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別人沒想到的》教學反思

在教學《想別人沒想到的》這篇文章時,因爲課文內容較爲簡單,我讓學生作了全面瞭解之後,問:“我認爲二徒弟畫的駱駝最多,你們爲什麼認爲小徒弟的畫最好?”學生找出了文章的關鍵段落,也就是畫師的話,都贊同畫師的意見。小徒弟雖然只畫了兩隻駱駝,但從深山裏可以走出無限多的駱駝,具有代表性。同學們到此也體會到了小徒弟的構思的獨到之處,想別人沒想到的,纔可以有驚人之作,驚人之舉。

《想別人沒想到的》教學反思

爲了讓學生再次體會到想別人沒想到的奇妙,我準備向同學們講幾個經典實例,再讓他們自己講一講在自己身上發生的獨特之舉。我先講了一個小故事,富翁爲了考驗三個兒子是否聰明,於是把同樣多的錢給了他的三個兒子,讓他們不管買什麼都必須填滿一間屋子。最終,只有小兒子買了一根蠟燭,讓光亮充滿了整間房屋。小兒子是三個兒子中最聰明,最會動腦子的。

第二個例子是宋代皇帝趙佶考驗畫師出的一道題:深山藏古寺。

第一個畫師:畫了一座深山,前面一座寺廟。

第二個畫師:畫了一座深山。

第三個畫師:畫了一座深山,露出寺廟的一角。

第四個畫師:畫了一座深山,深山上面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小路上一個和尚正在挑水。

我問:“你認爲那幅畫好?”

學生異口同聲:“第四幅畫的好。”

我追問:“爲什麼?”

學生說:“第一幅畫,寺廟在外面,沒有藏起來。第二幅畫沒有寺廟。”

學生:“第四幅畫中有和尚,有和尚就有寺廟。”

“第三幅畫也只畫了寺廟一角呀,怎麼不好了?”

學生:“第三幅畫中的寺廟沒藏起來,它還露出來一角。”

(沒想到學生對“藏”字理解這麼深,知道抓關鍵字來欣賞畫。同時,也說明了他們已經懂得,想別人沒想到的就會有出人意料的效果。)

原本打算講“踏花歸來馬蹄香”的'典故,當我把這句詩寫到黑板上時,改變了主意:“如果是你,你準備畫什麼?做到想別人沒想到的。”

許多學生舉手,紛紛發表看法。

學生:“我準備畫一地的花,上面走着一匹馬。”

學生:“我準備畫一片桃花林,落花繽紛,一匹馬從這兒經過。”

學生:“我畫一匹馬,馬身上都是花。”

學生:“我在地上畫許多花草,再畫一個馬蹄印。”

……

最終,候源說:“我畫一匹馬,再畫許多蝴蝶和蜜蜂。”

我不由得“太好了!竟然和古時候的大畫家不謀而合。”

爲了再次體會出奇制勝的妙處,我再次問道:“好在哪?”

學生:“有蝴蝶蜜蜂,就有花香了。”

……

真的沒有想到,學生的想象力竟如此豐富,如此奇妙。只要給學生想象的餘地,必能迸發思維的火花。我們的課堂也要“想別人沒想到的”,才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