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殘疾人教學反思

本節課主要的亮點有以下幾點:

關愛殘疾人教學反思

一、精心設計動態教學

養成教育課程注重學生的體驗,讓學生在體驗中有所感受,爲此我設計了兩個體驗的環節:1.通過猜猜手勢語的意思,感受聾啞人生活的不便。2.通過盲人找球的遊戲,請兩名學生分別以自然狀態和戴上眼罩來完成同樣一件事情——“找球”,從自身的感受來進行交流,從而體驗盲人生活的不便。通過這兩個環節的實施,學生獲得比較真實的.感受——殘疾人的生活真是不容易。

二、情感教育,感化學生

通過助殘日學校開展的“捐資助殘”活動,電視上報道的關愛殘疾人的事蹟,社會上一些愛心人士對殘疾人的關愛和幫助。激發學生也可以用自己的行動去關愛、幫助殘疾人。

播放殘疾人的日常生活視頻,渲染氛圍,從氣氛和思想上進一步感化學生,讓學生親眼看到,親身感受到殘疾人失去健康的痛苦,學習生活的艱難,對學生的心靈具有強烈的震撼作用,能積極有效地對孩子進行生動、直觀的教育。如果我們正常人能幫助他們,多給他們一些關愛和溫暖,他們就會少痛苦、多幸福。

三、讓愛在行動中傳承

爲了孩子們能瞭解殘疾人平時生活的不便和痛苦,用平常心對待他們的缺陷,用愛心主動幫助他們,組織孩子進行一次社會性的實踐活動,帶孩子到殘疾人生活的地方接觸一下真實的殘疾人生活,通過採訪、獻愛心等活動豐富孩子的社會知識,有了親眼所見、親身所爲的經驗,相信更能激起孩子的同情心,從而更好地激發他們關愛、幫助他人的情感。愛心情感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不能只是通過一次活動,關鍵是要讓孩子有這顆關愛的心,當他們有了這份情,也就明白這個理了。

本節課存在的不足之處:

1、在引導孩子設計採訪問題時,指導還不到位,雖然一直強調問題要根據選擇的對象,緊扣目的來設計,把殘疾人的需要細化到具體的事情,比如殘疾人的興趣、愛好、願望等等。但還是有學生不能領會,這時我應該抓住一些學生的問題進行分析、從中篩選,使設計的採訪問題更有針對性。

2、由於在指導設計問題時用了太長時間,所以導致後面時間不夠,無法展示交流學生設計的採訪表。

“在實踐中總結,在總結後實踐”,秉着這樣的態度,相信在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不管是遇到怎樣的教學難題,都能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