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圓》小班教學反思

評價分析:

《畫圓》小班教學反思

《畫圓》是一首充滿童趣的兒歌,運用擬人化的手法和質樸的語言,分別描繪了猴子蕩樹、青蛙跳水、小魚戲水、刺蝟翻滾、啄木鳥啄蟲的活動,這些小動物就像一羣天真、活潑、好動的孩子,洋溢着無限的歡樂和生機。在選材上,我選擇的這首兒歌句式整齊、生動淺顯,音韻和諧,尤其是“蕩、吐、滾、團、啄”等動詞運用的十分形象。我在組織活動時,啓發幼兒用身體的各部位畫圓,讓幼兒非常興奮,然後讓孩子來交流自己親身體驗“繞”“轉”“扭”“聳”等動態的畫圓方法,較好的理解了兒歌的難點。

在學習兒歌的過程中,我是這樣設計活動過程的:先讓幼兒結合有趣的圖片,猜想兒歌內容,我再歸納將兒歌完整表達,幫助幼兒理解兒歌,這樣使得幼兒學習兒歌輕鬆一些。創編兒歌部分,給幼兒提供了一個充分結合已有經驗、發揮想象的空間,由於這首兒歌貼近幼兒的生活,幼兒在通過經驗喚醒中提升了經驗,創編出了許多的“新兒歌”,幼兒的自主創造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當然,動態的詞語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和創編,也積累了更多,知道每個動詞表示什麼意思,做出相應的動作。

所思所悟:

1、創設真實豐富的語言運用情境,能使幼兒多看、多聽、多說、多練,從而增長其見識,發展其語言表達能力。在實施主題綜合教育中,我們不僅要關注每週專門的語言教育活動,更要重視日常的語言交往和設境引導。

2、幼兒園語言教材的靈活性,要求我們要更快地提高自身素質,既緊跟住時代的步伐,又根據幼兒的發展,在實踐中不斷創編有自己特色的`教材。根據幼兒的需要對原教材進行一些創造性的改編或自編,都能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在這個活動中,認識動詞的時候,可以引導幼兒去做一做這些動詞的樣子,再對這些動詞的認識進行延伸,如引導幼兒說說這些詞語會在哪些句子中出現呢?引導幼兒來說一說。這也是一種對詞語的記憶和理解。語言活動不一定是死板的出示圖,幼兒講述故事內容,教師總結。這樣的方式幼兒或許已經厭倦了,可以換另一種方式進行,就如今天的這個活動,讓幼兒在情景下,從畫圓比賽的結果中去了解兒歌。從而去探索語句結構如何運用。

3、可將正規的語言教學活動與語言區域遊戲活動。日常活動中爲幼兒提供自由交談的機會等緊密結合。“畫圓”這個活動雖然已經上好,但卻還可以延伸到區域活動中來,如讓幼兒再編出許多同種結構的語句來,也可以延伸到幼兒自己來畫下來,再請幼兒自己把畫下來的進行講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