託班區角的活動教案

區域遊戲動態化不僅體現在區域環境的創設中,也體現在幼兒活動的過程中。以下是爲大家整理的託班區角的活動教案,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

託班區角的活動教案

篇一:託班區角的活動教案

活動目標:1.幼兒能有秩序的進區域活動。2.初步培養幼兒養成自覺放與收材料的習慣。3.通過活動發展幼兒手部的小肌肉運動和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區角1.小貓釣魚(塑料墊剪成的魚、一次性筷子、吸鐵石、回形針)

區角2.穿穿繞繞(塑料瓶剪成的花狀、光碟、毛線)

區角3.排排隊(塑料墊剪成的圖形、硬紙板)

區角4.畫畫剪剪(勾線筆、色紙、剪刀、白紙、有圖形的模子)

區角5.拼拼樂(剪開的圖形)區角6.穿鞋帶(分享閱讀盒子、鞋帶)

區角7.送圖形寶寶回家(分享閱讀的盒子、動物形象、各種圖形的卡紙)

區角8.拆拆裝裝(各種沒用的筆)

其中區角3和區角7是主題活動的延伸。

重點區域活動:排排隊;劉老師重點區域活動:穿鞋帶

 活動過程:

1.交代活動要求:

(1)聽音樂拿卡進區域

(2)將卡插入區域袋中,再輕輕搬起椅子坐下,如果不需要椅子則將椅子架起來。

(3)在操作時可以輕聲說話,但不要大聲喧譁。

(4)聽到收的音樂立即停下手中的活動,收拾乾淨區角,拿卡出來,輕輕搬椅子坐下。

2.播放活動操作的音樂,幼兒拿卡進區域

3.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視並指導。(重點在區角3和6裏)

4.播放活動結束的音樂,幼兒整理區角。

5.用電視機展示幼兒的作品。

篇二:託班區角的.活動教案

區域遊戲動態化不僅體現在區域環境的創設中,也體現在幼兒活動的過程中。下面三則區域活動就分別體現了上述原則。

活動一:幼兒愛喝牛奶

設計思路:每天喝牛奶時幼兒的興致都不高,非要教師督促才能把牛奶喝完。原因可能是:早點攝入太多,喝不下牛奶了;有過不愉快的喝奶經歷或不喜歡牛奶的味道;貪玩或不專心。爲了讓幼兒喜歡上喝牛奶,我們在區域遊戲中提供一個小量杯,讓幼兒嘗試自己衝調牛奶。

小量杯上畫有三條線:第一條線上畫着一把勺,第二條線上畫着兩把勺,第三條線上畫着三把勺。能力強的幼兒可以光看刻度標記來衝調牛奶,即一勺奶粉對應第一格刻度的水進行;能力一般的幼兒,可根據小勺數量倒入相應的水衝調;能力較弱的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自由衝調牛奶。這一招果然奏效,幼兒將衝調牛奶當成一件快樂的事,喝牛奶的興趣大大提高了。

建議:可提供一份“喝牛奶記錄”激勵幼兒;還可準備一條幹淨的小毛巾,如果打翻了,幼兒可以自己擦,藉此培養幼兒的獨立性。

活動二:小轉椅

設計思路:爲了讓幼兒嘗試匹配相同的圖案,我們在紙上畫上若干形象可愛、色彩鮮豔的小動物圖案,並在小鐵夾上也貼上相同動物圖案,讓幼兒找相同、夾夾子。剛開始幼兒十分感興趣,可玩了不久幼兒就失去了興趣。經觀察我們發現:一是材料過於平面化,缺乏情趣,吸引不了幼兒的興趣;二是鐵夾很緊,兩三歲幼兒操作起來有一定難度。於是我們將圖案貼在較硬的圓紙板上塑封起來,插上木棍做成類似遊樂園裏的轉椅。

材料一投放,有趣的造型和富有情節性的遊戲立刻引起了幼兒的興趣,玩“轉椅”成了夾夾子最好的獎賞,每個幼兒都想嘗試,夾好後幼兒會開心地玩起轉椅:“小轉椅轉咯,小動物們真開心……”

建議:小鐵夾可以根據幼兒的能力換成其他固定器具。

活動三:給許老師打扮

設計思路:剛入托,幼兒情緒不穩定,很多幼兒成了教師的小尾巴,分開一會兒就要哭鬧。於是我們就想到利用幼兒對教師強烈的情感依戀來吸引幼兒進行活動。許老師把她的照片放大打印出來,加上一塊KT板,提供各種材料讓幼兒”給許教師打扮”。你看,幼兒給許老師戴上項鍊、耳環、指環等飾品。簡單的遊戲卻包含了幼兒對老師的愛,而且還可以藉此讓幼兒練習小肌肉動作和一些生活技能。

建議:裝扮對象可以從平面過渡到立體,根據幼兒能力的發展逐步把多種自我服務能力整合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