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貪小便宜

教學目標

認知:

1、知道貪小便宜是自私、不誠實的表現。

2、知道貪小便宜被人看不起,人們不願意與這種人交朋友。

3、能結合實例說明貪小便宜的害處。

情感:

1、厭惡貪小便宜的行爲。

2、自己貪小便宜後感到不安和羞恥。

行爲:

1、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貪不要。

2、不該得的利益不佔。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課是根據課程標準三至五年級“誠實守信”德目中的要求編寫的。

本課與下一課都是教育學生要誠實,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不該得的利益不佔。下一課主要使學生知道,當拾到東西時,應該怎麼做。本課則是教育學生面對不該得的利益或不該要的東西應該怎麼做。

本課的教學要點是:知道貪小便宜是不誠實、自私的表現;貪小便宜被人看不起,人們不願意與這種人交朋友;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貪不要,不該得的利益不佔,從小養成的好品德。

本課導入欄目“說一說”,讓學生談談對貪小便宜行爲的看法。學生對這種行爲一定會持否定態度,由此讓學生體驗貪小便宜的行爲是令人討厭,被人看不起的。讓學生帶着這樣的情感學習本課。

課文是一個民間故事。通過正反對比說明了什麼是貪小便宜,什麼是,教育學生自覺做到。

教法建議

教學時,教師要通過對課文的分析幫助學生認識以下幾點。

1、誠實的人在便宜面前不貪不佔,不爲小便宜所惑。因此能得到人們的尊重。

教學中應幫助學生分析農夫的所作所爲,引導學生思考:農夫明知金斧子、銀斧子都比自己的鐵斧子值錢,爲什麼他只認了自己的鐵斧子。通過分析,使學生認識到不是自己的東西,再好也不能要。課文中老人把金斧子送給農夫是對他誠實行爲的誇讚和獎勵。

2、貪小便宜的危害性。

課文通過貪財人冒認金斧子,自以爲佔了便宜,結果反而吃了虧,連自己的斧子也丟了,還被世人所嗤笑的事例,告訴學生貪小便宜是不誠實的表現,害人害己,被人看不起。教學中,應通過對課文的分析和列舉現實生活中的事例,讓學生認識四點:(1)貪小便宜的人表面看多佔了一些東西,但他卻失去了一個可貴的品質——誠實。貪小便宜的人爲了得到一點兒便宜有時要弄虛作假、欺騙別人,這是不誠實的表現。(2)貪了小便宜,也會給別人留下一個愛佔小便宜的壞印象,而被人看不起。(3)如果養成愛佔小便宜的習慣,在小便宜面前禁不起誘惑,也容易從貪小便宜發展爲佔大便宜,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課文後“讀一讀”欄目,即是對這一要點的補充。(4)貪小便宜還容易上當受騙。社會上、學生中這樣的事例還是很多的,老師可以適當補充一些實例。讓學生通過實例,認識貪小便宜的危害。

3、怎樣做到。

教學時,教師可以在講完課文後,給學生提一些行爲要求,使學生懂得怎樣做到。首先應該做到不“貪”,即不爲小便宜所惑。對於小學生來說,小便宜是有誘惑力的,小學生佔小便宜多數是希望多弄點兒錢買吃的或自己喜歡的東西,有時是看到別人的東西好,自己很想要,於是向人家索要,甚至不經人家允許而據爲己有。其次應做到不“佔”,即不是自己的東西,再好也不要;不該得的利益不要。

教學設計示例

第四課

教學目標

認知:

1、知道負小便宜是自私、不誠實的表現。

2、知道貪小便宜被人看不起,人們不願意與這種人交朋友。

3、能結合實例說明貪小便宜的害處。

情感:

1、厭惡貪小便宜的行爲。

2、自己貪小便宜後感到不安和羞恥。

行爲:

1、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貪不要。

2、不該得的利益不佔。

教學過程

一、啓發談話,引入新課。

你看見過貪小便宜的事嗎?你對這類事情是怎麼看的?

談話:貪小便宜的事是令人討厭的,貪小便宜的人被人瞧不起,我們大家都不喜歡貪小便宜的人。今天,我們就學習第四課:。

板書課題:四

二、學習課文。

1、講述課文故事,給學生一個總體印象。

2、學習課文,討論明理。

(1)老人爲什麼誇農夫是個誠實的人?

板書:

(2)農夫明知金斧子、銀斧子都比自己的鐵斧子值錢,但他是個誠實的人,不是自己的東西,再好也不能要,所以,他只認了自己的鐵斧子。

板書:誠實

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貪不要

(3)對農夫的行爲。老人的態度是怎樣的?

板書:誇讚獎勵

(4)有個貪財的人,聽了這件事以後,他是怎樣做的?結果怎樣?

(5)學生齊讀課文這一句話(你是一個貪財的小人,應當受到懲罰)和課文倒數第二自然段。

(6)那個人爲什麼會得到這樣的結果?

小結:因爲那個人貪財,把不是自己的.東西說成是自己的東西,想佔便宜,所以受到了懲罰。

(7)人們爲什麼嘲笑他?

小結:因爲他想佔便宜,不誠實,所以被人瞧不起,人們就嘲笑他這種壞行爲。

3、聯繫實際,辨析導行。

(1)貪小便宜有什麼害處?結合實際及課後“讀一讀”的事例一起說。

學生討論後,教師歸納小結。

貪小便宜的害處:

①貪小便宜的人表面上多佔了一些東西,但他卻失去了一種可貴的品質——誠實。這是不誠實的表現。

②貪了小便宜,會給別人留下一個環印象,被人瞧不起。

③如果養成愛佔小便宜的習慣,在小便宜面前經不起誘惑,也容易從貧小便宜發展爲佔大便宜,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④貪小便宜還容易上當受騙。

(2)怎樣做到。

小結:首先應該做到不貪,即不爲小便宜所誘惑;其次要做到不佔,即不是自己的東西,再好也不要,不該得的利益不要。

板書:不該得的利益不佔

(3)學習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4)出示課後練習“幫一幫”,讓學生進行討論。

(①小潔應把多找給她的5角錢還給賣冰棍的阿姨。②小建應該告訴表哥,這樣做是貪小便宜、不誠實的表現,並讓表哥去換購一張成人票,不然的話,就不進去看動物表演。③小玉應該把那窩鴨蛋送還給鄰居。)

4、誇一誇班裏的同學。

三、總結。

通過學習本課,我們知道了貪小便宜是自私、不誠實的表現。貪小便宜的人被人瞧不起,人們不願與這種人交朋友。貪小便宜容易上當受騙。如果養成了貪小便宜的壞習慣,發展下去,還會走上犯罪的道路。所以,我們一定要做到,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貪不要,不該得的利益不佔。老師相信,同學們一定會努力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