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精選7篇)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精選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精選7篇)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1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68頁例1和練習十一第1題。

教學目標:

1、綜合運用統計知識,學會從統計圖中準確提取統計信息,並作出正確的判斷和簡單的預測。

2、理解統計圖中各個數據的具體含義,培養同學仔細觀察的習慣。

教具準備:多媒體電腦,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看電視嗎?你們知道家裏的電視是什麼品牌嗎?

今天我們就去彩電市場看看各種彩電的市場佔有率吧!(出示教科書第68頁例1的扇形統計圖)

二、探究交流,總結規律

1、小組研討、交流。

根據這幅統計圖,你們瞭解到哪些信息呢?A牌彩電是市場上最暢銷的彩電嗎?

根據提出的問題,讓同學在小組內交流、討論。同學可能會發生兩種不同的看法:一局部會認爲A品牌最暢銷,而另一局部則認爲A品牌不是最暢銷的,從而引起認知牴觸。

2、引導釋疑。

在同學討論交流的基礎上,教師提問:請大家仔細觀察,說說統計圖裏“其他”局部可能包括了哪些信息呢?

可讓同學分別說說“其他”的具體含義,從而明確“其他”裏面可能含有比A牌更暢銷的彩電品牌。

3、小結。

這幅統計圖提供的數據比較模糊,不夠完整,我們無法得到有關彩電市場佔有率的完整信息,所以從本統計圖中不能得出A牌彩電最暢銷這樣的結論。

引導同學認識到:在利用統計圖作判斷和決策時,一定要仔細觀察,注意從統計圖提供的數據信息動身,不要單憑直觀感受輕易下結論。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2

【教學內容】

統計表。

【教學目標】

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統計的意義,進一步認識統計表,掌握整理數據、編制統計表的方法,學會進行簡單統計。

【重點難點】

讓學生系統掌握統計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情景導入】

1、揭示課題

提問:在小學階段,我們學過哪些統計知識?爲什麼要做統計工作?

2、引入課題

在日常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經常需要對一些數據進行分析、比較,這樣就需要進行統計。在進行統計時,又經常要用統計表、統計圖,並且常常進行平均數的計算。今天我們開始複習簡單的統計,這節課先複習如何設計調查表,並進行調查統計。

【整理歸納】

收集數據,製作統計表。

教師:我們班要和希望小學六(2)班建立“手拉手”班級,你想向“手拉手”的同學介紹哪些情況?

學生可能回答:

(1)身高、體重

(2)姓名、性別

(3)興趣愛好

爲了清楚記錄你的情況,同學們設計了一個個人情況調查表。

課件展示:

爲了幫助和分析全班的數據,同學們又設計了一種統計表。

六(2)班學生最喜歡的學科統計表

組織學生完善調查表,怎樣調查?怎樣記錄數據?調查中要注意什麼問題?

組織學生議一議,相互交流。

指名學生彙報,再集體評議。

組織學生在全班範圍內以小組形式展開調查,先由每個小組整理數據,再由每個小組向全班彙報。

填好統計表。

【課堂作業】

教材第96頁例3。

【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課後作業】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的練習。

第1課時統計與概率(1)

(1)統計表

(2)統計圖:折線統計圖條形統計圖扇形統計圖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3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與直觀操作,理解分數混合運算的算理,並能正確計算。

2、能結合實際情景,解決簡單分數混合運算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掌握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

教學難點:正確計算分數四則混合運算。

教具準備課件:

設計意圖教學過程特色設計

理解分數混合運算的算理,並能正確計算。

解決簡單分數混合運算的實際問題。

一、導入

筆算下面各題。

24÷4+16×5-3746+50×[(900-90)÷9]

小紅用8米長的綵帶做一些花,如果每朵花用2/3米綵帶,小紅能做多少朵花?

二、教學實施

(一)出示例3。

1、老師整理情境中的信息。

2、學生明確題意。

3、學生分析題目並解答

4、提問:可以列綜合算式嗎?小組討論並彙報,如何列綜合算式。

板書綜合算式。

5、分析運算順序。

請同學們觀察,這道題目中有哪幾種運算?應該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6、學生試算,兩人板演。

7、全班交流訂正。

8、思考:在計算中,應該注意什麼?

(二)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33頁“做一做”。

提問:6樓到地面的高度是多少層樓的高度?(多找幾個學生來說自己心裏的'想法,尋找出最好的解題策略後再讓學生進行計算)

2、教材第35頁第9,10題。

三、全課總結: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嗎?有什麼發現嗎?有什麼想要告訴老師和同學的嗎?請大家發表自己的見解。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4

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主要教學內容包括:認識扇形統計圖的特點,運用扇形統計圖進行分析和了解必要的信息。教材注重從生活、生產中選取素材,努力挖掘學生身邊的相關數學元素,既擴寬了學生收集數據的渠道,又凸顯了統計與生產、生活密切的聯繫,使學生體會到統計的實用價值。教材才通過條形統計圖與扇形統計圖的特點與作用的對比,引導學生認識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能清楚地瞭解各部分數量同總量之間的關係。

學情分析

1、學生已經掌握了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的知識,學習扇形統計圖可以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知識經驗,自然形成知識的生成點。

2、在前面的統計知識中,學生已經有了運用統計圖進行數據分析的經驗,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讀懂統計圖,看圖回答問題和計算,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

3、統計知識與日常生活聯繫密切。教學中要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培養學生愛科學的興趣。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認識扇形統計圖的特點,知道扇形統計圖可以直觀地反映部分數量與總量的百分比,能從扇形統計圖讀出必要的信息。

過程與方法:

經歷扇形統計圖的認識過程,體驗對比觀察的學習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學習活動中,體驗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係,以及在生產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分析、比較、想象的能力,受到科學觀的教育。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認識瞭解扇形統計圖的特點。

難點:運用扇形統計圖進行分析和了解必要的信息。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5

【教學內容】

解比例。(教材第42頁例2、例3及練習八的習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解比例的方法,進一步理解並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

2、培養學生運用已學的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計算過程中使學生養成驗算的良好習慣。

3、感受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繫,體驗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樂趣,培養靈活的思維能力,激發學習數學知識的熱情。

【重點難點】

1、使學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學會解比例。

2、引導學生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將帶未知數的比例改寫成方程。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情景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比例的知識,誰能說一說什麼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質是什麼?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可以做什麼?

學生在小組中議一議,再彙報。

師:這節課,我們還要繼續學習有關比例的知識,就是解比例。

板書課題:解比例。

【新課講授】

1、教師用多媒體課件出示教材第42頁第1、2行的內容。引導學生思考:什麼叫做解比例?

學生獨立思考後,在小組中交流並說出:求比例中的未知項叫做解比例。

師:想一想,怎樣才能解出比例中的未知項呢?學生很容易想到比例的基本性質。

2、教學例2。

教師用多媒體課件出示例2。

指名讀題,根據題意,描述兩個相等的比。

=110或模型高度:實際高度=1∶10。

讓學生列出比例,指出這個比例的外項、內項,並說明知道哪三項,求哪一項?

教師板書∶320=1∶10,你能試着計算出來嗎?

請一名學生板演,其餘的學生在練習本上做。

做完後,師問:怎樣把比例式轉化爲方程式?學生回答: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轉化。師接着板書:10x=320×1。

教師說明:這樣解比例就變成解方程了,利用以前學過的解方程的方法就可以把方程解出來。注意:解方程要寫“解”,那麼解比例也要寫“解”。

師:怎樣解這個方程?

生:根據乘法各部分間的關係,把x看做一個因數,根據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可以求出x。

小結:從剛纔的解比例過程中可以看出,解比例可以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把比例轉化爲方程,然後用解方程的方法來求未知項x。

3、教學例3。

解比例:

過程要求:學生獨立練習,求出未知項。

同學之間互相交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請一位學生上臺板演。

解:2、4x=1、5×6

x=

x=3、75

提問:還可以用其他的知識解比例嗎?

學生交流後,可能會說出:根據比例的意義,等號左邊的比值是,要使等號右邊的比值也是,x應等於。

4、總結解比例的方法。

教師:剛纔我們學習瞭解比例,大家回憶一下解比例首先要做什麼?轉化成方程後再怎麼做?

學生回憶解比例的過程。

教師:從上面的過程可以看出,在解比例的過程中哪一步是新知識?

學生: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把比例轉化成方程。

【課堂作業】

1、完成教材第42頁“做一做”第1題。

學生獨立練習,教師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2、完成教材第43~44頁第6、7、8、9、10、11、12、13題。

答案:1、x=7、5x=x=0、6

2、第6題:判斷小紅說得是否正確,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方法一:計算1分鐘(60秒)心跳的次數,看是不是72次,因爲45秒跳54次,1分鐘也是60秒就要跳54÷45×60=72次,由此判斷小紅說得對。方法二:運用比例的知識。計算54∶45與72∶60的比值,看是否相同,相同說明小紅說得對。因爲這兩個比的比值相同都是1、2,說明心跳速度沒變。

第7題:組織學生獨立練習。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第8題:組織學生在小組中議一議,說一說解題思路,再動手算一算。學生彙報。

第9題:組織學生閱讀題目,理解題意,並獨立練習。

第10題: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完成,指名彙報。

第11題:組織學生在小組中議一議,怎樣列比例式,共同完成後相互交流。

第12題:組織學生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改寫等式,在小組中交流訂正。

第13題:組織學生在小組中討論,交流,相互驗證。此題答案不唯一。

【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在哪些方面得到了提高?

【課後作業】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的練習。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6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六年級上冊第35~36頁例6、練一練,第37~38頁練習六第6~9題。

教學目的要求:

學會計算分數的連乘,知道分數連乘的簡便算法和計算時約分的簡便方法。培養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和計算能力,提高分數乘法計算的熟練程度。

教學重點難點:

分數連乘的簡便算法和計算時約分的簡便方法。

教學過程:

一、複習

口算。題目略

筆算

問:分數乘法怎樣計算?怎樣約分計算比較簡便?

二、新課教學

出示例6

六年級同學爲國慶晚會做綢花。一班做了135朵,二班做得朵數是一班的,三班做的朵數是二班的。三班做了多少朵?

學生讀題,嘗試畫線段圖。

問:要求三班做了多少朵,要先算什麼?

學生列式。

分步(朵)(朵)

綜合

5、這樣的乘法算式你能算嗎?

討論計算過程

問:有沒有不同的算法?

比較不同算法。

問:兩種算法各是怎樣算的?

你認爲哪種算法比較簡便?怎樣計算比較簡便?

6、歸納方法。

問:今天的分數乘法,和以前計算的分數乘法有什麼不同?怎樣算簡便?

7練習

做練一練

做後全班訂正,交流算法。

三、鞏固練習。

1、列式計算。

①與的積的21倍是多少?

②一個數是32的,這個數的是多少?

2、長方體的長是米,寬是米,高是米,它的體積是多少立方米?

練習六7

學生獨立完成後,集體訂正。

四、全課總結

這節課學習了什麼內容?分數連乘怎樣算比較簡便?

五、作業:練習第6、8、9題

板書設計: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7

教材分析

“圓環的面積”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級數學第11冊《圓》這一章中的內容,它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圓,學習了圓的周長,以及學過幾種常見直線幾何圖形面積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從學習直線圖形的面積,到學習曲線圖形的面積,不論是內容本身還是研究方法,都是一次質的飛躍。學生掌握了圓面積的計算,不僅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也爲以後學習圓柱、圓錐的知識打下基礎。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有了平面幾何圖形的經驗,知道運用轉化的思想研究新的圖形的面積,在學習中要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勇於實踐。學生的探究能力和應用能力較弱,因此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根據具體條件,比較靈活地計算圓的面積。

2、使學生能認識環形,掌握計算環形面積的方法。

3、能根據條件計算圓環的面積,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

教學重點和難點

能根據條件計算圓環的面積,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指名回顧:什麼是圓的面積?如何計算圓的面積?

2、求圓的面積。

(1)r=5釐米(2)d=10釐米

二、探究新知。

1、教學圓環的意義及計算方法。

(1)出示例2(課件)

(2)指名讀題,獲取信息。(教師解釋圓環的概念)

(3)你見過圓環嗎?你能畫一個(或剪一個)環形嗎?學生動手操作。

(4)提出問題:環形面積怎樣計算?

(5)獨立或小組探究

(6)全班交流。

環形面積=大圓面積—小圓面積

2、完成例2

(1)指兩名學生板演。

(2)集體訂正,交流解題思路。

3、思考:環形面積還有更簡便的方法嗎?(學生討論)

三、鞏固提高。

完成第69頁做一做2。

1、自主完成。指名學生板演。

2、集體訂正。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你有哪些收穫?還想到什麼問題?(隨着學生對本節課所學知識的回憶,教師重點強化兩個問題:一是如何計算圓的面積;二是如何計算環形的面積。)

五、作業。

1、一個圓環,大圓的直徑是6米,小圓的直徑是4米,這個圓環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2、在一個直徑是2米的圓形水池的四周,修一條寬1米的石子路,這條石子路的面積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