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教學反思

身爲一名人民老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那要怎麼寫好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蟬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蟬教學反思

蟬教學反思1

通過對此堂課地反思,總結以下經驗:

1、教學中要注意時間的分配,導入時間過長會影響整堂課的進度,應該避免語言的繁冗拖沓。

2、小組合作要注意選擇一組或兩組學生進行展示,展示的小組不要太多,其他小組若有異議則進行糾正、補充。評價應該在展示過程中進行,不應該再最後進行,這樣能使學生及時發現自己的錯誤思路和觀點,及時改正。

3、表格設計要突出文章重點研究內容,突出事物的主要特點,應該更加具體和完整。

4、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多讓學生訓練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使課堂更加活躍。

在今後的課堂裏,我會及時調整教學環節,合理安排教學時間,及時修改教案,爭取有進一步的提高。

蟬教學反思2

《螳螂捕蟬》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春秋戰國時期,吳王決定攻打楚國並下令不準別人來勸阻,千鈞一髮之際,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蟬”的故事勸說吳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下面是我對這一課的一點感悟:

一、重組課文,構建板塊

我個人以爲,教材上的每一篇課文,都應該根據學生情況,或大膽取捨,或切換段落,或從課外補充……在課文基礎上設計簡明流暢的教學流程,使學生能主動、充分、自由而有創意地學習。而不是一概從頭到尾,每篇課文都細細給學生“梳理一回”。

我在教《螳螂捕蟬》這一課時,並沒有“循規蹈矩”逐段教學,而是從學生閱讀心理出發,根據教材本身特點,大膽地重組教學內容,一節課就那麼幾個教學環節,十分簡潔,卻又“針針見血”,把教學重難點一一落實解決:1、直接由課題入手,直奔“螳螂捕蟬”的故事並進行復述;2、完整地讀課文,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恍然大悟”的意思,學生質疑後討論一個問題:那個少年爲什麼不在大庭廣衆之下對吳王講這個故事?由此感悟到少年是智勸;3、課文表演,先練讀對話,再每個人就當時情境寫臺詞,兩位學生上臺做“吳王”和“少年”,其他人做導演。

整個課堂教學環節安排雖然改變了課文的“序”,但以發展語言理解和運用能力爲主線,科學合理地安排了聽、說、讀、寫、思等語文實踐活動,特別是匠心獨具地把朗讀、感悟、想像、複述等整合成幾個生動活潑的綜合的板塊,使學生在層次分明的實踐中得到了全面的訓練和整體的發展,真正地達到了以簡馭繁、以一當十、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發展語言,注重創造

好的文章像書法,有時密不透風,有時又疏可走馬,“疏可走馬”處自然可以讓學生根據課文語境動動筆。所以我特被重視讓學生創造性地補充課文空白。比如課文寫這位少年爲了勸說吳王,拿着彈弓一連在王宮花園裏轉了三個早晨才覓得機會,碰到吳王。花園裏此時是怎樣一番景象呢?我就讓學生以寫臺詞的形式補一補,在學生表演時做旁白用,結果學生寫得十分成功。這是一位學生的練筆:清晨,朝霞映紅了吳王花園。鬱鬱蔥蔥的樹木、五顏六色的鮮花都被鍍上了一層金黃色。幾隻黃雀躲在樹叢裏歡快地鳴叫着。這時,一位手拿彈弓的少年,正在花園的小路上徘徊。他不時地朝吳王的寢宮東張西望,似乎在等什麼人,卻又裝出一副專心打鳥的樣子。露水沾溼了他的衣裳,他也渾然不知。這時……(學生開始上場表演。)

三、自主質疑、訓練思維

老師的問題過多,對時間固定的課來說,就意味着學生疲於應付。課堂上,老師要給學生留下思考的空間。因此,我在設計時,突出了學生的思維訓練,並把探究的權利還給了學生,注意了對學生質疑問難的探究精神的培養。讀完故事後,我引導學生質疑,並討論關鍵問題:那個少年爲什麼不直接勸吳王,而要用講故事的方式?要求學生小組討論,引導他們在實踐中發表獨立見解,主動地獲取知識,並相機引導學生從文本中去探究人物的性格特點,再次讓學生回顧全文、整體把握,感悟到少年是在智勸。

一堂成功的語文課,不在於教師講授無數個知識點,而在於學生提出更多的爲什麼;不在於教師運用什麼方法,而在於學生是否在學習過程中有大量的參與和自由表達的機會;不在於學生從課本中接受了多少,而在於他們質疑和評判了多少,在於他們是否展開想像的翅膀,這一節課下來,留個我許多的思考…….

蟬教學反思3

學習《蟬》這節課感覺很有趣,一是因爲動物世界神奇、有趣、令人嚮往;二是因爲和孩子們一起了解、探討蟬的知識是個有趣的過程,我感覺如此,學生亦然。這篇課文重點要讓學生了解蟬的特點(1、蟬脫殼像是表演奇怪的體操2、雄蟬是天才的演奏家3、產的視覺非常靈敏4、蟬的聽覺不受外界干擾,與人不一樣)。課文的2-4自然段主要寫了蟬脫殼的過程,讓學生把描寫動作的詞語找出來,這部分重點讓學生體會出作者是抓住了蟬的動作來把產脫殼的過程寫具體的。體會作者是怎樣有順序地把蟬脫殼過程寫具體的,輔以填空來加深記憶,爲學生複述這個過程打下基礎。整節課上下來,輕鬆愉快,學生興趣盎然,結課時留下蟬的三大不解之謎激發學生查閱課外資料,豐富自己的學習成果。

蟬教學反思4

很害怕上由法布爾《昆蟲記》改寫的課文。他是一個蟲癡,癡到極致成家成魔成仙,做生物學研究,這是難得的第一手資料,做語文課教學,往往有很 “裹”人的地方,讓我們這些非專業者黔驢技窮。這不,有關金蟬脫殼這一節,老師們之中都產生較大分歧,畢竟生活在城市,近距離觀察端詳蟬的機率少之又少。

然而,孩子們卻表現出超常的好奇心,似乎只有充滿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孩童,纔會是童心未泯法布爾的“知音”——正如備課時所預設的:《蟬》中的天才樂師沉浸在自我陶醉中不停地演奏的場景,吸引着學生去關注蟬脫殼的情況,蟬的視覺、聽覺異於人類的特點。

教學這樣的文字,我明白“只有讓學生自己去學習、去獲取,學生才能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產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自主學習的意識” 。但蟬脫殼那一段實在太難想象了!要是有錄像參照,可能還好點兒,通過真實觀察,再來看語言文字是怎麼再現的。如今誰也沒有看到過這個相對微觀的情景,如何僅從語言文字中理解、體會?還真不是一般的難點——

如果我有可以的電教設備,如果稍微能擠出點找資料的時間,相信這一課會上得更清晰、準確。

蟬教學反思5

《黃昏的蟬》一文有太多可挖掘的點,什麼纔是給學的什麼纔是學生需要的平日的教學我們往往什麼都想教給學生,"貪多務廣"是學不好語文的。所謂"捨得"便是有"舍"纔有"得",這大概便是"簡單"智慧的詮釋吧!這篇課文着眼點應是結合課內外知識思考蟬的一生,體會蟬歌唱生命的精神,並從中受到啓發。

第二課時的導入"上節課我們瞭解了很多關於蟬的知識:發音,蛻變,產卵,生命過程,那部分給予我們生命的啓示板書:生命的過程,接下來重點學習蟬生命過程的段落展開學習。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猜想,在讀中感動。學生通過讀感受蟬生命的大部分時光是在暗無天日的地下度過的,學生有的感到蟬的耐性,蟬的堅持,蟬的孤獨。

然而蟬的一生與我們不是非常接近嗎我們大部分人把半生的光陰用在學習,渴望利用這種學習來獲得成功,那種漫長匐匍的追求正如知了一樣;一旦我們被世人看爲成功,自足的在枝頭歡唱,秋天已經來了。引導學生學習林清玄的《知了》,從而使學生的精神層面不再簡單的理解地下的生活,從而上升到一定的高度。

蟬教學反思6

語文教學,要以同學實踐爲主,閱讀是同學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同學的閱讀實踐,應讓同學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考慮,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我以爲,落實這一點的關鍵是對教材的重組。我在教學《螳螂捕蟬》這一課時,就進行了這樣大膽的嘗試。

《螳螂捕蟬》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春秋戰國時期,吳王決定攻打楚國並下令不准他人來勸阻,這時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蟬”的故事勸說吳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我在教《螳螂捕蟬》時,從同學閱讀心理動身,根據教材自身特點,大膽地重組教學內容,第一課時我主要抓住了這樣幾個環節:以聽寫詞語導入學習,然後根據詞語講述《螳螂捕蟬》的故事,在同學基本掌握故事情節的基礎上在一起研討“少年爲什麼要給吳王講這個故事”和“少年是怎樣勸說吳王的”這兩個關鍵的問題,雖然我改變了課文的“序”,但我以發展語言理解和運用能力爲主線,佈置了聽、說、讀等語文實踐活動,使同學在層次分明的實踐中能得到全面的訓練和整體的發展。在教學時,雖然細節掌握得還不夠到位,但總的學習目標還是達到了。同學對“螳螂捕蟬”的寓意基本理解了,對少年的智勸、巧勸也有了一定的感悟。

當然,設計總是完美的,但在操作過程中總會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比方,在理解文章第一小節時,雖然我也知道應該讓同學讀透文章,在讀中體悟吳王的固執、在讀中瞭解“不可思議”的後果,可在同學稍微遇到一點挫折時,我總忍不住急着去告訴他答案;當同學的答案與我的預設有偏差時,我就會感到茫然,不知如何把同學引導到我的思路上來,這也許是因爲我的教學機智還不夠吧。

曾經看過這樣一段話:“精彩的有智慧的語文課,不在於教師講授無數個知識點,而在於同學提出更多的爲什麼;不在於教師運用什麼方法,而在於同學是否在學習過程中有大量的參與和自由表達的機會;不在於設計的課堂有無其基礎型、拓展型或研究型之分,而在於同學是否對所學的東西感興趣,通過學習發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不在於同學從課本中接受了多少,而在於他們質疑和評判了多少,在於他們是否展開想像的翅膀,拓展廣闊的心靈,在於同學對自身的發展是否有足夠的自信。”能夠讓同學藉助課本發展語言、訓練思維、培育智慧也一直是我的追求,雖然我的課堂還存在着許多缺點,還留下了不少遺憾,但正是有了這樣地探索,我們才幹不時地前進。

蟬教學反思7

《螳螂捕蟬》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春秋戰國時期,吳王決定攻打楚國並下了死命令,不準別人來勸阻。千鈞一髮之際,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蟬”的故事勸說吳王,讓他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

教學第二課時時,我面對大臣們和少年的勸說,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導入,從對比中逐步理解人物形象。本課時的教學,我主要從故事和人物兩方面展開教學:

一、螳螂捕蟬的故事,含沙射影,發人深思。

在要求學生複述故事的同時,引導他們理解“蟬— 螳螂—黃雀—少年”之間的利害關係,並在黑板上用簡筆畫畫出當時的形勢圖,進一步體會他們與吳國、楚國、其它諸侯國之間的關係,以瞭解當時吳國的處境和故事的巧妙之處。

二、少年勸阻的方法巧妙,彰顯其勇敢機智。

通過少年和大臣們不同的勸阻方式,以及勸阻所取得的不同的結果來理解“吳王爲什麼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這個問題,進而理解“一個人不能只看到眼前利益,而不顧身後隱伏的禍患”。

在教學中,通過媒體的輔助,學生在理解“蟬—螳螂—黃雀—少年”與“吳國、楚國及其它諸侯國”之間的關係時,感覺到難度並不是太大。但要求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說說從《螳螂捕蟬》這一課中所受的啓發時,由於給予學生思考的時間不夠充分,以及學生對故事的中心—“一個人不能只看到眼前利益,而不顧身後隱伏的禍患”理解不夠透徹,所以學生的思維和發言有很大侷限。

蟬教學反思8

此時此刻,我特別想說一個詞是“爽”,因爲我幾篇課後感工程補寫工作即將完成,只剩下一篇文章沒寫好。乘着興子,一連寫好第四單元兩篇課後感與補完第二單元的文言文的課後感的情況下,看看時間還只有九點,我想在今晚把剩下的最後一篇要補的《短文兩篇》課後感也寫寫好,了卻一場心事。

第一單元是生命單元,涉及人生感悟。其中有兩篇小短文就是席慕容的《蟬》與小思的《貝殼》。要說我還是挺喜歡這兩則小短文的,作者在蟬與貝殼這兩個小小的生命上寄寓了深刻的人生道理。前篇文章教會人要像蟬一樣生命不管是短還是長都要好好地活過;後者則是教會人要像貝殼一樣執着與認真,給生命留下些精美的回饋。

在課的設計上,我兩篇文章是摻插着講的,共花了兩課時。一節課就解決了兩個問題,就下課了。時間過得匆匆。主要是因爲在大問題解決的過程中,我安排了不少朗誦與提了不少的小問題。而沒一會兒時間就下課了,還是讓我覺得有些唐突。

兩篇課文摻插着講,解決了兩個問題,剩下的要第二節來講,安排顯然有些不合理了。我在思考這個《短文兩篇》可能還是分開講解的比較好。下次這樣做調整吧。因爲這次課件問題已做了如此設置,就這樣算了。

這個課,我覺得比較好的一點是我的一個作業設計,讓學生寫了篇話題是生命感悟的片段作文。我甚是喜愛這個話題學生寫出來的文字,覺得他們感悟得不錯。

蟬教學反思9

《蟬》是這個單元《短文兩篇》中的第一篇,作者通過描寫夏天聒噪的蟬,這一細小的生命現象寫起,抒寫理性的思考、表達積極的人生態度。以下是我對這節課的反思。

一、本節課的兩點不足

1.導入佔用時間太長,不能扣緊文本

在這一課中的設計中我用虞世南的詩《蟬》作爲導入(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我當時的設計意圖是通過對同題詩歌的解讀,引出新課題,在這一過程中初步培養學生的詩歌鑑賞能力,並逐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然而,在實際的教學中發現,由於這首詩歌對學生而言是陌生的,學生對詩歌的理解存在困難。如“垂緌”和“流響”等詞的解釋都得由教師親自介紹,因此在詩歌意思的講解以及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理解詩歌所蘊含的道理上花了較多的時間。導入畢竟不是課堂教學的核心,因此不能成爲教學的重點,加上一堂課的教學時間有限,所以這樣在課的開頭花了太多的時間。

從另外一個角度上看,導入是爲了教好文本,因此無論如何設計,都必須與文本密切聯繫,不能遊離於文本。然而這節課,爲了導出“蟬”,引用一首學生陌生的詩歌,況且虞世南的《蟬》是一首託物言志的詩歌,詩人借蟬的“居高聲自遠”表達了詩人的志向:做一個立身品格高尚的人,不需要外在的憑藉。課文《蟬》中的蟬則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不管生命短暫還是長久,都應該積極面對,全情投入,堅強、執著地生活。內容上缺乏關聯,致使導入並不能爲文本的教學服務。

再者,導入應該起到的作用是激發興趣、調動情緒、銜接知識。從難度上看,詩《蟬》的難度顯然高於課文《蟬》的難度,以這樣的設計作爲一節課的開頭,顯然不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的情緒也只是畏難的情緒,也起不到銜接知識的作用了。

通過以上幾點來看,這樣的導入無疑是這節課的敗筆。

2.語文的綜合性學習一環節的設計“語文味”不足

本節課設計的另外一個內容是,在預習中佈置學生事先蒐集與蟬相關的材料,由於經驗不足,在佈置預習時未能夠對學生進行指導,導致學生課上呈現的材料中很多是從生物學的角度來了解蟬,如,蚱蟬又名知了,爲同翅目蟬科中型到大型昆蟲,約1500種。體長2~5公分,有兩對膜翅,複眼突出,單眼3個。這有些偏離了語文課的教學範疇。《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關於“綜合性學習”部分是這樣闡述的:“綜合性學習主要體現爲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整體的發展、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在這個表述中,無論是“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還是“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都離不開關鍵詞“語文”。可以這麼理解:綜合性學習的開展是爲了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提升和語文素養的發展。而本節課由於缺乏有效的指導,使這節語文課中的綜合性學習這一環節失去了“語文味”。這是本節課的另一處敗筆。

在課後我認真地思考,如何設計這一環節纔能有效地爲語文的教學服務?如果我在佈置預習時要求學生去查找描寫“蟬”的一些古詩,如“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宋辛棄疾《西江月》)“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宋柳永《雨霖鈴》)等,再引導學生去探究“蟬”這一意象在古典詩詞中所蘊含的情感,這樣的設計不僅有利於學生積累古典詩歌的相關知識,還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但是,這樣的設計如果放在這節閱讀課中,顯然會喧賓奪主。而單獨設計一節《走近古典詩歌中的“蟬”》的研究性學習的課的想法是可行的。

二、本節課的一大亮點

“學習本文先抑後揚的寫法”是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之一,也是這節課的教學重點。突破這一教學重點是這節課的一大亮點。爲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先抑後揚”,在解釋“抑”和“揚”之後,我給學生講了個故事:“某一品夫人做壽,官員們紛紛去賀壽。一人獻上一副對聯,上聯是:一品夫人不是人;再看下聯:兩個孩子都是賊。衆賓客瞠目結舌,一品夫人怒火中燒。這時這個人提起筆,在上、下聯之後加了幾個字,大家拍手叫絕。這時的上聯:一品夫人不是人,本是神仙下凡塵;下聯:兩個孩子都是賊,偷得仙桃敬母親。這就是?先抑後揚?,也叫做?欲揚先抑?。”這樣不僅使課堂生動有趣,也加深了學生對“先抑後揚”這一寫法的印象。

通過這幾年的教學工作,我越來越發現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師擁有的知識越豐富、教學技巧越嫺熟、人文底子越厚實,學生的學習生活就會越愉快,精神教育就越健康。因此經常地進行教學反思是一種對學生負責的行爲,這也是教師的一種責任,是尊重自己、愛護自己、發展自己的責任。

蟬教學反思10

在教學這一課之前,我參考了很多網上其它教師的教學設計與反思,直覺上總感覺不是很好。反覆讀、講故事、組織學生表演,這樣的設計好像很熱鬧,可到底有什麼意義?這樣的課堂目標指向哪裏?思索許久,我覺得本課雖然是個簡單的故事,卻因爲這個故事的簡單導致教師對文本的分析不夠,導致對教學目標把握不夠到位。

我覺得這一課講述的是一個簡單而又特殊的故事。之所以說它是個特殊的故事,是因爲它是以一個大故事中套着小故事的形式出現。大故事是一位少年利用講故事的方法巧勸吳王,讓吳王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這件事,小故事就是少年給吳王講的那個《螳螂捕蟬》的故事。在教學中,我們應當怎麼處理這兩個故事之間的關係呢?我想,首先這兩個故事是相對獨立的。第一、小故事可以從大故事中脫離而成爲一個完整的故事,大故事也可以略寫小故事而不失其完整性。第二、小故事有其特定的寓意“不要一心只想得到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潛伏在身後的禍患”,大故事也有其特定的含義“直勸不如巧勸”。其次這兩個故事的'教學是相互關聯的,教學小故事是進一步教學大故事的前提條件,教學大故事是教學小故事的必然歸宿。由此,可以看出,小故事的教學是大故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同時又不能脫離大故事的教學單獨進行,必須有機地統一在一起才行。

在教學中,我從小故事突破,通過這樣三個問題串起全課:

1、蟬、螳螂、黃雀眼前的利益是什麼,身後隱伏的禍患是什麼?吳國明白了什麼?

2、爲什麼大臣們都沒能勸住吳王,而這位少年卻做到了?少年的勸妙在哪?

3、這是一個怎樣的少年?

在教學第一個問題時,我結合練習冊指導學生自學,解惑,並指導複述。第二、三個問題的教學是本課的重點,我通過問題驅使的學習方法,讓學生自學,而後進行交流指導。通過對人物心理的分析讓學生體會少年和吳王對話時的心情。抓住“他們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卻沒顧到自己身後正潛伏着禍患呢”一句,感受少年心憂國家命運、冒死直諫的勇氣。學生通過默讀思考,比較大臣們和少年在勸諫方法上的不同。然後,再次分角色表演,讓學生體會吳王在聽到兩種不同的勸諫時的心情會有何不同,最終總結出“直勸不如巧勸”這一道理。並由此引申開來,教育學生在勸說別人特別是勸說長輩時更要注意說話的技巧。

遺憾的是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多了,課堂上似乎有些沉悶了。對於這篇文章的朗讀指導在課堂上也有所欠缺了,學生的分角色朗讀,也沒有落實。似乎一堂課的時間還並不夠。很是矛盾,給予學生思考的時間多了,有些問題就沒有辦法在課堂上解決了。如何讓課堂更有效,這是我們需要不斷在教學中摸索,解決的大問題。

蟬教學反思11

語文教學,要以學生實踐爲主,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螳螂捕蟬》這篇寓言故事內容並不複雜,學生通過預習就能掌握。“螳螂捕蟬”和“吳王攻楚”之間的聯繫,學生也能夠輕而易舉地理解。學生一讀就能明白的課文,如何激發他們繼續求知的興趣呢?我認爲,關鍵就是要實現對教材的重組。

結合本課獨特的“大故事套小故事”的框架結構。我採取“整體→局部→整體”的方式,先對故事整體有個初步的認識,再深入到對小故事內容的剖析、寓意的理解,穿越回故事的起因對比體會少年的勸說之巧妙,最後對人物、故事情節、寓意都有了全面的把握。

教學時,首先,利用概括提示引領學生初快速地抓住事件梗概,同時進行板書,學生對文章的整體也就一目瞭然了。倘若進一步要求學生僅根據板書的三個詞語“少年”、“吳王”和“螳螂捕蟬”再進一步提煉文章的主要內容,以達到讓學生歸納出對敘事性作品主要內容的概括方式的目的。但考慮時間的關係,這一環節並沒有付諸實踐。

隨後,在學生對文章整體有了清晰認識的前提下,打破故事前因後果的順序,直奔中心。讓孩子們自讀“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故事,從遣詞造句中發現蟬、螳螂、黃雀的共同點,提出質疑,在小組討論中合作解決發現的問題。扣住三者“一心”的不同表現,教師提問,孩子們扮演角色答問,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在趣味問答中進一步加深對寓意的理解,寓教於樂。上完課後細想,這些問題及答案都很簡單,如果在小組討論的時候就有目的地讓孩子們自己分角色來進行創造性的問答表演,是否更有利於孩子們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呢?

對“恍然大悟”、“固執”和“死”等詞的解讀,注重發展孩子們的語言理解和運用能力。“還有哪些詞語也含有突然明白的意思呢?”讓孩子們明白同樣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詞語來表達;“這兩句話裏面的‘死’意思一樣嗎?”又體會到同樣的字詞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意義又有所改變,對其理解不能斷章取義。既指導了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又達到了積累習作素材的目的。

本課最大的遺憾就是拓展延伸的環節設置過於草率。“從中我們能看出少年是個什麼樣的人?從哪裏看出來?”這個問題限制住了學生思考的角度,前一個問題他們已悟出了少年的機智,因此很多學生被我引進了誤區,緊緊抓住“機智”不放,在課文中到處蒐羅。竊以爲,如果將問題改爲“你覺得少年還有哪些品質值得我們學習呢?”更有利於孩子們發散思維。最後一個問題,要讓孩子們在極短的時間內聯想平日積累和生活實際講述“像少年這樣善於巧(智)勸的故事”是個高難度的動作,所以導致了冷場。假如我能預設到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提前自己準備一些類似的故事,不僅能有效地擴大孩子們的知識面,更能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了。或者,遵循高年段讀寫相結合的特點,將最後一個問題改爲創設情境,讓孩子們用三分鐘左右的時間進行一個小練筆,再在班級進行分享,達到讀寫結合,趁熱打鐵之效。

縱觀全課,雖然環節的設計較爲緊湊,但在實際的操作中還有很多需要細化改進之處。這也是本課的遺憾之筆,爲今後的設計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蟬教學反思12

《蟬和狐狸》是《伊索寓言》中的一則,主要是講了狐狸花言巧語想把蟬從樹上騙下來吃掉,但聰明的蟬十分善於觀察、善於思考,沒有上狐狸的當。這個故事生動有趣、跌宕起伏,告訴我們要善於吸取教訓的哲理。在學校能手展示課上我就上了這一課,反思這一課的教學我覺得有得有失。

1、注重對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挖掘

情感,態度、價值觀是依附於課文載體實現的。它的實現需要老師給予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通過學生自己去體驗、去領悟。在這堂課的教學中,我充分關注教學對象的情感體驗,並抓住了課文與學生的情感契合點。在學生學完了這篇寓言的寓意後,我設計了這個問題:“你是一個聰明的人嗎?你覺得生活中我們要善於吸取哪些教訓?”同學們說了許多生動的事例。因此,我深深地體會到語文教改中提到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並不是停留在中心思想、主題的歸納上,而應面向生活,走進社會,讓學生在語文教學中充分地展現自己的喜怒哀樂。

2、 有效互動,積極評價,營造民主氛圍

在這堂課上,我與學生一直處於“對話”的狀態,與同學們一起朗讀體會狐狸的狡詐,想象蟬的內心活動,我覺得只有在師生的有效互動中,真正的民主課堂才能建立,也只有在民主的氛圍中,學生才能無拘無束,暢所欲言。

當然,在某些環節的處理上,我認爲還有欠完善的地方,值得推敲;在講課時,感情的投入與感染能力還有待加強。我希望語文能成爲學生們都喜歡的科目,我將爲此繼續努力!

蟬教學反思13

本課仍然延續前兩課的教學思路:側重方法引導。七年級的同學雖然已經學習了六年的母語,但是多數還停留在讀背階段,是一種機械的淺顯的學習。比較閱讀的訓練卻是一種理性層面的訓練。

考慮到學生初次接觸比較閱讀,一時無從下手。教師在比較閱讀之前給予簡單提示:從內容、寫法、結構、主題、語言等方面入手。同學探究兩文的相同之處後教師出示自己預先寫好的賞析短文。

這篇賞析短文,教師有意寫得很淺顯。因爲太深容易讓學生產生畏難情緒,更不利於以後的學習。但淺顯不等於隨意,每一點都緊扣着課文,從內容到寫法,再到語言,層層深入。

教師邊朗讀賞析短文邊稍作講解,提醒同學們閱讀課文時注意包括標點符號在內的細節。有了範例,就有了抓手。學生的思路得到開闊,接下來的答問質量明顯提高。

蟬教學反思14

小學語文《螳螂捕蟬》是一篇古文寓言故事。文章主要寫了:吳王想要攻打楚國,想法已定,不容更改,一年輕人出於對國家利益的考慮,用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故事使吳王放棄了攻打楚國的想法。文章情節簡單,寓意深刻。

在備課過程中,我考慮到學習古詩文與現代文的不同,因此在課上先講述了學期古詩文要注意的幾點要求,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會感到生疏。

在備課過程中,我還考慮到螳螂捕蟬與打仗的聯繫,如果老師只運用語言去描述,學生理解起來會有一定的難度。於是我出示了一張地形圖,使學生很容易的理解了兩者之間的關係,明白了文章要說明的道理:考慮問題要周全,同時也使文章主要人物(年輕人)的特點:機智、勇敢、以國家利益爲重出現在學生的眼前。文章的重難點得到解決。

在講課過程中我還注重朗讀的指導,教給學生朗讀古詩文的方法,並運用多種方法讀課文,從而激發學生朗讀古文的興趣。

蟬教學反思15

回顧這一節課,我不自覺地以朗讀爲主要手段,以中心問題引領學生來理解文本,通過數字的對比讓學生感悟生命的長和短,也讓他們自主發現了問題,並在我的引導下一步一步地解決了問題。雖然學生程度不好(這從找中心句需要九個學生回答可見一斑),但只要老師放手讓學生去閱讀、去理解、去感受,相信學生,多引導學生,他們還是能達到你的基本教學設計要求的。我們老師需要做的是點燃學生頭腦中的這個火把!

範例四《蟬》教學反思我想到特級名師竇桂梅的博文中寫的,有些譯文已經失去原作真實意圖的精髓,對於這種課文老師一定要先對原著進行解讀,真正理解了作者的意圖,進行整合後再成爲課堂上的東西。這需要老師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進行前期備課。

在課堂上我讓學生自己學習課文,然後填寫關於蟬的生活習性的調查表,簡單明瞭,培養孩子對生物的興趣和科學實踐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