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訪友》教學設計及反思-六年級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樑,對於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那要怎麼寫好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山中訪友》教學設計及反思-六年級,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山中訪友》教學設計及反思-六年級

教學目標

1.會寫本課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感受作者所描寫的境界,培養熱愛自然、親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4.學習作者運用比喻、擬人、排比、想象來表達感情的方法。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語,理清思路,理解本文新奇的構思,感受作者的心境,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感情。

教學難點:

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體會文章寫景狀物的技巧(細心觀察、用心領悟、運用比喻、擬人、排比、想象來表達感情),學習運用。

教學準備:

①課前佈置預習本課字詞,熟讀課文。②製作教學課件。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導語:同學們,春風夏雨,秋霜冬雪;青松迎客,寒梅報春。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有聲有色,有情有意。我們這學期學習的第一組課文,將帶領我們投入大自然的懷抱,領略大自然的風姿,傾聽大自然的聲音,與大自然互訴心聲、交流感受。

2、揭題:今天,我們首先跟着一位作家,走進山林,去拜訪他的朋友。請同學們一起讀課題。

(學生可根據課題自由發揮,只要合乎情理、語言流暢、完整即可)

師:讓我們帶着豐富的想象,跟隨李漢榮先生走進山林,去拜訪作者“山中衆朋友”。

二、自主學習

學路建議:

1、請同學們自由輕聲讀課文,圈出你認爲優美的詞語並多讀幾遍,看誰能把課文讀正確,讀流暢,瞭解大概內容。

2、讀完後回答:作者去山中拜訪的朋友到底是誰?

三、合作探究

1、交流生字詞的讀法,彙報好詞,集體品讀。

2、學路建議;

自讀課文1、2自然段,感受作者出門的心情。你從哪裏看出來的?

3、“與微風撞了個滿懷”

“不坐車,不邀遊伴,也不帶什麼禮物,就帶着滿懷的好心情,踏一路幽徑,獨自去訪問我的朋友”

(1)兩個“滿懷”的意思相同嗎?平時還可以說什麼東西是滿懷的?

(2)帶着輕鬆愉快、滿懷的好心情朗讀這句話。

4、作者帶着滿懷的好心情出門訪友。請同學們在自由地、放聲地讀讀全文,想想作者去山中訪問了哪些朋友,他是如何看待這些朋友的?(交流討論)

四、精講點撥。

1、“與微風撞了個滿懷”的寫法及韻味。

2、隨機指導學生朗讀。

五、鞏固拓展

繼續讀文,理解作者的情感。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二、自主學習

學路建議:

請同學們再一次跟隨着作者去探訪他的那些特殊的朋友。認真讀讀第三自然段到文章的`最後,想想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作者跟這些朋友有深厚的感情,可以把你的理解寫在句子的旁邊。先自學,再到小組內交流。

三、合作探究

1、第三自然段

(1)出示課件:古橋。想一想作者面對這樣一座古橋的石橋他聯想到了什麼?體會這樣寫的好處。(形象地寫出石橋的古老滄桑,暗示了古橋發揮的作用,指出了作者對於古橋的一片深情。)

(2)讀讀句子,請想像一下,這座古橋在幾百年的歷程之中,它馱過了哪些人,在它的身上曾經發生過了哪些事?

(3)談談你對“歲月悠悠,波光明滅,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舊”這句話的理解。

(4)指名朗讀,讀出作者對古橋的讚美和敬佩之情。

2、第六自然段

(1)作者看到落花與落葉聯想到了什麼?從中體會到了什麼?

(2)有感情地朗讀。

3、第七自然段

(1)雨大嗎?下雨時的情景什麼樣子?用一個或幾個詞語來概括一下。

(2)如何理解“誰能說這不是天地給我的恩澤”。

(3)齊讀一遍。

4、最後一段,首尾呼應。

5、帶着“好心情”,有感情地讀全文。

四、精講點撥

老師隨機指導。

五、鞏固拓展

1、課文爲什麼以“山中訪友”爲題。

2、自己選擇三個自然段背誦下來。

板書設計

1 山中訪友

古橋 鳥兒 露珠 樹

山泉 溪流 瀑布 懸崖

落花 落葉 石頭 雷雨

熱愛大自然

《山中訪友》教學反思

《山中訪友》是一篇構思新奇、富有想像力、充滿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帶着滿懷的好心情”,走進山林,探訪“山中的衆朋友”,與“朋友們”互訴心聲,營造了一個如詩如畫的童話世界,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在敘述方式上,本文獨具匠心。題目《山中訪友》給人的感覺似乎是作者要到山中去尋訪一位朋友,但讀到文章的第3段時,讀者便會恍然大悟,原來作者要訪的是古橋、樹林、山泉、小溪……是一些自然界的朋友。通篇以這樣的方式敘述,使讀者也進到畫面中,進到作者的心境中,彷彿這些自然界的朋友,不但是作者的,也是我們每一位讀者的,於是更加感到親切。作者根據表達的需要,還恰當地變換敘述人稱,對山中的“朋友”,作者有時用第三人稱敘述,有時感情強烈了又以第二人稱稱呼,從而使情感表達得更加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