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水鄉歌》教學反思

這是一首新詩。從內容來看,課文以輕快明朗的筆調,抓住綠水清波、白帆如雲的水鄉特點,勾畫出一幅鮮明、形象、秀美的水鄉風光圖,歌頌了水鄉的秀麗風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發了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語文課《水鄉歌》教學反思

詩歌的表現手法來看,詩歌每一小節的開頭都採用問答的形式,迴環復沓,琅琅上口。每小節結構相同,字數相等。爲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培養自主、合作學習提供了可能。詩歌充分借鑑了江南民歌的藝術表現手法,句句押韻,富有鮮明的節奏感與和諧的韻律美,是一篇訓練朗誦的好材料。

在上這堂課時,首先要解決生字詞,之後才能進行朗讀的訓練。本課共4個小節,除第二小節外,其餘3節生字詞較多,在學習課文之前我先把重點的生字詞單獨提出來學習,然後再回到文章中學習,第二節則是隨文識字。第一課時裏,重點是前三小節的學習,在解決生字詞、讀通讀順課文後,讓學生通過文字瞭解到水鄉能見到的“三多”,即“水多、橋多、船多”,在此基礎上,爲下一課時理解水鄉的“歌多”做好鋪墊。在第一課時學習寫了兩個字“鄉、片”剩下的字在第二課時按結構類型來學習書寫。由於課文開頭採用的問答方式引入,因此,我在教學中多次使用引讀的手法,使孩子有興趣讀,更有利於背誦,只是在機制和時機上還有待研究和調整。

本文是一首詩歌,歌頌了水鄉的秀麗風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發了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詩歌抓住綠水清波、白帆如雲的特點,給讀者色勒出一幅鮮明,形象的水鄉風光圖。

一、以畫激趣。

在講課時,我和同學們邊學課文邊作畫,學到哪一小節就讓學生在黑板上畫出來相關內容,比賽看誰畫得像,畫得快,學生的學習熱情極大的調動了起來,學習興趣也得到激發,讓學生興奮起來了,爲全文教學創設了一個很好的“樂學”氛圍,還爲精讀部分以畫促讀作了很好鋪墊。

二、以畫促讀。

學生的.學習熱情極大的調動了起來,我又設計了以畫促讀環節。想要把畫一步步完善,課文必須要讀懂,學生便饒有興味地去讀課文了。三小節畫的內容各不相同,第一節在充分讀之後交流水鄉的水是什麼樣的,得出水鄉水多、水綠、水清,先讀好這一段再指導學生作畫。第二節在自由讀後,請一位學生畫一隻船,教給方法,再請小朋友在黑板上畫多隻帆船,有感情讀第二節。第三節以畫設問、促讀,歌可以畫嗎?先自讀第三節,小組交流誰在唱歌?爲什麼唱歌?師小結,水鄉人們通過辛勤勞動過上了幸福的生活,看到這麼多的帆船你能聽到他們在唱歌嗎?畫一些音樂符號代表歌聲。三個小節學習完了,同學們也認識到了水鄉人民的幸福生活,真正做到以畫促讀。

語文課程的人文性是指語文教學過程中是實現自我成長的過程,激發人的創造力和生命力的過程。語文教育的活動是在特定的時空中,教師與學生雙向的積極的生命運動的過程。尊重人,尊重具體人的生命價值,尊重具體人的文化及多樣性。

在教學完整首兒歌后,學生通過反覆誦讀,理解了水鄉水多、船多、歌多的特點,通過語言文字感受到了水鄉的美景。在此基礎上,我啓發學生思考:水鄉還有什麼多?學生的思維非常踊躍,一下想到了水鄉的樹多、水鄉的魚多、水鄉的雲多等等。在此基礎上,聯繫句式,引導學生模仿詩歌的句式進行寫詩訓練,並舉行了全班詩歌創作大賽。學生興趣盎然。這個環節中,教師不僅結合文本作了適當的拓展,尊重了學生,讓學生的思維得到了一定的培養,同時在一種美的意境中適當地進行了語言文字的訓練,真正體現了語文教學的人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