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西漢的強盛和衰亡》教案

教學目標

七年級歷史《西漢的強盛和衰亡》教案

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有:漢武帝的用人政策;“推恩令”;鹽鐵專營,五銖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興辦太學。

二、通過了解漢武帝用人政策、興辦太學的做法等,認識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對後世封建統治思想的影響。

三、通過本課的教學以,使學生瞭解到漢武帝的大一統是西漢強盛的頂點,同時要認識到經濟上的發展是大一統的物質基礎,說明國家在政治上的統一是實現強盛的重要原因。對待漢武帝要辯證地認識:他作爲一個封建帝王,確是雄才大略,更可貴的是他有勇氣承認錯誤。

教學建議

地位分析:

秦漢文明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先秦文明的基礎上,秦漢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發展到一個新階段,並對此後中華文明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古代中國以一個發達國家聞名於世,是從秦漢開始的。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的大一統,是秦漢文明的突出特點。漢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在他統治中國的半個世紀中,“外事四夷,內興功利”,進一步擴大了版圖,發展和鞏固了大一統事業。“秦皇漢武”成了中國歷史上大一統的象徵。

對漢武帝“大一統”措施的理解及評價

這主要是涉及到對歷史事件尤其是對歷史人物的評價問題,而歷史評價問題歷來是歷史教學中的難點問題。要引導學生運用基本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來評價漢武帝,既要看到漢武帝順應歷史潮流,變革圖新,發奮建國,發展和鞏固大一統的事業的歷史功績,同時也要認識到漢武帝統治畢竟是封建統治,其目標是爲了維護地主階級的根本利益,從更深更遠的層面維持對廣大勞動人民的統治,能否恰如其分地對漢武帝推進大一統格局進行評價,是本課難點。

漢武帝的“大一統”

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的大一統,是秦漢文明的突出特點,而“大一統”的事業在漢初才基本上得以全面完成。通過了解漢武帝爲推進大一統所採取的政策措施,對漢武帝進行評價,應該說是整個中國古代史的`一個重要內容。在漢武帝爲加強中央集權統治而採取的措施中,“推恩令”是收到了顯著效果的重要政策,理解這一政策的作用,有助於學習本課的重點問題。

教法建議

1.本課在具體授課時可着重採用分析、比較的方法。分析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頒佈“推恩令”、強化監察制度等措施在鞏固大一統方面所起的作用;比較“秦皇漢武”加強中央集權措施的異同,認識漢武帝“獨尊儒術”的做法,使儒家思想成爲專制王朝的正統思想,並逐步成爲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的思想基礎。

2.“王莽改制”一目爲小字,各地學校可根據自身情況靈活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