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是怎樣變化的》優秀教案三篇

篇一: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黃河是怎樣變化的》教案

教學目標: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優秀教案三篇

1.認識本課生字。

2.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

3.學習課文,懂得要自覺地保護大自然、保護環境。

重難點:

瞭解黃河發生變化的原因,從中受到啓發。

課時:

1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黃河是我國的第二長河,我們的祖先很早就生活在黃河流域了。它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搖籃,可後來黃河變了。那麼,它是怎麼變化的呢?讀了課文題目,你想知道什麼?(怎樣變化,變化原因,怎麼治理。)

二、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小組討論,彙報交流)

1.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查字典理解釋:搖籃、懸河、生息繁衍、憂患、植被、水土流失。

3.黃河是怎麼變化的?變化的原因是什麼?科學家的治理方案是什麼?

4.黃河的變化給人類的教訓是什麼?你從中受到了哪些啓發?

三、解答疑問:

1.黃河的變化:數千年到數萬年前,黃土高原乃至黃河流域自然條件很好。我們的祖先在這裏生息繁衍,後來黃河變得兇猛暴烈起來,經常決口、改道,給兩岸人民帶來深重的苦難。

2.黃河變化的原因:一是黃土高原氣候的變化和黃土本身結構鬆散;二是人類對大自然的破壞。

兩方面原因的關係:自然條件的變化導致水土流失,使得農作物減產;而農作物減產,人類就會多開墾荒地;開墾越多,水土流失就越嚴重,這樣就形成了惡性循環。

3.治理方案:

(1)堅持牧、林爲主的經營方向。

(2)保護好森林資源,儘快恢復植被。

(3)合理規劃利用土地。

(4)大量修築水利工程。

四、小結:

通過自學,我們知道了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因爲這裏曾經氣候溫暖,森林茂密。可隨着時間的變化,黃河發生了變化,給兩岸人民帶來了災難。自然環境的變化,造成水土流失和農作物減產,而人口的增長,使得人們更多地開發荒地,水土流失就更加嚴重了。爲了治理黃河,科學家制定了許多方案,保護森林、恢復植被、興修水利、合理利用土地,黃河變好一定會成爲現實。

五、板書設計

10*黃河是怎樣變化的

變化前:森林茂密,土地肥沃。(母親河)

黃河流域

變化後:兇猛暴烈,經常決口。

(憂患)

篇二:四年級語文下冊第十課:《黃河是怎樣變化的》教學設計

教學題目:

《黃河是怎樣變化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瞭解黃河的變化給人們的教訓。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理清課文脈絡,給課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瞭解黃河演變的過程和變化的原因,培養學生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教學重點:

瞭解黃河演變的過程和變化的原因,培養學生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教學難點:

瞭解黃河的變化給人們的教訓。

教學方法:

自主探究法,合作法

教學手段:

多媒體

課型課時:

新課、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黃河,我國第二大河。我們的祖先很早很早以前就生活在黃河流域,黃河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可是很多年以來,黃河也給兩岸人民帶來了災難。我們這篇課文記述的就是黃河變化的情況。學習了這篇課文,我相信同學們都會感到保護大自然,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是何等重要。

(二)初讀課文,瞭解內容,畫出有難度的字、詞、句,藉助字典,或聯繫上下文理解。

1.讀準字音,分辨字形。

有些字不是生字,但讀音容易出現錯誤,這樣的字應反覆強調。

“域”字應讀“yù”,不能讀“hu”;

“衍”字應讀“yǎn”,不能讀“yán”;

“構”字應讀“gu”,不能讀“gǒu”;

“蝕”字應讀“shí”,不能讀“shì”;

“耕”字應讀“gēng”,不能讀“gēn”;

“頻”字應讀“pín”,不能讀“píng”;

“擇”字應讀“zé”,不能讀“zhái”。

還有一些字形相近,在書寫過程中很容易誤寫。因此,這樣的字應該放在一起,按音、形、義區別組詞。

禍(禍害)擇(選擇)衍(繁衍)

鍋(鍋蓋)譯(譯文)銜(銜接)

沃(沃土)噸(千噸)迭(更迭)

躍(跳躍)頓(頓時)跌(跌倒)

蝕(腐蝕)構(結構)域(地域)

濁(渾濁)鉤(魚鉤)或(或者)

2.解釋詞語,爲理解課文內容做準備。

搖籃:指發源地。

不禁:抑制不住。

高原:海拔較高、地形起伏較小的大片土地。

叫苦不迭:不停地叫苦。

生息繁衍:生活、養育後代。

憂患:困苦患難。

流域:一個水系的幹流和支流所流過的整個地區。

河道:河水流經的路線,通常指能通航的河。

河牀:河流兩岸之間容水的部分,也叫河槽或河身。

植被:覆蓋在某一個地區地面上、具有一定密度的許多植物的總和。

水土流失:土地表面的肥沃土壤被水沖走或被風颳走。

關鍵:對情況起決定作用的因素。

懸河:河牀高於地平面,遠遠看去好像懸掛在空中,故稱懸河。

(三)理清結構,分段、概括段意。

全文共七個自然段,可以分爲四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地講黃河給兩岸人民帶來苦難。

第二段(第2、3自然段)主要講黃河爲什麼是中華民族的搖籃。

第三段(第4~6自然段)這是課文的重點段,主要講黃河變化的原因。

第四段(最後一個自然段)講的是科學家設計的治理黃河的方案。

(四)結合思考題,學習課文。

這是一篇閱讀課文,教師要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學習,但要給予適當的提示和指導。課後思考題比較全面地概括了課文的內容。因此學生通過自學把這些問題解決了,也就理解了本課的主要內容,完成了學習任務。

課文一開始講:“人們都說,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搖籃”指什麼?

(“搖籃”指發源地。)

從這裏可以看出黃河對於中華民族的發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可是,黃河真的使中華民族幸福安寧嗎?沒有,請同學們齊讀第一段,記住黃河近兩千年間的表現。

齊讀課文,激發學生了解黃河的積極性。

過去的“搖籃”是什麼樣的呢?

(自然條件很好,氣候溫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

板書:搖籃氣候溫暖

森林茂密土地肥沃

生息繁衍

因此我們的祖先就選擇了這裏生息繁衍。“可是,後來黃河變了”。請同學仔細讀書,認真地想一想:黃河爲什麼變了,從兩個方面找一找原因,再說一說這些原因之間的關係。(黃河無數次地給兩岸百姓造成苦難,成爲了中華民族的憂患。)

板書:憂患

(黃河變化的原因有兩個:一是黃土高原氣候轉寒,暴雨集中;二是人口迅速增長,無限制地開墾放牧,使森林毀滅,草原破壞,綠色的植被遭到嚴重破壞,引起了嚴重的水土流失。幾個因素相互作用,使大量泥沙進入黃河,堵塞河道。因此,黃河中的泥沙越積越多,

以至黃河決口、改道的次數越來越頻繁。從這裏可以看出黃河發生變化的兩個原因是相輔相成,互相作用的關係。)

板書:氣候轉寒暴雨集中

植被破壞水土流失

科學家爲此做了很多工作,要解決黃河給人民帶來的“憂患”,科學家爲治理黃河設計了什麼方案呢?請同學繼續自學第四段,同桌可以商量一下,然後說一說。

(因爲黃河流域水土流失嚴重,使黃河含沙量加大,泥沙沉積在下游的河道中,水流不暢,洪水季,就容易造成下游堤壩決口或改道。因此,治理黃河的關鍵是把泥沙管住。科學家針對這一情況設計的治理黃河的方案是:一,黃土高原應堅持牧、林爲主的經營方向;二,一定要保護好森林資源,使失去的植被儘快恢復;三,合理地規劃利用土地;四,大量修築水利工程。這樣才能防止水土流失,達到根治黃河的目的。)

板書:牧林爲主保護資源

規劃用地修築水利

(五)組織學生討論,聯繫生活實際談一談黃河變化的教訓及自己學習了這篇課文受到的啓發。

學生可以舉生活中的實際例子談談自然環境對人類生活的影響,也可以從黃河的變化談人類應接受什麼教訓。通過討論,提高學生們對保護大自然,保護環境的認識。

(黃河的變化給人類的教訓是:一定要保護森林資源,保護綠色的植被,保護大自然的生態平衡,合理規劃利用土地,同時還要大量修築水利工程,防止水土流失。)

(六)總結全文。

早在遠古時代,中華民族就生息繁衍在黃河流域,因爲這裏氣候溫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可是因爲氣候轉寒、暴雨集中、人口增長、水土流失,使黃河多次決堤,給兩岸人民帶來了憂患。科學家爲此設計了牧林爲主、保護資源、規劃用地、修築水利的治理黃河的計劃,這樣數管齊下,一定能防止水土流失,黃河變好的夢想一定能成爲現實。

板書:治理

作業佈置:大小練習冊

板書設計:

10、黃河是怎樣變化的

沒有限制的開荒 農作物大量減產

植被嚴重被破壞 土壤肥力明顯下降

水土流失

課後反思

惡性循環 人口迅速增長

篇三:新課標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10《黃河是怎樣變化的》精品教案

【教材分析】

課文介紹了黃河變化的過程、變化的原因及其治理的方案,告訴人們要保護大自然,保護環境,否則就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課文先寫了黃河給兩岸人民帶來的苦難,是一條多災多難的禍河,但它又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接着,從黃河含沙量的現狀分析黃河變化的原因;最後寫科學家設計了治理黃河的方案。這是一篇說明文,文章條理清楚,材料確鑿,數據詳實,字裏行間包含着強烈的憂患意識和環保意識。這是一篇略讀課文,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引導學生學習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的方法,進一步提高略讀能力;二是使學生從中受到啓示,培養環保意識,激發保護母親河的責任感。可學生對黃河的瞭解卻很少,但從課文以及自己蒐集的資料去理解很難。只有結合實際情況多引導學生去解決問題,以身邊的河流來體驗遭到破壞的後我們受到的災害,激起內心的情感,認識到保護家鄉的河流同保護黃河一樣,都是爲了我們的生存與發展,從而把抽象的環保意識轉變爲實在的環保行爲。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

2、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瞭解黃河發生變化的過程和原因,從中受到啓示,增強環保意識。

3、蒐集有關黃河的資料,激發保護母親河的社會責任感。

【重難點】

瞭解黃河發生變化的原因,從中受到啓示。

【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 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同學們,中國第二大河流黃河瞭解多少呢?課前同學們通過多種途徑收集了大量有關黃河方面的`資料。今天老師也收集到了一個有關黃河的資料片,現有就請同學們看一看這個資料片。

展示資料(黃河由中華民族的搖籃變成一條多災多難的禍河)。2、聽完了資料介紹,請你們談一談對黃河的認識,你認爲黃河是一條什麼樣的河?你們說得對。黃河既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又是一條多災多難的禍河。那麼,黃河又是怎樣由“搖籃”變成“禍河”的呢? 今天,我們學習第10課《黃河是怎樣變化的》。(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從讀課題出發,提出問題

1、 同學們請齊讀課題。讀了課題後,你想提些什麼問題呢?(學生暢所欲言提問題,師板書幾個重點問題)

(1)、爲什麼說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

(2)、爲什麼說黃河是一條多災多難的禍河?

(3)、黃河由中華民族的搖籃變成禍河的原因是什麼?

( 4)、我們應該如何治理黃河?

2、自由讀課文思考問題

三、細讀課文解決問題

1、讀課文圍繞問題去探究

同學們,剛纔你們的問題都提得很好!現在我們就圍繞這四個問題(已板書的四個問題)爲我們這節課探究學習的目標。請你們自由分級任選一兩個感興趣的問題作爲重點探究目標,通過閱讀課文並結合手頭上的資料來進行探究學習。

2、學習自由分組討論,(學生自由討論,教師巡視輔導)

四、交流學習情況,成果共享

1、剛纔同學們經過激烈的討論,相信已經找到了問題的答案,現在我們就來交流一下學習情況吧!

先來交流第一個問題:爲什麼說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

⑴ 我從課文第三自然段的這幾句話知道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那時候,黃河流域氣候溫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尤其是下游一帶自然條件更好。因此,我們的祖先才選擇這裏生息繁衍。

⑵ 你們還能不能從手頭上的資料中找一找也能說明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

2、是啊!一系列的材料證明黃河的確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是母親河:(板書:搖籃)

那麼爲什麼又說她是一條多災多難的禍河呢?下面,我們就來交流第二個問題的學習情況。

(爲什麼說黃河是一條多災多難的禍河?)

⑴ 從課文的第四自然段知道黃河是一條多災多難的禍河:後來黃河變了,它開始變得兇猛暴烈起來,折騰得兩岸百姓叫苦不迭。黃河成了中華民族的憂患。

⑵ 我從課文的第一自然段中的這句話知道黃河是一條多災多難的禍河:黃河在近2000年間竟決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給兩岸人民帶來了深重的苦難。

⑶ 除了課文中介紹的這些之外,你還能不能從資料中知道黃河是一條多災多難的禍河?

3、是啊,同學們,我們的黃河變了,無數次的洪澇災害、旱災已經摺騰得兩岸百姓叫苦不迭,我們的母親河已經成了中華民族的憂患:(板書:禍河)

那麼她又是怎樣由中華民族的搖籃變成中華民族的憂患的呢?她變化的原因是什麼?(板書:原因)

下節課我們再來交流討論第三個問題的學習情況。

五、拓展延伸

1、其實,保護母親河,不僅僅是管住泥沙。

2、我們從黃河的變化中應吸取怎樣的教訓?

引導學生回顧九八年長江、嫩江、松花江特大洪災造成的危害。

3、你讀了這篇文章後想說些什麼,又想做些什麼?人們要保護好環境,否則就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