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精選10篇)

作爲一名人民老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精選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精選10篇)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1

《美麗的黃昏》是一首四三拍的二聲部輪唱曲,歌曲優美動聽,非常好的描繪出黃昏下的甜美意境。這節課我模仿了市實驗小學蔣琪老師的教學設計,在三(2)班教授這節課。以下是我對本堂課的一些反思。

一開始,我播放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去欣賞美麗的黃昏景色,學生非常投入,而且被美麗的景色深深吸引,他們有的說:“黃昏真美啊”有的說:“黃昏的顏色五彩繽紛”還有的說:“黃昏像大地鋪上一層金子”“黃昏的顏色還有變化”。應該說這時是情感很好的激發點。可是我沒有抓住這個機會,而是馬上進行下一個環節,按節奏讀歌詞,我自己範讀又很不在狀態,導致學生讀的也很不在狀態,以致影響了整堂課學生歌聲的控制,一節課上,學生的歌聲都不夠美,情感的處理都不到位,優美的意境沒有形成,這是本節課的一大敗筆。

在演唱第一樂句時,第一次演唱學生唱得還不錯,可當我請一位學生來演唱師,該學生在3—1之間唱成滑音變成321,我見狀又連忙去糾正他的歌聲,而糾正又不到位,以致這位錯的同學反而成了全班同學的示範,讓全班同學都犯了這個錯。其實,當發現這個同學不對時,我應請其他同學幫助他,讓別人正確的歌聲成全班同學的示範,讓生與生之間有個對比,這樣對後面的歌聲就會有幫助。

一節課下來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學生的潛能是無限的,看我們的老師如何有效地引導。我們的目標定在哪裏?我們是否對學生應掌握的能力有個明確的告知。以上就是我對自己本堂課的一些反思,我知道自己還有很多欠缺的地方,望同行們能批評指正。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2

對於這堂課我的教學設計思路是以三年級學生的學習能力出發,以他們的體驗爲教學起點,把抽象的音樂具體化、形象化、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音樂、參與音樂、認識音樂、喜愛音樂、理解和表現音樂,體會音樂豐富的內涵。通過具有引導性、挖掘性的提問,啓發學生積極思考,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引導他們進行自由探索,培養他們對音樂的感知力、理解力和表現能力。

開始部分從他們熟悉的樂曲導入,通過律動讓學生帶着愉快的情緒進入教室,加深3/4拍拍號的印象,同時爲歌曲學習作鋪墊,開始下一個環節的教學過程。對於三年級學生的音樂教學來說,要從多方面來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創造性,讓學生在課堂中展示自己的才能。尊重學生已經養成的學習習慣,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使學生在輕鬆、自然的狀態下進行,因此課堂上十分注重情境創設激起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貝殼之歌是一首旋律琅琅上口的兒童歌曲,我將教學目標定爲:學生能用自然、輕快的聲音演唱歌曲,並嘗試爲歌曲設計舞蹈動作進行展示。果然不出我所料,孩子們都非常喜歡這首歌曲,三(2)班的孩子表現突出,他們各顯神通,表演的非常精彩!在課的設計上,始終圍繞本課教學目標,通過觀看大海的掛圖和老師生動的講解,學生初步認識大海和貝殼,激發學生學習歌曲的興趣。通過範唱,再次感受音樂風格,熟悉旋律,來體驗音樂所表達的情景。根據歌曲的內容,通過合作表演,加強相互之間團結協作的能力,學生在學會歌曲後,很希望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再現歌曲,在和諧、平等的評價中,老師根據學生的特長,給每個學生一個屬於自己的舞臺,做學習的真正主人。

綜上所述,這節課達到了既定的教學目標,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課堂上老師的語言還不夠精煉,需要加強平時的積累和訓練。對於學生演唱時的要求還不夠細緻,聲音位置、氣息的要求不多,在以後的教學中,我一定要認真踏實地上好每一節課,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3

二胡獨奏曲《賽馬》是小學音樂第五冊中的一首聆聽曲目。音樂結構是常見的帶再現的三段體。樂曲描寫蒙古族人民在歡度節日舉行賽馬盛會時的熱鬧而歡快的場面。它以二胡這種獨特的民族樂器,表現了賽馬時那種萬馬奔騰、蹄聲“得得”的壯觀場面。聽來使人彷彿置身於駿馬在草原上狂奔的情景中,令人隨着跳蕩的節奏而心潮起伏,對遼闊神祕的內蒙古草原無限神住,同時也了表達內蒙人民對草原、對生活的無比熱愛。樂曲有三個部分組成,第一段音樂熱烈奔放,刻畫了賽馬場上馬兒飛奔的沸騰場景,第二段音樂抒發了人們在節日賽馬的歡樂情緒,第三段是第一段的部分再現,使賽馬場面又一次呈現在人們眼前。

在本課教學中,我以律動引發學生的興趣,體驗樂曲,幫助學生理解樂曲內容;以打擊樂器的伴奏來增強學生對音樂元素的感悟,以及培養學生聽音樂的習慣。

整個教學過程以總分總的形式展開。首先是瞭解草原文化,初聽樂曲,感受基本情緒,並認識演奏的樂器二胡。然後分段細聽,第一段着重從律動出發,旨在調動學生積極性,並瞭解樂曲基調,加上簡單聲勢;第二段在律動之外,又加上打擊樂器的伴奏,引導學生仔細聆聽音樂,並與所聽到的音樂進行交流;打擊樂器的節奏進行變化後延入到第三樂段,實現比賽快到終點時的氣氛與前幾段的比較,並加入人聲的節奏,重現賽場的白熱化。最後,總體感受樂曲,把律動與聲勢結合起來。

在教學過程中始終抓住聽,並嘗試培養學生好的聆聽習慣,從細處入手,努力與本課的三個教學目標靠攏。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4

我把自己這幾個星期的教學心得做了一個總結和反思。

小學三年級的音樂課即唱歌課爲主,但僅僅唱會歌曲的多,唱好歌曲、唱得有滋有味的少。我覺得現在有這樣一種現象,在課堂的相當一部分時間裏(特別是課的後半部分)唱歌都是“老太婆唸經,有口無心”。既不用心,何來之味、又何來之情,更何從談感!音樂課裏的歌不好聽、不夠味,那就要到課外去找。找學生認爲好聽、夠味的歌來唱,還工工整整地把它們抄在精心挑選的小本本里,裝在兜裏,並引以爲豪。我覺得音樂應該與時俱進,把最新的資信帶進課堂,第一是可以激發學生們的積極性,第二是要跟上時代的步伐。

在剛進入音樂教學的第一個星期,我進入了思想的誤區,即音樂課即技能課。枯燥乏味、機械訓練的多,興趣激發、情感抒發的少。我光片面地理解了技能,過於偏重技能,使我的音樂課成了音樂基本功訓練課,把音樂當作機械的技能去訓練,把小學生當作音樂專業的學生來訓練。這樣做,可能在表面上或許在一段時間裏,一部分學生會有一些效果,但卻有可能因此而削弱了絕大部分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甚至磨滅。實際上這樣的音樂學習與課堂教學,從根本扭曲了音樂作爲人類情感藝術、精神火花的本性,也背棄了“國民音樂教育”的初衷,是與音樂教育的基本原理背道而馳的。所以在第二週的時候我改變了教學的方法,畢竟還是3年級的學生,不要把他們的興趣個磨滅了,技術性的東西還是要講的,但講要講得生動,而且不能過多,主要還是激發他們的興趣爲主,音樂雖然在很多家長或學生的眼裏不是什麼重要的科目。但是,是一個人,特別是小學生情操的培養一個重要的途徑。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5

三年級的學生對歌曲(樂曲)的理解已有自己獨特的見解,能對歌曲(樂曲)進行比較貼切的分析,可見學生的音樂能力有一定的基礎了,這和二年級時的能力培養是分不開的,所以音樂教學,或者說學生音樂方面的各種能力都是要從一開始慢慢培養的,我們教師要重視學生的音樂基礎能力的培養。

近兩年來學生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很大的進步,但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比較狹隘,容易跟着別人走,自己的創新意識不夠強,有部分學生的表現慾望不是很強,畏畏縮縮不敢在同學面前大膽地表現自己,這主要表現在學生的表演能力方面,當然這其中也有老師的責任,比如說沒有更好地考慮到一部分能力較弱的同學;沒有爲學生創設更多的表現自己才能的平臺等等。

建議學校或老師多搞一些文藝方面的活動,比如班級的歌手比賽,小小舞蹈家的比賽等等,爲學生創設一個展現自我的舞臺。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6

《搖啊搖》這是一首流傳於上海地區的民間童謠。2/4拍,D宮調式。全曲平穩優美,有韻律感和動感,詞曲結合朗朗上口,具有搖籃曲的特點。這首歌曲的特點主要是讓孩子在聆聽、學唱、感受上海孩子兒時的童謠的同時,尤其是歌詞中用了“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外婆叫我好寶寶,一隻饅頭一塊糕”這句上海地方方言,非常口語化,好像媽媽在哄寶寶睡覺時的語言和歌唱,從而讓我們自己的孩子回憶起自己童年的美好,增加內在的幸福感。

由於這首歌曲旋律優美平穩,而且只有三句,很多孩子都以爲這首歌曲簡單,其實不然,這首歌曲的第3小節的四度跳進,以及第二樂句中五度和七度的音程大跳,使得很多孩子唱的不夠準確,尤其在落音的地方,由於知道自己唱不準,因此個別孩子在演唱時就缺少自信,教學中,除了要求孩子在聆聽範唱時認真聆聽,跟音樂或我小聲唱時,認真聽、認真唱、認真記以外,我還結合科爾文手勢在難點處用手勢的高低感受,來演唱歌曲。只是個人認爲這首歌曲的範唱中,能加入一個用上海地方方言演唱的版本,或許更能激發孩子對自己童年的美好回憶。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7

《在祖國懷抱裏》教學反思新課程標準要求能通過聆聽音樂、表現音樂和音樂創造活動爲主的審美活動,讓他們在玩中培養興趣、掌握基本的知識技能,自然地滲透,在注重個性發展的同時培養其創新能力,使學生充分體驗蘊涵於音樂形式中的美和豐富的情感。《在祖國懷抱裏》是一首歡快、活潑的兒童歌曲,目標要求學生能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在教學中,我注意了以下幾點:

一、傾聽音樂在這節課的教學中,突出音樂聽覺體驗,中心點是“聽”,圍繞聽來開展多種多樣的教學活動。所以在課堂上,我抓住歌曲的“情”、“樂”和學生多次靜心聽賞歌曲,並且每次聽賞都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學生帶着思考去聽,循序漸進,在教師的引導下,一邊聽一邊解決歌曲學唱中的難點、重點、知識點、情感點,將音樂的理解、表現融入歌曲聽賞和學唱中。

二、參與音樂在課堂上僅僅憑教師口頭傳授,哪怕是音樂知識、音樂技能技巧,學生也是很難真正理解和掌握的。因此,只有當學生參與到音樂活動之中,與音樂融爲一體,自己親自主動的去探尋、領悟、體驗。通過讓孩子聆聽歌曲,感受歌曲節奏,歌曲情緒,按節奏朗讀歌詞來掌握歌曲。到自己創編動作,能用樂器爲歌曲伴奏與最後開的一個小型音樂會來。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8

三年級學生處於活潑好動的年齡,一般情況下很難要求他們非常投入地來欣賞一段音樂,那麼就需要音樂教師來引導他們一步一步地被音樂吸引,因此在教學中,要把枯燥的音樂欣賞課變得生動有趣,使學生“動”起來,課堂“活”起來?教師應幫助他們處理好聽覺與聯想的關係,讓學生展開音樂想象的翅膀,從而豐富和發展他們的音樂感受力和想象力。

本課課前我認真備課、精心準備,因此,課堂上師生興致盎然,氣氛活躍,學生始終以愉快、飽滿的情緒進行學習,取得較好效果。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聽看結合,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曾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入門老師”,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的重要前提。而音樂是抽象的藝術,學生不易理解,如果光靠老師的講解、介紹,學生就會缺乏興趣,厭倦音樂欣賞課。因此,在音樂教學中,我儘量地運用圖片、多媒體、視頻等手段進行教學,通過視聽結合,激發學生的興趣,開發其積極的思維活動,加深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

本課在欣賞《賽馬》時,我採用自制,隨着音樂旋律、節奏、力度的不斷變化,在大屏幕上時而出現騎手們爭先恐後、你追我趕的賽馬熱烈場面,時而又出現人們在草原上唱歌跳舞、休閒娛樂的場面。由於欣賞時,能有效地將視聽完美的結合在一起,使學生受到作品美的感染,加強了對作品的理解。

二、聽唱結合,加深理解

欣賞一首音樂作品,一定要熟悉該作品的音樂主題,因爲音樂主題是作品的核心,是音樂思維形成和發展的基本要素。而唱音樂主題,是讓學生熟悉主題,積極參與音樂活動的好方法。通過哼唱主題,有利於學生把握音樂形象,使學生在聆聽音樂的過程中準確辨認主題的重複和變化,使學生的音樂思維真正調動起來,更好地獲得音響體驗,加深對樂曲的理解。

在欣賞《賽馬》樂曲時,我讓學生跟隨樂曲哼唱第二主題旋律,並運用圖形譜來輔助學生學唱,通過學唱,學生不僅分辨出音樂主題的重複和變化,還能體會出音樂的風格和情緒變化,從而加深對音樂作品的理解。

三、聽動結合,體驗情感

音樂是情感的藝術,是以情感打動人從而達到教學目的。欣賞教學應通過音樂作品的鮮明藝術形象來誘發學生的情緒,讓學生感受美、體驗美。而體驗就是讓學生親自參加音樂實踐,通過律動、演奏、舞蹈等,使學生在音樂中“動”起來,活躍了課堂氣氛,從而深化對音樂感情的.體驗,提高學生審美的表現力和創造力。

在欣賞《賽馬》樂曲時,我讓學生以雙響筒、自制沙錘、手鼓、串鈴等打擊樂器表演模擬馬蹄聲、馬鈴聲、馬鞭聲、歡呼聲,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本節課還是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在打擊樂器環節中,該加入一些不同速度、力度設計,讓學生能夠很好的表現馬的“行進”、“慢跑”、“奔騰”的聲音,來更好的體驗感受躍馬奔騰馳騁草原之時的歡快、自豪情感。

通過這節音樂欣賞課,我體會到,教師只有開放學生的多個感知通道,充分利用他們靈巧的形體、自然的嗓音、孩子們喜聞樂見的綜合手段,進行直觀欣賞教學,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努力營造一個“動態”的課堂,才能讓他們在輕鬆、愉快之中自覺、主動地參與到音樂活動中去,激發起學生強烈的情感,使學生在視覺、聽覺、觸覺等方面都得到動態享受,真正成爲審美活動的主體。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9

《我是小音樂家》是人音版三年級音樂第六冊第五課的歌曲。這是一首曲調歡快活潑、歌詞簡練、富有童趣的美國兒童歌曲。歌曲生動的表達了孩子們一個美好的願望和共同的心聲“我是小音樂家”。雖說此歌短小精悍,但是也有一定難度,表現爲速度較快,節奏有點難度,弱起和後十六分音符頻頻出現,因此學生唱時容易出現吐詞不清楚的現象。

課後我也反思了本節課的優缺點,總結如下:

1、注重創設情境

我首先用分段聆聽的方式進行導入,我問學生:剛纔的三位音樂家來自哪裏?都演奏了哪些樂器?接着自然引入到第一個聽辯活動。整堂課始終圍繞在這個特定的情境當中,學生在很寬鬆、美好的情境中進行着學習。

2、注重自我探究能力的培養

我儘量讓學生自己去發現、提出、解決問題,因此不管是歌詞的設計,還是節奏的創編,到進一步打開思路,自編歌詞,都是學生自然生成的自我嘗試和探究慾望,最終達到在實踐中即鞏固了本課的節奏內容,拓展了學習。

3、注重創造力的培養

在創編活動中,我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各組組長彙報成果。我認爲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學生能主動積極地學習,在學法的指導時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主要通過“聽”、“動”等要素,讓學生去體驗音樂的情緒。因此整堂課中,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又使他們學得開心、學得主動。

4、不足與改進

(1)教師授課中語速太快,學生還沒聽清就過去了。

(2)講解難點節奏時,應讓學生多感受練習節奏,而不是一味的老師講。

(3)由於時間關係,學生創編歌詞展示時顯得有點倉促,應該讓更多地學生展示創編成果。

最後,感謝校領導及同仁們對我的課提出寶貴的意見,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不斷積累,不斷創新,爭取更上一層樓!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10

《音樂課程標準》的頒佈,對音樂教學改革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新的課程標準突出以審美爲核心,深刻體現了“以人爲本”的音樂教育觀。在教學中強調以學生爲主體,關注每一個學生,注重師生雙方平等的相互交流,溝通與合作,交流學生在學習中的情感體驗,對學生的學習加以引導,對學生的學習給予肯定和讚賞。

《開心裏個來》一課主要是通過學習數板歌詞,學唱歌曲《開心裏個來》和感受生活中的數板這一過程,讓孩子感受現代都市變化之快,讓學生在音樂情境中讚頌新生活,感受音樂與生活的聯繫,通過音樂體驗身邊都市日新月異的變化,在都市霓虹燈下用心去開拓屬於自己的音樂空間。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天生活潑、好動,想象力豐富,對於音樂的感受總是喜歡用各種方式表現出來,那麼如何讓這堂課變的生動而有趣,如何使學生的潛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在設計這節課時,針對以上幾個問題,又結合個人對音樂新課程標準的理解,進行了以下幾種教學嘗試:

一、遵循聽覺藝術的感知規律,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

音樂新課標中指出音樂是聽覺藝術,聽覺體驗是學習音樂的基礎。發展學生的音樂聽覺應貫穿於音樂教學的全部活動中。在這節課的一開始,我就用聽音樂回答問題的方式導入,而且用的是以前課堂上學過的歌曲。這樣做,不僅幫助學生回顧舊知,輕鬆自然的導入課堂內容,還發展了學生的音樂聽覺,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音樂感受能力。

二、以合作爲手段,創造爲目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重視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音樂新課標告訴我們,一切學習的方式都應該用符合兒童情趣的方式,教學時,我注重學生的自主探討,使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在學習數板歌詞這一環節中,孩子的合作和創造能力就得到了充分的發揮。數板的朗讀需要體現出強弱的變化,在課上我請學生以小組的方式討論,相互合作,找出表現數板歌詞強弱規律正確的朗讀方式。當孩子們將自己的親身體驗表現出時,就充分體現了學生的節奏認知能力,以及自主學習的合作能力,既尊重個性,又注重合作意識的培養。

三、以審美爲核心,使學生充分體驗蘊涵於音樂音響形式中的美和豐富的情感。

新課標中要求注重以審美爲核心,給學生營造視覺的美、聽覺的美,讓學生在美的環境中學習音樂。在教學生演唱歌曲時,我先讓學生充分而完整地聆聽歌曲,感受帶有數板的現代民歌的特點,接着用整體聽唱的方式讓學生學習歌曲,然後通過難點和情緒的處理,最終學生熟練地掌握歌曲的演唱。這樣的學習方式,使學生體驗了歌曲的特殊音響形式,注重學生的生活體驗和情感體驗,引導學生對音樂表現形式和情感內涵的整體把握。特別是在解決歌曲難點時,鼓勵學生大膽發言,自己找出唱的不好的地方,這種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方式也可以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四、以課件爲輔助,有效地進行音樂與信息技術的整合。

音樂新課標中指出音樂與相關文化是音樂課人文學科屬性的集中體現,它有助於擴大學生音樂文化視野,促進學生對音樂的體驗和感受,提高學生音樂鑑賞、表現、創造以及藝術審美能力。在這節課的拓展部分,我用課件給學生欣賞了現代說唱音樂、廣告音樂,將這些內容較爲形象的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在聽的同時,更是比較直觀的看到了說唱音樂、廣告音樂的魅力所在,帶來了視聽新感受。

通過對音樂新課標的學習,在這節課中,我運用了各種不同的教學方法,有其光彩之處,但也存在着不少遺憾。在學習朗讀數板的過程中,有讓學生注意其強弱規律,但是過於強調學生用動作來體會,而忽視了朗讀聲音上的表現,所以學生在演唱歌曲時數板部分強弱規律朗讀的不明顯。另外,在歌唱教學時,對於歌曲本身所表達的涵義,老師不僅沒有在課堂上強調,而且也沒有讓學生表達出來。所以,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應該繼續深入研究新課標,吃透教材,積累經驗,吸取教訓,使課堂教學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