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姑娘》的教學反思

作爲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那麼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棉花姑娘》的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棉花姑娘》的教學反思

《棉花姑娘》的教學反思 篇1

今天,我和周老師一同上《棉花姑娘》這一課,我上第一課時,教學目標主要是:掃清字音障礙,認識生字,書寫生字、讀通課文

1、在創設情境導入新課這一環節中,我是這樣設計的:

首先我出示棉花圖讓學生看圖說說這是怎樣的棉花?棉花可以做什麼?

當學生回答完,我說:是啊!棉花不僅用處大還很漂亮,真像一個翩翩起舞的小姑娘!我們一起來親切地叫叫她的名字。學生一齊親切地喊出“棉花姑娘”。學生在一種無意識當中老師就把他們帶進了學習的課題中,改變以往陳舊的呈現方式,學生學得輕鬆、自在,築起了學生學習的心理安全感。

2、識字教學。本課要求認讀的生字不多,我採取了集中識字的方法來進行教學。在課題導入時,就出示“姑娘”兩個生字,先讓學生知道這兩個字分開與合在一起有不同讀法,再讓學生比較這兩個字,通過舉例明白姑娘是對女孩子的稱呼,所以都是女字旁。“棉花姑娘”是本文的主人公,輕聲“花、娘”是本課朗讀中的一個難點,一開始學生就能注意到拼音中有兩個是要念輕聲的,雖然有些學生可能念不好,但有了這麼一個第一印象後,就方便了對輕聲的指導朗讀。後來,在學生初讀課文之後,我組織學生學習了其他生字詞。其中,我抓住了“啄”字,利用圖片,引導學生明白偏旁和字義的關係。另外,我還利用班級的“班”來識記斑點的“斑”,組織學生有重點地掌握生字的音、形、意。

3、先通過聽錄音範讀,利用學生的閱讀期待,使學生產生樂意閱讀的'慾望,再反覆誦讀能加深學生學文印象,養成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

4、寫生字環節中,我首先讓學生觀察生字,看清字形,然後範寫,最後讓學生自己練習,老師行間指導。學習形式不斷變化,學生樂於接受,學習效果較好。

在本節課上,還存在一些問題,有待我在以後的工作中繼續努力,如教師的課堂駕馭能力,學生的說話引導等,在以後的教學中,還要在教學形式上下工夫,用多種有效的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習的積極性。請各位領導、老師多多指教。

《棉花姑娘》的教學反思 篇2

發展性評價是新課程實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於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髮展和成長有着極其重要的意義。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力求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讀爲主,讓學生在誦讀中體驗,讀中感悟,立足於學生髮展,激勵學生主動、自主、創造性的學習。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根據學生的回答及時反饋信息,嘗試採用評語激勵肯定學生。如在開課時,當學生很認真地聽完故事後,我馬上肯定學生“小朋友聽得很認真”;學生讀完課文後,也及時給予評價“小朋友很會讀書”,當學生提出一個很有價值的問題時,表揚他“你很會提問題”等等。富有情感的評語,是學生獲取自信的催化劑,使學生如沐春風,課堂內總是生機勃勃。生動豐富的評價語言最大程度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氣氛。

當然,作爲學生,他們在課堂上的回答不可能每次都完全正確,這時,教師不能簡單地用“錯了、不對”等語言來否定學生,並期盼其他學生的正確回答。教師應採取在學生原有水平的基礎上滿腔熱情地去評價學生的努力和進步,善於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針對學生的個性進行鼓勵的辦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體驗到進步,感受到期望。比如在今天的教學中,當老師說誰願意到臺上來表演時,有個平時膽子很小的學生想舉手卻又有些猶豫,我果斷地叫他到臺上來表演,雖然他表演得不是很好,但老師和同學都看到了他的進步,爲他打氣加油,我想,這對於孩子的一生影響都是非常大的。

當然,對學生評價的目的不僅在於教師發現問題,改進教育,更重要的是鼓勵學生積極地發現自己的問題,糾正錯誤。一年級的學生自我認識的能力不強,所以生與聲生評時難免帶有主觀性,認識問題膚淺,教師還應運用多種方法幫助學生認識自我。

上了這一課,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每一次正確地評價學生,都是對某些特殊天賦發展的肯定,課堂教學呼喚發展性評價。

《棉花姑娘》的教學反思 篇3

一、對於課堂中生成的問題,沒能及時的做好處理

如我讓學生說說身邊有益的小動物的時候,有一位學生說蝙蝠是有益的,但突然一位學生在下面大喊,蝙蝠要吸血,它不是好動物。當時的我沒有引起重視,只是隨口說,它是有益的動物,它能吃掉很多害蟲呢?但對於學生的提問,我卻沒有引起重視。課後,我就覺得自己處理的太過粗糙,沒有解開學生心中的疑團,其實當時我完全可以告訴學生,蝙蝠到底會不會吸血呢?讓我們課後一起去查查資料,但蝙蝠的確會捉害蟲,它對人類是有益的。

二、朗讀指導得還不夠到位

如在指導“她多麼盼望有醫生給她治病啊!”當時,我讓學生根據這樣的設計,(難受的她多麼——傷心的她多麼——是呀,她此時多麼——)進行朗讀的,但學生沒有體會我的用意,不知道我這樣說,其實是引導他們進行朗讀,所以當時只是含糊地過去了,我沒有因爲這一次朗讀不到位,而重新帶着學生再讀這個句子,我只是走過場似的就這樣含糊的過去了。現在想想真不應該,其實我還是沒有以學生爲主,而是把我自己放在了主體地位。

三、對於學生的評價不夠精練

其實我也試着想用一些評價語言來激勵學生,或者說來進行一些恰當的指導,但因爲水平不夠,評價的時候沒有新意,所以給人的感覺,就顯得有點羅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