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石》語文教案

《搭石》語文教案1

李亞周

《搭石》語文教案

學材解讀

課文語言質樸,意境秀美,字裏行間洋溢着濃郁的生活氣息。鄉親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一心爲他人着想的傳統美德一定會強烈地感染着學生的心,激發他們善良的人性美,使他們充滿爲他人奉獻的熱望。這也正是“搭石”於默默無聞中凸現出的精神。

編本課的意圖,一是讓學生從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體會到其中的人性美;二是學習作者從不起眼的事物中發現美、感受美。

教學的重難點是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平凡的事物讓我們感受到美的。

設計意圖

以“美”爲主線,朗讀感悟文本,以“尋找美”統領全文,以“發現美”、“感悟美”貫穿課堂,以“尋找美”延伸課文。在教學中充分挖掘情感因素,運用多種方式,讓學生從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體會到其中的人性美,品味由“搭石”引發的感人的場景;感受鄉親們純樸、美好的情感,體會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帶來的溫暖和快樂,並使學生從平凡的事物中發現美。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正確讀準“間隔、懶惰、俗語、清波漾漾”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不起眼的事物中所蘊涵的美,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並從中受到感染、薰陶。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教學重點:

1、感受鄉親們純樸、美好的情感,體會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帶來的溫暖和快樂,並使學生從平凡的事物中發現美。

2、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教學難點:

感受鄉親們純樸、美好的情感,體會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帶來的溫暖和快樂,並使學生從平凡的事物中發現美。

課前準備

拍攝搭石圖片,製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情景導入,揭示課題。

1、看大屏幕:同學們請看,這就是作家劉章爺爺的故鄉。那裏有連綿起伏的山巒,有鬱鬱蔥蔥的樹木,還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非常美麗。可時隔多年作者記憶最深的並不是這些,而是家鄉的搭石。這是爲什麼呢?就讓我們跟隨劉章爺爺的腳步一起去看看吧!

2、板書課題:21 搭石。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認識搭石。

1、自由閱讀課文,要求: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劃出文中寫搭石的句子。

2、組織交流。

(1)、出示詞語。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2)、什麼是搭石?誰用文中的句子來說說。

(3)、師:如果沒有搭石,家鄉的人們怎樣過小溪呢?誰也能用文中的句子來說一說。

生:山洪過後,人們出工、收工、趕集、訪友,來來去去,必須脫鞋綰褲。

大屏幕出示:“綰”。“綰wǎn”是個生字,什麼意思呢?(生:捲起來的意思。)那脫鞋綰褲呢?(生:脫掉鞋子捲起褲子。)

師:那就是說,如果小溪裏沒有搭石,

人們出工就必須——脫鞋綰褲

人們收工就必須——脫鞋綰褲

人們趕集就必須——脫鞋綰褲

人們訪友就必須——脫鞋綰褲。

人們來來往往都必須——脫鞋綰褲

師:從這一次又一次的脫鞋綰褲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生:我覺得總要脫鞋綰褲,家鄉的人過小溪就很不方便。

生:我認爲會很辛苦。

生:還會很麻煩。

……

師:不便、麻煩甚至是辛苦,如果是在炎熱的夏天,可能還是一種享受,可到了秋天,天氣變涼,家鄉的人們就必須靠搭石過小溪了。瞭解了這些,我們再來讀讀什麼是搭石。

師:讀了課文,搭石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生:我覺得有了搭石,人們過小溪就很方便了)

二、風景切入,發現美、欣賞美

出示搭石的圖片,師:大家請看,這就是搭石。其實搭石就是一塊塊普普通通的石頭,可作者卻給予搭石很高的評價,誰能從文中找出作者的這句話,(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板書:一道風景。這麼不起眼的石頭,也會是一道風景嗎?就讓我們跟隨作者的腳步去發現、欣賞搭石的美吧!

默讀第二、三、四、五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感受走搭石的協調美。

1、大屏幕出示俗語:“緊走搭石慢過橋。”讀了這句話你有什麼體會?(走搭石要快)俗語都是有一定道理的話,文中有沒有介紹緊走搭石的道理呢?誰來讀一讀?體會走搭石的快。

2、大屏幕出示: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擡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你感受到了什麼?(動作美、聲音、圖畫美)

動作:協調有序,什麼叫協調有序?文中是怎樣寫協調有序的?怎樣走才叫協調有序?指導學生讀出走搭石的協調有序。

音樂:踏踏的歌聲,像輕快的音樂。這美妙的音樂中,僅僅只有踏踏的聲音嗎?引導學生展開聯想。(人們的歡聲笑語、嘩嘩的流水聲、嘰嘰喳喳的鳥叫聲……)

這是一曲多麼美妙的音樂呀!讓我們帶着這樣的感受,美美地來讀一讀。

圖畫: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綽”在字典中有三個義項(大屏幕出示),在文中是什麼意思?

這給人以美感的畫中,除了漾漾的清波和綽綽的人影外還有什麼呢?(藍天、白雲、晚霞、綠樹、青草、紅葉、夕陽……)帶着我們的想象,再來美美地來讀一讀。

過渡:是呀,聽着美妙的音樂,身處如此美麗的畫卷中,怪不得作者說: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可搭石構成的這道美景,我們卻只欣賞了其中的一小部分,還有更美的需要我們細心去發現、用心去感受.

第二自然段,感受故鄉的人美。

大屏暮幕出示:“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着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1、指名讀,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麼?(老人的負責),作者怎樣寫出老人的負責的?(無論、只要、一定、直到、才)

2、老人爲什麼要這樣做?他是怎麼想的?(應該做的)

3、如果給你一個採訪老人的機會,你會問?你會說?來,讓我們再次來感受一下老人的負責,讀!

讀到這裏不由得讓我們覺得劉章爺爺的故鄉不僅景美,故鄉的人----更美!

過渡:家鄉的老人這樣讓人敬佩,家鄉的年輕人又是怎麼做的呢?

第四自然段:感受鄉親們“謙讓”、“尊老”的美好情感。

1大屏幕出示:經常到山裏的人,大概都見過這樣的情景: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在第一塊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讓對方先走,等對方過了河,倆人再說上幾句家常話,才相背而行。

A這樣的舉動讓你感受到了什麼?(謙讓)

B這對於他們來說可能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可就是這麼一件看似平常的事對我們來說做起來是多麼得不容易呀!你們會怎麼去讀呢?指名讀。

大屏幕出示: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A“伏下”是什麼意思?從這裏你又感受到了什麼?(尊老)

B“理所當然”是什麼意思?換個詞語說就是“應該”。

師: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注到一個細節,老人在接受年輕人的幫助後卻沒有說上一句謝謝。這是爲什麼?讀最後一句,說說你的體會,分組討論。

生:老人鋪搭石不需要感謝,也沒人感謝;

年輕人背老人也不需要感謝,也沒人感謝;

C、假如遇上的是孩子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

假如遇上的是盲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

人們把這都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這叫什麼?這叫民風,純樸的民風,這是代代相傳的民情呀!讀!板書:一處民風。

四、齊讀最後一段,體會作者的一份鄉情。

(1)、齊讀。

(2)、從這一段中你體會到了什麼?(搭石默默無聞、無私奉獻、任勞任怨的精神)

(3)、作者僅僅是在讚美故鄉的搭石嗎?(作者同時還讚揚了鄉親們的美好心靈,表達了作者的一份鄉情。)板書:一份鄉情。

小結:同學們,有誰走過搭石?(沒有或很少)可能一個人一生都不曾走過搭石,但是在我們的人生的道路上卻有許許多多這樣的搭石,他們是,他們爲我。(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老師......)我也很想成爲你們學習之路上的一塊搭石,歡迎嗎?(歡迎)謝謝!好,下課。

板書設計:

21 搭 石

一道風景美麗

一處民風純樸

一份鄉情難忘

《搭石》語文教案2

一、談話激趣,揭題導入

板書:

石 石頭

你們都知道吧?

板書:

(齊讀。)

搭石,你們知道嗎?看這個課題,你們想從課文裏面瞭解些什麼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好,請同學們打開課文,請大家自由讀,去了解你們想知道的,同時要讀準生字、新詞。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反饋:

⑴ 檢查生字、新詞:

我們來看看,這一次讀課文,大家的效果怎麼樣,本課有7個生字,會讀嗎?小組內互相交流一下,哪些字容易讀錯,哪些字容易混,互相交流,提醒一下,如果你哪個字把握不住,不太認識,你可以請教別的同學,等會兒我們看小組的整體識字效果,都會讀的小組就舉手。小組讀──小組讀,跟讀(這樣,如果他們讀對了,咱們一起來,如果讀不對,咱們都不作聲,好不好。)真了不起。

這些生字你們在哪些詞語中見過他?

接下來,我們看,這些是課文的詞語,會讀嗎?一起來。真好,真的很了不起。我想,經過三年多的語文學習,請同學們說說,你都有哪此理解詞語的好方法。(用工具書,理解;聯繫上下文來理解;可以問老師或同學等。)那本課出現的詞語,哪些詞,你已經知道了大概的意思。

⑵ 讀了課文後,你知道了什麼是搭石,說說你對搭石的理解。

(略學每一段。)

三、研讀課文,感悟“風景”

好,那什麼是搭石大家都知道了,可課文的作者說,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課件。)

(齊讀。)

風景,看到“風景”這個詞,你想到了什麼?(美)在家鄉人的眼裏,爲什麼搭石會成爲一道風景呢?

1、請大家再一次讀讀課文,思考:

如果說這是風景,那你讀着讀着,會產生哪幾幅風景,你認爲這是一道怎樣的風景。

2、交流:

自己對放搭石、換搭石、過搭石的風景的理解。

(相機板書。)

⑴ 出示插圖:

這幅圖寫的是哪一道風景,爲什麼說這人在換搭石是一道風景呢?課文是怎麼寫的?

⑵ 研讀句子:

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着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讀──理解──說感悟(你體會到什麼?)──讀。

(課件)他當時會怎樣想的呢?

練習:他看到那塊不平穩的搭石,心裏想。

⑶ 大家看圖,你們看,他手捧着那塊石,他捧着僅僅是一塊搭路的石頭嗎?他捧着什麼,同學們(捧着長輩對晚輩的關心,捧着對過路行的愛,他捧着爲他人着想的品質。)你們說,這難道不是一道風景嗎?難道不是一道亮麗的風景嗎?

讀: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亮麗的風景。

四、小結提示,鞏固練習

1、小結:

搭石構成的風景還有很多,搭石的故事還在進行,下節課我們將繼續學習搭石構成的風景。

2、練習:

⑴ 我會寫。

⑵ 我要讀。

《搭石》語文教案3

教學目標

1、理解詞語“協調有序”、“理所當然”、“綽”、“伏”以及關聯詞“無論……只要……一定……”會用“假如……總要……”說幾句話。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通過重點語句的理解,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並從中受到感染、重陶。

教學難點

1、從字裏行間,讓學生透過樸實的文字感受山裏人樸實、善良的人性美。

2、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現美,感受美。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師:劉章爺爺的家鄉有一條潺潺而流,清澈見底的水溪,每當劉章爺爺回憶起家鄉,覺得最美的還是小溪中的搭石,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去感受平凡而美麗的搭石。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引導質疑

1、師範讀第2—4自然段

搭石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估計學生能領悟出搭石很美)

2、過渡:課文的第二自然有一句寫搭石很美的句子,我一找。

生找出“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這句話,並齊讀

相機板書:一道風景

3、引導質疑:爲什麼說“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這是一道怎樣的風景?想不想去欣賞這道風景呢?就讓我們跟隨劉章爺爺,跟隨家鄉的人們,走進課文,一塊去發現搭石的美。

三、圍繞風景,自主尋美

1、生帶着問題,默讀2—4自然段,圈劃出你認爲很美的語句。

出示問題:你感受到文中哪些畫面描寫得美?美在哪裏?

請大家帶着問題靜靜地默讀2—4自然段,用美麗的波浪線劃出美的語句,並有感情地讀讀。

(學生運用讀、找、畫、議的學習方法理解課文,通過輕聲讀,培養語感,同時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

師:老師看到很多語句上劃上了美麗波浪線,咱們依順序來交流交流。

2、生讀讀自己發現的美,師引導感悟美

.(指導學生感受美,欣賞美,品析美)

(1)體會老人擺搭石爲人着想的心靈美。

出示: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着急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衡,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①找出文中描寫老人擺搭石的關聯詞(無論……只要……直到……才……)

再用上關聯詞讀一偏。

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什麼?(引導抓住老人擺搭石時動作的詞語“放下”、“搭上”、“踏上”體會作者的留心觀察和老人的細心、爲人着想)

這是一道爲人着想的風景。

相機板書:爲人着想

②指導朗讀:多麼可親可敬的老人,讓我們用深情的朗讀來感謝他們。

(2)體會一行人協調有序過搭石的和諧美。

過渡語:這裏的人心靈真美。還有哪些句子也是寫家鄉搭石的美?

出示語句: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擡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師:你找的是十分優美動人的畫面,請大家輕聲讀這段話,說說你眼前浮現什麼情景。

①你從哪兒體會到這幅畫面的美?

理解“協調有序”

文中寫什麼“協調有序”?怎樣的動作是“協調有序”?師生配合着讀,選一組配合。

(不好走啊,注意節奏要跟上、要讀得“協調有序”,讀不好,可要掉進水裏,有信心嗎?)

師引讀: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後面的——(速度漸快,反覆三次)

師:一行人這樣走着,沒有人踩腳,沒有人跌入水中,是不是有人指揮呢?對,其實沒有人指揮,那麼默契,那麼有序,這樣的動作就叫做——協調有序。

②這句話中你還從哪幾個詞體會到畫面的美的?

“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

一生聲情並茂讀詞語,其他學生閉上眼睛想象畫面。(身臨其境去感受)

師小結:一行人走搭石的動作之美、聲音之美、人影映入小溪中的影之美,構成了一幅和諧的畫面美,這是一道和諧的風景。

相機板書:和諧

③配樂朗讀:多麼美的畫面,猶如一首清麗的小詩,請大家用讀詩的韻味,讀出這幅美的畫面。(師在句子下用“/”畫出提示)

(反覆朗讀,層層感悟,這樣,以讀代講,以讀悟情,以讀達情,讓學生體會出其蘊涵的感情。)

(3)體會謙讓、敬老美

師過渡:一行人走搭石是美麗的風景,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地走搭石,又是怎樣的情景呢?

①學生讀語句“如果兩個人……才相背而行”

真是一幅溫馨的畫面,能淡淡你對這畫面的感受嗎?

(這是一道互相謙讓的風景)

板書:讓搭石,謙讓(或互助,團結)

師:好一個謙讓,你讀懂了文字裏含着的美,請男同學一起來感受份美。

男生讀

2、過渡:那麼“青年人”和“老人”來走搭石,又是怎樣的情景呢?

出示: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①哪些詞語能打動你,理解“伏”“理所當然”

②齊讀“伏”字遍,理解字義

③活動加深理解:現在老師是那位老人,誰來做年輕人?

請個小夥子

男生彎下身子,師手搭在生的背上

你真是個很棒的年輕人,有了你,老人定能舒舒服服,安安全全得過小溪。

到了對岸,你需要老人向你道謝嗎?

老人沒有道謝,年輕人會生氣嗎?

想象:這位老人年輕時他也一定曾經伏下身子背其他老人。

④透過“伏”“理解當然”看出這裏的人怎樣的情感?

師小結:家鄉的人一代又一代地傳遞着尊老敬老淳樸民風,這是一道尊老敬老的風景。

板書:尊老敬老

小結:這裏有淳樸的鄉風、民風、景美情更美,這更是家鄉的一道風景。

⑤拓展:展開你們的想象,這一種排搭石每天有多少人走搭石呀還會有哪些人來走,我們還會有哪些人來走,我們還會看到哪些馨的場面?

口頭說話:

(出示提示)假如__來走搭石,__總會__,人們把這看作是理所當然的事,(如:膽小的孩子,外鄉人,殘疾人等)

(讀書是師生,尤其是學生與作者進行心靈對話的過程。

組織學生運用多種形式,進行不同層次的讀、說活動,使其感悟體會“搭石”的美,欣賞一幅幅動人的畫面,從而實現教師、學生與文本對話的目的)

四、總結昇華,讚頌美

過渡:這美撞擊着劉章爺爺的心靈,併發出由衷的感嘆,讓我們齊讀最後一句。

出示句子: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着故鄉的小路,也聯結着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1、“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作者讚揚什麼?(搭石的默默無聞,無私奉獻)

僅僅在讚揚搭石嗎?還讚揚(鄉親們)

讚揚鄉親們的什麼?(相親、相愛、友好互助的美好心靈)

從哪裏體會到這些?(聯繫上文)

相機板書:美好心靈

(讓生傾聽與評價,充分理解與感悟.此時,讓學生充分發表和交流自己感受.讓他們在交流中昇華對文章的理解).

2、齊讀這一句,讀出內心的讚歎與感動

五、拓展延伸,發現美

過渡:同學們,搭石的美,我們看在眼裏,搭石的美,我們記在心裏,其實,這樣的美也在你身邊,就蘊含在那一件伯不起眼的小事中.

引導學生說說身邊美的小事

請大家讀讀句子:

美就在身邊,美就是媽媽,千萬次的嘮叨

美就在身邊,美就是一把雨中的小傘

美就在身邊,美就是一句風中的問候

美就在身邊,美就是一個關懷的眼神

美就在身邊,美就是彎腰撿紙時的身姿

……

……

(美是永恆的主題,學生們自讀、自悟,在尋找美,欣賞美的同時,感悟自然的美,感悟和諧的美,感悟平凡的美!)

六、佈置作業

同學們,你們都有一顆發現美的心

回家後把你在生活中發現的美寫出來。

(以“發現美”延伸課文,使讀寫真正落到實處)

板書設計:

爲人着想

和諧

一道風景互相謙讓

心靈美

尊老敬老

《搭石》語文教案4

教學目標:

1.以隨文識字爲主要方式認識本課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運用邊讀邊想象畫面、聯繫上下文、創設情境、聯繫生活體驗等方法,理解“協調有序”等重點詞句,體會搭石上蘊含的美,感受鄉親們的美好情感,並從中受到感染、薰陶。

教學過程:

一、文本導入,引出搭石。

1.從課文情境入手,引出課題。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初識搭石。

1.自讀課文:搭石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交流學習“什麼是搭石”。

3.交流搭石給人留下的印象。

三、引導質疑,自主尋美。

1.根據學生對搭石的初步印象,引導學生質疑。

2.默讀2-4自然段,尋找美麗風景。

3.交流所尋風景,相機板書:整走讓背……過……

四、深入體會,品味搭石。

(依據學情,重點感悟)

1.一行人“走”石圖。

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擡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主要的學習方法與步驟:

(1)讀通句子,正音。

(2)引導學生用、聯繫語境、想象畫面等方法理解重點詞語“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小結學法。

(3)學生運用抓住重點詞語想像畫面的方法,嘗試學習,體會“走石圖”的美。

(4)反覆創設真實情境,深入體會畫面的美,相機指導朗讀。

(5)變換文字的排列,讀出詩的韻味。

(6)補充作者的生活體驗,配樂情境引讀。

(7)解疑,回扣“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2.背老人“過”石圖

假如遇上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主要的學習方法與步驟:

(1)指名讀。正音:伏。

(2)自主練讀,抓住重點詞語想像畫面。

(3)指導朗讀,運用字理、創設情境、聯繫上下文、想象畫面等方法相機理解重點詞語,體會畫面的美。

(4)再次回扣“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引讀。

五、激發想象,訓練表達。

1.展開想象,試着用“假如,總是,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寫一句話。

2.寫話交流。

3.昇華情感,又一次回扣“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六、總結並預告下節課學習內容。

板書設計:

整 21 搭石 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走 協調 有序 理所當然

背……過

《搭石》語文教案5

一、設計理念

教學是爲了促進學生髮展,這是新一輪課程改革對教育提出的嶄新要求。它以全新的視角詮釋了語文教學的意義及任務。“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一觀念已經深入人心。的確,使學生掌握必要的語文知識固然重要,但是,從長遠來看,讓學生在學習語文時,促進他們自身的發展,奠定可持續發展的基礎,顯得更爲重要。

在語文學習中,學生的發展是多方面的,它包括聽說讀寫能力的發展;情感世界的豐富;觀察領悟能力的提高以及創造、探索精神的培養等。

《搭石》是新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四年級上冊的第二十一課課文。全文語言質樸,意境秀美,字裏行間洋溢着濃郁的生活氣息。鄉親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和一心爲他人着想的傳統美德如“搭石”一般於默默無聞中凸現。

這篇課文文字並不艱深,但其間傳遞的情感卻是豐富的。這正爲學生的個性化閱讀提供了想象的空間。因此,我們在設計上着重體現了以下指導思想。

(一)、緊緊把握語文課程改革的走向

《語文課程標準》倡導學習方式的轉變。閱讀教學必須擺脫以情節分析爲主線,以提問應答爲載體的低效模式。《搭石》一文極富感情,更不宜分段訓練,層層分析。那樣反而會搞得支離破碎,破壞文章的整體性,削弱文章的感染力。因此在教學中,從整體着眼,引導學生以自主、合作、探究來整體解讀課文,感悟課文,並從中獲得語言和精神的整體共提,全面提高語文素養。

(二)、充分挖掘課文的情感因素

從本質上講,閱讀教學就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情感交流、心靈溝通的過程。因此教學不能停留在理解內容的層面上,而要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搭石》一文截取了農村生活非常平凡的鏡頭,但平凡中透出深意,樸素中閃爍着美好的思想,令人感到情致淳厚,在教學中充分挖掘情感因素,運用多種方式,讓學生從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體會到其中的人性美,品味由“搭石”引發的感人的場景;感受鄉親們純樸、美好的情感,體會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帶來的溫暖和快樂,並使學生從平凡的事物中發現美。

二、設計思路

第一課時:整體感知課文,奠定情感基調。

首先我們以小詩導入,

教師配樂聲情並茂地朗讀小詩,帶領學生進入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聽後猜猜作者是一個怎樣的人。再整體感知,朗讀課文,說說家鄉給你留鄉下了怎樣的印象?朗讀學生自己喜歡的句段,在反覆的朗讀中,使學生對文本有了初淺的解讀,使學生的情感與作者的情感發生碰撞。爲學生學習下文奠定了基調。

第二課時:抓住“美”的主線,朗讀感悟文本。

以“美”作爲這篇課文的主線,貫穿課堂始終。。

以“尋找美”統領全文

這篇課文文字並不艱深,但其間傳遞的情感卻是豐富的。這正爲學生的個性化閱讀提供了想象的空間。“請細細地讀讀課文,一邊讀一邊體會,你感到課文中都流淌着怎樣的美呢?”這是一個難度很大的問題,同時又是一個透過文字直抵內心的引子。學生潛心全文,完全可以得出各具個性的閱讀體驗。學生帶着任務讀課文,讀書目的性自然體現,又增加了語言的積累。以“美”爲切入點,帶着學生走進了小村莊,開始感受“搭石”,欣賞“搭石”,尋找美的畫面:

秋涼在即,人們精心挑選平正的石頭擺放在小溪中,幾番精心踩踏;

急着趕路的老人,發現搭石不穩,及時調整,滿意才肯離去;

一行人走搭石,動作協調有致,聲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充滿了詩情畫意;

如果兩個人同時過溪,招手禮讓,閒話家常;

要是誰偶遇老人,蹲身下伏,揹負過溪;……

……

以“欣賞美”感知全文

欣賞畫面:抓住這一主線,引導學生探究語言文字,欣賞“調整搭石”,“走搭石”,“相互禮讓”,“背老人走搭石”等畫面,使語言文字訓練、情感的薰陶、想象力的培養等目標有機地融爲一體

深化文本:爲了讓人物形象在腦際豐富起來,爲了讓學生對“搭石”也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在教學中,我們運用多種手段。如在讓學生體驗訴說“

調整搭石”畫面時,創設情境,想象畫面,練習說話,旨在強化獲得感悟的實踐過程,是學生的領悟是由衷的自然的,這種超文本的學習,也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課文的內容,是學生能的認識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如讓學生從“秋涼在即,人們精心挑選平正的石頭擺放在小溪中,幾番精心踩踏;”——助人爲樂美

從“急着趕路的老人,發現搭石不穩,及時調整,滿意才肯離去;”——勤勞美

從“行人走搭石,動作協調有致,聲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綽綽,充滿了詩情畫意;”——和諧美

從“如果兩個人同時過溪,招手禮讓,閒話家常;”——謙讓美

從“要是誰偶遇老人,蹲身下伏,揹負過溪;”——尊老美

心靈美、友善美、自然美、團結美、善良美、奉獻美……

強化朗讀:讀書是師生,尤其是學生與作者進行心靈對話的過程。

組織學生運用多種形式,進行不同層次的讀書活動,使其感悟體會“搭石”的美,欣賞一幅幅動人的畫面,從而實現教師、學生與文本對話的目的。如中心句的理解,我們在設計教學時不停留在表面上,花大力氣進行朗讀訓練,進行多次出現,反覆朗讀,層層感悟,這樣,以讀代講,以讀悟情,以讀達情,讓學生體會出其蘊涵的感情。

美是永恆的主題,學生們自讀、自悟,在尋找美,欣賞美的同時,感悟自然的美,感悟和諧的美,感悟平凡的美!

以“發現美”延伸課文:

教學的最後環節安排小練筆:是啊,美無處不在,就連搭石這麼不起眼的小事物都有美。“作者就是從一件很小的事物中發現了美。你現在認爲什麼是美?在我們身邊哪裏也可以找到美?”美在平凡的小事中。以“發現美”延伸課文,使讀寫真正落到實處。

總之,在整個教學設計中,旨在體現以教師爲主導,以學生爲主體,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培養學生多種能力的指導思想。

《搭石》語文教案6

教學目標: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並從中受到感染、薰陶;

2、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教學重點:

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平凡的事物讓我們感受到美的。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平凡的事物讓我們感受到美的。

教學準備:

《搭石》課件、搭石道具

(一)複習導入,創設情景.

先回憶一下分段教師簡寫段意,然後老師播放配有音樂的美麗畫面,同時指名分段朗讀課文,讓同學們一邊聽一邊在頭腦中浮現課文講述的畫面,將學生快速帶入美境中。

接着就讓學生說一說,在剛纔聽讀課文時,你的頭腦中浮現了哪些畫面?揭示景物——美(板書)

(二)默讀課文,整體感受.

課文中不但有優美的景物,還有我們用眼睛看不見的美,讓我們再默讀課文,去發現課文中的美。讓學生邊讀邊畫出認爲美的地方,並思考:你爲什麼覺得這兒寫得美?並在空白處寫上自己的感想。

然後,讓學生在小組內結合一個你們認爲寫得美的自然節談談文章哪些詞句寫得美?使學生運用讀、找、畫、議的學習方法理解課文,通過小組討論,暢所欲言,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小組合作學習時,師巡視指導,讓自主學習落實到實處)

小組彙報:

依照學生的彙報次序,教師順次指導學生學習相關知識,重點引導學生品讀、評讀、研讀,以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以讀代講,達到理解課文的目的。

重點引導:

1、示範品讀第三段.這段話對一行人走搭石的描摹,實實在在體現了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作者寫一行人走搭石的動作協調有序,像輕快的音樂,給人畫一般的美感,彷彿在我們的眼前展現了一幅有聲有色的美麗畫卷.抓住關鍵的詞句,學生邊讀邊展開想象,充分說出眼前浮現的畫面,讓學生身臨其境的體會美,感受美.然後指導讀句,讀出感情.

2、在品析第二段時,重點抓住無論怎樣只要一定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生動地刻畫了老人認真細緻的動作,理解老人一心想爲他人着想的優秀品質.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進一步體會老人的心靈美,讀出對老人的讚美.

3、這第四段雖然文字樸實,但是簡單的事情中閃爍着美好的思想,散發出融融的暖意.生活在山裏的純樸的人們,相互謙讓,互敬互助,尊老愛老,而且“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理解“理所當然的事”.

*聯繫生活舉例說說你眼中的“理所當然的事”都有些什麼事.

讓學生充分感受那種謙讓和尊老之美,有感情的朗讀。

4、第五段學習寫法:借石喻人,進一步體會作者借搭石所要頌揚的無私奉獻,一心爲他人着想的人性美.指導朗讀,讓生傾聽與評價,充分理解與感悟.此時,讓學生充分發表和交流自己感受.讓他們在交流中昇華對文章的理解.最後師小結:希望大家也做心中有他人,默默奉獻,互相禮讓,尊老愛老的孩子.

(三)感情朗讀,理解昇華

本文作者是一個留心觀察身邊事物的人,他把平常的一件擺搭石,過搭石的事兒介紹得這麼具體,這麼美。誰願意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老師給配樂,聽的同學把自己最喜歡的地方畫下來。並讓學生把喜歡的部分抄下來。

最後提問同學們:你們平時是否也曾留心觀察身邊的“美”呢談一談吧!

(四)感覺頓悟、全課總結:

有一句話說:“世界上不缺少美,而是缺少能發現美的眼睛!”希望同學們能夠在平凡的生活中觀察“美”、發現“美”!指導學生課後進行練筆訓練,幫助提高習作能力.並將此佈置爲一次練筆作業回家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