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小班教案集錦十篇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小班教案集錦十篇

小班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明確眼、耳、手、腳、口、鼻的不同作用。

2、有目的的進行各種感知活動,樂意將自己的感知大膽的與人交流。

3、初步明確保護感官的方法。

二、活動準備:

1、兩杯冷熱不同的水(一杯糖水,一杯鹽水),兩個不透明的瓶子(一個空的,一個裝上米粒),兩個透明的瓶子(跟別裝上醋和酒)。

2、分組活動材料:穿木珠,擰瓶蓋,拉的小車,積木,書,畫有東西的卡片,音樂,各種樂器,各種花,海綿,木塊,熱水袋兩個,等等各種材料。

3、分類盒。

三、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1)遊戲:教師的手指點到身體的什麼地方,幼兒很快說出相應部位的名稱。

(2)談話:小朋友,你的眼睛,耳朵,手,腳,嘴巴,鼻子都有什麼本領啊?

(3)出示各種物體,請幼兒用感官參與辨別其不同點。

A、出示兩個瓶子。

把瓶子放在箱子裏搖動,師:你發現了什麼,你是怎麼知道的?(幼兒回答)

師:你用什麼發現哪個瓶子是空的,哪個瓶子是滿的?(幼兒回答)

B、出示兩杯水。

師:這裏有兩杯水,小朋友有什麼辦法知道哪杯是熱的,哪杯是冷的?(幼兒回答)

師:有什麼辦法知道哪杯是甜的哪杯是鹹的?(幼兒回答)小結:我們每個人都有眼、耳、手、腳、口、鼻,這些寶貝幫助我們做各種不同的事情,是我們的好朋友。

2、分組活動。

(1)師:我在邊上的桌子上準備了許多東西,請小朋友想一想,試一試,要用我們身上的什麼寶貝去和他們做遊戲呢?

(2)師:一邊做遊戲一邊和邊上的朋友或者老師說一說,我用我身上的什麼寶貝做了什麼事情。並把各種物體放進相應的分類盒中。

(3)教師觀察幼兒表現,與幼兒交流。

3、集體交流。

師:在剛纔的活動中,你用到了你的什麼寶貝,做了什麼事情?(幼兒回答)

師:我們的小寶貝真能幹,那麼我們要怎麼去保護他們呢?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由來:

小班幼兒喜歡鮮豔、豔麗的色彩,在平時的散步等活動中孩子們對花這類美麗的事物分外的注意和喜愛。因此,我抓住幼兒的這一興趣點,設計了“鮮花朵朵開”的科學教案,在運用課件演示和肢體動作輔助教學的基礎上,採用遊戲教學法,讓幼兒在有趣、形象的教學環節過程中學習鮮花的開放過程,激發幼兒對科學探索的興趣,表達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目標:

1、認識花的特徵,知道花的綻放過程。

2、理解兒歌的內容,會用肢體動作表現花的綻放。

3、表達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培養幼兒愛科學的情感。

活動重難點:

1、學習花的綻放過程,用肢體動作表現花的綻放過程。

活動準備:

1、“小蜜蜂採花蜜”和“鮮花朵朵開”的音樂,錄音機1臺。

2、“鮮花朵朵開”的教學課件,也可用圖片來代替,小蜜蜂的頭飾1個。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

1、老師播放“小蜜蜂採花蜜”的音樂,引導幼兒玩手指遊戲。

老師:老師戴上小蜜蜂的頭飾,說:“小朋友,看看誰來了?”讓我們和小蜜蜂一起玩手指遊戲吧!(雙手握拳,伸出小指,使小指自然彎曲,隨兒歌節奏做手指遊戲——玩法在“小班音樂教案‘小蜜蜂採花蜜’”有詳解)

老師:小朋友們真棒!真是勤勞的小蜜蜂。你們知道花是怎樣開放的嗎?

二、學習新課

1、老師播放“鮮花朵朵開”的教學課件,幼兒仔細觀看課件。

老師: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去看看花是怎樣開放的!(播放課件)

2、老師引導幼兒說一說花開的過程。

老師:剛纔,你們看到了什麼?(花……)

老師:花是一開始就開放了嗎?(不是,先是長出一個小小的花苞)

老師:花苞是什麼顏色的?什麼形狀的?(有的花苞是粉色的,有的花苞是黃色的,小花苞頂上有點尖,就像尖尖的嘴巴……)

老師:花開了以後是什麼樣的?(花開了以後,能看到花蕊,還能看到一片片的花瓣,就像張開了大嘴巴……)

3、老師用肢體動作來表現花開的過程。

老師:小朋友,你們看,小花苞就像這樣——雙手併攏,掌心相對,使兩掌掌心呈空心狀。

老師:春風來了,小花苞,慢慢長大了(雙手指尖朝下壓,使兩掌掌心呈最大的空心狀),最後,花慢慢地開放了(雙手指尖往外張開,托起下巴,做花朵狀),好看嗎?

附兒歌:鮮花朵朵開

小花苞,尖尖嘴,春風吹,笑開了;

鮮花開,張着嘴,一朵朵,真好看!

4、幼兒用肢體動作感受花開的過程。

老師:小朋友們,你們的鮮花開了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鮮花開成什麼樣了?跟着老師一起做!(老師念兒歌,隨着兒歌節奏帶領幼兒用肢體動作來表現兒歌內容,理解花開的過程)

老師:小朋友們的鮮花開得真好看!讓我們笑一笑!

三、鞏固新知

1、幼兒玩遊戲鞏固新知識。

幼兒圍成圓圈坐在地板上,隨兒歌節奏做花開放的過程,請一名幼兒扮演小蜜蜂,在圓圈外轉圈飛,老師帶領幼兒一起唱兒歌,遊戲開始,當唱到最後一句時,扮演小蜜蜂的幼兒拍到誰的背,誰就起來追小蜜蜂,如果小蜜蜂跑回被拍到幼兒的座位,則輪到被拍的幼兒扮演小蜜蜂。

四、結束活動

1、好了,小蜜蜂採了很多花蜜,它該回家吃飯了,讓我們到教室外玩玩吧!

活動延伸:

1、如果有條件的話,幼兒園可組織幼兒到郊外或花園參觀各色各樣的鮮花,加深對花的認識,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老師可在語言區提供有關花的閱讀材料或圖片,供幼兒欣賞,也可讓幼兒給花苞和綻放的花朵排序,加深對花開放的認識過程,培養幼兒對花的熱愛之情。

3、在美工區,可給幼兒提供一些操作材料,如供幼兒折的彩紙,並在牆壁上貼上鬱金香等花的摺紙步驟,供幼兒參照,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溫馨提示:

1、幼兒在觀看完課件後,老師要引導幼兒開口說花的開放過程,多給幼兒視覺上的感知。

2、如果老師沒有課件,可以用圖片來代替課件,但是,圖片要有明顯的變化過程——從一點點的小花苞,到長大的花苞,最後到綻放的花朵。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圖片、傾聽,理解記憶詩歌內容。

2、嘗試運用小圖片替換詩歌中的部分內容,願意參加詩歌學習。

3、喜歡和同伴共同朗誦,體驗朗誦詩歌的樂趣。活動準備:詩歌圖譜、幼兒人手小圖片一份。

活動過程:

一、感受、欣賞詩歌,初步瞭解詩歌內容。

1、導入,引導幼兒感受小圓形變魔術的樂趣。

導語:這是什麼形狀?小圓形變變變,變出什麼了?

2、出示圖片,教師完整朗誦詩歌。

導語:這裏面藏着一首好聽的詩歌呢!

二、理解、記憶詩歌內容。

1、傾聽詩歌,圖文匹配。

導語:詩歌裏小圓形變變變,變成了什麼?

太陽是什麼顏色的?(紅彤彤)氣球到哪裏去了?(飛上天)

蘋果是什麼味道的?(甜又甜)

2、幼兒完整朗誦詩歌,以遊戲的形式練習鞏固。

導語:小圖片要和小朋友玩捉迷藏的遊戲呢!

三、進一步理解詩歌,嘗試運用圖片替換詩歌中的部分內容。

1、出示圖片,幼兒嘗試替換。

導語:小圓形又變變變,看它變成了什麼?

它們也想放到兒歌裏,放在哪裏呢?

誰是紅彤彤的?誰會飛上天?誰的味道甜又甜?請小朋友來幫忙找一找。

2、替換成功後幼兒完整朗誦詩歌。

四、經驗遷移,拓展幼兒想象。

導語:小圓形還能變成什麼,我們一起去找一找把它們也編到兒歌裏。

小班教案 篇4

設計背景

散步時一個大箱子擋住了去路,我不急着搬走,想看看孩子們怎麼處理。孩子一個一個的跳過去,有一個孩子被拌倒了,後面的一個孩子就用力的推,可怎麼推也推不動,幾個孩子就一起推才行,爲了讓孩子們更深的認識人多力量大的道理,我選擇這節課來上。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的內容,提高學習兒歌的興趣。

2、 懂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重點難點

重難點:懂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活動準備

每人一個螞蟻頭飾、佈置三個螞蟻洞、三個大球。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興趣

1、教師扮演螞蟻媽媽,幼兒扮演小螞蟻,在自制的“家”裏聊天。師:看,外面有什麼?我們螞蟻最喜歡吃豆了,我們把他搬進洞裏吧!誰願意去搬?(請一幼兒去搬豆)

2、 引導幼兒觀察並討論:一隻螞蟻搬不動豆,我們該怎麼辦呢?(引導幼兒說出讓大家一起去搬)

3、 分享收穫

二、學習兒歌

1、引導幼兒討論:一隻螞蟻去搬豆,它搬得動嗎?爲什麼?怎樣才能搬得動?

1、 爲什麼許多螞蟻就能把豆擡起來呢?

2、 老師這兒有一首兒歌,說的就是螞蟻搬豆的事。(老師有表情到朗誦兒歌兩遍)

3、 教師提問,幼兒回答。幼兒分句學念兒歌並做相應動作。

三、兒歌表演

(請一組幼兒來表演,其他幼兒邊看錶演邊朗誦兒歌)

教學反思

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也是他們探究周圍世界的途徑。 我一開始就創設了一個遊戲的情景,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接着讓幼兒遊戲中探索如何搬豆,使幼兒獲得親身體驗,由於幼兒理解了兒歌內容,因此學習的積極性很高。最後讓全體幼兒參與兒歌表演,不但鞏固了所學兒歌,有使幼兒在情感上得到滿足。

小班教案 篇5

教學背景分析:

1、教學對象分析。

學習“分類”這部分內容的是入學才一個多月的孩子,課堂學習習慣尚未形成,自控能力較差,他們參與數學活動,很少是因爲認識上的需要,而只是對數學活動本身感興趣。因此,教學中需要設計一些趣味性較強的學習形式,向學生提供充分的活動機會,調動學習的積極性。通過簡單調查,我發現由於幼兒園的學習和平常生活經驗的積累,學生已有一定的分類能力。如可以區分水果和蔬菜,可以根據事物的表面的特徵(如顏色)進行分類。但發展到根據概念,即客觀事物抽象的、本質的特徵進行分類還需要進一步的學習。

2、教學內容分析。

在實際生活中,分類思維有着廣泛的應用。例如,商店裏的物品要分類擺放,便於顧客很快找到想買的東西;學生也要學會對學習用品和生活用品分類整理,學習和生活纔會在規律……教學時,引導學生觀察商場實物的擺放情況,初步感知分類的意義;通過操作學會分類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判斷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並培養合作交流意識。同時養成有條有理的生活、學習習慣。根據一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我覺得教學中要着重作好以下幾點:

(1)把握好教學要求。教學時要通過觀察和實際操作,使學生能選擇不同的標準對物體進行不同的分類。在評價兒童分類能力時,重點是觀察兒童能否獨自按照一定的標準分類,而不是由教師提出分類依據。

(2)多設計一些有趣的教學形式,儘可能讓學生多動手、動口,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同時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學習,在學習中感悟,從中學到數學的思想,數學的方法,從而更深刻地認識到數學的價值。

(3)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教學時不僅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活動中不斷充分、主動、積極表現自我,同時也要注意用積極的語言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積極、成功的情感體驗,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體會到數學學習是一件很快樂的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實物投影:各種學具雜亂地擺放。說說怎樣整理?

2、師:生活中像剛纔這樣,把相同的東西放在一起,就叫分類。

(板書課題:分類)[新課標指出“關注學生的經驗和興趣,通過現實生活中的生動素材引入新知,使抽象的數學知識具在豐富的現實背景,學生的數學學習提供生動活潑、主動的材料與環境”。爲此,教學一開始,我就將學生平時經常使用的小棒、小正方體、圓片、三角形、數字卡片等學具亂放在一堆,使學生自然產生收拾整齊的慾望,他們按平時的習慣把相同的`學具放在一起,經過這樣的整理,感覺不僅舒服,更重要的是方便學習。這時再引入課題,能幫助學生更直觀、更形象地理解分類的意義。

二、聯繫生活、體驗分類

1、看書本第38頁主題圖,說一說這些文具是怎樣擺放的?

[教材中五顏六色的主題圖,不僅給枯燥的數學賦予了生命,融入了生活氣息,更爲我們教師的教學設計提供了豐富的資源。這一主題圖,小朋友在實際生活中經常見到這一場景,能引起他們的共鳴,學生都樂於看,樂於說。學生很容易發現相同的文具放在了一起,爲了幫助學生理解同類的東西放在一起,我又特意設計了觀察超市這一教學環節。]

2、播放超市錄像(水果區、蔬菜區、電器區等商品擺放情況),觀察超市裏的商品是怎樣擺放的?

問:(1)老師想買個大西瓜,該到剛纔哪個地方買?

(2)這樣安排擺放有什麼好處?

3、舉例說說生活中的分類現象。

[《標準》中強調數學學習要貼近兒童的現實生活。通過觀察超市、說一說生活中的分類現象,讓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中,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4、活動:完成書本第39頁“做一做”:

(1)先獨立分一分水果圖片,再在小組內說說你是怎麼分的?(教師巡視、指導)

(2)彙報、交流:學生在黑板上演示幾種分法。

(板書:按顏色分、按形狀分、按水果種類分)5、 教師小結並板書:標準不同,分法就不一樣。

[在學生已有對單一標準分類的認識基礎上,從遊戲“分水果”這一有趣的情境出發,爲學生每人準備這樣一套漂亮的水果圖片,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學生很自然地投入到活動中。當他們通過自己的實踐發現了方法時,孩子們有了交流的慾望,他們就能很快發現有時能選擇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參與着觀察、思考、表達、交流、比較等數學活動,在自主探索的活動中加深了對“標準不同,分法就不一樣”的認識。]

三、實際操作、鞏固分類

1、 小組合作把老師送給大家的鉛筆分一分,學生彙報不同的方法。

(按長短分;按有橡皮的和沒橡皮的分;按顏色分等)

2、 考眼力:完成書本第40頁第3題:找一找每一行中不一樣的。

3、 超市給我們每個組送來了一袋禮物。小組合作,分一分這些圖片。(完成後以小組爲單位向老師和其它小組介紹本組作品。)

4、 小比賽:整理好學習用品,說說你是怎樣整理的?(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5、 完成書本第41頁第5題,再把教室裏的人分一分類。

6、 各大組商量一下,可以把老師獎勵的小花怎樣分一分,再派代表到黑板上擺一擺。爲了獎勵你們的出色表現,老師再獎給你們一朵小花應該擺在哪?說說你是怎樣分的?(按顏色分;按形狀分;按有葉子和沒葉子分)

7、 全課小結。學生戴動物頭飾分類離開教室。(會飛的、會遊的、不會飛也不會遊的)[練習多以遊戲的形式出現,並精心創設情境,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參與。這些練習,集知識性、趣味性、活動性於一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教後反思: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安排了許多遊戲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使學生在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中,加深了對分類的認識,重點是讓學生學會了選擇不同的分類標準的方法。開闊性、活動性的練習讓課堂洋溢着愉快的學習氛圍,學生不僅獲得了知識,更爲重要的是獲得了學習數學的興趣。

1、從生活切入數學,激發學習慾望。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學習內容和學生的生活背景越按近,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就越高。從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導入,容易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整節課始終注意從生活中取材,無論是整理學具、觀察超市,還是開闊的練習,都賦予有趣的生活情境。由於是發生在身邊的事例,學生很容易產生親切感,激發了學生解決問題的慾望,很自然地形成數學與生活的鏈接。同時開闊學生思維,讓學生說說分類的好處、找找生活中的分類現象,使數學不只是侷限在課本上,使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又迴歸於生活,應該爲生活服務。

2、以遊戲收穫知識,調動學習興趣。

《新課標》提出:“教師就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遊戲是一種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對於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說,遊戲讓他們的注意力更持久,遊戲讓他們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學到知識,。因此,教學中努力開展形式多樣的數學遊戲,使學生都積極地參與到數學遊戲中來,在遊戲中樂學,在獲得數學知識和方法的同時,基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諸方面都能得到發展。如案例中游戲之一:比賽整理學習用品,讓學生在整理的過程中認識到把文具分類擺放會更好看、更方便。在好勝心的驅使下,學生迫不及待地動腦、動手整理,不知不覺中鞏固了所學知識。

在本節課的教學實踐中,既產生了我所意想不到的驚喜,也留下了值得我進一步思考的問題:遊戲中如何靈活、有機地處理好課堂中的“動”與“靜”;如何讓學生的思維更開闊、更活躍,形成更具生機和活力。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背景

本次活動參考幼兒園小班的一節數學活動,由於小班幼兒的思維還處於直覺行動向具體形象過渡的階段,他們對事物的理解往往要通過自己的親身活動來實現,本次活動以大大小小兩隻熊來做客貫穿始終,活動遊戲性強。活動注重幼兒操作性,在活動中讓幼兒從認識、穿衣、送玩具等環節中,輕鬆自然的掌握活動內容。

設計意圖:

這個活動是能讓幼兒認識分辨大小,小班小朋友的思維是具體形象的,在學習過程中要着重感知事物的明顯特徵。然而物體的知識有點過於單調,抽象。因此根據綱要中指出:教育內容的選擇,既要貼近幼兒的生活又讓幼兒感興趣。設計此活動,能讓幼兒大膽參與。

活動目標:

1.通過遊戲,認識區分物體的大小。

2.能主動參與,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3.認識大小標記。

活動準備:

大小熊的圖片各一張,大小衣服、褲子、鞋子圖片各一份,大小玩具若干,筐子兩個,大小標記的圖片各一張。

活動過程:

一、導入,引出大小熊

教師出示大小熊的圖片

老師:今天,老師請來了兩位可愛的熊寶寶,小朋友們跟它們打個招呼好麼?(熊寶寶你好!)

二、遊戲:打扮大小熊(認識大小,並初步學習同類物品中區分物體的大小)

1.大小熊寶寶自我介紹(介紹時老師的聲音有大小的變化)

①老師:小朋友們想不想知道這兩隻熊寶寶的名字呢?讓我們來聽聽吧。

②分別出示大小熊寶寶的圖片

老師:嗨!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大大,因爲我的頭大大的,身體也大大的。

老師:嗨!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小小,因爲我的頭小小的,身體也小小的。

老師:現在小朋友認識這兩隻熊寶寶了麼?它們叫什麼?(分別出示圖片,讓幼兒回答它們叫什麼)

2.幫助大大小小打扮

①穿衣服,瞭解比較大小的方法

老師:老師今天給大大小小準備了兩件衣服,小朋友告訴老師,什麼顏色的衣服大,什麼顏色的衣服小?

老師:現在我們來給熊寶寶穿上衣服,大大要穿哪個顏色的衣服?小小要穿哪個顏色的衣服?(分別將圖片貼到熊寶寶的身上)

三、幼兒實物探索

師:兩隻熊啊,今天還帶了很多東西我們一起去看看?有什麼呀?請你找出大的東西用手上的貼貼紙貼在它身上.教師和幼兒邊說邊檢驗.

四、按大到小排序

師:你們的小眼睛真靈,現在我要加大難度靠考考你們,咦?又滾來一個球,現在三個球請你說說看哪個最大哪個最小?請個幼兒來從大到小來排排隊,再請個幼兒從小到大排排隊.

五、分辨圖片大小

師:兩隻熊非常開心又來了一隻熊,她來了,現在請小朋友說說哪個熊最大,哪個熊最小?請幼兒從大到小排序. 三隻熊現在要去動物園找朋友做遊戲.看是什麼動物?你能給三隻熊找到相應的好朋友嗎?爲什麼?

小結:大熊要找大的動物做朋友,小熊要找小的動物做朋友,剩下來的動物就可以和中間的熊做朋友了.

六、幼兒操作,檢驗

師:動物園裏還有很多其他的動物都已經放在你們的小凳子底下了,你們拿出來看看,請幼兒舉起手中大的動物搖搖,再舉起最小的動物搖搖(幼兒上來粘貼)現在請你們幫他們找朋友吧.

師:你們看,大熊中熊,小熊他們的朋友可真多啊,我們來看看這些動物是不是他們的好朋友?(比對大小,如發現錯誤,請幼兒指出糾正)

七、延伸活動

師:玩累了,我有兩塊正方形的餅乾,你們用眼睛看不出大小的時候,有其他的好辦法知道誰大誰小嗎?

這時候我有個好辦法,我們可以把兩塊餅乾重疊在一起,一邊對齊,看看哪個有多出來邊緣那就哪個比較大。

現在請小朋友到後面每人拿一塊餅乾和不同顏色的好朋友疊在一起比一比看看誰的大,誰的小。

八、舞蹈遊戲:三隻熊(用身體動作來表示大小)

師:今天大家都很開心,我們來學學大熊和小熊的動作來跳舞吧,我們用身體來表示大熊,我們用縮起來動作來表示小熊,好好一起來跳舞吧。

活動延伸:

1、這樣的遊戲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進行。教師應爲幼兒創設一個可以引起幼兒活動的環境,提供豐富、有趣的材料,讓幼兒在給大小物體送標記的過程中,獲得對事物的體驗,認識到物體之間大小的差異。

2、在數學活動角中,教師可以提供各種小遊戲讓幼兒感知、比較物體的大小。如:摸箱遊戲,讓幼兒摸出一個玻璃球,再摸出一個比這個球大(小)的球,並按照標記放在相應的筐子裏;又如,做果子游戲,讓幼兒用油泥製作大小不同的果子,再將果子按照標記掛在“樹上”,幼兒通過揉、團的動作,觸摸、觀察比較果子的大小不同。

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懂得食物對身體健康的重要作用.養成不挑食的習慣。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木偶(胖、瘦小豬各一隻,小狗一隻),餐桌(擺放食物),雞蛋若干,炒蛋廚具等。材料配套:幼兒活動操作材料《健康/社會/藝術·誰該得笑臉?》

活動指導

1.出示一胖一瘦的兩隻小豬木偶,請幼兒猜猜:它們爲什麼一胖一瘦?

2.邊演示桌面教具,邊講述故事《大大和小小》。

提問:

·吃飯的時候,大大是怎麼做的?小小呢?

·大大長得怎麼樣?小小變得怎麼樣了?

·小小後來爲什麼能和大大長得一樣健壯呢?

3.引導幼兒觀察操作材料《誰該得笑臉?》,說說圖上的小朋友誰該得笑臉、誰該得哭臉,然後把貼貼紙貼在做得對的小朋友旁邊。

4.出示雞蛋.引導幼兒說說吃蛋對身體健康的好處。

5.引導幼兒觀看教師炒蛋過程並品嚐。

活動建議

生活活動:在幼兒進餐時,教師以“美食播報”“‘我不挑食’展示欄”等形式,讓幼兒瞭解食物的營養,鼓勵幼兒樣樣食物都要吃。

家園共育:(1)指導家長爲幼兒制訂合理的食譜,在烹調上注意色、香、味,誘發幼兒的食慾。(2)與教師共同配合,糾正幼兒挑食的不良習慣。

領域整合:引導幼兒學習歌曲《大家叫我小壯壯》、兒歌《長成一個壯娃娃》,進一步幫助幼兒養成不挑食的好習慣。

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能說出動物的名稱。

2、知道它們喜歡吃的食物。

3、喜歡小動物,並願給小動物餵食。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ppt課件,小動物圖片一份,食物圖片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觀看ppt

1、觀看小動物圖片的ppt

2、說出其名稱

導:小朋友,今天老師請來了幾位小客人,讓我們一起看看它們是誰?

二、認識小動物最愛吃的食物

1、觀看食物圖片的ppt,說出其名稱

2、提問小動物最愛吃的食物是什麼

3、觀看小動物與食物搭配的ppt

導:我們很喜歡這幾個小動物來我們幼兒園做客,老師想請它們吃東西。

導:讓我們來看看老師都備了那些食物給小動物吃呢?

導:老師這裏的食物應該怎樣分給小動物們呢?你們知道它們最愛吃的是那一樣食物嗎?

導:小朋友們都說得很好,那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小動物最愛吃那一種食物

三、小動物與食物配對

1、出示小動物的圖片

2、發給幼兒人手一份食物圖片

3、請幼兒給小動物分食物

4、交換圖片,請幼兒幫小動物找食物

導:小朋友再來看看今天來做客的小動物有誰?

導:現在,老師給小朋友每人一份食物,看看都有那些食物

導:看清楚以後,請小朋友把你手上的食物都分給放在那裏的小動物們,要說出XX請你吃XX哦!

導:現在老師看看小朋友都找對了沒有,哦,都很棒!

導:老師來換一換,讓小朋友幫這些小動物找食物,看看能不能找到。

四、幼兒分兩組進行遊戲操作

1、幼兒分兩組

2、一組拿小動物圖片、一組拿食物圖片

3、兩組幼兒找朋友配對

導:老師把小朋友分成兩組,一組是小動物組,一組是食物組

導:兩組的小朋友看看,你拿到的是什麼小動物或是什麼食物

導:看清楚以後,一起找朋友,小動物要找到你最愛吃的食物做朋友哦

導:拿食物圖片的小朋友也要去找是那個小朋友最愛吃的

五、結束

1、收拾材料

2、請小動物去參觀幼兒園

導:小朋友真棒,都找對了好朋友,小動物今天難得來幼兒園做客,我們一起帶它們去參觀一下我們的幼兒園吧!

導:走咯,出發!

小班教案 篇9

內容與要求:

1、理解故事並樂意學說故事中的對話。

2、喜歡水果,知道水果有營養。

環境與材料創設:

PPT、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感知回憶。

1.提問:你們喜歡吃水果嗎?你最喜歡吃什麼水果?

2.小結:我們小朋友都喜歡吃水果,因爲吃了水果有營養。有一隻小牛也很喜歡吃水果,它喜歡吃什麼呢?我們一起來聽聽好聽的故事吧!

二.理解故事。

(一)講述故事第一段

1.互動理解故事內容

2.學說對話:紅紅的西瓜真好吃、黃黃的生梨真好吃、…

(二)講述故事第二段。

1、提問:感冒的時候會怎麼樣呢?

2、討論:紅紅的水果牛奶、酸酸甜甜的水果牛奶可以用什麼水果做呢?”爲什麼?

3、學說對話:請你喝杯xx的水果牛奶吧

三.完整欣賞故事

小結:水果裏有很豐富的營養,我們平時也要經常吃水果哦。

四.延伸活動

1、愛吃水果的小牛又擠了好多的水果牛奶,猜猜看這會是什麼水果變得水果牛奶呢?

2、請客人老師喝水果牛奶(鼓勵幼兒大膽開口:客人老師請你喝xx水果牛奶)。

小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感受兒歌的韻律,根據自己的理解學着改編兒歌。

2、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3、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5、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自己。

活動準備:

幼兒的手印腳印

活動過程:

1、請幼兒找一找哪個小手印、腳印是自己的。

2、學念兒歌“小手和小腳” 教師邊念兒歌邊做動作,便於幼兒記憶,帶領幼兒重複念兒歌並學做動作。

3、改編兒歌:幼兒討論小手和小腳還有什麼本領,根據幼兒說的本領改編兒歌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