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學反思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那麼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班教學反思

小班教學反思1

劉平是我們班的“小公主”,不僅僅長得乾淨漂亮,並且聰明懂事,深得教師們的喜愛,異常是有一頭洋娃娃的頭髮,每當看到她的頭髮亂了我就給她梳梳,並給她紮好看的小辮,她似乎也很清楚這是教師對他的偏愛,總是跟我形影不離。

這天早上,我看到寧寧的頭髮亂蓬蓬的,梳也沒梳,我叫過她來問:“你爲什麼不梳頭髮?”寧寧說:“教師我是故意不梳的,讓你給我梳,你爲什麼每次只給劉平梳小辮,我也要,”一時間我竟不知說什麼好了。

我恍然大悟,無意中我犯了一個錯誤,梳頭事雖小,但在孩子們心中卻造成了不平等的感覺這樣對誰都不好。

我想起,有好幾次上課寧寧在扯自我的頭髮,我還批評他,他卻無動於衷,如果這是我主動給她梳梳頭髮,就能滿足孩子心理的需求,不至於給孩子造成心靈的陰影,我們的宗旨是讓鮮花和小草都受到陽光的溫暖,我們做到了嗎?

小班教學反思2

“教師,睿睿在家又含手指了,真拿他沒辦法。”今日早上入園時,睿睿媽媽愁眉苦臉的對我說。睿睿是我們班最小的一個孩子,入園時還不到兩歲半,雖然在班裏比較乖巧,大家也都十分喜歡他,可是他有一個含手指的壞習慣很讓人頭疼。在家睿睿的父母想盡了各種辦法都不管用,還是照含不誤。睿睿入園快兩個月了,含手指的習慣再不改掉,對他以後的身體健康會造成很大的影響。所以,我必須要幫睿睿改掉這個壞習慣。

用什麼方法才能使睿睿不含手指呢?真巧,今日午時有一節《認識小手》活動,我給每個孩子的手指上畫上五官,並起上名字,讓他們和手指娃娃做好朋友,要愛護它們,不能咬或者含他們,這樣手指娃娃會不舒服的。之後,我又啓發孩子們說出手指娃娃有哪些本領?孩子們爭先恐後地回答出很多答案,當然睿睿也很進取回答。藉此機會我之後問:“手指娃娃做了這麼多的事情,那麼它的身上髒嗎?此刻我們在顯微鏡下觀察一下就明白了。”孩子們經過觀察發現指甲裏藏了許多我們用肉眼看不見的細菌,我告訴大家這些細菌如果吃到嘴裏,就會生病。所以我們必須要及時給手指娃娃洗澡,做個講衛生的好孩子。從此以後,我細心的觀察着睿睿的一些變化,並及時的鼓勵他,一週下來,睿睿含手指的習慣慢慢改掉了。

小班教學反思3

戶外活動開始了,孩子們有的玩沙包、有的玩跳繩、有的玩皮球……院子裏熱鬧非凡,生機勃勃,到處都是孩子們的笑臉,開心的笑聲,就連最內向的琪琪小朋友臉上也樂開了花,像只小蝴蝶在院子裏飛舞。由於琪琪小朋友是從外地轉過來的,性格內向,很少與同伴接觸,一日活動中,總覺的這孩子少了些童稚,多了些憂鬱,在團體中顯得鬱鬱寡歡,所以戶外活動時,她總是自我躲在一個角落,不願跟其他的小夥伴一塊做遊戲,一塊活動,很多的活動技巧也掌握不了。我常用愛的眼光去看他,用溫暖的手去牽她的小手,摸摸她的頭,用寬闊的雙臂去擁抱她,並且讓班裏的孩子們都去接近她,跟她做遊戲,教她跳繩、玩球等。一天,孩子們告訴我:“教師,琪琪會跳繩了!”真讓人驚歎啊!於是我高興的抱起她:“你太棒了,繼續努力!”琪琪的眼睛裏放出了平時不多見的興奮之光,笑臉也生動起來。我又不失時機的在全班孩子們面前表揚了她,還讓她跳繩給大家看,從此以後,琪琪時不時不地展示跳繩的本領,很多花樣技巧讓她跳的很簡便自如,別的活動也隨之增進,整個人都變了,變得愛說愛笑,活潑自信。

這件事,讓我看到表揚在幼兒教育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能夠幫忙孩子建立自信,構成自我肯定與自我欣賞的良好心態。同時,讓我意識到不管哪一個孩子,都需要愛,需要溫暖,尤其是來到我們團體中,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真誠的伸出援助之手,一切都會變得那麼完美!

小班教學反思4

中午,我剛來到班上,桑教師就告訴我,上午玩娃娃家時,汪起、李明兩個孩子不愛護玩具,把娃娃弄壞了,讓我午時抽個時間跟孩子們說說這事。我來到娃娃家一看,只見班上那個大大的娃塑料娃的頭已經離開了身體。並且腦門已凹陷,一隻胳膊和一條腿也已經離開了身體。看着眼前這個支離破碎的娃娃,我心裏真不是滋味,沒想到班上的孩子這麼“殘忍”,將一個好端端的娃娃弄成這樣,看來我要和他們好好談一談了。

吃完午點後,我讓孩子們圍成半圓坐下,在中間放了一張桌子,在桌子上放着受傷的娃娃,事先用一塊小花布將娃娃蓋上。孩子們坐好之後,眼睛都盯着桌子,能夠看出,他們都很想明白畫布下頭放的是什麼東西。我走到桌邊輕輕地揭開了花布,全班孩子幾乎都不約而同地笑了起來,我們沒有阻止他們發笑,而只是看着娃娃,心疼地說:“多可憐的娃娃呀,昨日你還好好的,今日怎樣變成這摸樣了!你看你頭都掉下來了,腦門還凹進去一大塊,你的小胳膊小腿怎樣也離開了身體!……”聽着聽着,孩子們的笑聲止住了,眼裏流露出心疼地眼神,有的還閃着晶瑩的淚光。之後,他們七嘴八舌地說開了:“娃娃多可憐呀,我們應當保護他。”“都怪汪起和李明,他們倆搶來搶去,就把娃娃弄壞了。”“祝教師就是娃娃的媽媽,你看她,都心疼得掉眼淚了。”這時,我順勢引導孩子們說:“娃娃已經受傷了,我們也不要責怪是哪個小朋友弄壞的,教師相信,他們心裏必須十分難受,咱們還是想辦法把娃娃的病治好吧。”聽我這麼一說,孩子們立刻都圍了過來,爭着動手。我看了一眼站在不遠處想上來又不好意思的汪起和李明,我對孩子們說:“今日,還是請汪起和李明一齊給娃娃治病吧。”孩子們齊聲說:“好!”他們倆一聽,立刻跑上前來……

不一會兒,娃娃又恢復了原先的模樣。我轉向汪起和李明說:“你們倆有什麼話要對大家說嗎”汪起先說:“今日我不該和李明搶娃娃,以後我必須要愛護它。”李明之後說:“我要好好愛護娃娃,再也不讓它受傷了。”我說:“是的,你們每個小朋友都是娃娃的爸爸媽媽,你們應當向你們的爸爸媽媽愛護你們一樣愛護它們、關心它們,讓它感到在咱班異常歡樂、異常安全。此刻,把娃娃送回家吧。”孩子們擁着我,把娃娃送回了娃娃家。

從那以後,我們班的娃娃再也沒有受過傷。

以往遇到類似的情形,我一般採用語言說教的方式,可效果並不夢想。這次我試着改變了一下,用心創設了一種能使孩子們感受到接納、關愛和支持的環境,經過情景表演的形式對他們進行了愛護玩具的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開始,當受傷的娃娃出此刻孩子們面前時,他們都笑了,我沒有阻止,而是繼續進行情景表演,看着受傷的娃娃,說出了一番富有人情味的話,這段話激發了孩子們對手上娃娃的同情心,進而產生了要幫忙娃娃治病的想法。然後,我引導兩名當事孩子爲娃娃治好了病,最終,其他孩子自然而然地理解了愛護玩具的教育。這些不是經過教師單一、呆板的言語說教所能獲得的,而是孩子們從內心深處自我慢慢體會到的,相信在以後的遊戲活動中,他們會去愛護每一件玩具。

由此可見,當發生類似問題的時候,教師不妨憤怒的情緒壓一壓,多一份耐心,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讓孩子們置身於情景中獲得自我教育,這比簡單的說教要好得多。

小班教學反思5

這天區角活動,孩子們選取自我喜歡的區域,只見平時不太喜歡畫畫的雨桐居然選取了畫畫,好奇心驅使我走到了他身邊,只見他正用紅色的蠟筆畫着一個個封閉的圓,邊畫邊說道:“這是小魚吹出來的泡泡。”看見我立刻請求道:“教師,你能幫我畫一條小魚嗎?”我趕緊說道:“好啊。”我就在他畫的一個個泡泡旁邊畫了一條小魚兒。他看着畫好的小魚:“教師,我還要許多泡泡和水裏的小草呢。”我鼓勵道:“雨桐,你這天真棒!”他高興地點點頭又開始畫了起來。我真爲雨桐這天的表現高興。轉身去別的區域觀察。等我再次回來看雨桐時,傻眼了,只見那張畫已經變得面目全非,縱橫交錯的黑線條塗滿了整張紙,剛纔的畫面全給弄壞了,我有點生氣地問道:“你怎樣畫成這樣啊?”他輕輕地說道:“大風來了,下起了大雨,魚兒都沉到海底看不見了。”我聽了趕緊說:“原先是這樣啊,教師錯怪你了。”

雨桐的畫雖然看起來不是很好,能夠說是很亂,但作爲小班孩子有他自我的想法,在畫面中也表現出了情感,發揮了想象力。所以,無論畫成什麼樣貌,都不失爲一幅好畫,教師不應去責備,而應去觀察瞭解。幸虧教師能及時發現問題了解狀況,才使得還幼小的心靈沒被傷害。

小班教學反思6

每天戶外活動前的排隊成了我最頭疼的一個環節。我發出“到教室外面排隊了。”就像是混亂的導火線。有的孩子連椅子也顧不上放好,就擁到我身邊來。你擠我,我擠你,經常會聽到“老師,他擠我!”特別是星宇小朋友,每次的排隊總會擠在前面,總是對我說“我想排第一個。”我忍不住問:“站在第一個和站在後面有什麼不同嗎?”他發表自己的意見:“能拉着老師的手,能先玩到玩具。”我說:“那總不能每次都是你排第一個,每個小朋友都有機會。”他不高興的說:“不好。”於是,我換了個口吻說:“那請你當班長,幫老師管理後面的小朋友,別讓他們掉隊了,好嗎?”他馬上很樂意的接受了。

想不到,在這小小的“排隊”裏還有這麼多的內涵,看來孩子的小腦袋中還真藏着不少祕密在等着我們來發現呢。老師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用孩子的眼光來看這個“第一”。那麼用什麼方法讓他們主動放棄這樣誘人的位置而互相謙讓的排隊呢?我們怎麼讓大家不爭不搶呢?我試想幾點:

1、可以看誰的表現好,就讓誰站第一;

2、可以輪流站第一;

3、遇到不講理的孩子,教師可以用轉移的方法,鼓勵他幫老師一起管理小朋友。

案例實錄:有一天,下午起牀後,我正給女孩子梳頭,佳佳走過來告訴我說她肚子疼。於是我用手輕輕給她揉了揉,提醒她如果還疼就告訴老師。當我組織正常的教育活動時,突然“譁”的一聲,佳佳吐了一地,臉上、身上全是嘔吐物。見此情況我急忙替她擦臉,幫她脫下弄髒的衣服。琪琪看見了把自己乾淨的衣服遞給我說:“老師,今天佳佳沒有帶書包,我把衣服借給她換。”當時,我很感動,一個5歲孩子在沒人提示下主動幫助同伴,真有點出乎我的意料。回頭再一看,大部分幼兒用手捏着鼻子,捂着嘴巴,一副厭惡的表情。

分析反思:平時我們總是耐心教育幼兒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互相照顧,而現實當中卻是另一番景象。於是,我幫咪咪換好衣服後,遞給她一杯水,關心地問她:“咪咪,剛纔大家都笑你,你心裏好受嗎?”咪咪難過地搖搖頭。接着,我向小朋友提出一個問題:“看到別人生病了,你會怎麼辦?”有的小朋友說:“不應該笑話她。”“應該拿衣服給她換,倒杯水給她喝,不應該------”大家發言非常積極,最後經過討論:小朋友知道我們大三班是一個大家庭,每個人都會有困難,都需要別人的關心和幫助,我們應該像一家人一樣熱心幫助朋友。

這次突發事件,使我悟出一個道理:同情心離孩子們已經越來越遠了,孩子們被大人的愛包得水泄不通,不懂得怎樣去同情、關心別人,事事以“自我”爲中心,在生活中也缺乏謙讓、友愛、團結的精神,常常爲了玩具你爭我奪,不會謙讓。可孩子們總會長大,總會離開父母築造的窩,他們要生存,不僅靠一技之長,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與人交往,如何同情、關愛別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作爲幼兒教師,培養幼兒高尚的道德品質是幼兒教育目標之一,要抓住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把握教育的契機,方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幼兒園的任務爲解除家庭在培養兒童時所受時間、空間、環境的制約,讓幼兒身體、智力和心情得以健康發展。可以說幼兒園是小朋友的快樂天地,可以幫助孩子健康快樂地度過童年時光,不僅學到知識,而且可以從小接觸集體生活。幼兒園教育作爲整個教育體系基礎的基礎,是對兒童進行預備教育(性格完整健康、行爲習慣良好、初步的自然與社會常識)。其教育課程沒有明顯的區分,大概由健康、人際關係、環境、語言、表達等幾個領域以及各種活動構成。各個領域相互融合,決定教學內容。

小班教學反思7

通過本次活動,幼兒不僅學會了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更加感受到了春天的美麗,體驗到了唱歌的快樂,爲進一步啓發幼兒熱愛大自然奠定了基礎。

活動過程中先讓幼兒說出春天的樣子,再出示春天掛圖,讓幼兒觀察、回答,加深了幼兒對春天的感受。然後藉助圖片的排列順序,幫助幼兒理解記憶歌詞,幼兒在熟讀歌詞的基礎上,再跟老師逐句學習,有集體唱,分組唱,單個唱,到最後自己演唱。整節過程安排得比較合理,銜接較好,效果較佳。

但也有不足之處:

1、自己的語言組織不夠親切,不太能貼近孩子的生活。

2、假如對春天圖畫做進一步講解,孩子會更加理解記憶歌詞,感受春天的美麗。

3、個別幼兒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引導,說明自己沒有徹底的激起幼兒的學習興趣。

4、老師的主導作用,幼兒的主體表現,不太明顯。

今後一定要加強自身學習,提高自己的授課水平,在平時生活學習中,真正和孩子打成一片,讓幼兒感受到老師的親近、和藹,做好孩子的引路人,真正發揮每個孩子的潛能,促進其幼兒身心和諧健康發展。

小班教學反思8

《蘋果豐收了》這一活動屬於數學中的分類活動,主要是爲幼兒以後理解數概念作心理準備。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通過遊戲的形式展開活動,從培養幼兒對數學的興趣出發,在動動、玩玩、做做的過程中不知不覺的辨別紅、綠兩種顏色,並進行歸類,逐步積累類的經驗, 從而提高他們對數學的興趣,並在活動中鍛鍊幼兒的動手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根據這一活動的設計理念,我將活動的目標定爲:一:能區分紅和綠兩種顏色,並能把相同顏色的蘋果放在一起,二:愉快地參加摘蘋果、送蘋果的遊戲活動,對數學活動產生興趣。活動的重點是讓孩子通過遊戲區分紅和綠兩種顏色,並能用自己的語言大膽地表述出來,難點則在於將不同顏色的蘋果分類投放。

活動一開始我將幼兒帶到兩棵結滿紅蘋果和綠蘋果的蘋果樹下,讓幼兒說說他們看到了什麼,以此讓他們區分紅和綠,然後通過摘蘋果的遊戲激發他們的興趣,這一環節中幼兒表現出的興趣很高,紛紛跑到樹下摘了一個自己喜歡的蘋果,且大部分的孩子都能表述出自己摘的是什麼顏色的蘋果,只有少數孩子的膽子還沒有放開。第二環節是請幼兒將摘到的蘋果按不同的顏色分別送到汽車和火車上,通過送裝蘋果的遊戲幫助幼兒積累有關類的經驗,採用這樣的方法,人人都能積極的參與其中,個個都能動手,活動過程中孩子們積極性極高,一點也不感覺到枯燥。這個環節中只有三個蘋果送錯了,但在同伴的幫助下,送錯的蘋果很快就被糾正了過來,孩子們有了初步的關於類的經驗。活動的第三環節是讓孩子再次進行摘蘋果、送蘋果的遊戲,並且加大了活動的難度,允許幼兒摘一個或者兩個自己喜歡的蘋果,能力強的孩子可以摘了兩個蘋果,並將不同顏色的蘋果送裝到不同的地方,能力弱的孩子則可以摘一個蘋果,通過循序漸進的方法,孩子由易漸難的進行遊戲,他們在第一次遊戲中積累的有關類的經驗得到了鞏固,而且也能用較爲完整的語句表達操作的過程,有的說:“我摘了一個紅蘋果”,有的說:“我摘了一個紅蘋果,一個綠蘋果”,不同能力孩子的經驗都有了提升。

可以說整個活動的目標基本都能達成,但有兩個不足的地方:第一就是教師還應加強孩子的常規管理,對每一環節完成之後孩子接下去應該做什麼提出更爲明確的要求,這樣孩子們的精神會更加集中,課堂秩序也會更爲有序。第二就是教師的教具製作應該考慮的更爲周到,要方便幼兒摘去和貼放。否則就會浪費很多時間,從而影響整個活動的的效果。

小班教學反思9

區域活動時,孩子們都全身心的投入了遊戲中,突然自然角傳來一陣吵鬧聲,。我趕緊過去弄清楚吵鬧的原因,原來巖巖小朋友把小雞放在盛水的盆子裏,劉偉、鑫鑫在阻止他。盆子裏的小雞凍得渾身發抖,雞毛一縷一縷的貼在身上。我奇怪的問巖巖在幹什麼?他理直氣壯地對我說:“媽媽經常給我洗澡,洗完澡後很乾淨、很舒服,小雞從來不洗澡,肯定不舒服,我想幫小雞洗洗澡。”再看看小雞,已經奄奄一息了。儘管我和孩子們極力搶救,小雞最終還是死了。孩子們都埋怨巖巖,巖巖也難過地留下了淚。

我和孩子們把小雞埋在了幼兒園後邊的樹林裏,我在表揚巖巖是一個講衛生的好孩子的同時,組織孩子們討論:小雞爲什麼會死?給小雞洗澡應注意什麼?孩子們興致勃勃地討論着自己洗澡的過程,巖巖來到我的身邊對我說:“老師,下次給小雞洗澡時,我要用溫水,洗完後用毛巾把它包起來,再放到太陽底下曬一曬。”我滿意地點了點頭。

孩子們對任何東西都充滿好奇,對小動物有着特殊的感情,但是由於孩子們的生活經驗不足,常常好心辦壞事,教師應對他們學會理解寬容,並進行引導。

小班教學反思10

對幼兒來說,一個個泡泡又美麗又可愛,有大的,有小的,很能激發他們的想像力和表現美的願望。所以在本學期的美術優質課展示活動中我選擇的小班美術活動《美麗的泡泡》,在材料的運用上有別於其他傳統的美術課,首先,採用油畫棒來畫泡泡,然後再用顏料來請小朋友塗刷底色。通過刷色,引導幼兒學習刷畫的技能,因爲刷畫最後出來的效果比較突出,在視覺上有衝擊力,適合小班幼兒的審美特點。

本次活動我以學習用圓畫泡泡,表現大大小小的圓圈泡泡爲學習重點,排刷是小班幼兒第一次接觸,所以怎樣用排刷刷畫就是本次活動的難點。整個活動一共分爲6個環節:導入部分;魚媽媽吹泡泡(教師示範講解);給泡泡拍照(教師示範刷色);幼兒操作;欣賞與評價;結束部分。第一環節:我所採用情景導入,運用《許多小魚游來了》的音樂,帶領幼兒模仿小魚遊的動作,並結合出示範例圖片導入活動。我創設情境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幼兒自然而然地進入主題。第二環節:魚媽媽吹泡泡。我採用的是觀察法,我運用兒歌式的講解語言示範給泡泡塗色:“油畫棒,轉呀轉,這頭那頭手拉手,吹成一個大泡泡(小泡泡、紅泡泡)你們想吹什麼顏色的泡泡呀?哦!紅泡泡和黃泡泡還會親親嘴呢!看!這個泡泡還會躲在大泡泡的懷裏呢!”這部分以兒歌的形式進行講解示範,幫助幼兒掌握繪畫技巧。第三環節是給泡泡拍照(教師示範刷色),如何讓小班幼兒在一開始就能夠清晰領悟刷畫的技能,我認爲老師的示範講解很重要。所以我還是運用兒歌式的講解語言示範給泡泡刷色:“小排刷,手中拿,紅色水裏走一走,舔舔幹,走到紙上來拍照,這邊刷到那一邊。”淺顯易懂的兒歌指導語和直觀的動作示範,能夠讓小班幼兒一下子就感知到動作要領。第四環節幼兒操作,在幼兒操作過程中,給與鼓勵和肯定,善於發現每個孩子的點滴進步,並給予正確的評價與指導,提高幼兒創作的積極性。第五環節:幼兒相互欣賞作品,主要是讓他們圍繞幾個問題來評價:誰的小魚泡泡吹得最好看?誰給小魚拍的照片最乾淨?第六環節結束部分:小魚們吹了這麼多漂亮的泡泡,魚媽媽帶你們到外面去做遊戲。活動前後呼應,孩子們在快樂的遊戲中結束活動,體驗活動的有趣和快樂。

整個活動從孩子們的作畫效果來看,小朋友都畫出了大大小小,五顏六色的圓形泡泡,而且刷色後的畫面效果很不錯。但在細節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就如劉老師在點評中講到:活動中如何更加凸顯藝術性?開頭導入活動,增加小魚吐泡泡的情景,爲下面作好鋪墊;教師的小結提升語言可以更美化和藝術感;幼兒創作時可以增加一點背景音樂;展示方式上,可以採用三組不同的塗色的區域,將幼兒的作品張貼在海底珊瑚或海草做成的泡沫底板上,孩子們刷好底色後,可以直接拿起立在地上進行欣賞評價,這樣既美化又有一個平臺,而且還不會擔心顏料滴下來。劉老師的精彩點評讓我受益匪淺,力求在以後的活動中不斷優化課堂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