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表演區遊戲教案

小班表演區遊戲教案1

一、情況分析

小班表演區遊戲教案

經歷了近一年的遊戲,小班未期的孩子對角色遊戲已經有着濃厚的興趣。整個遊戲過程中,他們會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中,愉悅地玩耍:娃娃家的媽媽會給娃娃燒菜、搭個牀、還會想出給娃娃換尿布、替娃娃洗澡、抱娃娃看病,忙得不亦樂乎;醫院裏的醫生則常常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爲病人看病、開藥。這一時期也很容易地在遊戲中發現小班幼兒會出現一些新主題——這些“新主題”往往來源於一個新情節:譬如要臨時搭一個公園給娃娃參觀、玩耍;要有一輛車去救護病人;要吃“肯德基”需要餐廳……孩子們的遊戲隨着情節的發展,對遊戲物質條件的創設要求不斷提高,漸漸轉變了小班初期那種有什麼玩具就擺弄什麼、就玩耍什麼情節的現象:他們會時不時地要“肥皂”、要“一扇門”、要“浴缸”……因此,在這小班末期的遊戲中鼓勵幼兒去大膽地尋找替代玩具、發展遊戲情節,能幫助幼兒增加體會遊戲的愉悅。

二、遊戲目標

1、知道自己在遊戲中所扮演的角色,會在遊戲中做-些和角色相匹配的事。

2、遊戲中嘗試根據需要運用一些替代玩具,按意願遊戲。

三、遊戲準備

1、提供現有的較爲逼真的玩具。由於幼兒的年齡特點,這樣的玩具要提供許多,因爲孩子們是根據玩具來遊戲的。

2、提供一個箱子,裏面有各種積木、盒子、繩子等物品,供幼兒遊戲中尋找替代玩具。

四、遊戲過程

1、自由選擇

小班幼兒選擇主題常常是根據玩具來選擇的。也有一些幼兒是根據自己對某一角色的興趣,以及對某一遊戲場景的熟悉來決定角色。絕大多數幼兒是拿到了玩具,在遊戲的過程中一點一點拼湊起今天的遊戲內容,在“拼拼湊湊”的過程中他們帶有極大的隨意性,因此教師在遊戲前要不斷地給孩子一些提問:“想一想今天你要到哪裏去玩?你要做些什麼?”儘管這些提問是極其短暫的,但能漸漸地幫助孩子形成一些遊戲目的。

2、自主展開

由於幼兒的年齡特點,他們往往是在遊戲過程中,在老師不斷地提問中“你今天做些什麼?”發現現有的玩具中缺少這缺少那,由於沒有“替代”的經驗,他們往往出現二種情況:一是放棄,二是以空的手勢代替,這時候,教師該如何呢?聽之任之?不,教師要鼓勵幼兒並提供幼兒“替代”玩具讓他們充分遊戲,如:遊戲過程中“理髮師”在給娃娃洗頭,邊洗邊說:“我給你擦點肥皂了,你把眼睛閉閉好!”此時她的手上什麼也沒有;還比如娃娃家媽媽抱着孩子想要去公園,可是走出來以後媽媽自言自語他說:“哎呀,汽車沒有,我們以後再去吧!”……在類似的這些情景中如果教師能主動和幼兒共同去找“一塊肥皂”,一起去搭一輛公共汽車,能讓幼兒玩得更開心。同時,也給了幼兒一個信息:“遊戲中沒有的東西,可以自己去構建,沒有的地方,可以自己去開設。”

在幼兒自主展開遊戲的過程中教師除了主動地爲幼兒提供替代玩具、積極地鼓勵幼兒尋找替代玩具,更應該去善於發現小班末期幼兒自己找來的替代玩具:如,自己搭出的浴缸,自己搭出的圍牆,自己種的花……教師的欣賞能更進一步鼓勵幼兒激發幼兒創造性地反映生活。

3、自發交流

在遊戲結束時,小班幼兒最接受的是再現遊戲的情景。當小朋友看見理髮店裏有了“肥皂”、娃娃可以“乘車”去公園、媽媽買了“浴缸”時都會忍不住拍手。因此教師充分肯定這些“替代物品”,突出它的用處,不僅能獲得其他所有的孩子的認可,更能爲將來的遊戲打下基礎,使孩子在遊戲中能真正地去創造性的反映生活。

小班表演區遊戲教案2

一、情況分析

娃娃家是小班幼兒最喜愛、也是最爲熟悉的主題。但是隨着小班幼兒生活經驗豐富和能力的提高,其遊戲的水平也在日益提高,逐漸有了超出娃娃家範疇的遊戲主題和情節,如有的抱着寶寶到陽臺上觀賞自然角的花草動物;有的進入別的娃娃家做客人;有的拎着籃子往返與娃娃家和玩具櫃之間,“我去買米”“我去買菜”,玩具櫃成了現實中的菜場……

說明

遊戲水平是幼兒身心發展水平的反映,創設符合幼兒身心發展水平的適宜環境條件,滿足幼兒遊戲的興趣和需要是教師觀察指導遊戲的關鍵。

二、遊戲要求

鼓勵幼兒產生新的角色行爲,大膽提出新主題。

三、遊戲準備

1、材料提供:

(1)增加娃娃家及娃娃家主題以外的物品投放。如娃娃家的電視機、遙控器、淨水機等,菜場的各種菜、電子秤,公園的動物積木及柵欄等。

(2)觀察、捕捉幼兒的遊戲動向,根據幼兒的遊戲行爲、發展和需要提供材料。

(3)材料的投放要有一定的預測性。如預測菜場、公園可能將成爲新主題,而電子秤和動物積木,這些具有明顯象徵性的材料帶有一定的暗示和啓發的功能,比抽象替代物更能激發小班幼兒在新主題中的遊戲情節和行爲。

2、豐富經驗

幫助幼兒積累生活中相關主題的語言、行爲。先觀察、再回憶後討論,豐富小班幼兒的生活經驗,推進遊戲的主題和情節。

(1)讓幼兒帶着問題進行有目的地觀察:“菜場有誰?”“公園有什麼?”等等。

(2)就“作客”、“買菜”、“買門票”等內容展開專門的討論,啓發幼兒分清不同角色、不同的職責以及與之相對應的角色用語、角色行爲。如:當有客人來時,主人說些什麼?做些什麼?買菜時顧客和營業員都說些什麼?買門票時售票員將說些什麼?

3、遊戲指導

(1)自由選擇:介紹提示遊戲經驗,激發幼兒自由選擇與遊戲慾望。如:“明明家上次有客人來,他們特地買了個大沙發,讓客人座得舒舒服服,客人真高興!”又如:“有娃娃家過生日、客人買來了大蛋糕,還送上美麗的鮮花,小壽星開心極了!”

(2)進一步啓發暗示幼兒大膽選擇提出新主題:你還想玩什麼?還需要什麼?還增想加什麼只要想做都可以試試等等。

說明

教師應站在幼兒的立場,以遊戲夥伴的身份和口吻引導幼兒選擇遊戲。尊重需要滿足興趣,鼓勵幼兒開展自主意願的遊戲新主題,增強其自主性和自信心。

4、活動過程

自主展開

(1)重點觀察:幼兒是否產生新的'遊戲行爲?新主題開展情況如何?認知經驗是否具備?遊戲材料是否充足?語言與交往是否存在困難?

(2)針對上述觀察結果,實行相應指導。

(3)遊戲外的指導:如觀察發現娃娃家遊戲侷限於舊情節而無交往,教師可作爲旁觀者插話:如“寶寶今天生日,你們請誰來參加生日會?”以此啓發幼兒走出家門,增進與新主題和平行主題的交往。

遊戲內指導:當觀察發現遊戲中沒有語言的交往,如菜場一顧客用手指指“魚”,營業員拿給他,顧客遞上錢,營業員收下,顧客離去……這時教師可扮營業員(對顧客):“你好,你想買什麼?這種青菜很便宜,只要一塊錢一斤,多買一點吧……”或扮顧客(對營業員):“我想要買一斤蘿蔔,這蘿蔔新鮮嗎?要多少錢?太貴了,再便宜點吧……”以幫助幼兒提高遊戲角色的技能與行爲。

說明

自主展開環節的指導具有很強的隨機性,對於小班的幼兒應儘量多采用間接指導,與幼兒站在同等的地位,以遊戲夥伴的身份,自然的角色語言行爲給幼兒以具體幫助。

自發交流

(1)“今天你做了自己想做的遊戲嗎?”“把你最開心的、最想說的事情告訴大家”。

(2)擇機營造氛圍,激發全體幼兒愉快的情緒體驗。如:當娃娃家想出了淨水機,交流時大家都來做客人,由主人請大家嚐嚐他的“淨水”,“哇,真好喝呀!”讓幼兒全都沉浸在遊戲的想象中。又如,有娃娃家招待客人時唱起了卡拉OK,交流時由集體點歌,在主人帶領下共同高歌一曲,歡快的歌聲迴盪在教室,迴盪在每個幼兒的心頭。氣氛熱烈,幼兒的遊戲體驗極爲深刻,興趣需要得到滿足。

說明

注重交流內容的趣味性、採用多樣化的交流手段,激發幼兒的情緒情感交流活動富有吸引,力,更好的發揮小班幼兒遊戲交流分享的效果。

A對於新主題可用情景表演,幫助幼兒掌握一些基本的角色語言。如菜場營業員和顧客的對話:“你好,你要買什麼?”“我要買……,多少錢?”“兩塊錢”等。

說明

菜場、公園等新的主題情節需要幼兒的交往,而語言是進行交往的工具。因此,促進幼兒遊戲交往能力的提高,需要幫助幼兒掌握一些交往用語,在遊戲中也就是角色對話。其中,採用情景表演法,學習模仿更容易接受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