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石》教學反思

今天,去中心校上了一篇課文《小青石》,感觸頗多。

《小青石》教學反思

一、突發的靈感。

1、 上午安排了兩個人借班上課,我是第二節上課,第一節是另外一個跟班老師。爲了減少自己的緊張情緒,我第一節課就沒有去聽。自己跑到教學樓旁邊的小花園裏熟悉教案。我邊備邊走,邊走邊思。突然,看見水泥路上有許多小石子鋪在兩旁。我一想,對了,等會導入我就從這裏下手。結果上課後,我輕鬆導入。

2、 上課前,有個學生過來問我:“老師,你是陳老師的師傅嗎?”我笑着回答:不是,我是陳老師的徒弟啊。上課前,我正愁怎麼和他們套近乎呢。現在有了。我不禁暗自歡喜。上課了,我像學生介紹了自己。並在黑板上寫上了自己的名字。然後笑着問:陳老師是你們的語文老師,你們是陳老師的徒弟,是吧?(是)我也是陳老師的徒弟,只不過我這個徒弟是跟陳老師學習怎麼教學,而你們是跟陳老師學習文化知識。那我們都是陳老師的徒弟,今天我們就來進行一次比賽,看看是你們這些徒弟學得好,還是我這個徒弟教得好。

3、 在去上課的路上,我在想,今天我所教的課文,主要一讀爲主,可我是借班上課啊,我不知道他們班誰朗讀比較好,誰的不好。教學環節安排的又那麼緊湊,哪一個環節出錯,推延時間都不行啊。我該怎麼辦啊?我邊騎電動車邊想,突然,有個聲音告訴我:你不知道,不能讓他們自己推介啊。真笨,我不禁又暗喜。可是,我的想法雖好,在教學時卻用錯了地方。在師傅指點下,我才明白這個想法有時體現教師的教育機智,但卻不能亂用,要慎用。要用時最好在教師指導完後,再用的話效果就出來了。

二、不足之處

1、雖能夠掌握教材的整體,把握教材的主線:小青石最初的理想是什麼?小青石的理想發生了怎麼樣的變化?小青石後來的理想又變成了什麼?但是在教學時,爲了趕時間,爲了完成自己的教學進程,忽視了很多細節,比如:教學生字,由於我準備不足,本來沒有打算教,課上臨時改變注意要教發瓚和瑪瑙這兩個生字,等我在黑板上寫了,學生早讀好書等在那裏,此時拿出已經有些遲了,這樣硬插就顯得突兀。

2、課堂教育機智還不夠,我一心想着自己完美的教案,可學生卻翩翩不按我的要求去做。所以那時我就硬拉把學生給拉回來,卻沒有即使找原因,爲什麼學生沒有完成我的要求,問題到底出在哪裏呢?比如,讓學生找出小青石和小黑石起初的.對話,大部分學生都找錯了,此時我就慌了,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裏,因爲在自己班上時都沒有出現這個問題。於是我又強調一下,起初兩個字,終於有學生舉手答對了。於是我馬上就肯定了那個答案。就接着完成我的教案,其他沒有弄懂的,只有湖裏糊塗地跟着我走了。後來經過師傅的點撥,我才明白在這裏讓學生充分感悟,教師適時點撥,幫助學生理解感悟。

3、教師的評價語不足。課堂上教師的評價語是至關重要,好的評價語可以引領學生走得更遠、更深。而我今天恰恰沒有做好這一點。希望在今後的學習中多積累多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