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身爲一名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那麼什麼樣的教學反思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

《蟬和狐狸》是《伊索寓言》中的一則,主要是講了狐狸花言巧語想把蟬

從樹上騙下來吃掉,但聰明的蟬十分善於觀察、善於思考,沒有上狐狸的當。這個故事生動有趣、跌宕起伏,告訴我們要善於吸取教訓的哲理。在學校能手展示課上我就上了這一課,反思這一課的教學我覺得有得有失。

1、注重對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挖掘情感,態度、價值觀是依附於課文載體實現的。它的實現需要老師給予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通過學生自己去體驗、去領悟。在這堂課的教學中,我充分關注教學對象的情感體驗,並抓住了課文與學生的情感契合點。在學生學完了這篇寓言的寓意後,我設計了這個問題:“你是一個聰明的人嗎?你覺得生活中我們要善於吸取哪些教訓?”同學們說了許多生動的事例。因此,我深深地體會到語文教改中提到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並不是停留在中心思想、主題的歸納上,而應面向生活,走進社會,讓學生在語文教學中充分地展現自己的喜怒哀樂。

2、 有效互動,積極評價,營造民主氛圍在這堂課上,我與學生一直處於“對話”的狀態,與同學們一起朗讀體會狐狸的狡詐,想象蟬的內心活動,我覺得只有在師生的有效互動中,真正的民主課堂才能建立,也只有在民主的氛圍中,學生才能無拘無束,暢所欲言。

當然,在某些環節的處理上,我認爲還有欠完善的地方,值得推敲;在講課時,感情的投入與感染能力還有待加強。我希望語文能成爲學生們都喜歡的科目,我將爲此繼續努力!

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2

上了這節課,我認爲在這幾方面存在着不足之處:

第一、像這類同爲勞動體裁的古詩的教學,要對這首詩做一個整體的認讀感知。因爲從編者的角度可以看出,他們之所以從紛繁複雜的古詩將他們選在一起,是因爲他們都是一個共同中心主題,那就是讚美勞動的。所以我們在授課中不能機械地一課時學習一首古詩,人爲地將古詩內在的聯繫割裂開。

第二、這首寫於唐天寶年間(公元954)的秋浦歌系列古詩,它主要反映的是安史之亂後,唐王朝的逐步衰敗的歷史,李白在目睹冶煉工人的樂觀向上、團結互助的同時,他更感受到了他們無比的艱辛,從詩句中的“亂”、“明月夜”、“寒”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國家經歷戰亂,黎民百姓的勞役之苦。寒冬的夜晚他們都要揮汗如雨,那可以想象他們白天呢?因此他們指出對古詩的理解和深度挖掘一定要緊密聯繫歷史,把古詩教學放到那段歷史中去,這樣把握的方可更準、更深。課堂教學基調定的更爲接近詩人創作初衷。

第三、高年級古詩教學要積極借用學生的學習經驗和學習積累。比如對古詩的初步理解的教學環節中,我們可以直接進入“學生仔細讀詩思考之後,還有什麼不理解的。”然後由學生提出,教師和學生共同探討,這樣的教學環節是非常簡約而富於實效。這樣在這堂課中,就有更多時間去個性化地誦讀古詩,具象古詩中的畫面。在具象個工人勞作畫面的教學中,還不夠細緻到位。學生的想象,教師的課件提示,如果時間充裕,學生會有更多精彩描述的。

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3

這學期來本人認真執行學校教育教工作計劃,轉變思想,積極探索,改革教學。一個學期來,本人認真備課、上課、聽課、評課,及時批改作業、講評作業,做好課後輔導工作,廣泛涉獵各種知識,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結構,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發揚教學民主,使學生學有所得,不斷提高,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思想覺悟,並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現對自己這一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1、貫徹新課程標準,認真上好課。 ⑴、按新課程標準,根據學生的情況備好課。 ①認真鑽研新課程標準和教材,對新課程標準和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話、每個字都弄清楚,瞭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 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課堂教學中,堅持以學生爲主體,老師只起組織和引導的作用,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爲保證新課程標準的落實,我們把課堂變成有利於學生主動探索的數學學習環境。

2、積極做好課後輔導工作。 能積極做好對學生學習的輔導和幫助工作,尤其在後進生的轉化上,對後進生努力做到從友善開始,從讚美着手,根據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尊重的這一心理,我在和後進生交談時,對他的處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

3、積極做好學習方法的指導 教學最重要的學習莫過於方法的學習。我非常注意學習方法的指導,首先,我們強調上課專心聽講,及時對知識進行

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4

《少年閏土》是人教版小學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本單元要求以事表人入手。初讀課文,理清思路,抓住重點,然後重點指導學生進入角色朗讀,充分理解大文豪魯迅的語言文字的藝術。

一、讀中品悟

琅琅書聲貫穿課堂始終,且形式多樣。學生們一句句、一行行、一遍遍地讀着,讀着,彷彿一位天真、樸實、勇敢、機靈的農村少年就在我的身邊,彷彿閏土那逼真生動的話語就在我耳旁……我相信學生們這樣入情入境地讀課文,更會沉醉其中,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二、以學生爲主體

在本課的教學中,放手於學生,讓學生通過自讀自悟,領會人物特點。在學習課文第一段時,結合圖畫,讓學生領略語言文字的美妙,感受當時寧靜的環境。給學生以想象的空間,學生各抒己見,想象豐富,閏土的形象赫然浮現於我們眼前。學生對閏土形象的理解是潛移默化的。我能注重讓學生自讀,對語言文字予以直接的思考、理解和感悟。整節課都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他們的思維情感在課堂中交互流淌;而教師只是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是學生的合作者,與學生進行平等對話。

三、突破重難點

本課的重難點是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初步感知閏土的形象;

揣摩人物的特點,體會課文的表達方法。在教學中,我先讓學生分組合作概括閏土介紹的四件事,從中瞭解閏土是一位聰明、智慧、見識廣的少年,進而瞭解封建社會富人家生活的方式,體會作者羨慕閏土,對自由生活嚮往的情感。

當然這節課也有許多不足的地方,教師角色轉換時有時做得不夠好,沒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在今後的教學中要不斷的學習,處理好教與學的關係。

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5

一、試題分析:

本試題包括積累運用、閱讀理解、習作三大塊。試題覆蓋面大,難易程度適中,題型設計靈活,體現開放性,既強調積累運用,又關注學生能力的發展。既照顧到了不同層次的學生,又引導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重視基礎知識的教學,還要提高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二、存在的問題:

第大一題積累運用。第1小題看拼音寫漢字,都是一些難寫易錯的字。從答題情況看,學生對這些生字掌握得較好,正確率在98%以上,其中有個別學生把“禍患”中的“禍”寫成了“衣”字旁。從書寫上來看,大部分學生書寫規範、整潔。第2小題,全班沒有一個錯誤。第3小題中“奠”的部首,有20%的同學有誤,說明平時對生字的講解不夠細緻。4、5、6、7小題的答題情況較好,說明學生對語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比較紮實、到位。

第二大題閱讀理解。第(一)題課內閱讀,錯誤率較低,有極少數學生在填寫第三個空時,丟掉了“對曾經灑過鮮血的土地的眷戀”這部分內容。第(二)題課外閱讀,失分較多,主要集中在第五小題,“宴子的語言妙在哪裏?”說明學生理解能力較差,在今後的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增加閱讀量、擴大閱讀面,提高閱讀理解的能力。

第三大題習作。題目是:“在少先隊新隊員入隊儀式上的講話”。這是失分最多的一題,主要原因有三,首先是學生沒有認真審題,其次是學生積累的素材少,表達的能力差,再有就是學生寫作思路不清晰。在以後教學中要讓學生養成留心觀察、勤於積累、勤於動筆的好習慣。

三、努力方向:

1、除了重視識字和積累的教學外,還要重視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

2、要努力擴大學生的閱讀面,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3、在習作上多下功夫,鼓勵學生養成留心觀察、善於積累、勤於練筆的好習慣。

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6

期末複習又開始了,我們究竟怎樣做才能讓複習變得高效呢?我在這裏談一下自己的一點看法。

就語文學科而言,我認爲切忌搞題海戰術,而要堅持少做精講的原則。所謂少做,就是說要有選擇地讓學生做一些題,做一些有價值的題。所謂精講,就是說凡是讓學生做的卷子,我們都應該認真細緻地去講,屬基礎知識的確保讓學生牢記,屬方法技巧的確保讓學生掌握。比如,今天上午,我給學生講了這樣一道題:給句子加上合適的標點符號,使其成爲意思相反的兩句話。

卷子上給的兩個句子是:1.這是批評不是表揚 2.他喜歡看電視不喜歡。班裏的好學生很輕鬆地就說出了正確的答案,然後我又給學生講解了這種題的基本做法。

最後,我要求學生自己出一個這樣的題考考自己的同桌。通過最後一個環節的練習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讓學生知道要學以致用。

在複習中,我比較喜歡穿插複習。也就是說,將各種知識穿插開復習,這樣確保學生不會疲勞。比如,我們的語文書上有很多讓學生背誦的篇目,我們可以讓學生每一天或者是每兩天覆習一課,如果是兩節語文課連在一起的話,可以一節背書一節講卷子。

複習比較枯燥乏味,我們還可以在課堂上利用5分鐘左右的時間做一些小遊戲,或者是講一些小故事,看上去是耽誤了幾分鐘,但實際上卻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課堂效果。

佈置作業過多,一方面會讓學生學會應付,其次對高年級同學而言,容易讓學生跟老師搞對立,疏遠師生之間的距離。學生如果由不喜歡寫作業發展到不喜歡上課,那我們豈不是得不償失。我告訴我班學生只要你們認真寫作業,老師佈置作業不會超過兩遍,學生們都很高興。在我看來,認真寫兩遍比胡亂寫五遍效果要好得多。 總而言之,我們要想方設法讓枯燥乏味的複習充滿趣味,讓學生愛上覆習,只有這樣,才能讓複習真正起到效果。

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7

1、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性,使語文教學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爲學生創造了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

2、在教學中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努力改進課堂教學,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的綜合,進行了啓發式、討論式教學。

3、重視了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把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當作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並把這些內容貫穿於日常的教學工作中去。

4、較好的處理了基本素養與創新能力的關係。在教學中,注重了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了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了紮實的語文基礎。

5、在教學中,遵循了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語文學習規律,適當選擇教學策略,促進了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二、存在的問題

1、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還需在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上下功夫,使學生儘早掌握科學的思想方法。

2、進一步引導學生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語文。

3、學生的學習方法還需要進一步改進。

4、還需進一步擴展學生的閱讀面,藉以陶冶情操、發展個性、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

5、學生的綜合性學習能力還需進一步提高,能使學生就感興趣的問題,展開討論,發表自己的意見。

6、加強寫作訓練,提高作文水平。

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8

《拉薩的天空》是一篇文筆優美的散文,描寫了拉薩天空的湛藍、透亮,表達了作者對拉薩的喜愛之情。課文的語言優美,用詞準確、生動,比喻貼切。作者通過生動形象的文字將拉薩的天空之藍再現在人們的眼前。而對於描寫景色的文章,多媒體課件的'運用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基於以上對教材的認識與分析,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環節:圖片導入——課文精讀——情感昇華。

教學伊始,我出示拉薩的天空圖片,讓學生走進拉薩,對拉薩的天空有個初步認識。由於圖片是我精心挑選的,非常漂亮,在播放時,學生都情不自禁地發出“哇”的讚歎聲,這讓我瞭解到學生已經有了學習興趣,也爲下面的深入學習打下了基礎。

接着,我讓學生自由讀課文,並拋出一個問題:邊讀課文邊思考拉薩的天空是怎樣的?通過我的示範,學生的回答非常踊躍,“拉薩的天空是湛藍的”“拉薩的天空像用清水洗過的藍寶石”……學生都聰明地在課文中找出關於藍天的詞句。

在對課文有個大致瞭解後,我開始讓學生精讀課文。第一自然段的教學,我指名學生起來朗讀,其他同學思考你讀懂了什麼。學生都會有自己的體會。這時我會點出這時這篇課文對拉薩天空的一個總寫。而對於第二到四自然段的教學,我通過一個問題:用波浪線畫出你最喜歡的描寫天空的句子,並說一說理由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效果也是不錯的。只是在對“掬”“讓人神往”“隆冬”等詞語的理解上還需要教師有意識地點撥。最後一段是個比喻句,我讓學生找出本體喻體。並適時拋出問題:課文中還有哪些比喻句?學生能很快很準確地找出。

學完本篇課文後,學生都被拉薩的天空震撼了,都能感受到作者對拉薩的喜愛之情。而對於第一段總寫天空的特點,二到四自然段是分寫這個重點認識還不夠真切,我還需要進行思考並加強引導。

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9

回顧一學期的教學工作,取得了許多成果,但同時也存在着好多缺乏之處。爲了搞好今後的工作,現將一學期的語文教學工作簡單分析如下。

一、 勝利之處

1、學中,充沛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發明性性,使語文教學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激發了同學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同學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爲同學發明了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

2、在教學中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努力改進課堂教學,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的綜合,進行了啓發式、討論式教學。

3、重視了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把培養同學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當作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並把這些內容貫穿於日常的教學工作中去。

4、較好的處置了基本素養與創新能力的關係。在教學中,注重了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了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同學打下了紮實的語文基礎

5、在教學中,遵循了同學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語文學習規律,適當選擇教學戰略,促進了同學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二、存在的問題

1、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還需在發展同學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發明能力上下功夫,使同學儘早掌握科學的思想方法。

2、進一步引導同學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語文。

3、同學的學習方法還需要進一步改進。

4、還需進一步擴展同學的閱讀面,藉以陶冶情操、發展個性、豐富同學的精神世界。

5、同學的綜合性學習能力還需進一步提高,能使同學就感興趣的問題,展開討論,發表自身的意見。

6、加強寫作訓練,提高作文水平。

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0

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作者在黃果樹瀑布景區遊覽的所見、所聞、所感,描繪了黃果樹瀑布景觀的壯美,謳歌了大自然的無限生機對人的性情的陶冶。 在教學本課時,我設計了三個教學環節:

(一)整體感知。讓學生觀看一段黃果樹瀑布的錄像,對瀑布有了感性的認識,讓他們說說觀後的感受,並讓他們找出一句作者讚美黃果樹瀑布的話,並指導學生讀好這句話。

(二)學文感知。想想作者是從哪裏體會到黃果樹瀑布是大自然的傑作的?學生自讀課文,找出文中寫瀑布聲音響、形態美、感受深的句子,組織交流,並指導朗讀好這些句子。然後播放錄像片斷,給學生視覺上的感受,進一步感知瀑布的壯美。

(三)說話訓練。出示瀑布美景圖片,我設計讓學生當“導遊”,把黃果樹瀑布的美景介紹給他人的環節。這樣既是學生對所學課文內容的整合,又培養了學生的說話能力。最後讓學生讀一讀開課時出示的那句話,又迴歸到整體。

《黃果樹瀑布》這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文章。根據課文的特點,教學時,我充分地放手讓學生去讀,引導學生抓住課文的重點即“寫瀑布聲響和形態”的句子重點品悟,品味瀑布的特點,感受作者的用詞之精、之美。“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學生通過品味關鍵詞句,體會到作者遣詞造句謀篇的匠心。之前我和學生還到多媒體教室專門欣賞了一下黃果樹瀑布的壯觀景象,學生朗讀起來就更加有味了。

其次,在課堂教學中,我集中目標,引領學生緊緊圍繞“瀑布的形態和聲響特點”品詞析句、誦讀感悟。集中教學力量,抓住教學主線,把文字、文章中所蘊涵的知識、能力、情感等“轉化”爲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有最大的收益和進步。

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1

幾年前,我曾被一首歌曲《一個真實的故事》所感動過,沒想到這學期期末教學《灰椋鳥》一課的作者竟然是歌曲中所描繪的主人公,一個因找白鶴而失去寶貴生命的年輕姑娘徐秀娟。爲此,我對這一課的內容尤爲喜歡,自己研讀幾遍後,對作者的文采佩服三分,才二十出頭的姑娘,洋洋灑灑的文字中透露出那種大氣與靈氣,如果她還健在,不知有多大的作爲啊!可惜英年早逝。

這一課我力抓“壯觀”與“觀賞” 二詞組織教學。灰椋鳥歸林效果到底如何,作者如何緊扣“壯觀”來描寫場景,我讓學生充分的閱讀,提出自己的看法,把見解寫下來,再進行閱讀,反覆的讀,與反覆的悟讓學生走進課文,走進作者的內心。事實證明這一節課效果不錯。

看來每一篇課文都有其獨特點魅力,在教學中,要善於捕捉這些文章的獨特之處,結合自己的理解,讀悟出想法,才能與學生交流。我常想一篇課文爲何不同的人閱讀就有不同的看法,我們老師在教學中,如何能讓學生在正確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又有自己獨特的悟呢?因此,教師應在宏觀上把握課文內容,把微觀上的問題交給學生,相信他們有能力進行自讀自悟。《灰椋鳥》這一課讓我深深的感受到這一點。學生只有常常進行此方面的語言文字的訓練,才能提高自主閱讀能力,高年級的語文教學更加要求語文教師要對文本的大把握,而摒棄繁瑣的字詞分析,把這些繁瑣的事都交給我們親愛的學生去吧!

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2

這樣簡單生動的文章,怎樣設計才能吸引住孩子們的目光,緊緊抓住孩子們的心,從而學習作者描寫人物的方法呢?課前備課時,我反覆研讀教材,最終將本課的教學設計定位爲:設計思路清晰、簡單明瞭,緊緊抓住一個“奇”字,讓學生在“讀”中曉“奇”,在“議”中悟“奇”,從種種“奇”中感悟刷子李的技藝高超。如,在引導學生感悟“刷子李”是一“奇”人時,引導學生從以下方面品味——“衣着奇”、“效果奇”、“動作奇”各體現在哪些方面?引導學生自讀課文,從文中找出有關語句。課上學生找得非常認真,畫出體現“衣着奇”的語句有:“幹活前,他把隨身帶的一個四四方方的小包袱打開,果然一身黑衣黑褲,一雙黑布鞋。穿上這身黑,就好像跟地上一桶白膠較上了勁。”孩子們在找的過程中不僅僅感受到了“刷子李”的奇特之處,還感受到了作者幽默的語言,學起來更加帶勁了。

不僅如此,在設計本課時,還注重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作家馮驥才是怎樣寫出‘刷子李’技藝高超的?”這一問題既是對文章的回顧,又是對文章表達方法的總結,無形中還訓練了學生的概括總結能力。從課堂上孩子們的表現來看,本課的教學設計是非常成功的。當然在關注弱勢學生方面做的還不夠紮實,以至於個別學生上完課之後還不能流暢地將文章朗讀下來,這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仍需改進。

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3

《遲到》是第九單元的一篇閱讀課文,主要講述了作者小時候上學經常遲到,在一個雨天被父親痛打一頓後心存怨恨。後來,在老師的幫助和父親的關懷下,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及時改正,從此成了第一個到校的學生。

初讀課文,感受不是很深刻。唯一讓我感受印象深刻的內容就是“父親打我”“父親給我送東西”兩個場景,這兩個內容作者寫得較爲詳細,是本文中的精讀內容。但是這篇課文我已經思考了好幾天,相關的資料和教學設計也看了近十個,但是卻一直不敢走進這篇課文的教學。

因爲我對於這篇課文該教給學生們什麼仍然並不是很明朗。精讀內容的教學倒是並不模糊,就是品文析句,藉助文中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描寫品讀出語言的意蘊和情味,從而感受到如山的父愛。可是這篇課文所在的單元主題是錯誤,在教師教學用書裏邊,很清楚的指出學習這組課文,要讓學生在反覆誦讀中品味感悟對待錯誤要敢於面對,勇於改正;要善於反思和自省;要引導學生髮現改正錯誤的過程中,客觀和主觀的因素都很重要。

這個單元的主題似乎還不如這篇文章的父愛主題更明顯。再有就是既然是語文教學,我總要在每一篇課文教學過程中教給學生們哪怕是一點扎紮實實地語文東西。讀好課文,我們班應該沒問題,經歷過兩年多的美讀訓練,孩子們的語感應該說是首屈一指的,即使沒有老師的指導,學生們也會讀得有聲有色。在這個年級段我感覺練筆纔是最主要的,可是我沒想出來該設計一個什麼樣的小練筆,於是困惑依然還是困惑。

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4

《松鼠》是一篇描寫動物的課文,介紹了松鼠的外形和它的生活習性,表達了對動物的喜愛之情。 其中,課文第三自然段從“住”這方面介紹了松鼠的生活習性。教學中,我是這樣設計的: A指名介紹松鼠是怎樣搭窩的。 B從中畫也表示時間先後順序的詞語,體會這段話是按照事物的先後順序來介紹松鼠搭窩的, C從這一自然段,你體會到松鼠的什麼? D指導感情朗讀。 教學後,我發現學生還不大能夠抓住重點詞句體會松鼠做事聰明、認真的特點。如果我先引導學生齊讀重點句子“它們帶着兒女住在裏邊又暖和又安全”,接着讓學生找一找哪些詞句可以看出這窩搭得暖和又安全,然後請學生談談對松鼠的感受,效果可能會更好。因爲學生抓住重點句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課文,從而體會動物的可愛,激發對動物的喜愛之情。

我在教學《松鼠》這篇說明文時,在學生讀文之後,研究課文分爲幾部分,抓住主要內容對課文進行概括,說出每部分內容,並講出自己這樣分的理由,鍛鍊學生的概括能力。最後加以總結,得出寫了松鼠的外形和生活習性,具體到生活習性又可發分細分爲:它的生活、住所和吃食。接着,抓住本文重點部分,瞭解松鼠的外形是如何地美麗和可愛,如何地討人喜歡,通過讀,讓學生知道該段由幾句話構成,並圍繞哪一句話來寫的,勾畫出自己喜歡的詞語,並說出理由,這樣學生便會感到由總到分或是由整體到局部的寫法,加上教師加以引導,讓學生在寫作上學到怎樣把一件事物描寫具體的寫作方法,由總到分。這樣,對學生進行說明文習作訓練大有裨益!

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5

《范仲淹的故事》這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講述的是北宋初年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少年時代刻苦學習的故事。范仲淹兩歲喪父,家境貧寒,而能刻苦學習,胸有大志,以天下爲己任。

在教學本課時——首先明確本文學習任務:一是認識“粥、搓、凌、佳、餚、豈、泱”7個字,會寫“淹、嶽、粥、凌、寢、佳、餚、豈、廷、泱”10個字;掌握 “廢寢忘食、和衣而眠、千載難逢、毫不介意”等詞語;二是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三是引導學生把握課文內容、瞭解范仲淹刻苦讀書的故事,體會其以天下爲己任的精神品質,領悟作者是怎樣通過人物的言行來表現人物特點的。

其次通過讓學生反覆地讀課文,加強學生語言感知能力的培養。通過集體的交流,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文章的條理,特別是課文向我們講的四個小故事,讓學生能概括出小標題,瞭解故事的含義,課文給我們介紹了范仲淹刻苦學習的四個小故事,你最喜歡哪個小故事,最想講哪個小故事?

在學生了解課文內容之後,再次細讀品悟學生反覆地讀課文,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部分課文。引導學生準確地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調。如:文章中出現的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千古名句和表示自己志向的語句“我的志向,要麼當個好大夫,要麼當個好宰相。好大夫爲人治病,好宰相治國爲民”,表達了范仲淹以天下爲己任的大志和抱負。教學時,引導學生反覆誦讀,細細品味,從中受到感染。

總之,在今後的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更加註重語文能力和興趣的培養,並大力提高課堂的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