,解決植樹問題的思想方法是實際生活中應用比較廣泛的數學思想方法。例:公路兩旁栽樹,安置路燈,花壇擺花,站隊中的方陣,這一節是關於兩邊全栽的植樹問題。教學以後有以下反思:

1、有效地創設教學情境,並貫穿教學的始終,激起了學生學習興趣。

上課開始,把書上例題改爲學生能自己畫出線段,即15釐米長線段,讓學生在線段上面種樹,每隔5釐米栽一棵(兩端都要栽)一共要栽多少棵?學生被我提出問題吸引了,立刻開始自己畫,因爲15釐米,5釐米在格尺上都有,這樣學生通過自己畫,自己數,知道栽了6棵樹,我又趁熱打鐵讓他們列式,總結規律。我這樣創設自己動手教學情境,使學生進入了學習狀態,讓學生在良好的狀態下產生一種積極主動學習慾望。

2、爲教學內容注入生活情境,使之具有實踐性。

一改過去呈現式例題教學方式即讓學生只憑文字敘述理解應用題的數量關係,因此這樣勢必要影響學生對數量關係的分析,理解。學生爲解應用題而解應用題。這樣會對數學感到厭燥,枯燥。因此,我把例題簡單化,用學生自己能操作範圍內來自己去做,使抽象的數據變化現實中數據,把100米改爲15釐米,隔5米改爲5釐米栽一棵樹(兩端全要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樹?學生在自己操作中完成了問題,總結出規律:即總長除以間隔+1=棵數、這種處理方式有兩個優點:一、使學生輕鬆地掌握了應用題例題的結構,從而不會對抽象的數量關係感到厭煩和畏懼,二放使學生真實地感受到數學在身邊,數學來源於生活,從而對數學生產生親近感,由此激活了學生的抽象思維,同時有效地培養學生遷移能力,從而更好地解決問題。

3、採用了差異教學

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關鍵內容,在解答應用題這一環節中,採取完全放手,讓學生獨立探究,允許不同方法即例題中的列式:(100÷5)+1或100÷50=2020+……我都給予肯定,然後讓學生,說一說各自的理由,最後選擇喜歡自己方法,這個環節不僅僅尊重了學生的獨立思考,也實現了一題多解策略,尊重了學生個性差異,讓學生在自己空間,讓各個層次的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得到了相應的發展。實現了自身的價值。

這一節不足之處個別學生沒有積極參與,他們成了旁觀者,沒有更好地學到知識。這就告訴我以後教學中要注意調動所有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熱愛數學,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給每一個學都創造參與學習,發表自己見解,展現自己的廣闊空間。

三年級數學廣角搭配問題教學反思篇5

《數學廣角》是人教版版小學數學實驗教材三年級上冊的內容,教材中的主情境是“配衣服”,通過這一情境活動的逐步深入,訓練學生有序思考能力,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用數學方法解決問題的意識。

1、放手讓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小組的交流。學生在完成這個活動的時候,我發現大部分學生沒有困難,只有極個別的學生有一些困難,在小組交流和全班交流的時候也解決了此問題。

2、運用方法,引申練習。教學中,我先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後進行小組的交流和全班反饋,重點讓學生說從配餐的知識遷移到走路有一些困難,但在小組交流和全班交流的時候也解決了此問題,特別學生在實物投影儀前展示自己是怎麼走路的時候都是都非常有順序的。

總之,這節課我先從學生身邊的情景出發,通過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注意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拉近了數學與學生的距離。讓學生感受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教學中,我注意處理好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緊密聯繫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爲學生提供探索的空間,給學生創設更多動手實踐的機會,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實驗、操作等方式進行自主探索,在探索中發現數學、感悟數學和體驗數學,大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重視學生學習的過程,積極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給學生創設一個寬鬆、民主、和諧的氛圍,學生積極的參與研究與學習,教師注意走進學生,和學生一起去探究、交流,在學生有疑問的時候,幫助學生排除障礙。

3、重視學生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通過比較、分析,使學生的思維明晰化、條理化。

三年級數學廣角搭配問題教學反思篇6

通過簡單最優化的問題向學生滲透優化思想,讓學生體會運籌思想在實際解決問題中的作用,來感受數學的魅力。首先運用教材,促使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設計了先爲客人沏茶再爲客人吃烙餅的生活情境。當畫面上呈現媽媽讓小明幫着給李阿姨沏茶這一數學信息時,沒有急於想去解決如何讓李阿姨儘快喝上茶,而是讓學生想想平時是怎麼做的?特意激活學生已有經驗,學生處於主動思考積極動腦的最佳狀態,有效地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以一個個具體事例讓學生觀察、操作、討論和交流等活動,使學生在解決具體問題中體會數學的方法及應用價值,學會優化思想。

從日常的沏茶的問題入手到探索烙餅的過程及最佳方法,再到解決現實生活中常見的問題,都是學生在思考、探索是學生在操作實驗,使學生交流比較,始終處於主體地位。

三年級數學廣角搭配問題教學反思篇7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在已有的知識上結合具體的情境,初步體會集合的數學思想方法,並運用集合的數學思想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本節課,我儘量爲學生提供充分的時間和空間,搭建自主探究的平臺,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在探究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從中獲得數學學習成功的體驗,點燃學生創新的思維火花。

1、選取學生熟悉的教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本節課,我在不改變例題呈現形式的前提下,把例題統計表中的名單換成本班學生名單,他們感到十分親切,參與學習的積極性高漲。

2、充分發揮小組合作作用,培養學生交流、糾錯的能力。 教學時,我設計先讓學生自己獨立思考計算出第二小組的人數,然後在組內進行交流。交流中,不同的解法引發了學生的思維衝突,在經過交流思考後,學生不僅找出了問題,並改正了錯誤。這一教學環節的設計,充分發揮了小組合作的作用,還培養了學生語言表達和自我糾錯的能力。

3、重視發展學生思維。 數學課要重視發展學生的思維。重視發散學生的思維是本節課最成功之處。在學生認識了韋恩圖以後,我非常關注學生根據韋恩圖找出不同的解決方法。 在最後的課堂練習中,除了完成教材設計的兩題,還增設了兩題發展學生思維的拓展題,幫助學生靈活應用新知解決實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