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下冊《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學反思

身爲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二年級下冊《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二年級下冊《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學反思

二年級下冊《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學反思1

今天處裏搞活動,由我執講《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這一課,剛開始備課時感覺無從下手,因爲這是一首科學性、知識性很強的詩歌,如果處理不好,可能會上成常識課。經過查閱各種資料,終於有了頭緒,最後我把它看成是一首文字秀麗,同時包含豐富自然知識的兒童詩。讓孩子通過學習,掌握一些辨別方向的方法,體會大自然的奧祕。

二年級學生生活經驗膚淺,方位感很弱,雖然在數學課上學過辨別方向,但那是平面的,和本課的實際生活中的立體感知是有很大差別的。所以,我把“運用多種方式讓學生掌握一些辨別方向的方法”作爲教學重點。難點是“啓發學生孩子要留心周圍事物,發現科學知識,做生活的有心人。”因爲,生活當中處處有語文。從生活走入文本,再從文本走入生活,把二者有機結合。我想,這樣就是學習語文的樂趣和意義所在吧。

這篇課文是以詩歌形式出現的,朗朗上口,淺顯易懂。但低年級的孩子注意力時間短,如果只是老師在枯燥地講解,勢必會使孩子喪失學習興趣。而且,課文中出現的天然指南針對於二年級的孩子來說,與現實生活是有距離的,爲避免枯燥乏味,我充分運用了多媒體課件,多形式的教學方法,有效激發和調動孩子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慾望。把整堂課貫穿於送迷路的小白兔回家,經過重重考驗,通過闖關拿寶藏裏的鑰匙,給小白兔指點方向。充分調動孩子的學習慾望,在學習中激發他們的愛心,又能在整個故事中學到知識。

低年級的小孩子畢竟認知能力有限,需要老師的“引”和“導”。有時,老師交給他們書寫生字的筆順和要點,也有一些孩子不會規範書寫,書寫時很隨意,生字指導也就極爲重要。在教學中我有針對性地選擇有代表性的字來指導識記和書寫。比如我在指導書寫“慌”,讓孩子自己發現在書寫時應注意什麼地方,孩子們會很認真的指出要注意左窄右寬,亡字不要加點,一豎要寫在豎中線上等等,讓孩子自己成爲學習的主人。讓孩子感到學習生字是一件很有趣的事。這樣,孩子們就能識記的牢,書寫的對。孩子是最樂意當“小老師”的,所以,在孩子們書寫完之後,我設計了讓孩子們同桌互相檢查書寫,寫的好的給他獎勵一個星星,寫的不好的給指出不足的地方並改正。在平日教學中,我一直很重視引導孩子在積累詞語的基礎上學會運用,所以,在每每遇到一些詞語時我都會進行拓展,讓學生把這些詞與生活相聯繫,再靈活地進行詞語搭配,最後用這些詞進行說話。

這已是二年級的下半學期,爲了更好地與中高年級接軌,在平日的教學中,我就有意識地注重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讓孩子們練說,練筆。在這節課,我也力求體現我的教學設想,讓孩子走入文本,換位體會。我想,孩子們能在趣味無窮的語文學習中領會到大自然無窮無盡的奧祕,增強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意識,做生活的有心人。因爲生活當中處處有語文,生活中獲得知識可以幫助理解文本,文本中學到的知識更有利於生活。

二年級下冊《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學反思2

【學習目標】

1、會認“針”等4個生字,會寫“忠”等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大自然的奧祕和情趣。

3、掌握一些辨別方向的方法,留心周圍事物、發現科學知識的意識。

【課前準備】

1、指南針。

2、課件:天然的指南針。

3、生字詞卡片。

4、瞭解辨別方向的其他方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故事導入,揭示課題

1、故事導人。(故事主要內容是去野外遊玩,不小心與同學們走散,迷了路)

2、設疑:這時該怎麼辦?(請學生想各種可能)

3、揭示課題,老師板書。

二、初讀課文,隨機識字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檢查自學,隨機識字:

先讓學生了解詩歌特殊的分節方式再指名分節讀,在讀中正音。本課的四個生字都是翹舌音,要指導學生讀準字音。

3、再讀課文,思考課文裏介紹了幾種辨別方向的方法,用筆做上記號。

4、出示指南針,簡單介紹它的作用。

5、討論交流:課文中講的“天然的指南針”指的是什麼?(太陽、北極星、大樹、積雪)

三、細讀課文,自主學習

1、在2~5節中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節進行研究。(四人小組學習)

讀一讀,想一想,說一說,問一問。

2、小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結合學生的回答,理解“忠實”“嚮導”“稠”“稀”“分辨”等字詞。

並用課件演示文中四種辨別方向的方法。同時瞭解能辨別方向的原因。

3、指導朗讀。

四、總結課文,指導書寫

1、齊讀課文。

2、鞏固生字:(做從生字卡片中找字的遊戲)

⑴ 我有一顆中國心。(忠)

⑵ 左右結構的字。(稠、針)

⑶ 找找上下結構的字。(忠、盞)

⑷口頭填空:一( )燈。

3、指導書寫:

⑴ 引導學生髮現規律。(如第一行的三個字是上下結構,三個字都是上窄下寬;第二、三行的六個字都是左右結構,而且都是左窄右寬)

⑵ 讓學生說說寫這些字應該注意什麼。

二年級下冊《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學反思3

《要是你在夜晚迷了路》是一首以自然科學爲題材的兒童詩歌,向孩子介紹了在自然中很多細微的、能幫助人們識別方向的自然現象。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做到了如下幾點:

1.在識字部分能夠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自主學習識記生字。並採取都種形式幫助學生識記。

2.採用了多種形式的讀文方式,有:指名讀、自由讀、齊讀、選擇自己喜歡的小節讀,激發了學生讀文的興趣,使學生在多種形式、多次讀文的過程中能夠比較好的理解課文內容,做到有感情朗讀課文。

3.能運用課件簡化並突破了課文的重、難點,使學生直觀形象地認識了大自然中天然的指南針“太陽、北極星、大樹、積雪”,對理解了課文內容有很大的幫助。

4.對於課堂上學生提出的問題能夠靈活應對。

不足之處:

1.課件中的圖片並沒有起到預期的作用,在使學生能夠形象直觀地認識大自然中天然的指南針方面發揮的作用極小。

2.導課部分沒能引起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且對於學生的鼓勵性語言還不夠,沒有能夠調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性,參與的學生還不夠廣泛。

3.在對第5小節“溝渠裏的積雪哪邊化的快哪邊化得慢,化得快的那邊是南面還是北面,爲什麼?”這個問題的處理上雖然有利用課件直觀演示,但是由於準備不夠充分,部分學生還是沒有弄明白。

二年級下冊《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學反思4

人教版第五個單元主要是圍繞自然現象、自然景觀來編排的。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一篇科學性、知識性非常強的文章,處置的不好很容易上成常識課,變得枯燥乏味,甚至死板。如何讓小朋友覺得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畫卷,一本永遠也讀不完的“書”,是那麼神祕、那麼有趣……於是在自身對課改新大綱感悟和認識上,具體體現以下幾點:

1、品味美感。詩歌教學應更強調多讀少講,讓同學在讀中感悟,讀中理解,讀出情感,讀出味道。在讀本文時,讓同學邊讀邊考慮,讀懂其中的科學知識。而不是一味的講解灌輸,讓小朋友真正成爲課堂的主人,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而理解文章。這也防止了將本文變成常識課。讓小朋友在語文的情感世界裏真正走一趟,用情感驅動語文知識。同時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對同學的評價,重視發揮自身的人文精神去滋潤、去涵養、去提升同學人文素養和品味。

2、重交流。 這堂課裏首先做到教師和同學語言的融合,教師的語言是談話式的,不是問答式的,不是生硬的,是親切的師生無拘無束,平等的對話。其次創設各種情境進行交際,如:教學第二段時,教師扮演迷路的小孩,同學當太陽指點方向;又如:教學第三段,讓同學當北極星考一考同學怎樣區分方向;再如教學第四自然段,讓同學演大樹,自我介紹大樹指點方向的方法。讓同學根據理解充沛的說,很好的鍛鍊了同學的表達能力。

3、拓展。在本課中我重視了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重視通過鑽研、利用教材,引導同學走向更廣闊的語文學習空間。如教學“第五自然段”,通過實驗同學知道溝渠裏的雪哪邊化得快,哪邊化得慢後。讓同學改寫這節詩句,實現了讀寫遷移;如在教學完四種天然指南針後,把它們是怎樣準確指點方向歸納爲“我會填”,讓同學自由說、開火車說、沒有發過言的站起來說,全面參與,大面積練習。在最後,我提出了“你還知道哪些天然的指南針?”,不只是拓展同學的思維,更是引導同學更開放地學習語文,並培養同學學會課外蒐集資料的興趣,加強了同學自主學習語文的實踐活動。並且讓同學仿照詩歌的形式寫一寫,說一說。更爲小朋友們拓寬視野做好鋪墊,讓小朋友們願意閱讀相關書籍,豐富自身的只是儲藏。

待改進的地方:

1、因爲平時很少講公開課感覺很有些緊張,放得不開。我想自身在以後更多的關口中,都應該淡然處之,坦然面對,這樣才更能發揮展示課堂的機智。

2、在努力想構建開放的語文課堂中自身的語言還是有些急躁。

3、在交流環節上可以用小紙條將四種天然指南針區分的方法以列表的形式在班上分小組討論後在交流。更能體現同學的自主。

二年級下冊《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學反思5

這是一篇科學性、知識性非常強的文章,處理的不好很容易上成常識課,變得枯燥乏味,甚至死板。如何讓孩子覺得大自然是一本永遠也讀不完的“書”,是那麼神祕、那麼有趣……這堂課裏首先做到教師和學生語言的融合,教師的語言是談話式的,不是問答式的,不是生硬的,是親切的師生無拘無束,平等的對話。其次創設各種情境進行交際,如:教學第二段時,教師扮演迷路的小孩,學生當太陽指點方向。

又如:教學第三段,讓學生當北極星考一考學生怎樣辨別方向;再如教學第四自然段,讓學生演大樹,自我介紹大樹指點方向的方法。把枯燥的科學性知識,以往的語言,本課學習的語言,加以運用和創造,這正是語文學習的重點。通過鑽研、利用教材,引導學生走向更廣闊的語文學習空間。如:教學“太陽”指點方向時,通過當太陽幫迷路的小孩指點方向的遊戲中,巧妙地把太陽在早上、傍晚的所指方向蘊含其中,並積累詞語“旭日東昇”“夕陽西下”;再如對“忠實”這一詞語的理解,在讓學生理解“太陽爲什麼是個忠實的嚮導”的基礎上,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說說值得自己信任、可靠的人和事,使語文從課內延伸到課外。

又如:第三自然段的難點是如何在黑夜裏找到北極星,利用課件形象演示後,讓學生找找兒歌的後半部分,巧妙的把找北極星的方法集於易讀易記孩子喜聞樂見的兒歌中;如教學“第五自然段”,通過實驗學生知道溝渠裏的雪哪邊化得快,哪邊化得慢後。讓學生改寫這節詩句,實現了讀寫遷移;如在教學完四種天然指南針後,把它們是怎樣準確指點方向歸納爲“我會填”,讓學生自由說、開火車說、沒有發過言的站起來說,全面參與,大面積練習。在最後,我提出了“你還知道哪些天然的指南針?”,不僅是拓展學生的思維,更是引導學生更開放地學習語文,並培養學生學會課外蒐集資料的興趣,加強了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實踐活動。

二年級下冊《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學反思6

缺點

第一節課上課開始時投影儀發生了一個小小的故障,然而自己的思路完全定在了課件上,缺乏脫離課件而駕馭課堂的能力,關鍵在於沒有把教案的重點和亮點熟記於心。雖然備課的時候是按照“學生說到哪裏,我就指導到哪裏”的原則,但是上課時卻沒有很好的將這一原則貫穿於整個的學習過程中。

課後交流的時候,大家說我的聲音有點小。這方面需要在講課的時候特別注意一下,必須讓學生聽清楚要講的內容。

上課的時候,我在教室裏走動的速度比較快而且頻繁,以致學生光顧着找我而影響了自己的思路。爲了照顧到那些不注意聽講的,我完全可以慢慢地走過去輕輕地敲一下桌子,讓學生知道我的走動並不是漫無目的的。這樣既可以照顧到大多數學生也可以不分散注意力集中的學生。

上課時有位同學提出“爲什麼把毛主席比喻爲北極星?”的問題,我當時只顧着理解本課文中辨別方向的方法了,對這一問題沒有仔細思考。課後交流後,經大家的一番解說,我才明白原來問題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難,只不過是一個淺顯的道理。毛主席就像北極星一樣爲我們中國指明瞭一條路,他們的作用是一樣的。當時只是浮於文章的表面沒有很好的思考文章的延伸意義,需要在課後多讀一些書多掌握一些知識。

自己的肢體語言用的還不夠,需要多鍛鍊一下。

優點:課堂上鼓勵性的話語用的較多如“好”“很好”“對”“可以”,大多數同學都能照顧到,時間的分配上還可以,學生髮現了問題一般靠同學之間的相互幫助進行解決,鼓勵他們觀察相同點和不同點以區別記憶。

二年級下冊《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學反思7

這是一篇科學性、知識性非常強的文章,處理的不好很容易上成常識課,變得枯燥乏味,甚至死板。如何讓孩子覺得大自然是一本永遠也讀不完的“書”,是那麼神祕、那麼有趣……這堂課裏首先做到教師和學生語言的融合,教師的語言是談話式的,不是問答式的,不是生硬的,是親切的師生無拘無束,平等的對話。其次創設各種情境進行交際,如:教學第二段時,教師扮演迷路的小孩,學生當太陽指點方向。

又如:教學第三段,讓學生當北極星考一考學生怎樣辨別方向;再如教學第四自然段,讓學生演大樹,自我介紹大樹指點方向的方法。把枯燥的科學性知識,以往的語言,本課學習的語言,加以運用和創造,這正是語文學習的`重點。通過鑽研、利用教材,引導學生走向更廣闊的語文學習空間。如:教學“太陽”指點方向時,通過當太陽幫迷路的小孩指點方向的遊戲中,巧妙地把太陽在早上、傍晚的所指方向蘊含其中,並積累詞語“旭日東昇”“夕陽西下”;再如對“忠實”這一詞語的理解,在讓學生理解“太陽爲什麼是個忠實的嚮導”的基礎上,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說說值得自己信任、可靠的人和事,使語文從課內延伸到課外。

又如:第三自然段的難點是如何在黑夜裏找到北極星,利用課件形象演示後,讓學生找找兒歌的後半部分,巧妙的把找北極星的方法集於易讀易記孩子喜聞樂見的兒歌中;如教學“第五自然段”,通過實驗學生知道溝渠裏的雪哪邊化得快,哪邊化得慢後。讓學生改寫這節詩句,實現了讀寫遷移;如在教學完四種天然指南針後,把它們是怎樣準確指點方向歸納爲“我會填”,讓學生自由說、開火車說、沒有發過言的站起來說,全面參與,大面積練習。在最後,我提出了“你還知道哪些天然的指南針?”,不僅是拓展學生的思維,更是引導學生更開放地學習語文,並培養學生學會課外蒐集資料的興趣,加強了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實踐活動。

二年級下冊《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學反思8

這是一首以自然科學爲題材的兒童詩歌,向孩子介紹了在自然中很多細微的、能幫助人們識別方向的自然現象,這首詩歌易懂,很能引起孩子們對大自然的興趣,並使他們懂得大自然中的很多現象,只有細心的孩子才能觀察到。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做到了如下幾點:

1、注重語言的積累和運用的訓練。由字、詞、句到段都培養了學生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的能力。如:在進行“忠”和“盞”的教學中把它們與句子結合起來,進行學習,拓展延伸到“除了課文中所說的忠實的嚮導以外還可以說忠實的什麼”,“北極星是盞指路燈”這句話還可以怎樣說等。在學完四種辨別方向的方法後,讓學生結合自己蒐集的資料像課文中所寫的那樣再說一段話,給學生充分的語言訓練時間,提高了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2、恰到好處的運用了多媒體簡化並突破了課文的重、難點,使學生直觀形象的理解了課文的內容。

3、採用了多種形式的讀文方式,有:指名讀、自由讀、與小夥伴合作讀、接龍讀、範讀、齊讀、選擇自己喜歡的小節讀、小組合作讀,激發了學生讀文的興趣,使學生在多種形式、多次讀文的過程中輕鬆地理解了課文的內容。

4、培養了學生蒐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不足:在對第5小節“溝渠裏的積雪哪邊化的快哪邊化得慢,化得快的那邊是南面還是北面,爲什麼?”這個問題的處理上沒有利用多媒體直觀演示,部分學生還是沒有弄明白。如果能在學生彙報時適時的利用多媒體演示,教師相機用語言來進一步說明,我想這個難點便會迎刃而解。

二年級下冊《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學反思9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這個單元重點是圍繞自然現象、自然景觀進行編排的,重點培養學生汲取自然知識,培養會觀察的習慣。本文是一首秀麗的小詩,語言特別優美,讀起來琅琅上口,因此在定位本課的教學目標時,我就重點確定了朗讀,邊讀邊思考,在讀中感知語言,在讀中體會情感,在讀中領悟大自然的奧祕。

本文爲我們介紹了四種指南針,忠實的嚮導太陽,指路明燈北極星,大樹和溝渠裏的積雪,二年級學生生活經驗膚淺,方位感很弱,雖然在數學課上學過辨別方向,但那是平面的,和本課的實際生活中的立體感知是有很大差別的。所以,本文的教學重點還有“運用多種方式讓學生掌握一些辨別方向的方法”,難點是“啓發學生孩子要留心周圍事物,發現科學知識,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當中處處有語文。從生活走入文本,再從文本走入生活,把二者有機結合。我想這就是學習語文的樂趣和意義所在吧。

在第一課時裏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生字詞,讀通了課文,理解了不懂的詞語。第二課時就重點學習四種指南針。我採用了的是詳細講解第一個天然的指南針太陽,並總結學習方法,剩下的三種指南針讓孩子們以四人小組的學習方式進行小組學習。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每一個孩子,每個學習小組的孩子積極交流。而後我讓學習小組分派代表彙報交流結果。在交流的同時解決一些難以理解的問題,如爲什麼枝葉稠的一面是南方,枝葉稀的一面是北方,並解決課文中的難點:溝渠裏的雪爲什麼化得快的一面是北方,化得慢的一面是南方?

同時注重了語言的積累和運用的訓練。由字、詞、句到段都培養了學生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的能力。如:在進行“忠”教學中把它與句子結合起來,進行理解學習,拓展延伸到:下面這些情況我們又該叫他忠實的什麼,從忠實的觀衆、忠實的夥伴中加深對忠實的理解。創設情境來自由表達,如果你是原野上這棵大樹,一個迷路的小朋友站在你的面前,你會怎樣告訴他用你來辨別方向。

本節課中採用了多種形式的朗讀課文方式,有:指名讀、自由讀、與師生合作讀、範讀、齊讀、選擇自己喜歡的小節讀、小組合作讀,激發了學生讀課文的興趣,在多種方式的朗讀中培養了學生的語感。

在學習溝渠裏的積雪時,我發現:要突破一個課時的重難點,光自己理解還遠遠不夠,還得認真瞭解學生的學情,充分預設每個孩子可能出現的狀況。這裏學生原有的知識是南方的積雪融化得更快,北方的融化得更慢。所以學生彙報時就重點質疑了這一點。我想起了一個老師曾說過,如果學生還不能讀懂,而你又不能很好地引導時,就讓他再回到課文中去。於是我又把這個問題推了回去:你們再認真讀讀這段話,去尋找奧祕,這是哪裏的積雪?於是孩子們豁然開朗,馬上就打到了“溝渠”這個關鍵詞語,同時運用課件,太陽光的直射,南面被山所遮擋,孩子們水到渠成地理解到地理位置不同,積雪所在的方向位置變化也就不一樣。最後,我領引學生觀察作者的詞順序化得快對應下一句是北面,化得慢對應的是南面,從而感受到作者的用詞之嚴謹。這樣,既激發了學生解決問題求知熱情,又讓學生在情感領域裏意識到:留心周圍事物、發現科學知識,要從疑問開始!我們的教學也更爲實效地解決了重難點。原來,文本中字裏行間,引發着教學設計的靈感。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作者也有隱藏最佳教學設計的時候,需要我們教者去發現。

課文最後的拓展中,我提出了“你還知道哪些天然的指南針?”,不僅是拓展學生的思維,更是引導學生更開放地學習語文,並培養學生學會課外蒐集資料的興趣,加強了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實踐活動。有的學生說可以根據青苔來辨別方向:“不長青苔的一面是南面,長青苔的一面是北面。”有的學生說可以根據樹木的年輪辨別方向“年輪寬的一面是南面,年輪窄的一面是北面”。在孩子們的資料彙報中,讓他們實現資源共享,豐富知識。爲了引導學生走向更廣闊的語文學習空間,我特意向全班同學推薦了《十萬個爲什麼》,希望他們能從中獲得更多的知識。

同時本課也存在不少問題,最重要的一點是對這四種指南針沒有做到有詳有略,平均使力後的結果就是最好積雪那一小節的難點突破時間不夠。因爲這是四種並列的段落,所以在教學時只要重點品讀太陽這一種指南針,然後中間的兩種學生彙報得不錯就可以不用多加引導,然後省出更多的時間去突破最後那個難點。

其次,在進行小組合作時,感覺孩子的合作的熱情高漲,現在也形成了討論的氛圍,但是在彙報的過程中,怎樣引導學生多傾聽並學會補充其他同學的觀點,也是以後的課堂上需要重點反思的地方。

二年級下冊《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學反思10

這是一首以自然科學爲題材的兒童詩歌,向孩子介紹了在自然中很多細微的、能幫助人們識別方向的自然現象,這首詩歌易懂,很能引起孩子們對大自然的興趣,並使他們懂得大自然中的很多現象。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興趣濃厚,教學效果良好。

由於小學二年級學生年齡較小,對於新鮮事物比較感興趣。所以在課程開始的時候,我以遊戲爲載體,引導學生學習了生字詞,同時在課文學習過後加入了挑戰:看圖片找方向。利用巧妙的語言將學生的學習激情調動起來。

在教學中,我還注重穿插字詞教學,做到詞不離句,讓學生從字到詞,從詞到句逐步理解到運用。在理解“溝渠”一詞時,我並沒有乏味的說教,解釋。而是先讓孩子們說說自己的理解,再結合圖片理解詞語,做到了圖文結合。這樣即培養了學生的說話能力,發散了思維,還理解了詞語。在“盞”字的教學中,我讓學生自己觀察,學生很快的辨認出這個字的書寫要點。還有在課堂中隨時糾正學生回答問題的不完性,培養他們從小就要有說完整句子的習慣。

第三自然段的難點是如何在黑夜裏找到北極星,利用課件講解方法後,我讓學生在圖片中找找北極星,這就把書本上的知識運用到了實際中。在教學第五小節時,學生通過討論、畫圖的方法知道了溝渠裏的雪哪邊化得快,哪邊化得慢。最後,我提出了“你還知道哪些天然的指南針?”,不僅是拓展學生的思維,更是引導學生更開放地學習語文,並培養學生學會課外蒐集資料的興趣,加強了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實踐活動。

這節課讓我認識到了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同時也對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堅信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