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與浮》教學反思

身爲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沉與浮》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沉與浮》教學反思

《沉與浮》教學反思1

《沉與浮》這個活動讓幼兒過足了在玩水中進行沉與浮探索的癮。在活動的開始,只是讓幼兒將一些小物件,如:塑料積木、釦子、小瓶、橡皮泥、皮筋等投入水中,讓其觀察何種物體沉下去,何種物體浮上來。

隨着活動的不斷深入,幼兒的慾望不滿足了,他們試圖讓浮在水面上的東西沉下去,沉在水底的浮上來。由此出現了三個探索的精彩畫面:用手往下壓小瓶,手一鬆,小瓶又浮了上來。擰下瓶蓋,再下壓,小瓶“咕嘟咕嘟”灌滿了水,本想可以了,小瓶卻懸浮在水中,又把水換成了橡皮泥,結果同樣,問題一時擱淺。再把積木往下壓,失敗。把皮筋捆在上面,也不行。老師提醒:“能不能用一種沉在水底的東西進行幫助呢?”

有的小朋友用橡皮筋將一枚硬幣捆在積木上,也沒成功。經過反覆實驗,把橡皮泥粘在積木上的方法,終於使積木沉到了水底。最有意思的是讓五角的硬幣浮在水面的探索過程。一個小朋友把硬幣放在小瓶蓋裏,往水裏一放,硬幣連同瓶蓋一同沉到了水裏,而另一個小朋友用了同樣的方法,瓶蓋卻盛着硬幣漂浮在水面上。孩子們感到很奇怪,我讓他們都試試此種方法,終於發現,放時如果不小心,瓶蓋裏灌滿了水,就會沉到水底,否則就漂浮在水面上,孩子們稱之爲“硬幣像坐上了小船一樣”。

有的幼兒很會聯想,瓶蓋裏放了硬幣和水會沉到水底,那小瓶裏放上一半橡皮泥一半水,也應該沉到水底。通過操作實驗,擱淺的問題終於得到解決。在記錄時我只提供了兩種符號:(上浮)(下沉)這可記錄單個物體的沉浮現象,當記錄需要輔助物才能上浮或下沉的物體時,幼兒自創記錄方法,有的需要幾種輔助物,就畫上幾種,我沒有硬性規定怎麼表示,讓他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吧!

整個活動過程,孩子們的探索興致一直很高,而且初步學會了遷移學習經驗。他們的小腦瓜裏也有許多的疑問:“爲什麼有的東西沉下去,有的東西浮上來?”“海上的船很沉,爲什麼能浮在海面上?”等等,我只能簡單給他們講解了一下有關浮力的問題,至於再深的問題,只能留待他們長大了以後解決了。

《沉與浮》教學反思2

在活動過程中,我努力創設寬鬆的環境氛圍。在導入時,我把同一個土豆放進兩杯一樣多的水產生一沉一浮的現象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幼兒大膽想象儘量將幼兒的注意力引向到杯子裏的水。引導幼兒猜想可能有一杯水是加了什麼東西並鼓勵孩子嘗一嘗最後得出在鹽水的作用下土豆才能浮上來。通過讓幼兒動手操作實驗來驗證土豆要在有一定濃度的鹽水裏才能浮上來,證明鹽水具有很強的浮力。在操作實驗中幼兒幼兒學會逐步增加數量的實驗方法。

到操作並記錄時,我發現有的幼兒加了三勺鹽土豆就浮起來了,有的幼兒加了四勺、五勺土豆還沒浮起來。才感覺到自己疏忽了一個重要環節,沒有講清加鹽的過程中,舀一勺鹽,要用食指在勺子口抹平,這樣小朋友加鹽的量就差不多,也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活動中部分小朋友沒按要求每加一勺鹽就進行觀察記錄,土豆浮起來了卻忘記了加了幾勺鹽,說明自己在介紹記錄表時也沒有提清楚要求,導致記錄表沒有發揮更大的作用,因爲孩子在記錄中爲自己的探索過程留有痕跡,從而更加有效的幫助了孩子去對比幾次實驗的結果。

在教研時老師們也講到了以上這些問題,使我深深的瞭解到要上好一節課是多麼的不容易,需要老師課前仔細的推敲,課後不斷的反思,才能越來越進步。

《沉與浮》教學反思3

在教學過程中,有學生提出爲什麼有的木頭是堅硬的,有的卻比較柔軟,也就是說,教師必須要提前先給學生以定量的概念,避免學生思維上的混亂。

經過這幾課,學生已經開始對不同材料的硬度、柔韌性、吸水性與沉浮有了一定的瞭解與掌握,可以引導學生更多地去觀察身邊的物品,思維離開課堂,發散自己的思維。

學生會將第4課《它們吸水嗎》與本課《材料在水中的沉浮》聯繫起來,他們會在觀察吸水性時提前觀察材料在水中的沉浮,他們會將自己的直接經驗帶到本課,所以教師不用過多幹涉學生在這方面的觀察。

和舊教材的物體沉浮相比,這節課更加適合我們的孩子.以前上這節課很累,學生也思維混亂.什麼體積?重量,什麼有關?沒關!現在都沒了,現在就把注意力放在沉浮與材料的關係.確實與沉浮有關的最本質的原因是材料本身.選擇實體的塑料、金屬、木紙材料進行實驗非常有效!但我覺得材料的種類還可以再增加一些,讓學生積累更多不同材料在水中沉浮的感性認識,更加有利於學生建立材料與沉浮之間的關係.

接下來有關木頭特性的教學,有了前面金屬與塑料的基礎,現在概括木頭的特性感覺難度並不太大.但我還是感覺很枯燥,空洞.

《沉與浮》教學反思4

1.兒童天生就對周圍的事物充滿好奇心。好奇心是培養科學興趣最好的心理基礎。這節課通過觀察“禮物”、猜想它們在水中是浮還是沉,親自動手實驗、小組討論交流,激發起學生科學的興趣,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學習科學知識,逐步形成對科學的興趣和探求的願望。較好地體現了新的課程理念。

2.教師需要轉變自身的角色。科學課教師在課堂中充當的角色是學生科學探究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所以應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活動空間,使他們發揮智力,體驗到探究科學的樂趣。這節課中,在實驗、討論、交流中,我走到學生中間,參與活動。由傳授者轉變爲合作者與參與者,實現了教師角色的轉變。

3.“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學習科學應該是學生主動參與和能動的過程。過去片面強調以教師爲中心,教師實驗學生看,使學生處於被動狀態,其心理髮展受到遏制,情感態度受到影響。新的教學理念強調“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教材”的教學是單一地把目標定位於教知識,“用教材教”則是更大程度地把知識融在培養能力、態度的過程中。這節課教學中,我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交流、實驗等,這樣,學生在學習中自由發現、猜想、實驗,使思維、情感、意志等得到有效的發展。而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不僅有自己的分工,還要與同學討論,聽取不同意見。這樣的氛圍中學習,可以培養學生與人合作的精神,學會與人和諧相處,這是人類生存的一種必須的素養。讓他們充分發揮科學探究能力,去探究科學的奧祕,體驗發現和解決問題的樂趣。

4.“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爲核心”,“親身經歷以探究爲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科學知識是科學家們經歷了無數次的觀察、實驗才得出來的。這節課的教學體現了這一特點。在教師的啓發、引導下,學生運用科學的方法,像科學家那樣,通過提出研究問題、對問題做出猜想、親自實驗,最終得出結論。這樣有助於培養學生科學的研究態度和方法。

5.“科學課程應具有開放性”。這節課的開放性主要體現在給學生創造探究的空間上。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使他們的探究發現別具一格。這正是我們所期望的,也正是科學發明的基石。

6.根據青島版《科學》的特點整合教材。首先根據“目標彈性化”這一特點,在實際教學中“刪繁就簡”,把活動一“它們在水中是浮還是沉”的第一部分作爲導入新課,第二部分的實驗器材以“禮物”的形式送給學生。更把自由活動移到課外作爲拓展活動。使課堂教學留有更大的彈性空間。其次,根據“以生活爲主線”這一特點,以學生生活中對水的浮力的認識爲“切入點”,以學生“常見的”、“玩”中爲主線,以對科學的興趣爲輔線,以親自動手操作實驗爲核心。讓學生主動去探究科學的奧祕。

7.本節課的不足之處主要是自然教師向科學教師轉軌,還留有自然教師的痕跡。主要表現在:

①轉變自己的角色不夠,沒有完全由傳授者、給予者轉變成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沒有完全由居高臨下的權威變成“平等中的首席”。在實際教學中還沒有脫離講臺,“高高在上”的時間還教多。

②還過分關注學生的“學”,關注學生“發展”較少。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總怕學生出現意外,始終讓學生沿着自己的思路進行學習。

③沒有完全由重“知識傳授”向重“學生髮展”轉變,重教師“教”向重學生“研”轉變,重“結果”向重“過程”轉變。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總怕時間超過40分,還沒有給學生充分研究的時間。

④還過於強調的是知識和技能目標,對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及價值觀做的還不夠。本節課教學中,教師還是過於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給學生充分發揮的還不夠多。

⑤關注“獲取什麼樣的知識”較多,沒有完全關注“獲取知識的過程”。再實際教學中,教師還是偏重於讓學生認識浮力,認識浮力的'過程注重的沒有完全關注。

⑥主要還是“自發探究”,“自由探究”還少。這節課實際教學中,教師讓學生去探究浮力時,學生的意志還過多受教師左右,不完全屬於自由探究,其中有些地方還屬於自發探究。

總之,作爲一名科學教師,應在新的科學理念指導下,以學生爲學習的主體,把探究作爲學習的核心,給學生充分發揮想象的空間,使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得到長足的發展。

《沉與浮》教學反思5

在教學的過程中,我發現有些內容還是需要鞏固的。

首先我提問:沉到水底的物體是否收到水的浮力?班裏還有許多的同學說沒有收到。我想究其原因還是因爲學生沒有親手進行實驗,驗證。而我由於時間的關係,在設計完實驗,我只是讓學生進行看着老師,和同學合作在講臺上進行演示實驗。雖然實驗的效果很好,但是學生們都是隻是看到,而沒有真正的親身經歷,對於學生來說還是效果還是比較的差的。我想在以後的教學中,不要爲了趕任務,急急忙忙的將課講完,我想還是從學生的認知的開始,讓學生指導孩子一步一步的進行學習,知識和經歷是從孩子的心中內化出來的,而不是硬灌輸進去的。

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在提出問題,讓沉入水底的物體浮上來,有什麼方法的時候,我直接讓學生動手試試。雖然部分的同學還是能有效果的,但是我發現他們的發現不是很有系統。我想在教學中必須讓學生先動腦思考,在動手去驗證試驗,這樣的效果會更好。即使不讓學生進行全班的彙報,也應該讓學生先思考,在交流,然後去實踐。這樣才能夠有更好的效果。

還有就是學生還有一個怎樣讓橡皮泥的浮上水來。因爲已經快下課了,我因此讓學生課下思考研究。可能在課下會有許多的個學生不去做,我怎樣激發學生去做呢?這一點需要我去思考。

還有就是實驗之後怎樣快點收回來,這樣是需要訓練的地方。

《沉與浮》教學反思6

一、反思活動準備:

根據《綱要》中指出的“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爲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我做了如下準備:

各種操作材料:石子、雪花插片、橡皮泥、空盒子、泡沫板、塑料吸管、舊報紙、玻璃球、積木塊、大水盆等日常生活中可收集的東西。

二、反思教法:

在新《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當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因此,我採用了以下教法:

1、觀察指導法:針對科學探索活動的隨機性,以及幼兒的自主建構過程,採取觀察指導法是比較合適的,教師通過敏銳地觀察,能針對地進行指導,還能在觀察中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情以及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

2、演示法:對於操作活動中有爭議的物體現象,教師的演示是有必要的,通過教師的講解演示,可以讓幼兒直接、清楚地瞭解物體的正確現象,減少了幼兒概念模糊的可能性。

3、勇於質疑法:當幼兒有了重的物體在水中會下沉的概念後,適時引導,拋出問題――輪船那麼重,怎麼能在水上航行?讓幼兒有不斷探索的積極慾望。從而體現了人類探索科學永無止境的教育理念。

延伸拓展法:當幼兒活動結束時,爲了保護他們的興趣點,把活動巧妙的延伸到課外,真正落實幼兒建構學習的特點。

三、反思學法:

《綱要》中指出,要儘量創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因此,此次活動中,幼兒的具體學法有:

1、操作法:這是此次活動中,幼兒學習活動的主要方法。在新《綱要》中指出,教師要爲幼兒的探究活動創造寬鬆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因此,我爲幼兒準備了各種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讓幼兒在操作的過程中,發現物體沉浮的祕密。

幼兒園科學教學反思共3篇幼兒園科學教學反思共3篇

2、體驗交流法:在探索活動結束後,教師組織幼兒進行探討、交流,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也體現了師生互動,幼兒與幼兒的互動。

3、鞏固運用法:在幼兒活動即將結束時,讓幼兒想想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用到沉浮?真正體現科學來源於生活、迴歸生活的教育理念。

四、反思活動過程:

1、猜測活動(指導語:猜一猜,這些東西哪些會沉,哪些會浮?)

剛開始,教師爲幼兒設置了一個懸念,通過猜測活動一下子將幼兒的好奇心調動起來,爲後面的探究活動奠定了基礎。

2、操作活動(指導語:請你來試一試,看結果和自己想的是否一樣?)

這個環節的分組操作活動是此次活動的重點,教師爲幼兒提供了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並引導幼兒進行分組探究,既提高了幼兒的自主探究、動手動腦的能力,還培養了幼兒的合作精神。在此環節中,教師更多的是採用了間接指導和個別引導的辦法。

3、認識活動(指導語:物體放入水中怎麼樣了?)

在這裏,教師通過講解、示範讓幼兒認識、理解了“上浮”、“下沉”的科學概念,爲接下來分類活動做好準備。

4、分類活動(指導語:哪些東西會下沉,哪些東西會上浮,請你分類,並放進不同的小筐內。)

通過分類,使幼兒對各種物體在水中是沉還是浮進一步鞏固,還爲後面的總結交流活動提供了依據。

5、交流總結活動(指導語:這個問題你是怎麼解決的?請介紹方法讓我們分享。)

在這裏,教師爲幼兒提供了一個寬鬆的環境,讓幼兒盡情表達自己探索成果,不僅發展了幼兒的語言,還爲幼兒相互學習架起了橋樑,拓展了思維。

6、設疑活動(指導語:沉的東西能變浮嗎?浮的東西能變沉嗎你是如何操作的,發現了什麼。)在這裏通過老師設下的疑問,讓幼兒通過實踐操作,認真觀察,對比,尋求答案。這個活動能有效地培養幼兒的認知能力,激發幼兒對科學的興趣和掌握科學的自信心。

6、延伸活動:小朋友和老師一起把這些材料放在科學區,遊戲時繼續探索。在這裏,活動還沒有結束,教師讓幼兒帶着問題繼續探索,使幼兒的興趣持續下去,並尋找更深一步的原因。

五、反思活動效果:

幼兒對這次探究活動自始至終有着濃厚的興趣,都能大膽嘗試,但有些細節還需要今後在活動中處理好,比如:活動前材料的投放,不應直接放在幼兒的桌子上,容易分散幼兒的注意力;幼兒在嘗試活動中,教師怎樣有效指導才能讓幼兒做到有效嘗試,避免活動時間過長收效甚微,等等。這些問題都有待在今後的活動中進一步完善。

《沉與浮》教學反思7

本月,五年級科學教學主要是進行第一單元《沉和浮》的教學,本單元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動中,讓學生自己去解決沉和浮的許多問題,學生探究不同物體的沉浮,形成他們關於對物體是上浮還是下沉現象的解釋,而且能夠明白物體與被放物體之間的相互關係。現在結合本單元的教學做一個反思。

第1課從學生常見的現象開始,首先涉及到哪些物體在水中下沉,哪些物體在水中上浮,在觀察現象的的過程中,整理物體沉浮與哪些因素有關,探究同一種物體材料,在水中的沉浮與它的體積重量沒有關係,只與物體的密度有關。但在實驗中卻發現:胡蘿蔔放入水中是下沉的,並不像課本中所寫的上浮,這一點要跟學生交代清楚。

第2-3課研究沉浮與物體的輕重體積大小關係,相同體積下,重的物體容易沉,輕的;物體容易浮。相同重量下,體積小的物體容易下沉。實驗需要一組大小相同,輕重不同的球,需要一組輕重相同的立方體,儀器室內沒有,需要購買。橡皮泥的質量要好,並且要事先做好實驗用的各種形狀,課堂上匆忙的捏造失敗的機率高。

第4課是應用,體現科學與技術之間的關係。佈置學生回家與家長完成,只有少數學生完成,帶回來展示,建議另找時間在課堂上再做。

第5-6課,從另一個角度,即浮力和重力之間的關係,解析物體沉浮的原因。第五課要在水槽底部用橡皮泥粘住一個滑輪,用來掛線把水面的泡沫塑料拉入水中測量浮力,比較困難,我對這地方進行了改變,把滑輪裝在槓桿尺的一端,插入水中,用手扶住,感覺會比課本中的好操作。

第7-8課,探索液體密度對物體沉浮的影響,最終揭示本單元的核心概念:物體的密度不同影響它們的沉浮。實驗中用的馬鈴薯個頭儘量如乒乓球大小爲宜,大約100毫升水配一勺鹽即可把馬鈴薯浮起來,用400毫升的水來做實驗,裝水的杯子用500毫升的燒杯,沉浮的現象會比較明顯。

《沉與浮》教學反思8

《馬鈴薯在液體中的沉浮》這一課,主要是讓學生經歷一個典型的“觀察—發現—推測—驗證”的科學探究活動過程,這也是本課設計和教學中努力的方向和目標。通過本節課的探究,學生明白一定濃度的液體可以改變物質的沉浮,以及懂得利用所學的科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象。在整個教學中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爲本的教學思想,民主、平等、和諧、熱烈的課堂氛圍,爲學生營造了一個寬鬆愉悅的學習環境,爲學生準備各種實驗材料,給學生創設學會學習的條件和氛圍。

通過這節課,我深切地感受到上好一堂科學課,必須準備充分。

一、材料準備要充分

在研究《馬鈴薯在液體中的沉浮》一課中,我在材料的準備上下了很多功夫。課前我發現剛調製的鹽水和清水有一點區別,前面的學生能夠很清楚的看到,鹽水的杯中有一些漂浮的物質,致使一部分學生通過觀察而不需要加熱就可以判斷兩個杯中的液體不同,因此我將鹽水要在上課前兩天把它兌制好,足夠長的沉澱時間,可以避免學生能馬上區別出兩杯水的不同。教材上在這一節中使用的加熱材料是:酒精燈、木夾子、鐵片,但實驗室中的鐵片很大,而且數量也不夠,這時我參照了網上的做法,將酒精燈換成小蠟燭,將鐵片換成了鋼勺,不僅增加了學生的興趣,而且更貼近兒童的生活,讓學生們感受到科學離我們並不遙遠,增強他們探究科學的興趣,啓發他們在課外進行科學探究活動,同時可以節省很多講解使用酒精燈的時間。

二、教學設計準備要充分

在課的導入部分,我出示兩杯水:一杯清水,一杯濃鹽水,把同一個馬鈴薯分別放入兩杯液體中,觀察沉浮。學生看到馬鈴薯在2號杯中浮起來了,馬上有很多學生在下面忍不住喊起來:“這杯是鹽水!”因此課後我有意識的把2號杯中裏溶解味精和食鹽,這樣就避免了讓學生一下子猜中答案,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但當同學們對這兩杯液體加熱檢驗後,發現2號杯中的液滴加熱後留下了白色的物質,又使得很多同學確定是食鹽,這時候老師可以反問他們:“你真的確定它就是食鹽嗎?”接着就有一部分同學開始動搖自己的觀點,緊接着老師就可以告訴他們:“如果我們僅憑白色物質就判定它是食鹽,這是不科學的,有可能會是白糖、味精、或者是他們的混合物。”那麼就會有很多同學好奇這裏面到底是什麼,這時候老師不要急着告訴他們,可以把這項研究任務交給學生課後來探索,會讓他們更有興趣。

在調製一杯使馬鈴薯浮起來的鹽水環節中,教科書要求的是100毫升水,但試上之後我發現很多小組在放第二勺食鹽的時候已經開始使馬鈴薯浮起來了,學生實驗時間很短,後來我發現是因爲我發給每個小組的勺子有點大,每次加鹽的量也是比較大,後來我把水換成了200毫升,試上下來,還是覺得這個水量比較合適,學生的實驗時間也比較充足。

三、實驗操作準備要成分

實驗操作精確,好習慣需耳濡目染。在方法指導上,在演示實驗的操作上,尤其是在細節方面,平時常常被我們所忽視的細節卻往往蘊含着科學的思想和方法。比如,用滴管取液體時,我給每個小組準備了兩支滴管,是爲了讓學生懂得科學實驗要謹慎、要精確,一支滴管只能取一種液體,否則會將檢驗的液體混淆在一起,沒法進行檢驗。同時還要在實驗操作時提醒學生注意安全,這也是進行科學實驗的必備要素。在調製使馬鈴薯浮起來的液體這一環節,要讓學生在操作前就解決一些注意問題,比如:爲了保證每次的食鹽量是相同的,要用尺子刮平,每放一勺食鹽都要充分攪拌,直到食鹽完全溶解之後再放第二勺……這些稍不注意就會影響整個實驗的數據,造成實驗的不科學性,其實這些看似平常的細節,實際正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學生的科學思想,科學就是要較真,來不得半點水分。教師的操作要規範,符合科學的標準,在演示實驗中用自己的言行爲學生做科學樹立榜樣,細緻地實驗指導也將會培養學生嚴謹求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四、教學生成準備要充分

課堂因細節而精彩。教案是預設的,課堂是生成的,只有生成的課堂纔會精彩而動人。關注細節可能幫助我們發現和解決一些隱藏在現象背後的問題,關注細節,使我們的科學教學實踐更精緻,更嚴謹。對於不同的班級,課堂生成也不同,這就需要教師具有專業的素質,應對不同的生成問題,我們應該鼓勵他們去探究,而不是一味地否定和打擊。在試上的時候有一個小組在彙報調製的鹽水時,這樣說:“我們組加第一勺食鹽時,馬鈴薯是沉的,加第三勺時,馬鈴薯懸浮了,加第四勺時,馬鈴薯浮起來了。”因此她就認爲使馬鈴薯浮起來要加四勺食鹽。這位同學使用了“懸浮”來描述出馬鈴薯在水中的狀態,雖然她不懂懸浮也是屬於浮的情況,但她準確地描述出了三勺食鹽使馬鈴薯沉浮的情況,因此教師要在學生的靈動之後,加以鼓勵,並作出解釋,告訴學生懸浮也是浮的一種情況,因此這個實驗的結論是:“使馬鈴薯浮起來需要三勺食鹽”。其實出現這樣的情況很多,如果課堂的生成不被老師重視,不被好好利用,往往會限制學生思維的發展,阻礙他們知識的成長。

《沉與浮》教學反思9

本課是本單元的最後一課,本課是圍繞“怎樣使沉在水裏的物體浮起來”這個問題進行的。本單元是依據《課標》物質板塊中“物體的特徵”來建構的,其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體現“要想全面認識一個事物,就要用多種多樣的方法”的設計思想。

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爲:讓學生通過嘗試沉在水裏的物體浮到水面,並討論其原因;讓學生親歷探究,從中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知識點爲:知道改變物體形狀、藉助漂浮物、改變自身重量、水裏加鹽的方法可以使沉在水裏的物體浮起來。

基於這些因素,我又考慮了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認知水平,採用了六環三步教學模式,我帶領學生一同探究了沉在水裏的物體浮起來的方法並感知其中的道理。

這節課一開始,我就給學生創設情景,讓他們——提出問題。我先拿一團橡皮泥放在水面上方,“設想一下,如果老師鬆手那麼橡皮泥是沉下去還是浮起來呢?說說你的理由。”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老師的手上,由此你能提出哪些問題呢?(橡皮泥沉下去,怎樣使沉在水裏的物體浮起來?……)

這樣很自然地進入了教學的下一環節——解決問題、探究新知。這也是教學的中心環節,我採用了三個步驟進行教學,我首先讓學生在組內交流自己的設計思路、方法,這一步驟我基本沒有參與,讓學生充分發揮自主性,我只有傾聽。然後小組合作完成設計一套切實可行的操作方案、並預測可能出現的現象。最後,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方案進行動手操作,老師適時的點撥指導,以便實驗更加順利、現象更加明顯。(改變物體形狀、藉助漂浮物)

在研究潛水艇的沉浮原理時,我找來了一個小潛水艇模型,讓學生仔細觀察它的構造,老師簡要說明,讓學生動手操作。之後,讓學生說出潛水艇是怎樣進行沉浮改變的, 引導學生說出潛水艇裏面灌進空氣,重量變輕,就會上浮;灌進水,重量變重,就會下沉即可,並把沉浮的原因寫在活動記錄上。(改變自身重量)

關於死海這部分內容,我先給學生講一個傳說:就是教參中的《關於死海的傳說》,在我繪聲繪色的描述中,學生瞪大眼睛、屏住呼吸、盯着我,臉上的表情隨着故事情節一會陰、一會晴的……最後隨着故事中“奴隸”的獲救,而長長出了一口氣。“你從中瞭解了什麼?”隨後,學生自然而然地會想到讓雞蛋浮起來的方法。(水裏加鹽)

接下來的環節,是讓學生簡單概括本節所學的知識。(由感性到理性,對所學知識內容達到領悟、理解、掌握)

“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應用了物體沉浮的性質?”學生暢談,並幫助漁民把漁網立起來……(把學到的知識應用於實踐)

本課的最後一個環節——生成創新,學習了本課,你還能提出哪些新的問題?(開闊了學生的視野,也是對本課知識的延伸)

雖然,本課我採用了六環三步的教學模式,但有些環節落得不實,表面上看似探究得很好,但個別同學積極性不高,不能很好的參與到探究之中。

總之,本課很適合採用六環三步教學模式,教學中存在許多不足,有待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多鑽研、多學習、多實踐,只有這樣才能使課堂教學更加完美。

《沉與浮》教學反思10

在進行本科的教學的時候,我看到學生準備的各種實驗材料,於是組織學生將它們放到水中,看看哪些是浮,哪些是沉?學生很快進行操作,然後進行彙報。結果在觀察的時候我發現有的學生拿的橡皮泥是浮的?怎樣回事呢?首先第一條原因是部分學生準備的不是橡皮泥,而是彩泥由於較輕所以輔導水面上,還有救學生進行操作的將帶包裝的橡皮泥直接放入水中,這樣其就上浮。因此看來需要在組織學生的時候,要將材料的處理交代清楚,這樣纔有效果。還有在教學的時候,在組織學生將袋子死開之後放水中,還讓他們思考裝上袋子就會上浮。直接進行改變沉浮,這樣學生就會通過經驗進行了學習。

然後我讓學生彙報哪些是沉的,哪些是浮的?學生彙報的很是好,對於橡皮泥的處理,學生們說的很是清楚。

然後就在在學生準備的材料中找出三種來進行改變沉浮的實驗。學生準備的材料應該也每個小組基本上一樣。但是二班和一班還有差別的。現在想來,學生在準備材料上不是充分地原因,還有通過羣及時和家長聯繫,這樣能夠更好的督促學生更好的進行準備以慢慢的養成好的習慣。

然後就是學生進行猜想怎樣改變浮與沉,在我提出的問題上進行解決。學生積極的討論並且進行彙報。我參與到了學生的彙報。學生的想法還是不錯的。

讓後就是組織學生想,在操作的過程中應該注意些什麼?學生積極的思考。這一點也麼有什麼問題。

《沉與浮》教學反思11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在《認識水》《有趣的浮和沉》兩課基礎上設計的,可是所教同學這兩節課都沒有學,對水的認識只限於感性的外表層次上的認識,不瞭解水的特性,對於生活中的浮沉現象更是認識較少,生活經常太少,因此教學時有一定難度。

同學對教學儀器也不認識,對於一些實驗的基本操作要求同學也不太瞭解。我設計教學設計時也沒有細想這些問題(這些問題給我以後的教學都起到啓示作用)。兩節課同學的興致一直很高。開始對於我設計的雞蛋在水中能上浮和下沉很感興趣,提出問題也很有價值,這正是上課所需要的,說明了這裏的小朋友不笨。他們動手做實驗時,做的也很好,雖然不會用規範的語言表達,但我認爲已經很好了。(我想同學的能力是老師培養出來的,你不給他們機會,他們怎麼去利用聰明呢?這裏的實驗課一次也不上,同學怎麼能會做怎麼會提出問題?)教學中,同學能積極動手,但是他們不會合作,頭腦中不存在合作意識,也不注意他人在說什麼,根本就不再注意老師要求的要注意傾聽他人的意見,這也許是平時養成的習慣,(或者說是由於第一次上實驗課,情緒過於激動有關。)或者說是老師的引導不夠。

但是總的來說,同學都想出了方法改變了物體的浮和沉。同學做完實驗後我沒有和時讓同學整理儀器,是教學中的失誤,這樣同學就不知道怎麼對待用過的儀器,在以後的教中,要儘量完善課堂環節。還有,同學不知道怎麼填寫實驗報告單,我進行了個別輔導,但是在同學彙報實驗結果時我卻沒有利用好這些數據。在實驗教學中,資料的收集與整理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一定要組織同學和時收集實驗數據,並進行篩選,以利用就實驗得出科學的結論。

在教學的最後環節,同學的拓展與創新中,由於同學的生活經驗太少,所以沒有互動起來。所以老師平時要注意引導同學觀察生活,積累各種生活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