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常規活動教學反思

反思類型可有縱向反思、橫向反思、個體反思和集體反思等,反思方法可有行動研究法、比較法、總結法、對話法、錄相法、檔案袋法等等接下來是小編爲您整理的中班常規活動教學反思,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中班常規活動教學反思

中班常規活動教學反思

我教的孩子已經是中班了,可是有些問題還是時常會浮現,“老師,我的剪刀找不到了?”“老師,我的書應該放到哪裏?”“老師,圖書又變得亂七八糟了?”“老師這個我不會”,我開始擔憂,開學初或許因爲對於物品不熟悉,對於程序有點短暫的忘卻情有可原,但現在已經是中班下學期了,孩子們該是能很好地去解決這類生活小問題了,但顯然我高估了我的這羣孩子。 是什麼原因阻礙了孩子該有的成長呢?過多的包辦,過多的限制,過多的干預,讓孩子也慢慢習慣了接受,習慣了求助。於是,我們決定對班級幼兒的生活教育來一次大的變革,讓孩子學會做事,真正展示中班幼兒該有的自主、活力和風采。

我們首先做的就是讓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爲中班幼兒,他們具備了基本的自我服務能力,一方面鞏固他們既有的生活能力外,我們也應該爲其制定一些新的生活技能學習,這樣才能促進他們的成長,同時滿足他們成長的榮譽體驗。因此,我們試着相信孩子是很棒的,改革中我們解放了自己的“服務”角色,開始讓孩子去實現服務自我:自己整理飯後桌面和地面,自己接水漱口,自己起牀疊被,自己擦小椅子,自己便後擦屁股,生活過渡環節自主安排自己的活動,學習活動前自己做好準備工作如取蠟筆、鉛筆、膠水等……,設置值日生小班長主動幫助老師幹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榜樣演示中孩子們很快地學會了更多的生活本領,這不單是一個動作的學會,更多的是幼兒一種自主意識、自主能力的培養。

另外,我們還鼓勵幼兒別人的事情幫着做、大家的事情一起做。學會做事,就要從做小事起步,紮紮實實做好每一件小事,才能最終勝任一件大事。我們的“學會做事”生活教育已經開始貫穿與生活的每一天,我們的孩子也比以前更會處事,這種價值將會延續,相信明天我們的孩子會是出色的、自主的、能幹的!

【擴展閱讀】

測量活動教學反思

“測量活動”這一內容,教材呈現的是在教室裏進行測量活動的一個情境。在教學時,可以通過讓學生測量本班教室內的黑板和課桌等物體來進一步感受體會小數的意義。通過自己動手測量,學生將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小數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小數與現實世界的`密切聯繫。通過活動加深對小數的理解,並能進行簡單的複名數和單名數之間的轉化,這也是本節課的重點。

教學時,我先讓學生測量他們比較熟悉的課桌的長和寬,在動手測量並記錄結果的過程中不僅進一步加深了理解小數的意義,而且感悟到名數互化的重要性,以及名數互化的方法,教學中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注重引導學生在活動中獨立思考、合作交流,讓學生在小組內、全班內等多種方式進行交流、體驗,充分體會到了知識的形成過程,實現了知識的自主構建。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先分組測量,進一步體會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再分組討論這些長度用“米”作單位怎樣表示。學生在探索過程中進一步體會小數的意義。學生對5釐米寫成用米做單位的小數113克寫成用千克做單位的小數掌握得不好。還要進一步理解和運用。

在課堂上,學生動手能量的東西就是課桌、書本、自己的身高等等。一方面在家庭生活中,學生能測量的機會真是

少之又少,既沒有測量需要的尺,也缺乏一定的指導。另一方面除了作業和課堂上,學生在生活上根本沒有這方面的交流。

總之,本節課學生動手測量、觀察討論等活動中,學習積極性比較高,基本上掌握了相關的概念和測量技能,總的來看孩子們對本節課的知識基本上掌握了,要熟練進行質量單位的改寫不是一節課就能達到的,還需要進一步的練習。另外,感到自己對學生放手還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