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反思研修日誌(精選5篇)

身爲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學反思研修日誌(精選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反思研修日誌(精選5篇)

教學反思研修日誌1

基礎教育改革的核心環節是課程改革,課程改革的核心環節是課堂教學改革,課堂教學改革的核心主題是實現有效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有效教學的實踐與反思》的培訓應聚焦有效教學的具體問題,結合相關案例,增強教師對有效教學的核心內涵和表現特徵、有效教學必須遵循的特殊教學規律和原則以及有效教學的基本策略等問題的認識,通過學習、體驗,將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轉化爲實施有效教學的具體行爲,全面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培訓工作的基本思路:針對當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專題講座的形式組織培訓;以解決實際問題爲出發點,不泛談理念;充分挖掘學習者資源,力求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引發每位參訓者的思考,激發其解決問題的經驗和潛力,搭建其交流及後續研究的的平臺,以此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使老師們的教學逐步走向高效。

各校承擔二級培訓的主管語文教學或任教語文學科的教務主任以及各年級組教研組長。

培訓分爲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通過余文森教授的通識專題講座,幫助培訓者提高對有效教學相關重要問題的認識,掌握相關理論及策略,提升理論水平。第二部分主要通過兩個不同主題的微型講座,從不同的視角出發,思考並實踐實施有效教學的途徑與方法。第三部分主要是組織各位參培者對該課程二級培訓工作方案進行研討與交流。

建立和諧、平等、信任的培訓者和學習者的關係,以新課程所提倡的教學行爲和學習方式展開培訓工作,將老師們的自主學習研修、微型講座以及教學實踐相結合;創造平等對話的環境,讓大家暢所欲言;提出實踐中的熱點問題,讓不同的觀點相互交鋒;通過小組活動,增強學習者的自學意識和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承擔責任、分享經驗的意識。

教學反思研修日誌2

我主要從新課程背景下的有效課堂教學策略與反思方面,淺談兩點學習心得體會:

一、從教學目標入手:重視課前的備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首先取決於課堂教學目標制定的有效性,課堂教學目標制約着課堂的進程與發展。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促進全體學生全面發展,因此新課程下的教學目標應該是多元的,它不僅要關注學生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同時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方法,關注影響學生終身發展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我認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質即學生獲得發展。因此,要把知識技能、過程方法與情感態度價值觀三者有機地整合於教學之中,這正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真正內涵。

二、重視課後的教學反思課後反思,即教師在完成一堂課的教學後,對自身在課堂中的教育教學行爲及其潛在的教育觀念的重新認識。隨着課程改革的深入進行,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課後反思就顯得更加重要和必要了。如何進行課後反思呢?我們認爲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着手進行。一方面是反思教師的“教”。它包括:

(1)總結本課“亮點”、積累成功經驗。一節課下來,教師回味課中的成功之處,並且對成功的原因進行分析,總結經驗,這樣會使自身的教法越來越活,教師水平大大提高;

(2)查找不足的病因,探索對應策略。不是每節課都一帆風順,盡如人意,教師面對自己失敗的課(即課堂教學效益低下的課),更應該及時查找失敗原因,找準不足之處,並進行分析,找到應對的策略,記錄下這些策略,對以後的教學幫助會更大。另一方面是反思學生的“學”。我們的教學始終是爲學生服務的,教師在反思時,應當站在學生的角度,審視學生在課堂學習活動中的困惑與問題,或在某一個教學環節中的奇思妙想、創新見解,記錄下這樣的教學資源,有利於我們在今後的教學中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進一步促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

教學反思研修日誌3

反思性教學理論的提出源自20世紀80年西方發達國家,他是一種促進教師教育發展的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相結合的綜合表現方式。反思性教學的實踐提倡教師在一定的教學理論指導下,對過去教學經驗進行回憶、總結、思考和評價,並通過積極的、有意識的反思來梳理總結教學效果,進而提升自身綜合素質、改進教學方式方法、提高教學的質量。

一、反思性教學是對傳統教學方法的創新

在傳統教學方式方法中,由於教師在專業水平上與學生之間存在的差距,導致教師具有絕對的學術權威,再加上“教師教、學生學”,這種教育思想在學生與教師的腦海裏都根深蒂固,尤其是英語教學,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專業素質差距,限制了教師進一步提升自身理論和教學水平的內在動力。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看重的是在年終考試考覈中,學生在成績方面的表現,在平時,教師缺少對自己的教學進行經常性、理論化的總結環節,很少有教師主動對學生的日常評價進行蒐集,很少提出針對性提升自身教育理論水平的想法,而反思性教學對傳統的教學思想和實踐進行了創新,這種創新要求教師在原來教師教、學生學的基礎上,講求主觀能動性的介入與反思,引入了學生的反饋,更好地激發出教師的發展潛能。

(一)反思性教學要求教師在立足書本教學的同時,又要跳出書本,在教學中更多的融入教學大綱中沒有涉及的人文學知識、社會學知識、關聯性知識,通過豐富教學內容,來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反思性教學講求的是教師及時總結教學經驗,在每次課後,教師都要對上課內容和學生反饋進行有效總結,分析教學得失,並提出改進的具體舉措,在接下來的教學活動中進行鍼對性改良;

(三)反思性教學講求的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內在互動。課堂上的教學互動是表象的,無論是教師與學生之間在話題方面的討論,還是對客觀事物觀點上的爭辯,這些只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之間外在的交流。反思性教學強調的是師生雙方內在的互動,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時刻關注學生在學習中表現出來的細微變化,以學生反饋來自我評價授課的效果,同時通過讓學生寫上課體會、對教師上課方式方法提意見、建議等形式,來獲取深層次的教學反饋信息,爲下一步的總結與改進打好實踐基礎。

二、反思性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每一節課的結束都是一次教學過程的完結,由於教材變化的細微性,教師的教學內容和教案習慣於處於一種“換湯不換藥”的狀態。而在反思性教學實踐中,教師徹底告別了“備一次課教好幾年”的“吃老本”做法。每一次課後的反思與總結不是結束,而是新的開始。在這個循環中,教師始終是主角,始終處於主動狀態,這無形中對教師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