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的教案(15篇)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草原的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草原的教案(15篇)

草原的教案1

設計意圖

此次活動是在幼兒通過觀察馬、認識馬、瞭解馬蹄的特殊作用和它的特殊聲響的基礎上,讓孩子們在音樂的背景下用身體的各個部位來表現馬蹄聲並逐步感知節奏的過程。

活動目標

1.根據音樂的節奏運用一定的樂器,進行簡單的合奏。

2.學習看圖譜練習節奏,感受草原上馬蹄聲的粗放和豪邁。

活動重難點

活動難點

根據音樂的節奏,運用樂器進行簡單的合奏。

活動重點

學習看圖譜練習節奏。

活動準備

1.響罐、響鈴。

2.馬、草原、音樂路牌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歌表演《在農場裏》

幼兒一邊欣賞ppt,一邊進行歌表演《在農場裏》,模仿小動物的簡單動作和叫聲,要求幼兒踏準節奏表現出不同動物的姿態,愉快大聲地演唱。

二、敲敲打打,小馬去運糧

1、傾聽音樂,猜猜什麼動物來了?

2、邊傾聽《賽馬》的音樂邊出示馬兒奔跑的ppt。

3、“原來是小馬,瞧,它奔跑的時候多神氣呀!你們聽,小馬向我們走來了,教師用手掌擊腿,模仿馬的腳步聲,引導幼兒一起做做學學。

4、“除了用手來拍腿,發出馬走路的聲音,我們身上還有哪裏可以發出這樣的聲音?”(孩子們用舌音、跺腳、拍身體其他部位等模仿馬蹄聲)

5、教師和孩子一起說說念念使用身體各部分模仿馬蹄聲。

6、教師念兒歌:小馬 小馬搖着 尾巴(口技:滴篤滴篤)去玩耍。東邊跑跑 西邊 跑跑,(口技:滴篤滴篤)真快樂,幼兒配合用動作表現馬蹄聲。

7、幼兒聽着音樂(《賽馬》的旋律)學學做做小馬跑步的姿態,聽着音樂的節奏(變快變慢)學小馬走走、跑跑。

8、教師小結:“剛纔我們用自己的腳步聲、拍腿聲還有嘴巴里發出來的聲音來表示小馬的馬蹄聲,其實,今天老師還帶來一件小樂器來,響罐。”

三、教師示範敲擊響罐,幼兒分辨節奏的快慢

1、“你們猜猜我的小馬在幹什麼?”(跑步、散步、喝水……)

2、幼兒人手一隻雙響筒練習敲奏節奏,幼兒可以嘗試創編節奏。

3、合奏表現大馬和小馬。

4、熟悉森林中的音樂路牌(什麼路牌解釋一下)

5、教師告訴幼兒“今天,馬媽媽帶着你們一起去運糧食好嗎?你們看路上我們要經過很多地方”(出示ppt,情景:“廣闊的大草坪”、上“小山坡”、 “下山坡”。

6、出示節奏譜,看看說說。

7、在音樂的伴奏下,教師和幼兒一起在故事情景中演奏。(按ppt出現的節奏譜)

8、教師和幼兒分大馬和小馬(響罐和響鈴),首次合奏。———“森林中的兩行腳印”。(教師使用響鈴和幼兒配合。)

9、教師引導幼兒要看着音樂路牌走哦,別太快,會迷路的,“媽媽和你們一起過森林,媽媽走的慢一點,你們要快快跟上來哦”。

10、讓幼兒聽着音樂騎着馬到戶外去散步。

草原的教案2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認識8個二會字、4個新偏旁,理解部分詞語;

3、感受草原早晨的美麗風光和牧民們的勤勞、快樂,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準備:

1、自制的幻燈片;2、生字卡片;3、板書卡片。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詳)

一、欣賞草原美景,導入揭題。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嗎?在我國的內蒙古及西部的黃土高原上,有雜草叢生的大片土地,還有許多耐乾旱的樹木。成羣的牛羊、成批的牧民都生活在那兒。

王老師很想到那兒去看一看,所以蒐集了許多那兒的圖畫。現在,我們一起來飽飽眼福。(出示“草原美景”幻燈。)

你們知道我想去哪兒了嗎?對!是草原。(出示生字卡片“原”,指導記憶字音、字形。)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片描寫草原早晨景色的文章。(邊述邊板書:草原的早晨,齊讀課題。)

二、初步感知課文,識讀新詞。

1、自由輕聲獨獨課文,把字讀準,把句子讀通,再標好小節號。

2、文中有許多新詞,找你的好朋友一起來讀讀屏幕上的詞語,不會的可以看看書上的拼音。

(出示詞語) 響亮打破黎明寧靜涌出圈門無邊蹦跳牧民追趕跨上駿馬遠處飄動迴盪鋪滿新綠

(變化方式檢查詞語掌握情況,再齊讀。)

3、認識了這些詞語後,你們能把課文讀得更好。再讀讀課文,待會兒把你喜歡的句子,或已經讀懂的句子,或還沒有讀懂的句子讀給大家聽聽。

(以自薦的方式瞭解學生郎讀的情況。)

4、篇文章這麼美,我都忍不住想讀一讀。你們閉上眼睛,邊聽邊想象一下草原的景象。(教師範讀,學生想象。)

5、聽完課文,你的腦海裏出現了什麼?你來描述一下。

(學生自由發言,引導揭示草原顯現的美。)

三、體會理解文意,朗讀內化。

過渡: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草原早晨的美。

1、學習第一段。

剛剛讀第一段的時候,我想到了以前學過的一些句子。

(1)(出示句子)

* 一聲春雷,喚醒了春筍。

* 春風姐姐輕輕吹了一口氣,小池塘就醒來了。

指讀,齊讀,引導用不同的句式練習說話,如“()喚醒了()。”

“()把()喚醒了。”“()被()喚醒了。”……

(2)(出示第一段話)

“啪!啪!”響亮的鞭聲打破了黎明的寧靜。鋪滿新綠的草原醒來了。

自由讀,指讀,齊讀,引導學生了解寫法。

(3)這段話裏,有個展現草原美麗的詞,你來找一找。(板書:鋪滿新綠,練讀詞語,引導學生想象此番景象,引導背誦相關的詩詞。)

(4)鋪滿新綠的草原是被——(生齊:響亮的鞭聲)喚醒的。鞭聲什麼樣?(指導朗讀好“啪!啪!”感受到聲音傳得遠。)

鞭聲是牧民們在——(生齊:黎明)時候敲響的,看來,生活在草原上的人們起得還真早,他們真勤勞呀!

(5) 讀第一段。

2、學習第二段。

過渡:醒來的草原不再寧靜,變成了什麼樣?

(1)(出示第二段話)自由讀第二段,看看你知道了些什麼?

(2)指讀,討論交流:“一隻只”、“涌出”、“羊羣”說明羊兒多;“蹦跳”、“奔向”說明羊兒的歡樂。

(3)歡樂的羊兒奔向無邊的草原,它們在想什麼?它們要幹什麼?(學生想象說話。)

(4)羊兒在盡情玩耍,盡情奔跑,怪不得牧民們要——(生齊:跨上駿馬,追趕那歡樂的羊羣。)(出示板書:歡樂的羊羣)

(5)讓我們聽着歡樂的樂曲,一起來朗讀第二段話。

四、自主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過渡:生字寶寶等極了,讓我們來和它們交朋友。

1、認讀生字:“原、打、寧、門、無”。

2、自主記憶字形,書空記憶筆順。

3、教師範寫“原”“打”,在演示中指導學生看清書寫注意點。

4、學生習字,教師巡視指導。

第二課時(略)

一、欣賞優美樂曲,回顧舊知。(第一、二段話)

課文第一、第二段話我們已經學過了,讓我們一邊欣賞優美的樂曲,一邊來想象草原早晨美麗的景象。(播放草原歌曲。)

我們來把草原的景象說一說。(學生回顧所學知識,自由說話。)

二、繼續學習課文,嘗試背誦。

1、學習第三段。

羊兒越跑越遠,越跑越遠,好像跑到了天邊。

(出示句子)遠處,一羣羣羊兒像朵朵白雲在飄動,藍天下回蕩着牧羊人的歌聲。

自由讀,指讀,齊讀,討論:牧羊人的歌聲是什麼樣的?

這麼響亮動聽的歌聲被風吹着,傳到很遠很遠的地方,連天上的白雲都能聽得到呢!書上用了一個詞,是——(生齊:迴盪)。

2、看着美麗的景色,聽着悠揚的歌聲,你能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感受嗎?(學生讀、畫、唱、演……盡情表現後,讓部分學生上臺表達感受。)(板書:美麗)

3、看來,大家的確被草原的美麗深深吸引住了。看着畫面,我們來加上動作讚美一下美麗的草原。(學生自由表演,感情朗讀,嘗試背誦。)

三、拓展學習空間,自由暢談。

1、網上點擊,資料查閱:風俗習慣、美麗風光、特色歌曲……

2、自由暢談感受。

板書設計:

草原的早晨

鋪滿新綠

歡樂的羊羣飄動的白雲

美麗

草原的教案3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生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地段落

3.理解課文內容,瞭解感受內蒙古草原地自然風光和民族風情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感受草原之美和民族地團結互助

難點:通過課文的描述體會“蒙汗情深”

教學準備:

學生:收集有關草原的風光、文字資料;其他表現民族團結的圖片或文字資料

教師:有關草原的歌曲,蒙古民族風情錄像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播放蒙古族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將學生引入草原高遠遼闊的境界

2.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山川秀麗、風光獨特,今天我們將跟隨老舍先生去領略一碧千里的大草原的美麗風光和那裏獨特的民族風情。(邊敘述邊播放蒙古族風情錄像)

3.學唱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

二、初讀課文

關於草原,你瞭解多少,能將你收集的資料與大家交流一下嗎?(學生交流資料)

三、精讀課文

1.讀完課文,草原給你留下了怎樣的感覺?

2.既然是美景,那我們就一起去參觀這美麗的大草原吧,你可以找到自己的學習夥伴組成參觀團,參觀完了再彙報。參觀任務是:(多媒體打出)

你們發現了哪些景物?

你們覺得哪些景物最美?爲什麼?

3.教師引導:要完成參觀任務,先怎麼辦?

(先自己讀,自己劃,有了意見、想法再和同學交流)

明白任務後,請同學們帶着自己的任務進入到你最喜歡的草原參觀吧。

4.小組彙報

學生用各種方式表達對課文的理解談體會,彙報感受的美(讀、唱)

5.重點引導

描寫草原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變化之美的句子

寫出草原無邊無際的壯觀之美的句子

此時此刻,我們參觀者的心情怎樣?(高興、歡快)。你能將這份喜悅讀出來嗎?

6.學生朗讀課文

四、佈置作業

陳巴爾虎旗草原美,可更美的是我們蒙汗一家的情誼。課後請同學們通過讀書上網查閱有關民族團結互助的資料

草原的教案4

活動目標:

1、能不受事物顏色,形狀,大小,排列或其他因素的影響,感知5以內等量物體的數守恆。

2、能夠幻燈片出示的圖片,使幼兒擺出相對應的圖案。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幻燈片、錄音機、彩色吸鐵石、不同圖形的卡片

知識經驗準備:

能夠手口一致的點數五。

活動過程:

(1)活動導入:播放喜洋洋的音樂,“小朋友們,看看前面的大草原,漂不漂亮,今天在這片麗的大草原上要舉辦一場舞會,我們來看看都誰來參加了這場舞會。”通過幼兒熟悉的音樂,創設故事情境,激發幼兒的好奇心以及參加活動的興趣。

(2)出示半張紅太狼的圖片,讓小朋友們猜一猜,是誰來參加的這場舞會,幼兒猜出是紅太狼之後,出示排列整齊的五張紅太狼的圖片,使幼兒手口一致的點數五,然後請一名幼兒將圖片上紅太狼排列出來的隊形用紅色吸鐵石擺放在黑板上。然後用相同辦法請出美羊羊,用黃色的的吸鐵石將美羊羊的隊形擺放在黑板上。

(3)讓小朋友用不同顏色的吸鐵石,通過點數的方法得知,雖然顏色不一樣,但是他們都是5。

(4)接着將故事進行下去,紅太狼和美羊羊得知自己和對方一樣多之後,美羊羊將自己變大並且換了一個隊形,紅太狼也換了一個隊形,讓5只變了隊形大小不同的美羊羊和變了隊形的紅太狼進行比較,看看他們是一樣多還是誰多誰少,得出結果,他們雖然隊形不一樣,大小不一樣,顏色不一樣,但是他們都是5。

(5)結束故事:紅太狼知道自己怎麼變也沒有美羊羊多,不高興的回家了,而美羊羊在紅太狼走後,自己跳的很開心,一直跳到天黑,也回家了。

操作活動:

(1)將幼兒分成四組,出示四組圖片,請小朋友進行比較,誰多誰少,只要答對就獎勵幼兒裝有圖片的信封,第四組圖片是老虎和松鼠的比較,比較完交幼兒《上山打老虎》的手指操,鞏固知識。

(2)讓四組幼兒打開老師發給他們的禮物,根據小組編號,按照幻燈片上出示的圖片,擺出相應的圖形,誰先擺好,將擺好的圖片擺到前面的黑板上,四組全部擺完之後,比較他們誰多誰少還是一樣多。

活動結束:

讓幼兒去外面尋找自己喜歡的數字五,進行比較:誰多,誰少,還是一樣多。

活動延伸:

回家看看爸爸媽媽雙手,比較他們的手指是不是一樣多。

草原的教案5

設計意圖:

充分利用“筷子”誘發學生聯想,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鼓勵學生有個性的表現,爲歌曲的再創造打下基礎。

不做規範性要求,營造全員參與的氣氛,注重學生的體驗,激發學生的創造熱情,特別是對男生,鼓勵個性化的表現,培養他們的自信心。

讓學生感受並體驗蒙古族音樂舞蹈所表現的奔放情緒。喚起學生心底的遐想,激發學生對蒙古族音樂舞蹈的興趣。

充個調動“男生”的學習積極性,鼓勵他們來表現創造,並在多聲部的訓練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通過學生自身的參與體驗,讓學生勇敢自信地來表現音樂,同時學習和繼承蒙古族的音樂舞蹈藝術,拓寬學生視野,提高學習興趣。

教學環節:

三、舉行“篝火晚會”深化體驗

師生活動:

(一)歌曲學唱

1.播放錄音《草原就是我的家》讓學生靜靜聆聽歌曲,感受其音樂情緒。

2.出示歌詞圖譜。

3.聽錄音,教師帶領學生做體態律動。

4.教師範唱,學生做相應的體態律動

5.教師彈琴,學生邊唱邊律動

(二)歌曲再表現

師:篝火晚會馬上就要開始了,讓我們一起載歌載舞,歡度這美好的時刻吧!

引導學生按照自己的喜好,自由組合並分組,如小騎兵組、筷子組、合唱組、擠奶組等等。

教師扮演主持人,請各小組依次表演節目。

引導組織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共同合作來表現歌曲。

請小騎兵組用筷子爲歌曲加上引子(,卜騎兵由遠而近)和尾聲(小騎兵由近到遠)

請筷子組用筷子給歌曲伴奏、伴舞。

請擠奶組運用課堂上所學的一些蒙古族舞蹈的簡單語彙來爲歌曲伴舞。

引子+歌曲(合唱加筷子伴奏)+間奏(筷子舞)+歌曲(合唱加伴奏)+尾聲

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在熱情的參與和表現之後安靜地聆聽音樂,追求音樂課堂的動靜結合,張弛有度。

利用圖譜來幫助學生記憶歌詞,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充分運用體態律動,來幫助學生記憶歌詞,同時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營造人人想,人人做,全面參與的氣氛,激發每個學生的學習潛能和創造熱情,激活學生思維。

提供舞臺,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培養學生的羣體意識和合作精神,同時又鞏固本堂課所學的知識。

教學環節:

四、拓展教學延伸體驗

師生活動:

教師小結,引導學生課後去收集更多的有關蒙古族的音樂舞蹈及風土人情等知識,並把所學的歌曲、舞蹈唱、跳給家人、好朋友聽一聽、看一看!

設計意圖:

弘揚民族音樂,理解多元文化,延續學生的學習熱情,鼓勵學生利用課餘時間去收集學習,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持續學習的.意識。

草原的教案6

一.教學要求:

1.通過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知道草原上的鷹能預報天氣的變化,能幫助迷路的人克服困難,從而知道鷹和人們生活的密切關係。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發展學生的認識能力。

3.學寫生字:迎、朝、如、狂、傳、碰。

二.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使學生了解草原上的鷹能預報天氣變化,給迷路的人指示方向,進而知道鷹和人們生活有密切的聯繫。從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發展學生的認識能力。

2.理解詞語:皓月當空、劈頭蓋臉、眺望、或許。

3.思維訓練:指導學生概括天氣變化的過程。(第二自然)

二.教具

有關草原的歌曲、影片,製成課件。

三.教學過程

1.渲染氣氛,激情導入。

(電腦出示有關草原風情的影片。)

同學們,這就是遼闊的大草原,自古就有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這樣的詩句來讚美它,一羣羣牛羊漫步在這大草原上,天空中有朵朵白雲飄過,還有自由自在的鷹在草原的上空飛翔,這是一幅多麼美麗的圖畫啊!今天,就讓我們共同走進草原,去了解草原上那些可愛的鷹。(板書18草原上的鷹)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輕聲自讀課文,要求:①以讀漢字爲主,不認識的字,讀拼音;②讀完課文後,給每個自然段標出序號;③從課文中圈出本課生字,讀準字音。

(2)分段朗讀課文,回答:讀後你瞭解到什麼?

3.逐段講解,深入理解。

(1)學習第1自然段。

指名讀第1自然段,思考:①讀了這一段你知道了什麼?②鷹真的是在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嗎?作者爲什麼要這樣寫呢?說明了什麼?

(2)學習第2、3自然段。

我們來到草原首先見到的往往是鷹,而有時鷹卻並不出現在天空,這是什麼原因呢?

①指名讀第2自然段。邊讀邊想:

A這一段寫什麼?(板書預報天氣)是從什麼時間開始寫的?

(板書早晨)

B鷹的活動怎麼樣?(板書不飛)說明什麼?(板書天氣變化)

D畫出天氣變化的詞語,再讀一讀,概括天氣變化的過程。

②自學第3自然段,方法同第2自然段一樣。(板書晚上長鳴天氣好)

默讀2、3自然段,想一想,畫一畫:兩段所寫的不同情況。(時間不同,鷹的活動情況不同,天氣變化不同。)

(3)學習第4自然段。

鷹的活動不僅與天氣變化有關,它還給人們很大的幫助呢!讓我們看看草原上的鷹和人們的生活有什麼關係呢?

①自由讀第4自然段:思考這一段主要寫了什麼?(板書指示方向)

②讀第1句話,理解眺望,歸納句意。

③讀第2句話,理解或許,歸納句意。

④鷹能直接幫助人們辯別方向嗎?

⑤指導朗讀:要用肯定的語氣,讀出人們在迷失方向時看到鷹的那種無比喜悅的心情。

(4)學習第5自然段。

指名讀第5自然段:信息是什麼意思?鷹給草原上人們帶來了什麼信息?

4.看板書總結全文。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6個生字。

2.有感情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學會6個生字。

三、教具

生字卡片

四.教學過程

a)複習:輕讀課文,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b)學習生字。

1.分析字形。

半包圍結構的字:迎

左右結構的字:朝、如、狂、傳、碰。

2.讀準字音:

多音字:朝出示朝霞課文中讀zhāo,還有一個讀音cháo,朝前。

傳出示傳來課文中讀chuán,還有一個讀音zhuàn,傳記。

3.指導書寫:

a)迎:出示第1自然段的第二句話,指句讀,理解歡迎。

注意:迎的右半部分是不是卯。

師範寫,學生在田字格中寫兩個。

b)朝:由幾個部件組成?書寫時注意什麼?

用朝字組詞。

師範寫,學生在田字格中寫兩個。

c)如、狂:說出偏旁部首的名稱,注意偏旁部首的寫法。

d)傳、碰:書寫注意左窄右寬。

4.領讀、齊讀、接龍讀黑板上的6個字,中間穿插提問字的結構、詞語的意思。

c)出示投影,檢查認讀情況。

d)蓋住拼音讀課文第3自然段,增識漢字。

e)完成課後題:2、3。

f)佈置作業:《閱讀》

草原的教案7

教學內容

1、 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2、 蒙古舞蹈基本動作

3、 綜合練習:雙聲部節奏練習和雙響筒和多種伴奏樂器。

4、 音樂遊戲“賽馬會”、大型粘貼圖畫創作。

指導思想:

本課根據音樂新課標的要求提倡音樂與姊妹藝術綜合爲指導思想,將音樂與舞蹈、美術等姊妹藝術形式的綜合,運用多媒體教學,從小朋友的興趣爲動身點,培養同學的即興創作能力和對音樂的感知能力;並通過相互學習交流,培養他們的合作學習的意識。

教學目標:

1、 通過對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的學習,指導同學有表情的演唱歌曲,並即興的爲歌曲創編動作扮演。和對不同音樂意境的感受。培養同學的音樂審美情趣。

2、 通過對本課的學習,瞭解有關蒙古族的風土人情,掌握有關蒙古舞的基本動作,和對音響的探索能力。

3、 通過“意境”的教學方式,讓同學學唱、聆聽、感受,培養同學的思維能力,激發同學的想象力。

教學重點:

1、 體會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的情緒,並能有表情的演唱並能用舞蹈動作扮演。

2、 通過對草原賽馬情景的表示,對的馬蹄聲,和加油聲的模仿, 掌握雙聲部的節奏。

教學難點:“賽馬會”音樂遊戲的挖掘,和遊戲中小朋友們的合作,配合與創新意識的培養。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 放“馬跑”的律動的音樂。

同學:隨“騎馬”律動進入教室。

老師:小朋友們,看!我們騎着馬兒來到哪裏了?

同學:大草原!

老師介紹大草原

老師:對,我們來到了一片廣闊的大草原,它像一幅巨大的綠毯鋪在地上。美極了!

二、新課引入

1、 老師舞蹈引入(背景音樂《草原就是我的家》)

老師:有沒有誰知道老師跳的是哪個民族的舞蹈?

同學:蒙古族

老師:(出課件)介紹蒙古族族的衣着服飾、蒙古包。

老師:(出課件)非常正確,看這就是蒙古族的小朋友。蒙古族是我國的56個少數民族之一,他們在常年草原上生活,喜歡穿美麗的色彩鮮豔的長袍,漂亮的馬靴。他們最常的打扮是在頭上栓一條美麗的頭帶,非常的神氣。

老師:(出蒙古包圖)看這是什麼?這是他們的房屋,由於他們常年在草原上生活,他們的房子不是用磚瓦蓋成的,而是用木製的圓形的牆壁上面加一個傘型的頂組合成的帳頂的四周用厚厚的毛氈子覆蓋着用毛繩固定。房屋可以移動。這就是蒙古包。

2、 學習幾個蒙古舞蹈動作,一邊學習一邊考慮蒙古人的生活

老師做蒙古舞的馬跑步,擠奶,雄鷹展翅的動作介紹蒙古族的生活。

同學學習蒙古舞基本動作

三、學習歌曲

1、 老師有感情的朗讀歌詞

2、 同學念一次歌詞

a、爲歌詞加上動作。

b、小朋友們一起扮演,選出一個做得特別好的小朋友再帶着大家做一遍。老師請一個小朋友來當小老師帶着大家來一次。

3、 聽。

a、 老師範唱

b、 同學聽磁帶

c、 同學跟琴有感情的演唱 ,老師做提示讓小朋友唱得更有感情。

d、 用動作扮演歌曲

四、擴展歌曲

1、 表示歡樂的草原。

a、 老師提供彩紙和小朋友們一起把自身打扮成蒙古人

老師:(出賽馬圖)

老師拿出兩樣樂器,問哪一個發出的聲音更象馬蹄聲。(演示雙響筒,和手串鈴)

同學:雙響筒

b、老師將樂器發給一些同學,拿到手串鈴的小朋友想想怎樣用它爲賽馬的選手加油,拿到雙響筒的小朋友用他來模仿馬蹄聲。

沒拿到樂器的小朋友,動動腦筋想一想還可以用身邊的音響來模仿馬蹄聲。或用怎樣的動作表情來加油!

c、將小朋友們分成兩組,一組加油,一組模仿馬蹄聲。(各隊選一個拉拉隊長。)

2、 一起跟着音樂製造熱烈的賽馬局面。(請幾個小朋友扮演賽馬的局面。)

3、 粘貼圖畫

a、老師放變奏的《草原就是我的家》的音樂。

同學:用優美的語言描述自身的感受

b、老師拿出爲小朋友們準備好的粘貼畫,讓小朋友們一邊聽音樂一邊創作圖畫表示美麗的大草原。

草原的教案8

12.樹林和草原

屠格涅夫

教學目標:

1. 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的感情

2. 學習寫景的語言特色。

3. 學習寫景順序。

重點難點

重點:課文寫景語言的特色

難點:課文寫景順序的特色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內容:

這是一篇自讀課,教學以學生自學爲主。在學生自學前提下,結合“思考與練習”理清景物描寫的順序及景物的特點,品味語言,並把握一些生詞及多音字。

教學過程

一、 整體感知

1. 作家作品簡介

學生交流自己查的資料

教師補充:《獵人筆記》是屠格涅夫的成名作,也是他的第一部現實主義力作。它是一部形式獨特的寫集。其第一部寫《霍里和卡利內奇》最初發表於《現代人》雜誌,1852年,作者將先後刊出的21篇特寫彙編在一起,外加一篇未曾發表的新作《兩地主》,以《獵人筆記》爲名出版,本文選自最後一篇。

2.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藉助工具書,掃除閱讀障礙。

3. 基礎知識訓練。

4. 默讀課文,完成思考與練習

二、賞析課文

1.品味語言

作者以富有表現力的語言,生動地描繪了俄羅斯草原獨特的夏日風光。請你把你認爲精彩的修辭句子從文中找出來。

2.課文采取第二人稱寫法,你認爲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引導:

可拉近讀者與主人公的距離,作者不必現身說法,卻能使讀者在一組組電影鏡頭似的畫面中達到與主人公溝通的目的,具有身臨其境的獨特感受。

3.找出描寫草原的句子

A.“沾滿了露珠的發白的草原

B.“草地很快變幹了”

C.“青草、灌木叢,周圍一切頓時變暗”

--描寫角度:以時間爲順序

4.學生質疑,合作解答

A.“這是怎麼的呀?”有何作用?

B.“二十開外已經什麼都看不見了,狗在黑暗中隱隱發白。”

三、作業

草原的教案9

課題:草原就是我的家

教學目的: 1、 通過歌曲的演唱,感受蒙古族民歌的特點。

2、能自編動作表演。

教學重點:感受蒙古族民歌的特點

教學難點:能自編動作表演

教學準備:電子琴、錄音機

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聽音樂問好、入座。

2、發聲練習。

3、唱一唱,動一動。

4、複習上節課內容。

二、基本部分:

1、表演《草原就是我的家》

(1)在完整地聆聽感受中熟悉歌曲的音調。

(2)輕聲隨範唱錄音哼唱旋律。

(3)聽着錄音有感情地讀歌詞。

(4)分小組編創動作,請小組內一名同學表演,其他同學有感情地唱歌。

2、編創與活動:

(1)組合一組汽車、輪船的音響錄音或用琴模仿這些音響,讓學生聽辨、模仿。

(2)讓學生按課本插圖模仿動物的叫聲或交通工具發出的聲音,讓大家聽辨,說出哪個音高?哪個音低?

(3)提示學生在生活中還有哪些高低不同的聲音,模仿給大家聽。

三、結束部分:小結。

草原的教案10

草原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識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勾勒、駿馬、無限、鞭子、疾馳、馬蹄、奶茶、禮貌、拘束、舉杯、摔跤。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3.讀懂課文,在自然美與人情美的薰陶感染下,受到熱愛祖國和民族團結的教育。培養學生愛美的情趣。

4.品味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語言。

教學重點:

1.通過語言文字展開想象,在腦海裏再現課文所描寫的生動情景。

2.具體體會課文中靜態、動態描寫

教學難點:

理解重點句子。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檢查預習情況,學習生字新詞,質疑問難。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主要內容。

3.理清課文層次。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新課

1.談話:我國北部的內蒙古自治區有寬廣無邊的,景色優美,牛羊成羣。這篇課文記敘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訪問內蒙古看到的美麗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熱情歡迎的情景。

2.觀看《》電視教材,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和意境。

3.學生簡單談談自己的感受。

二、佈置預習

1.學習生字新詞,注意生字的音形義。

2.讀讀課文,想想作者筆下的是怎樣的景象。

3.畫出你認爲寫得最美的句子和含義深刻的句子,試着體會這些句子的意思。

4.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

三、檢查自學,質疑問難

1.讀生字組詞,並讀讀生字在文中的句子,注意正音。

組詞:

駿( ) 俊( ) 竣( ) 限( ) 馳( )

峻( ) 唆( ) 梭( ) 垠( ) 弛( )

蹄( ) 茶( ) 貌( ) 杯( ) 跤( )

締( ) 荼( ) 藐( ) 懷( ) 膠( )

2.理解詞語。

3.質疑問難,現在小組內討論,交流。

四、理清課文的線索

1.自由讀課文,思考:作者初到和快到目的地時,看到景象是怎樣的?

2.理清課文線索

默讀思考:本文是按作者進入以後的經歷事情的順序來敘述的。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寫了幾個意思?

3.交流、整理:

(1)美景

(2)歡迎遠客

(3)親切相見

(4)熱情款待

(5)聯歡話別

五、佈置作業

1.抄寫生字和詞語。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自然美與人情美的薰陶感染下,受到熱愛祖國和民族團結的教育。培養學生愛美的情趣。。

4.品味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語言。

教學過程:

一、複習檢查

1.聽寫生字新詞。

2.讀課文,說說每一個自然段講了什麼意思。

二、學習第一段

1.聽師範讀,邊聽邊在腦海中勾勒畫面。

2.自由讀、思考:這一段主要寫了什麼?哪一句話可以概括這一特點?

投影出示: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

再讀這一段,說說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

3.“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概括了的特點,那麼作者是怎樣寫具體的呢?看圖,默讀這一段,畫出有關語句,小組交流細細體會。

教師適時點撥。

4.朗讀第一段,想象畫面,體會作者的心情。畫出有關詞句,集中交流。

5.再讀第一段,體會作者是怎樣抓住景物的特點具體描述的。

三、學習第二段

1.自由讀第二段,說說你讀懂了什麼?

2.初入和走了許久後景色有什麼不同?畫出有關語句,集中交流。

3.出示投影片:讀句子,說說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什麼?

忽然,像被一陣風吹來的,遠處的小丘上出現了一羣馬,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羣馬疾馳,襟飄帶舞,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來。

分組討論,教師點撥。

4.有感情地朗讀,深化理解。

四、學習第三段

1.默讀第三段,說說你是從哪些語句中體會到主客見面時那真摯的感情。

2.指導朗讀第三段。

五、學習第四段

1.自由讀,思考:好客的主人是怎樣款待客人的?把你體會最深的一點講給同學們聽。

2.請學生朗讀,同學們邊聽邊想象畫面。

六、學習第五段

1.齊讀最後一段,談談你的感想。

2.反覆朗讀“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說說你的理解。

七、總結

總結全文:本文通過寫老舍先生第一次訪問內蒙古看到的美麗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熱情歡迎的情景,表現了民族團結的精神。

八、佈置作業

1.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抄寫下來。

教案點評:

課文是老舍先生寫的一篇訪問記。文章記敘了作者到內蒙古訪問時所看到的優美景色和蒙古族同胞熱情歡迎遠道而來的漢族同胞的動人情景,反映了蒙漢兩族人民團結友好的深情厚誼。在初讀的基礎上,理清課文的線索。然後藉助錄音、錄像、圖片,結合對課文重點詞句的品味,逐段領略的自然之美和人情之美。教學的重點放在:1、讓學說通過語言文字展開想象,在腦海裏再現課文所描述的生動情景;2、體會句子中含着的意思,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語言。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祖國的遼闊美麗,是各族人民團結友愛的大家庭。

草原的教案11

教學內容:

1、欣賞樂曲《草原放牧》

2、歌表演《草原放牧》

3、即興創編

4、選用內容:學習用豎笛演奏歌曲

教學目標:

一、引導學生聆聽《草原放牧》,培養學生完整聆聽音樂作品中獨奏的民族樂器和西洋管絃樂隊協同演奏所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還有着豐富的表現力引導學生動手主動參加音樂實踐活動

二、通過自編動作表演歌曲《草原放牧》,體驗天真可愛、通過創編動作與師生互動的交流,學習以動作來表現體驗自己的情感,引導學生參加音樂實踐活動。

三、引導學生用豎笛演奏歌曲《草原放牧》增強學生學習音樂作品的興趣,提高學生器樂的演奏能力。

教學過程:

一、常規練習

1:隨樂曲(自選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有較規範動作要求。主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拍或節奏)。

2:複習前課內容:表演及唱。

3:豎笛小練習。(結合學唱歌曲演奏“3 、5 、6”三音進行練習)

4:柯爾文手勢複習唱 “3 、5 、6”三個音。

二、編創與活動ABA

1、複習《草原上》(要求:邊唱邊表演)

2、複習《我是草原小牧民》(要求:邊唱邊表演)

3、分組活動(把全班分成兩大組,每組再分成三小組,讓學生自報圖示中的任何一部分。三小組的同學各自討論如何表演好自己這組的一部分,教師適時指導,可加入打擊樂器伴奏。)

4、分組排練。(分組按ABA的順序表演)

第一大組表演完後,第二大組表演,相互交流,相互評價。

三、聆聽《草原放牧》

1、導入:

師:小牧民們生活在草原上可真快樂……(講解《草原小姐妹》的故事,介紹《草原小姐妹》音樂創作的背景)

1) 聽音樂第一段,說說音樂情緒,你彷彿看到了什麼情景?學生討論回答(小姐妹倆歡快、活潑的放牧情景)

2) 聽音樂第二段,說說音樂情緒,你又彷彿看到了什麼情景?學生討論回答(小姐妹倆對美麗家鄉和幸福生活發自內心的讚美)

3) 聽全曲,啓發學生根據樂曲標題名稱及琵琶彈奏的音色,感受音樂所表現的情景,並用圖形來表示。

4) 再次復聽全曲:要求學生即興編舞進行表演。

四、編自己的歌

1、出示“3 5 6 ” 三個音符

2、以小組爲單位,用已經掌握的3 5 6 三音即興編自己的歌比一比,看哪一組編得多,編得好聽。

3、 師把學生編的曲在黑板上記下來一一展示,將好聽的曲子大家一起唱一唱或用豎笛吹一吹。

草原的教案1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積累詞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第1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內蒙古大草原的美麗景色和蒙古族人民的熱情好客,體會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友好的深厚情誼,培養熱愛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通過引導學生自主讀書,用心感受和體會草原的美麗景色和蒙古族人民的熱情好客。

2、背誦課文第1自然段。

教學難點

體會文章按照空間位置、事情發展、思想感情三條敘述的特點。

課前準備

收集有關草原的文字資料、圖片、歌曲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你們看見過草原嗎?誰想給大家介紹一下(學生自由談自己心中的草原)。

2、草原遼闊無際、一碧千里、牛羊肥壯、野花遍地,現在,讓我們一起走進草原吧。(出示草原錄像片)

3、看到片中的景色,你們有什麼感受呢?

4、是的,我國現代著名的大作家老舍先生正是帶着這種感覺寫下了今天我們要一起學習的課文—《草原》。

二、初讀課文,理解大意。

1、讀生字、生詞,教師及時正音。

2、快速朗讀課文,思考草原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你能用一個字概括出來麼?(板書:美)。

3、師:草原的美主要體現在哪兩個方面?(板書:景色美,人情美)。

三、精讀課文,理解和體會草原美景。

1、圍繞草原“景色美”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2、齊讀,思考:你從哪些字詞、句子感受到草原的美麗景色。

3、引導學生從作者對草原景色的描寫和自己的感受兩個方面,品味草原美景。描寫:天空、空氣、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小丘線條柔美,羊羣,等。感受: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既使人驚歎,又叫人舒服,既願久立四望,又......駿馬和大牛靜立不動,好像......等。

4、在引導學生理解內容的同時,進行朗讀和背誦指導。

5、指導學生課上背誦課文第一自然段。

四、學習課文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體會和感受蒙古族人民的熱情好客。

1、指生朗讀課文。

2、思考:你從哪裏體會到了蒙古族人民的熱情好客?

3、學生彙報,教師及時引導、歸納。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體會:

(1)遠道迎客—一羣馬,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幾十裏外歡迎遠客,等。

(2)蒙古包外—許多匹馬,許多輛車;也不知道誰的手,總是熱乎乎的,握住不放,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等。

(3)蒙古包內—一點兒不拘束,不大一會兒,幹部、70歲的老翁向我們敬酒,再舉杯,再回敬,鄂溫克姑娘既大方,又有點羞澀,等。

(4)聯歡話別—飯後,小夥子表演套馬,摔跤,姑娘們表演民族舞蹈,太陽已經偏西,誰也不肯走,等。

4、面對蒙古族人民的熱情好客,“我們”有哪些表現呢?(引導學生從課文的描寫中,體會客人們的表現—有禮貌,親熱,一點兒也不拘束,依依惜別)。

5、指導學生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五、延伸拓展。

1、引導學生理解“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的含義。

2、在話別的時候,主人會對客人說些什麼呢?客人又會對主人說些什麼呢?

六、作業

1、書寫字詞。

2、背誦第一自然段。

3、蒐集表現各民族人民團結互助的故事。

板書設計:

草原

景色美—風景如畫

人情美—熱情好客

民族團結互助

草原的教案13

教學內容: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

教學目的:

1、情感目標:學習並演唱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培養學生具有初步的理解和分析歌曲的能力。

2、知識目標:瞭解內蒙民歌的風格,掌握其民歌特點,力求做到旋律連貫富有彈性

3、能力目標:通過發聲訓練指導學生運用正確的呼吸方法,體會氣息對聲音的支持,結合歌曲,以自然聲區爲基礎,着重中聲區的訓練,力求做到喉頭穩定發音自然流暢。

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1、引導學生感受內蒙民歌《草原上生起不落的太陽》,體驗民歌的藝術魅力。

2、內蒙民歌的演唱風格和特點,能夠細緻完整表達歌曲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講解、分析、啓發的教學法

教 具:鋼琴 教材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發聲訓練

1、哼鳴訓練

目的與要求:體驗頭腔共鳴和聲音靠前的感覺,使其獲得聲音的高位置。a、身體自然直立,兩肩放鬆,吸進適量氣息並注意深的呼吸支點。b、嘴脣微閉,舌自然平放舌尖輕靠下牙根,下齶放鬆,上下牙稍分開不要咬緊。c、哼唱時感到聲音集中在鼻腔上方,兩眉

之間感到明顯振動,象擤鼻涕時的感覺。d、不論音的高低,都始終保持這種高位置的感覺,這對上下聲區的統一很有益處。

2、U母音帶a母音訓練

目的與要求: 練習打開頭腔共鳴,獲得高位置,打開喉嚨形成管狀,上下一致,聲區統一,較好地帶動a母音的練習,嘴脣微閉成“撮口”,上脣要攏住,脣尖用力,喉嚨打開,上下暢通好似一根管子。

連音訓練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這首歌曲的旋律吸收了內蒙古民歌中的音調進行了再創作。歌詞精煉,寓意深刻與曲調配合得天衣無縫,充滿了詩情畫意,展現出遼闊,寬廣大草原的美麗景色。旋律優美流暢,富於激情,表達了草原牧民對黨和祖國的無比感激之情和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二、歌曲爲兩個樂句的單樂段結構。

第一樂句旋律以級進爲主,伴以四度跳進,形成波浪式進行,句尾逐漸高漲,最後落在高音6上,加上延長,顯得特別舒展,開朗,把富饒遼闊的大草原展現在人們面前。

第二樂句基本保持了第一樂句的主體材料而形成兩個樂句相互對稱的樂段,第二樂句旋律起伏較大,出現了全曲的高音6和最低音3遙相呼應,使歌曲的情緒顯得格外開朗,充滿激情,然後以平穩的旋律進行和肯定的語氣結束全曲。而結束音正是全曲的主音6,它與第一樂句的結尾6音形成八度呼應,一問一答,一唱一和,把兩個樂句緊密地連接起來。歌曲採用民族五聲羽調式,又鮮明的內蒙古民歌音調,遇有濃厚的地方特色

2、藝術處理:

歌曲由兩個大的樂句組成,且兩個樂句都具有鮮明的內蒙民歌音調,舒展、開朗、悠長。演唱時可從結合平穩、均勻的氣息,鬆弛自然的聲音出發,充分展現出草原的富饒、優美、遼闊以及草原牧民愛祖國、愛黨、愛家鄉的思想情感。

3、演唱要求:

a、演唱者首先對我國內蒙的地域、風俗、民情、文化、歷史等有一個簡單的瞭解,其次對歌曲的創作時間和背景有所瞭解。b、瞭解內蒙民歌的演唱特點,在歌曲的演唱中保持氣息的連貫、母音的圓潤,採用無聲換氣,一句一口氣,保持歌唱狀態,咬吐字注意柔和,此歌歌詞爲“江陽”轍,歌唱的咬字發音時要注意運用橫字豎咬、寬韻母窄唱、穿鼻歸韻等方法。

三、總結新課:

教師進行本課小節,對學生的演唱指出優缺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更好地完成作品的演唱。

四、作業:

掌握內蒙民歌的特點和演唱風格,體會民歌的表現形式,感受民歌的藝術魅力,增強對民歌的熱愛,並寫出體會。

草原的教案14

一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字,會寫8個字。

2、自主積累詞語。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瞭解課文內容,培養熱愛家鄉的情感。

二、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

2、學習課文內容,指導學生學習語言、運用語言。

3、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

三、教學難點指導學生感受熱愛家鄉的情感,背誦課文。

四、教學準備識字卡片、有關草原的風光片或圖片。

五、教學時數2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觀看草原的錄像,激趣導入。你去過草原嗎?能給大家介紹一下嗎?

(二)指導讀課題,讀出喜愛之情。

(三)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1、自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讀一讀,讀準字音。 2、拼讀會認字,注意讀準字音。 3、小組內檢查生字詞讀音的掌握情況。

4、教師檢查字音的掌握情況。

(1)讀一讀這些生字詞,指名讀、齊讀“棗紅馬、百靈鳥、忘記、因爲、這裏、最鮮豔、壯、不管”。

(2)開展拼讀競賽,以小組爲單位進行詞語接龍朗讀,看哪一組讀得又快又準。

(3)讓學生質疑:哪個詞不懂?理解“壯”:在文中找一找帶有這個字的句子讀一讀,(這裏的牛兒最壯)學生自己說一說“壯”字在這句話中的意思。

(4)自己小聲讀文,看看還有沒有不認識的字,請老師和同學幫助。

5、指名朗讀課文,其他同學標畫自然段。(四)朗讀感悟。 1、分小組指名讀文,思考:課文寫了誰喜歡草原?

2、指名回答,老師貼圖。(棗紅馬、百靈鳥、小作者) 3、學習“百”。(1)這個字怎樣記?(白加一橫)(2)教師板書,學生注意觀察佔格。(3)學生們練習書寫,注意把第一筆橫寫長點兒。

4、學習課文內容。 提問:他們爲什麼這麼喜歡草原?讀文找答案。

5、自己讀文,找答案。誰找到了就告訴大家,自願選擇彙報。(學生說哪部分內容,教師就和學生共同學習哪一小節)

6、學習第一小節。(1)師生配合讀文。(2)學生彙報,其他同學補充:“爲什麼馬兒喜歡草原?”

(3)出示練習:草兒( )牛兒( )羊兒( )(4)指導朗讀“最鮮、最壯、最歡”。讀出草原的美麗和對草原的喜愛之情。

7、學習第二小節。

過渡:百靈鳥爲什麼喜歡大草原?

(1)誰能從文中找到答案?請讀出來。

(2)指導朗讀。應該怎樣讀,才能讀出喜愛之情?請你試一試,讀一讀。

8、學習第三小節 作者爲什麼喜歡大草原?可以結合前邊所學習的內容說一說,齊讀最後一句話。

(五)總結。

1、聽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

2、你喜歡草原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六)口語交際練習。(根據學生情況任選其一)師:同學們,你們喜歡自己的家(家鄉或祖國)嗎?能向大家介紹一下嗎?

1、無論走到哪裏,也不會忘記可愛的家,因爲這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無論走到哪裏,也不會忘記可愛的家鄉,因爲這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無論走到哪裏,也不會忘記可愛的祖國,因爲這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作業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一)開課導入(二)背誦課文采取多種形式練習背誦。

(三)學習生字詞

1、複習“什、抓、把、地”的讀音。

2、觀察“朋、什、抓、掛、打、把、地”這幾個會字的結構特點(都是左右結構)。

3、記憶字形。你有什麼好辦法記住它們? 先自己記一記,然後小組交流記字方法,最後集體反饋(以舊帶新)。

4、練習鞏固字形

(1)看偏旁組字組詞。

(2)給熟字加偏旁組成新字月—( ) 十—( ) 巴—( ) 也—( )

5、指導書寫,注意把字寫勻稱。

(1)指導“朋”字的佔格,左右相同。

(2)觀察其餘幾個字的結構特點是什麼。(都是左窄右寬) 請學生注意:在書寫時右邊部分佔了左半格一點。

(3)練習寫字 先描一描,再自己寫,注意把字寫端正,寫漂亮。

草原的教案15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多媒體播放草原風光片。

導語:那還等什麼,咱們趕快學課文吧!

二、細讀課文,讀中感悟

自讀全文。

㈠學習第1自然段。

1、誰來給我們讀一讀。

師:你覺得她哪些詞讀得特別好?

2、細品第一段。

⑴抓住啪!啪!、響亮等詞學習第一句。

⑵抓住鋪滿、新綠、醒來了等詞學習第二句。

3、自由讀詞、讀句。

4、指名讀這段。

5、學生有感情讀齊讀這段。

導語:當黎明到來的時候,隨着牧民鞭聲的響起,寧靜的草原一下子變得熱鬧起來。熱鬧的草原是什麼樣的呢?

㈡學習第2自然段。

1、自由學習這段(可以左右交流、探討)

點擊草原之旅中的視頻,邊看邊體會草原的熱鬧。

2、相機教學。

讀過課文,看過錄象,你從哪兒感受到了草原的熱鬧?

羊多,羊歡

⑴從文中哪幾個詞語感受到的?

抓住:一隻只、涌出、羊羣體會羊多。

⑵出示:涌出、蹦跳、奔向

⑶讀好涌出、蹦跳、奔向,體會羊兒當時有多麼快活。

⑷男生、女生比賽讀這句。

⑸用上這3個詞,說說我們前不久學校舉行的放風箏比賽的場面。(同桌交流後發言)

師:我校一年一度的放風箏比賽開始了,我們(涌出)了教室,(蹦跳)着(奔向)大操場。

師:你當時開心嗎?快活嗎?

⑹讓我們再來有感情地讀讀這句,感受一下羊兒急於衝出圈門奔向大草原時的開心、快樂。

導語:真是羣自在、快樂的羊啊!

牧民樂

⑴小朋友,看了那些騎着駿馬,英姿颯爽的牧民,你想說點什麼?

(真快;好威風;騎馬技術高;高興)

⑵請你自己讀讀第二句,看看你能把牧民那開心勁兒讀出嗎?

⑶指名多人讀。齊讀。

此時的草原是多麼得歡快、熱鬧啊!羊兒歡,人更歡。讓我們一起再來讀一讀這段。

㈢學習第3自然段。

⑴師範讀,要求:一邊聽一邊想: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

(看羊羣圖片,播放牧羊人的歌聲)

⑵(我看到了羊羣),那一羣羣羊兒像朵朵白雲在飄動什麼地方像?

自讀這句體會。

⑶師:羊兒成羣的散佈在草原上,慢慢地移動吃草,遠遠望去還像什麼?左右交流後指名。

⑷(聽到了歌聲),歌聲忽遠忽近,在大草原上空來回飄蕩,這就是迴盪。

⑸這是怎樣的歌聲?

⑹指導讀好這段,語速放慢,聲音漸漸放輕,學着老師的樣指名讀。

⑺在牧羊人悠揚的歌聲中,有感情地齊讀這段。

三、指導背誦。

導語:多美的一幅景象啊!小朋友,這麼美的大草原,這麼美的課文,我們把它印入腦海,好嗎?

師:選你最喜歡的一段背一背。可以一個人背,也可以和邊上的小朋友一起背,比比誰最有感情。

(相機)喜歡這段的起立背。

四、指導習字。

⑴出示:牧、原這兩字。想想你有什麼好方法記這兩個字,介紹給大家。

⑵你認識了誰?寫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⑶多媒體講解各字,並指導學生書寫。

五、拓展延伸。

導語:這堂課小朋友學習得真認真,李老師獎勵大家去大草原遊覽一番。(播放《賽馬》)讓我們騎上駿馬,跟隨牧民一起去大草原吧!(做起動作,甩起鞭子,喊起來。)

師:點擊草原之旅。自己瀏覽圖片,想看什麼就點什麼。小朋友們,盡情地享受這次草原之旅吧!

學生自由操作,瀏覽。

六、佈置作業。

任選其一,可以找好朋友一起完成,也可回家同爸爸、媽媽一起完成。

1、塗一塗:學習了課文,大草原一定給你留下了深刻地印象吧!請你到小畫板中,幫這幅《草原的早晨》塗上顏色,再把它貼到暢所欲言的塗一塗中。

2、貼一貼:請你動起小手,到網上搜索漂亮的草原圖片,再把它貼到暢所欲言的貼一貼中,讓大家一塊兒來欣賞吧。

師:草原之旅即將結束,我相信每個小朋友的感觸都很深,讓我們在這優美的音樂聲中結束本次草原之旅吧!

聽《草原的早晨》有感

邵弘一

前不久聽了李君老師執教的《草原的早晨》一課,深有感觸。這節課真可謂是一節圖美、樂美、情美的語文課。

1、圖美

課一開始,李老師用美麗的草原圖片,Fash動畫生動地刻畫出了大草原寧靜、悠遠的意境,把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到了遼闊美麗的大草原,進入課文的情境之中,學生的興趣自然而然地被激發出了。

在學文過程中,李老師又結合課文內容穿插圖片、視頻,幫助學生理解字詞,像:寧靜、新綠、鋪滿這一類抽象的詞語,使學生通過看圖,有了直觀的感受,激發了學生朗讀的情感。

學文之後,草原之旅這一欄目的設計,使學生在學完課文後再次領略了大草原的無限風光,既鞏固了課文內容,又開拓了學生的視野,延伸了知識面。

2、樂美

整節課自始至終穿插着帶有草原風味的歌曲、背景音樂,使人彷彿身臨其境,在美麗的大草原上暢遊,感受到了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底現牛羊的意境。李老師讓學生在音樂聲中看,在音樂聲中聽,在音樂聲中想,在音樂聲中讀,把學生的情感完完全全帶到了美麗的大草原上。

3、情美

整節課,李老師紮實的基本功,優美自然的過度語言,激發了學生美文美讀的情感,激發了學生表達美的慾望。課上,學生們爭先恐後地搶着讀書,搖頭晃腦地自己品讀,喜愛大自然的情感在琅琅的書聲中表達得酣暢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