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賣火柴的小女孩教案

《賣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麥童話故事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的童話故事,發表於1846年。主要講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富人閤家歡樂,舉杯共慶的大年夜凍死在街頭的故事。接下來小編整理了六年級賣火柴的小女孩教案,歡迎大家閱讀。

六年級賣火柴的小女孩教案

六年級賣火柴的小女孩教案1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生字新詞,從理解重點詞句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體會作者由現實生活所展開地合理想象。

3、能理解課文思想內容,激起對資本主義社會裏貧苦兒童悲慘生活的同情。

4、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從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種種幻象中體會她的悲慘生活和作者想象的合理。

2、從最後三個自然段的含義深刻的語句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裏蘊含着的意思3,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今年的大年夜你們是怎樣過的?(生……)

大年夜本來是很高興的,一家人在一起吃團圓飯,有雞、鴨、魚、蝦等好菜,大家生活在這裏是幸福的,但在沙俄統治下的俄國人民卻過着悲慘的生活,有一個小女孩,她在大年夜還要在街上賣火柴,你們想知道她在街上賣火柴發生了什麼事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安徒生的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板書課題]只要你認真學習,就知道小女孩究竟發生什麼事了。

二、學習生字新詞

1、檢查自學情況,指名讀生字,師生正音。

2、講字形,用色筆標出易寫錯的筆順。

3、開火車讀生字,組詞。

4、邊讀邊寫,識記生字。

三、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一)、學生邊聽課文錄音邊看課文邊思考:

(1)小女孩是個怎樣的孩子?

(2)你對這個小女孩有什麼感覺?

(二)、自由讀課文,按故事情節的變化把課文分爲三段

(三)、講授第一段

(1)教師範讀課文

(2)師:在萬家喜慶團圓、都在準備豐盛菜餚過年的大年夜,在又冷又黑的晚上,小女孩還要在大街上賣火柴,她可憐嗎?從哪些地方能看出來?從課文中找出有關句子

天冷極了,下着雪,而小女孩卻“關着頭赤着腳”在街上走着,“光”是不是沒有頭髮?是指什麼?(是指沒有帽子戴)從這裏可以看出小女孩很冷。

“這一整天,誰也沒買過她的一根火柴,誰也沒給過她一個錢”從這裏可以看出,小女孩已餓了一整天。“她爸爸會打她的”、“家裏跟街上一樣冷”從這裏可以看出小女孩家裏沒有溫暖,沒有人關係疼愛她,小女孩很可憐。

(3)如果你是小女孩,你會想些什麼?(指名講,鼓勵學生想到什麼就講什麼)

(四)再自由讀課文,可以小組讀,個人讀,找出你喜歡的一段。

四、鞏固練習:

辨字組詞:

烤() 焰() 烘() 櫥()

考() 掐() 哄() 廚()

五、結束語:

同學們,究竟小女孩想的跟你們想的一不一樣呢,我們下節課再來學習。

六年級賣火柴的小女孩教案2

教材分析:

《賣火柴的小女孩》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六年級下冊第四組的一篇精講課文。

這篇課文是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話,它主要講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凍死在街頭的故事,這個故事表達了作者對窮苦人民悲慘遭遇的深切同情,本文以火柴爲線索,重點寫了小女孩五次划着火柴,使小女孩產生美好的幻象,最後講小女孩被凍死了。

學情分析:

因爲本課是第二課時,在有了對第一課時的(故事發生的歷史背景、時間背景、環境渲染、小女孩的外貌描寫)瞭解,爲本課深入學習做好了鋪墊。所以我採用第一次點燃火柴的部分,由師生共學。而第二次第三次和第四次點燃火柴自學的方法,這樣就降低了難度。

設計理念:

《賣火柴的小女孩》是小學六年級下冊的精讀課文,是安徒生童話經典之作,對於這樣語言悽美、情感強烈且富於變化的文章來說,“讀”是最好的學習方法。所以,在設計這篇課文的教學時,我緊扣一個“讀”字,使學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生情。在讀中引領學生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通過對作家和作品的解讀,培養學生一種悲憫情懷和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賣火柴小女孩命運的悲慘。

二)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和朗讀能力。

三)情感目標:

激發學生對賣火柴的小女孩悲慘命運的同情。

教學重點:

從小女孩一次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種種幻象中體會其命運的悲慘。

教學難點:

感悟含義深刻語句的思想感情。

教法:

“在一定情境之中訓練語言事半功倍,”教學中,充分應用現代化教學技術在課堂中的運用,通過朗讀,合作探究,讓學生深入感悟文本內涵。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新課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認識了一個可憐的賣火柴的小女孩。她在大年夜忍受着寒冷、飢餓在街上賣火柴。沒有歡樂,沒有人關愛的她痛苦地坐在牆角里。她覺得很冷很冷。她想給自己暖和一下,於是,她擦燃了火柴。那麼小女孩每次擦火柴都看到了什麼?

2、自由讀5—10自然段,畫出幻象的句子大聲地讀出來。

二、學習課文5—10自然段

(一)品讀幻象中的“幸福”

1、學生讀文,畫句子。

2、學生反饋,品讀感悟。(課件展示5次幻象句子,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讀出小女孩在幻象中的幸福。)

【設計理念:所體會的幻象越美好,與幻象消失一旦聯繫,則更悽然,爲後面的比較作基礎。】

3、多美好的幻象,但同學們想想小女孩爲什麼會產生這些幻象?

4、教師根據反饋小結:現實中的小女孩又冷又餓,沒有歡樂、沒有人疼愛,所以她渴望溫暖、溫飽、渴望愛、渴望幸福,所以她一次又一次地擦燃了火柴。

過渡:火柴終究是要滅的呀,火柴一滅,小女孩所渴望的得到了沒有?讀課文,找出火柴滅了有關句子。

(二)品讀現實中的`“痛苦”

1、學生找句子。

2、學生反饋。

(1)她坐在那兒,手裏只有一根燒過了的火柴梗。

(2)這時候,火柴滅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有冷的牆。

(3)只見聖誕樹上的燭光越升越高,最後成了在天空中閃爍的星星。有一顆星星落下來了,在天空中劃出了一道細長的紅光。

3、指導學生讀出小女孩幻象消失後的失望、傷心和現實的痛苦。

4、再次品讀奶奶的句子。體會小女孩的心情和現實的痛苦。

過渡:

美好的時光,一次又一次地消失,所以當唯一疼愛她的奶奶出現時她急迫地叫了起來。

①出示句子:“奶奶!”小女孩叫起來,“啊!請把我帶走吧!我知道,火柴一滅,就會不見的!”

②指導朗讀,讀出小女孩見到奶奶迫切、激動、祈求等心情。

③每句話都用上了感嘆號,表達了什麼?

5、爲了留住奶奶,小女孩又一次擦燃了火柴,這一次與前四次相比,特別是與第一次擦火柴有明顯的不同。

比較句子:她敢從成把的火柴裏抽出一根,在牆上擦燃了,來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嗎?她終於抽出了一根。

她趕緊擦着了一大把火柴。

(1)讀讀前後兩次擦火柴,抓住重點詞,想一想表達的意思有什麼不同。

(2)指導朗讀。

【設計理念:運用句子比較,引導學生髮現,殘酷的現實迫使小女孩從開始的猶豫到最後的果斷,渴望幻景永不消逝。】

6、爲了留住奶奶小女孩不惜浪費“一大把”火柴,這一整把火柴發出強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樣明亮,奶奶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高大,這樣美麗。奶奶把小女孩抱起來,摟在懷裏。

(1)出示句子:她倆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越飛越高,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2)你是怎麼理解這句話的。

(3)指導感情朗讀。

三、學習課文11—12自然段,深化課文主題

1、配樂,師深情朗讀。

2、質疑:

①小女孩死了,爲什麼她嘴上還帶着微笑?

②小女孩悲慘地凍死街頭,是那麼的不幸,作者卻爲什麼說她是幸福的呢?

3、出示句子:她曾經多麼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4、對這句話中的兩個“幸福”,你是怎樣理解的?

5、教師引導。

(前一個“幸福”是因爲小女孩臨死前是在美好的幻象中度過的,是幸福;後一個“幸福”是說小女孩死了,就沒有寒冷、飢餓和痛苦,就徹底幸福了。)

6、在當時的社會,對一個窮苦的孩子來說,死就等於幸福。這告訴我們什麼呢?(社會的冷酷,人們的無情。)

7、同學們,讓我們帶着這樣的感情齊讀最後兩個自然段。

【設計理念:通過強烈的對比,體會小女孩面對寒冷、飢餓,面對痛苦的美好幻象,深層次襯托小女孩命運的悲慘和社會的冷漠。】

四、回顧全文,總結寫法

安徒生爺爺含着辛酸的淚寫下了這個故事,他是通過殘酷的現實和美麗的幻象對比,這種表達方法是虛實結合,看,幻象越美好,現實就越痛苦,這樣的表達方法有什麼好處?(更能突出小女孩的生活悲慘。)

五、拓展延伸,昇華情感

同學們,與賣火柴的小女孩相比,你覺得自己生活過得怎樣?所以,我們應該好好珍惜。想一想:假如賣火柴的小女孩來到我們的身邊,你想說些什麼?做些什麼?

【設計理念:小女孩命運的悲慘和幸福自己比較撞擊了學生美好的心靈,讓學生懂得珍惜自己美好的生活。】

六、課堂總結

《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感動了每一個讀者,他一生寫下了一百多篇童話,受到全世界兒童和大人的喜愛,希望同學們用心去閱讀,相信你們一定會受益匪淺。

七、作業

1、閱讀安徒生的作品

2、朗讀課後習題習4《你別問,這是爲什麼》,寫幾句話送給“賣火柴的小女孩”。

八、板書設計

14、賣火柴的小女孩

現實               幻景

(殘酷、悲慘)———————(美好、幸福)

寒冷   (溫暖)  火爐

飢餓   (食物)  烤鵝

痛苦    (歡樂)  聖誕樹

孤獨   (疼愛)  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