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會活動:小熊,藏哪了

中班社會活動:小熊,藏哪了1

名稱一:小魚遊啊遊

中班社會活動:小熊,藏哪了

目標:學習身體平衡地小跑步

材料:金魚胸卡若干

過程: 1.幼兒把金魚胸卡掛在自己的脖子上。

2.教師示範小金魚搖尾巴游來游去的動作:雙手放在身體兩側自由搖擺,往前跑。

3.聽教師念兒歌《找到三個好朋友》,幼兒根據兒歌內容模仿小金魚游泳的動作。

4.活動中,鼓勵幼兒邊念兒歌邊小跑步。

建議:活動前,先讓幼兒熟悉兒歌內容。

名稱二:小魚吐泡泡

目標:手眼協調、感知溼性顏料

材料:印章、溼性顏料、抹布

過程: 1.出示範例圖,請幼兒數一數小魚吐出了幾個泡泡。

2.教師演示印章的使用方法: ——“蘸上顏料後,用力蓋在小魚的旁邊。” “小魚吐的泡泡越多越好。”

3.幼兒給小魚蓋印章,教師觀察幼兒蓋印章情況,給予必要的幫助。

4.陳列幼兒作品,數數泡泡的個數,比比多少。

建議: 1.溼性顏料的水分要少些。

2.印章可以用胡蘿蔔削去一個截面替代。

名稱三:捉小魚

目標:練習敏捷地躲閃

材料:與人數相等的魚胸卡、捕魚的網兜(塑圈、大塊花布替代)、歌曲錄音磁帶

過程: 1.家長幫助幼兒將魚胸卡貼在孩子胸前。

2.播放錄音歌曲,家長扮演捕魚人,幼兒扮演小魚開展遊戲。

3.家長要聽完最後一句歌詞纔可以捕捉小魚(用網或圈套住孩子,或者父母分別拉住花布兩頭向上拋起做成網罩罩住孩子)。

建議: 1.爲提高幼兒遊戲興趣,家長先可以故意不捕“小魚”。

2.在自然角中飼養小金魚,幼兒在觀賞中逐漸產生對小金魚的喜愛,模仿小金魚游來游去的動作。 3.利用牆面佈置——哪些動物水裏遊,讓幼兒認認說說在水裏遊的動物的名稱。

附:兒歌

找到一個好朋友(豐豐) 小金魚水裏遊,東遊遊西遊遊。游來游去找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小魚吐泡泡(婷婷) 小小魚,吐泡泡,吐出一個小泡泡,吐出一個大泡泡,大大小小真有趣。

中班社會活動:小熊,藏哪了2

活動目標:

1、 知道水能解渴,人每天都需要喝水。2、遷移生活經驗並對比,懂得白開水是最好的飲料,喝生水不衛生。3、養成主動喝水的良好習慣活動準備:瓶裝可樂、汽水、橙汁,一杯白開水,一杯自來水活動過程:

一、通過提問,引出話題:

提問:口渴了怎麼辦呢?(喝水、喝飲料、吃水果等。)二、出示瓶裝可樂、汽水、橙汁,一杯白開水。遷移生活經驗進行討論:

1、這裏有什麼?它們是什麼味道的?

2、你知道口渴了喝哪種水最解渴、最好呢?

教師告訴幼兒汽水、飲料裏面有許多的糖分,還含有許多的二氧化碳,對我們小朋友的身體健康並不好;而白開水裏沒有這些成分,喝白開水最解渴,白開水是最好的飲料。

教師拿着杯子到水龍頭前面接了一杯自來水,提問:自來水能喝嗎?爲什麼?

教師總結:自來水不能喝,因爲有很多的細菌還沒有被消滅。只有經過高溫消毒的水才能喝。

三、介紹喝水的重要性。

提問:爲什麼人每天都要喝水?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大膽地說說。

教師總結:我們人體內每天需要有很多的水,但是我們活動後就會出汗,身體裏的一些水就會蒸發掉,因此,我們每天都要給身體補充足夠的水。

四、幼兒欣賞兒歌:咕嚕咕嚕教師:小朋友,如果你現在口渴了,你會喝什麼呢?小胖胖口渴了,他喝了什麼?他還口渴嗎?

教師念兒歌:咕嚕咕嚕。小朋友請你們一起告訴小胖胖喝什麼最解渴好嗎?

兒歌:咕嚕咕嚕太陽大,天氣熱,小胖胖,買汽水,喝可樂,咕嚕咕嚕喝一杯。咕嚕咕嚕喝一杯。一杯兩杯三杯……咕嚕咕嚕咕嚕……喝了好多杯,小胖胖一樣渴,小胖胖一樣熱,還把地上弄了一堆垃圾。

中班社會活動:小熊,藏哪了3

活動產生:

現在的家長普遍重視孩子的智力開發,但在生活上一手包辦,忽視孩子動手能力、自理能力的培養。針對這一現象,我們進行了“幼兒自理能力的培養”的研究,設計了一系列相關的生活活動來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生活能力,促進幼兒全面、健康地發展。

活動目標:

1、掌握繫鞋帶的正確方法。

2、理解故事,記住短句“先繞一個圈,兩頭交叉繞一繞,拉拉緊”。

3、提高動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

活動準備:

《一雙有蝴蝶結的鞋》故事圖片,短綢帶人手一根,幼兒鞋帶的鞋上幼兒園。

活動一:故事《一雙有蝴蝶結的鞋》

1、教師有表情的完整講述一遍故事。

2、結合掛圖,教師邊講述邊提問。

(1)開始,媽媽爲什麼不給佳佳買這雙有蝴蝶結的鞋?

(2)佳佳是怎樣學習扎蝴蝶結的?

(3)到了佳佳的生日,媽媽真的給她買了這雙有蝴蝶結的鞋,佳佳是怎樣穿好這雙這雙鞋的?心裏又是怎樣想的?藉此複習前面的短句。

3、學扎蝴蝶結

發給幼兒人手一根短綢帶,練習扎蝴蝶結。提醒幼兒根據短句,運用正確的方法。先繞的兩個圈要小一些,交叉的也要小,不要拉緊容易拉過頭。形不成蝴蝶結。

4、娛樂活動

幼兒互相幫助把蝴蝶結紮在食指上,顫動食指模仿蝴蝶飛動。

活動二:學系鞋

1、討論:早上,爸爸媽媽是怎樣給你係鞋帶的?

2、請會繫鞋帶的幼兒表演一次,激發幼兒學習鞋帶的願望。

3、引導幼兒根據扎蝴蝶結的經驗,學系鞋帶。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幫助能力弱的幼兒,提醒幼兒一定要繫緊鞋帶,不然鞋帶容易散開。

4、比一比,誰的鞋帶系得又快又好。

活動延伸:

在區角中增設自理區,投放扎蝴蝶結的短綢或可穿鞋子的娃娃,可讓幼兒繼續學習繫鞋帶。

中班社會活動:小熊,藏哪了4

設計意圖:今年我帶小班,孩子從家庭來到幼兒園,進入集體生活,要學習與同伴交往,要跟同伴一起活動,要開始他們社會生活的第一步,孩子會有些不適應的表現。如何幫助孩子儘快的熟悉環境,適應集體生活,對集體產生安全感,進而喜歡上幼兒園呢?正是我們研究的重點。

《大家來抱抱》是我們自己生成的一節社會活動,幼兒很容易用自己的感官去接觸事物,進而產生心靈的感受。擁抱是一種身體的接觸,更是一種心靈的接觸,通過擁抱增進與老師、同伴間的交流,消除陌生感,讓幼兒逐漸喜歡上幼兒園。

目標:

1、初步學習用正確的方法表達對他人的喜愛。

2、體會和同伴以及成人擁抱的親切感。

3、願意參與集體遊戲,大膽表達情感。

準備:

長毛絨玩具(人手一個)、碟片(天線寶寶)、音樂準備:找朋友、進場音樂。

過程:

1、出現各種小動物,讓幼兒與它們抱一抱,體驗抱自己喜歡的東西的感覺。

2、結合生活請幼兒說說被別人抱的經驗。(老師去抱小朋友,讓幼兒體驗被抱的感覺。)

3、小朋友互相抱一抱,初次體驗與同伴抱的感覺。

4、看動畫片,模仿正確的抱同伴的方法,懂得怎樣抱才讓人覺得舒服。

5、再次選擇喜歡的同伴去抱抱。

6、討論還有哪些表達喜歡的方式。我們喜歡一個人,除了可以抱一抱,還可以怎麼做,能讓他知道你喜歡他呢?

7、和客人或同伴玩找朋友遊戲,在找到朋友後抱一抱。

評析:

本節活動能圍繞新入園孩子心理適應的需要,生成設計適合其年齡特點活動內容,過程組織緊扣目標,從情感體驗入手,豐富幼兒與他人抱一抱的情感體驗,有重點的幫助孩子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不斷昇華幼兒體驗,特別是電教媒體的運用適時恰當,在給幼兒提供模仿對象的同時,營造了較好的氛圍,進一步激發了幼兒與同伴保抱一抱的情緒。建議,關注過程中個別幼兒的體驗,對一些環節增加預見性。

中班社會活動:小熊,藏哪了5

活動準備:

1.活動前請家長配合,在家裏和孩子一起找找哪些物品上有花的圖案,選擇一件或兩件帶到幼兒園,陳列在“花花商店”的貨架上。

2.“吃的東西”和“用的東西”的標記。

活動過程:

一、花兒在哪裏

1.師:我們在公園裏、花店裏,幼兒園的花圃裏,找到了許多漂亮的花。我們身邊還有哪些地方有花呢?

2.幼兒回憶自己的生活經驗,講述自己曾在哪些地方看到過花。

教師將幼兒的表述用簡筆畫的方式記錄在紙上,並及時展示在黑板上。

3.師:有的花長在泥土裏,有的花長在水裏。有了花,我們的世界變得真美麗!許多我們平時用的物品和吃的東西上也有花的圖案,你們發現了嗎?

4.啓發幼兒尋找有花朵圖案的物品:女孩子的髮夾上有花,幼兒園的窗簾上有花,風箏上有花紋,等等。有花朵圖案的物品會更漂亮。

5.師:看到有花的地方和有花朵圖案的物品,你心裏覺得怎麼樣?喜歡嗎?

二、花花商店的物品

1.師:“花花商店”裏的所有物品都有花,你能從這些物品中找到花嗎?

2.教師分發給幼兒每人一件“花花商店”的物品,請幼兒觀察並尋找花的蹤跡。

3.說說你找到的花在哪裏,把它指出來。

4.引導幼兒發現花朵圖案在生活中的運用:有些食品包裝上有“花”,如玫瑰花幹(蜜餞),玫瑰花茶等。這些圖案告訴我們:這些食物有花的成分。

5.師:媽媽的護膚品、花香沐浴露和洗髮水等也有花朵圖案,打開聞一聞,果真有花香的味道。

6. 師:有些物品上的花朵與物品沒有直接關係,它只是使包裝更漂亮,具有裝飾作用。

三、貨架大整理

1.教師將事先準備好的“吃的東西”和“用的東西”的標記,貼到“花花商店”的貨架上。

2.幼兒根據自己手裏的物品類型,分類放入貨架,並擺放整齊。

中班社會活動:小熊,藏哪了6

活動目標

1、瞭解圖書館借閱的基本規則。

2、瞭解圖書館的設備和用途。

3、喜歡朗誦兒歌,能理解兒歌的含義。

活動準備

1、手偶、公共圖書館借書證、公共圖書。

2、《我會講故事》幼兒用書或電子書第4-6頁。

3、《愛惜圖書》兒歌。

活動過程

形式:集體/小組

1、出示手偶、公共圖書館借書證及公共圖書等,介紹手偶,並告訴幼兒:“他”每星期都到圖書館借閱圖書。

2、提問:

·你去過圖書館嗎?

·誰和你一起去的?

·你去圖書館做什麼?

3、出示幼兒用書或電子書第4-6頁,讓幼兒觀察圖片,請到過圖書館的幼兒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經驗。向幼兒提問:

·圖書館中有什麼設備?

·它們可以幫你做什麼?

·使用這些設備時要注意什麼?

4、出示幼兒用書或電子書第4-6頁,請幼兒指出使用圖書館設備的正確行爲,並解釋在圖書館裏要保持安靜的原因(不影響別人)。

5、請幼兒提出愛惜公共圖書的方法,例如不要弄髒、折皺、撕毀等。

6、一起朗誦兒歌《愛惜圖書》:

看圖書,輕輕翻,

不弄髒,不弄亂。

看完記得要歸還,

愛惜圖書真簡單。

7、討論借閱“故事王國”中的書時,要注意什麼?

8、根據討論結果制定規則,並用圖畫或文字記錄借閱規則。

·能判斷在圖書館裏的正確和不正確的行爲。

·能朗誦兒歌《愛惜圖書》,並能說出愛護圖書的方法。

活動建議:

·在活動區活動時間,可以引導幼兒在圖書區體驗圖書借閱活動,使幼兒能更加直觀地瞭解、體驗到借閱圖書的程序及適宜的行爲。

中班社會活動:小熊,藏哪了7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樹與人類、動植物之間相互依存、和諧相處的關係。

2.懂得感恩,對周圍事物及人有感恩的心。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等。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小朋友們,看,這是誰呀?(老樹)

師:在老樹長大的過程中有誰幫助過它,它們是怎麼樣幫助老樹的?

二、理解故事內容,知道樹與人類、動植物之間相互依存、和諧相處的關係。

(一)欣賞故事第一部分:

1.討論:老樹長大的過程中,有哪些朋友幫助過它呀?

2.根據幼兒回答出示小朋友,園丁,阿姨,花兒,鳥兒幫助老樹的'圖片。

(二)欣賞故事第二部分:

1.提問:原來這麼多的朋友都幫助過老樹,他們聽了老樹的感謝,會怎麼回答呢?(不用謝)

2.討論:朋友們除了會說不用謝,他們還會說什麼呢?

(幼兒討論後講述交流)

3.播放課件:小鳥、牽牛花和人們如何感謝老樹。

師:你們都說了自己的想法,現在讓我來聽聽朋友們到底是怎麼回答的。

(三)欣賞故事第三部分:

1.提問:老樹聽了朋友們的話,心裏會怎麼想?

2.小結:原來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還能給大家帶來快樂。

三、聯繫已有經驗,感受周圍人對自己的關愛,懂得感恩。

師:老樹從一棵小樹苗慢慢長大,是因爲得到許多朋友的幫助,它才能越長越好,越長越高。我們小朋友就像一棵小樹苗,長大的過程中,一定也得到過許多的幫助,誰願意來說一說?

四、製作愛心卡

師:剛剛小朋友們都大聲的說出了謝謝,老師相信你們一定也想做一些事來報答他們,回家後把你想說的話,或想爲他們做的事,紀錄在愛心卡上。

中班社會活動:小熊,藏哪了8

活動目標:

1. 讓幼兒知道"對不起"的神奇之處,培養幼兒養成做錯事時"對不起"的習慣。

2.引導孩子正確處理同伴間的合作關係,提高他們的交往能力。

重點難點:

讓幼兒知道"對不起"的神奇之處,培養幼兒養成做錯事時"對不起"的習慣。

活動準備:

準備小故事一個、掛圖四張、音樂磁帶一盒。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課題

1.講故事《"對不起"真神奇!》

一天陽光明媚、天氣晴朗,老師帶小朋友在院子裏玩滑梯。只見小朋友。

"方雅,你是踩了她的腳嗎?"……高高興興地去玩了。("對不起"真神奇!)

2.提問:師:小朋友,你碰到過這樣的事情嗎?

師:你是怎樣做的呢?

二、深入主題。

1.觀看掛圖四副。

2.玩積木時榮榮不小心把實實的積木弄倒了。

3.喝水時鵬鵬不小心把水灑到了倩倩的身上。

4.吃飯時龍龍不小心把飯湯弄到迪迪的手上了。

5.睡覺時文文不小心蹬到了策策的身上了。

老師帶領幼兒一起邊看邊說邊討論,幼兒積極發言。

6.欣賞歌曲《對不起,沒關係》

三、表演示範

1.老師和小朋友一起進行歌表演練習。

2.小朋友可以把生活、學習活動中的事情編成歌詞表演。

四、主題擴展。

學習文明禮貌用語"請、對不起、你好、謝謝、再見!"修改建議教後反思:在活動中,我讓孩子們先講述自已平時與同伴之間發生誤會的情節,並且讓其他同伴評價其錯與對,再根據自己平時玩遊戲時發生的一些識會改編歌詞,並請同伴彙報演唱,孩子們積極性很好,陳薇羽在歌唱時,還能加上動作肢體語言,對於歌曲的學唱起到了很好的鞏固作用。總體而言,本堂課各個教學環節設計合理、有效,完滿完成教學任務。

中班社會活動:小熊,藏哪了9

一、說活動教材和幼兒行爲分析

繪本《小熊,藏哪了?》講述了一隻小熊爲了贏得遊戲勝利,而不惜離開媽 媽,導致在森林裏迷路無助,最後待在原地不動獲救的故事。由此,聯想到中班的孩子,他們活潑好動,喜歡遊戲,往往對一些未知的新鮮事物很感興趣。外出活動時,他們總能被一些事物吸引,而此時父母的看管意識不比小班時期,經常發生與家人或團隊走散的事件。我們身邊不乏有這樣活生生的案例,如玩捉迷藏的遊戲,因太在意遊戲的結果,有的孩子躲在衣櫥幾小時,整個家庭找的人仰馬翻。又如孩子在商場或超市,經常會聽到喇叭裏播報:“xxx小朋友,您的媽 媽在廣播室等你。”這樣的事件屢見不鮮,可見,在這個時期對中班幼兒進行適當的安全教育,積累一定的自救、求救方法,顯得尤爲重要。

二、說活動目標

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社會領域的目標和價值取向,以及我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需要,我制定了以下兩點活動目標:

1、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知道活動時不能獨自離開、要注意安全。

2、知道遇到困難或需要時會用適當的方式向成人求救。

三、說活動準備

爲了幼兒更好的投入遊戲情境中,我設計了捉迷藏的道具背景;活動中採用了PPT圖片來呈現小熊和媽 媽捉迷藏時的樂趣和小熊迷路後焦急、害怕的心理。最後一環節插入2張捕捉到的生活照片:這樣讓幼兒聯繫生活討論照片上發生的事情。整個活動運用PPT和圖片進行支架,讓幼兒有身臨其境的感受。

四、說教法和學法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以幼兒爲本,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同時老師應成爲幼兒學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因此,本次活動採用了適宜的教學方法有:談話法、遊戲法、多媒體教學法、觀察法、提問法、討論法等。教師的教法與幼兒的學法有機結合,共同爲目標的完成服務。

五、說活動過程

我爲本次活動設計了以下三大環節:

1、遊戲導入,喚醒經驗。

首先我和孩子們聊一聊:“你們喜歡玩捉迷藏的遊戲嗎?”“你們平時有沒玩過捉迷藏的遊戲?”“你們想和沈老師一起玩捉迷藏的遊戲嗎?”在和孩子玩捉迷藏遊戲前約定好遊戲規則:沈老師來做找的人,孩子們是躲的人,你們在躲的時候要靜悄悄的,不能發出聲音;被沈老師找到的孩子坐回自己的位置。

遊戲後我進行了小結:捉迷藏是個很好玩的遊戲,在這個遊戲中有找的人,有躲的人,我們都會躲在安全、隱蔽的地方。 作爲活動的開始,運用遊戲的方式導入,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2、欣賞課件,理解故事,探索迷路自救的方法。

本環節我又設計了三個環節

(1)、理解故事第一段,小熊玩捉迷藏的前兩次經歷:

小熊第一次躲在石頭下面,第二次躲在草叢裏。我這樣問孩子:“小熊兩次都被媽 媽找到了,心裏會怎樣想呢?”請幼兒幫小熊想個辦法躲在哪裏,纔不會讓媽 媽找到。此環節在引導幼兒理解、故事的基礎上,大膽地讓幼兒想象小熊兩次都被媽 媽找到後的心理變化。

(2)、聽故事第二段,瞭解小熊的心理變化。

小熊兩次都被媽 媽找到後,他想:我要走得再遠一點、遠一點,讓媽 媽找不到,於是他趁媽 媽不注意的時候獨自一人離開了,最後在大森林裏迷路。“這時小熊該怎麼辦呢?”我問孩子,是繼續往前走?還是怎樣?爲什麼?此處引導幼兒用語言規勸小熊不能往前走。

(3)第三段故事:小熊迷路,探討迷路後的自救方法。

出示PPT背景圖,引發幼兒討論:迷路的小熊怎樣才能找到媽 媽?我們快來幫小熊。這一環節是個重點環節,引發幼兒思考,深化幼兒感受:小熊迷路後害怕的心理和迫急幫小熊找到媽 媽的方法。此處挖掘幼兒的情感和思維,我根據幼兒的回答一一貼出相應的小圖片並進行了經驗的歸整:在大森林裏迷路了,最合適的方法就是站在原地等媽 媽來找你,這樣更安全。

3、結合生活圖片,獲得經驗。

通過過渡語:“在生活中你們迷路過嗎?”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上的兩個小朋友怎麼了?讓幼兒結合經驗並說一說:走丟了,怎麼辦?運用已有經驗,談談自己的想法;讓幼兒知道平時跟爸爸、媽 媽或老師外出時,不能獨自離開爸爸、媽 媽和老師,如果走失後,會用適當的方式向大人求救。

中班社會活動:小熊,藏哪了10

活動目標:

1、 通過實踐和討論,使幼兒初步學習和同伴友好地共同玩和輪流玩的方法。

2、 初步培養幼兒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 使幼兒感受愉快的活動情緒。

4、 培養幼兒與同伴之間和睦相處並珍惜這份友情。

5、 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小汽車,各種新奇的玩具、圖書分成五組

活動過程:

一、 出現小汽車,設問

1、這是什麼?你們想玩嗎?(請兩名要玩的幼兒上來)

2、有兩個小朋友要玩小騎車,可現在只有一輛車,怎麼辦呢?

幼兒討論,教師可適時地引導,大家得出:一個先玩,一個後玩,一個一個地玩,就是輪流玩,學習詞:輪流。

3、請兩名幼兒輪流玩小騎車。知道互相謙讓,讓對方先玩。

4、還有誰想玩請三名幼兒來玩,問:他們應該怎麼玩呢?引導幼兒說出:一個一個地輪流玩,鞏固幼兒對"輪流"的理解。

二、 小結

我們一起活動的時候,要團結友愛,玩具大家一起玩,有的玩具可以一個人玩,但人多的時候,就要輪流玩。還有的玩具一個人玩不起來,就要幾個人共同玩。有哪些玩具可以共同玩的?

翹翹板、搖船,要兩人友好地共同玩才能玩得好。爬網、大金魚也可以幾個人一起玩。玩時要注意不影響不妨礙別人。

三、 分組活動

1、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許多好玩的玩具,有的可以大家一起來玩,有的是一個一個人玩的,看看小朋友會不會想辦法,和別人商量,一起友好地玩。介紹各組內容: 第一組:立體新圖書(三本)第二組:玩具小汽車(三輛)第三組:望遠鏡、萬花筒(各一)

2、幼兒自由選擇活動內容,老師觀察和引導幼兒學習與同伴商量玩的方法。

3、活動結束後談談自己的活動情況。

中班社會活動:小熊,藏哪了11

活動目標:

1. 通過看看、比比、說說,瞭解自己與他人的成長過程,知道自己的成長與家人、老師、許多人的幫助是分不開的。

2. 感受自己的成長變化,體驗成長的快樂。

3.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家人、老師等人的感謝。

活動準備:

①視頻錄像:小中大幼兒成長的足跡;②小中大幼兒照片、幼兒手印、足印圖及繪畫作品多套;③幼兒成長圖片一套;④兒童音樂。

活動過程:

(一)瞭解他人的成長過程

1、談話,導入課題。

2、播放視頻,觀看不同年齡段幼兒在園的生活活動。

3、分段討論,說說小中大幼兒的變化。

(二)排一排、比一比、說一說

1、照片排序:按小→大排序,比較照片從小到大的變化。

2、幼兒作品排序:出示幼兒足印圖,哪些是小班寶寶的足印?哪些是中班寶寶的足印?哪些是大班寶寶的足印?感知寶寶一年一個樣,身體越長越大。

3、出示幼兒繪畫作品,按小中大排序。說說爲什麼這樣排?感知隨着年齡的增長,幼兒的能力逐漸增強。

4、幼兒操作:把幼兒照片、手印圖、足印圖拿出來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按小中大歸類,同時播放小與大的音樂。

(三)說說自己的變化

1、以前你上小班的時候是什麼樣子?

2、通過三年幼兒園的學習,你學到了哪些本領?現在你有哪些變化?

3、看圖說話,用一句話說出以前的你是什麼樣子?現在的你又是什麼樣子的。

4、這些本領是誰教你的,在你成長的過程中,哪些人幫助過你?

(四)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感謝之情

1、你應該感謝哪些人?如:個子長高、身體變強壯、自理能力增強、懂事聽話應該感謝誰?會唱歌、跳舞、畫畫、講故事應該感謝誰等等。

2、說說用什麼樣的方式來表達你的感激之心?

結束:播放輕音樂,幼兒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去感謝恩人。

中班社會活動:小熊,藏哪了12

活動設計背景

吃飯時東張西望、撒飯菜是孩子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生的事情,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讓幼兒養成“吃飯時要專心、好好吃”的好習慣。

活動目標

1、通過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2、通過複述故事,讓幼兒學會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故事內容。

3、通過本次活動讓幼兒知道“吃飯時要專心,不要浪費糧食”的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1、幼兒能完整、生動的講述故事。

2、讓幼兒學會在生活中吃飯時該怎樣做。

活動準備

1、自制掛圖,故事磁帶“大公雞和漏嘴巴”。

2、碗勺模型,“大公雞”卡片,“小弟弟”和“奶奶”手偶。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碗勺模型,提問:碗勺是用來做什麼的?讓幼兒猜猜關於吃飯時要注意的一些事,引出故事《大公雞和漏嘴巴》。

二、基本環節:

1、故事裏都有誰?發生了什麼事情?

2、聽故事後看掛圖,啓發、引導幼兒說出圖片內容。

①小弟弟坐在院子裏幹什麼?

②小弟弟碗裏的飯爲什麼撒得到處都是?

③大公雞來了說什麼?然後做了什麼?

④大公雞爲什麼說小弟弟漏嘴巴?

⑤大公雞唱的是什麼兒歌?

⑥小弟弟爲什麼哭了?

⑦奶奶對小弟弟說了什麼?

⑧後來小弟弟還撒飯粒嗎?

3、啓發幼兒懂得“吃飯不要東瞧瞧西看看,要專心”的道理。

請幼兒再聽故事,看掛圖複述故事。

三、1、利用大公雞、小弟弟和奶奶的指偶讓幼兒表演故事。

2、自願表演、分組表演。

四、交流,你是怎樣吃飯的?讓幼兒知道吃飯要好好吃,要像改變後的小弟弟學習。

五、1、讓幼兒自己動手用費紙殼製作碗勺和手指玩偶,教師在旁邊適時適度指導。

2、課後佈置背誦《鋤禾》,要求幼兒平時做到不撒飯不剩飯,節約糧食、珍惜糧食。

中班社會活動:小熊,藏哪了13

設計意圖:

在日常生活中幼兒的好奇心很強,特別對水彩筆有很大的好奇心,總是喜歡在很多地方亂塗亂畫,爲了讓幼兒該掉這一毛病特設次活動。

活動目標:

1、知道不能再書本、桌子、牆壁等地方亂塗亂畫,有愛惜物品的意識。

2、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樂於參與集體交流活動。

活動重難點:

重點:改掉亂塗亂畫的習慣。

難點:嘗試擦掉弄髒的地方。欣賞故事,引導幼兒討論:

活動準備:課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小朋友們都喜歡蠟筆嗎?可是有一隻小蠟筆。到處惹人生氣,這是爲什麼呢?

二、播放課件講故事

教師講述故事《他們生氣了》,幼兒邊欣賞故事內容。

教師提問:

——故事裏有誰?發生了什麼事?它們爲什麼要生氣?(幼兒討論)因爲小蠟筆亂塗亂畫,積木的身上留下了一條條的蠟筆印,白牆變成了黑牆,書本上的字看不清了,桌子變成了“大花臉”。他這樣做是不對的。小蠟筆這樣亂塗亂畫對嗎?

教師小結:書本、桌子、牆壁式我們大家的,我們不能再上面亂塗亂畫,這樣會把他們弄髒了,影響美觀,所以不能亂塗亂畫。

三、讓幼兒嘗試將弄髒的地方擦乾淨。

教師帶領幼兒一起把教室裏弄髒的地方擦乾淨,並做提醒標誌,提醒幼兒以後要小心請有幼兒說說還有那些東西不能亂塗亂畫。

教師:還有那些東西也是不能亂塗亂畫的?(幼兒討論回答)

教師小結:看到小朋友們擦得那麼幹淨,還做了提醒標誌,書本、白牆變得高興起來了,他們誇小朋友是能愛惜物品、不亂塗亂畫的好孩子。

中班社會活動:小熊,藏哪了14

活動目標:

1.通過分蘋果活動,學會分享。

2.通過操作活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3.樂意與同伴、成人分享好吃的食物。

活動準備:

1.部分幼兒排練好情境表演。

2.一籃大小不一的蘋果,個數與參加表演的幼兒人數相同。一籃橘子,比班級人數略少一些。

3.操作材料《大蘋果分給誰》

活動重點:

通過分蘋果活動,學會分享和謙讓。

活動難點:

樂意與其他人分享好吃的食物。

審美元素:

小班的幼兒,由於他們主要是以自我爲中心,很少有與他人分享或謙讓的機會,本活動通過讓幼兒嘗試不同的分水果的方法,能夠培養幼兒形成好吃的東西與大家一起分享的意識和良好的文明行爲習慣以及與他人交往的方法。

活動過程:

1.觀看情境表演,進行討論。

(1)觀看情境表演一:主人將大蘋果留給自己,小的分給別人。

師:小朋友,這樣分蘋果對嗎?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分呢?

(2)師小結:有好吃的東西時,應該互相謙讓,大的分給別人,小的留給自己。

(3)教師講述故事《孔融讓梨》。

2.觀看情境表演二,嘗試謙讓和分享的方法。

(1)師:剛纔小朋友的辦法很好,請小主人按照我們的方法再分一次蘋果。

(2)師:誰願意當小主人,學一學小朋友用好方法來分(大小不一的)蘋果?

部分幼兒嘗試用謙讓的方法分蘋果。

(3)增加兩位 客人,引導幼兒討論:如果蘋果不夠分怎麼辦?

(4)師小結:除了謙讓的方法,還可以大家共同分享好東西。

3.看操作材料。

——師:你看到了什麼?

——師:蘋果夠分嗎?怎麼分?

(讓幼兒看操作材料)我們再用同樣的方法分蘋果,讓老奶奶、媽媽、小弟弟都開心。

4.教師評價:表揚在分蘋果活動中做得好的幼兒。

中班社會活動:小熊,藏哪了15

活動目標:

1.從氣流吹在臉上的感覺來感受空氣的存在。

2.在與空氣的親密接觸中感受快樂。

活動準備:

1.各種動物吹氣玩具若干。

2.遮眼布或眼罩。

活動過程:

一、誰在親我。

----教師邊念兒歌"找找找,找朋友,找到朋友親親臉",邊帶領幼兒拍手四處走動。當唸完兒歌時,兩個朋友立即臉碰臉,親親對方。教師也加入其中,與幼兒相互親親臉。

----有位客人,他也想親親小朋友。

----請幼兒閉上眼睛,教師迅速地拿出大型吹氣玩具,打開氣孔,快速對着每個幼兒的臉吹氣。

----請幼兒說說臉上的感覺,猜猜是誰在親自己的小臉蛋。

----原來是動物玩具在親你們的臉。它是用什麼親的?(空氣)

二、親親小臉蛋。

----幼兒自由選擇玩具,超自己臉上放一點氣,親親自己的小臉蛋,感知空氣的存在。

----幼兒結伴,用吹氣玩具互相親親對方的臉。

----除了親親臉,還可以親親哪裏?

----幼兒邊念兒歌《親親小臉蛋》:親親小眼睛,眼睛眨一眨;親親小嘴巴,嘴巴撅一撅;親親小鼻子,鼻子聳一聳。邊做相應的動作。

三、誰在吹氣。

----請一組幼兒演示遊戲的方法:一幼兒蒙上眼睛,坐在中間,其他幼兒圍在四周,分別拿着吹氣玩具,朝矇眼者某個部位放氣,然後請矇眼者說說哪裏有氣,有幾個人朝他放氣。

----幼兒5-6人結伴,分組進行遊戲,感受與空氣親密接觸、遊戲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