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教學反思

咬文嚼字這篇文章歷來認爲較難,枯燥。本年度教授這節課,給了自己很大的啓發。那就是:學生其實還是很有創作熱情的,只是我們慢慢地把他們的創作熱情給消磨了。

《咬文嚼字》教學反思

支教本課時,自己並沒有太多新意的教學設計。大致流程爲:第一課時自主閱讀,找出本文朱光潛認爲咬文嚼字的含義是什麼?無論閱讀還是寫作,我們都必須有一字不肯放鬆的謹嚴精神。文章1—5段 舉了哪些事例? 從哪一個方面闡述咬文嚼字的道理?

推敲的故事 朱光潛認爲哪個字好?你認爲哪個字好?

蘇軾的詩歌修改前後有什麼不同效果?什麼是套板反應?生活中還有哪些類似的事例?

拓展訓練:蘇小妹咬文嚼字,早梅一字師,春風又綠江南岸,到過入滿,有何差別? 古人咬文嚼字的名句。總結本課對我們寫作的啓示。

整個教學流程也比較大衆化,但是在拓展訓練環節,當學生選字眼的時候,熱情高漲,大膽嘗試的狀態歷歷在目。推好還是敲好,學生也是各抒己見。春風又綠江南岸,學生改了一個“潤“字,也改得很妙。可見,學生無論閱讀還是創作的激情還是有的`,可是爲什麼我們的學生都不願意寫作文呢?包括我們的老師自己也不願意寫作文?怎樣激發學生的創作興趣,我覺得至關重要。

高二階段訓練的是議論文,議論文怎樣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很值得自己思考。與其一次次地讓學生艱難地挖空心思地創作,不如讓學生找到閱讀和寫作的樂趣,一發而不可收拾。

其實,學生是願意創作的,如果讓學生去創作劇本,他們願意,如果讓他們演劇本,他們更願意。如果讓他們創作詩歌,他們也願意,品味詩歌,遣詞造句,也別有風味。如何激發學生的創作慾望,是我們語文教師的當務之急。

看了小編的《陳情表》教學反思,大家覺得怎麼樣。本文教學中小編始終貫徹提綱挈領法。注重引導討論,開發學生智力。培養學生探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