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大班備課教案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數學大班備課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數學大班備課教案

數學大班備課教案1

活動目標:

1.認識七巧板,初步瞭解七巧板的拼搭規則。

2.藉助課件,嘗試以多種方式用七巧板拼搭相關圖案,感受七巧板的有趣。

3.提高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

瞭解七巧板的拼搭規則。

活動難點:

能夠嘗試以多種方式用七巧板拼搭相關圖案。

活動方法

1.演示法:動畫激發興趣。活動通過動畫,小熊藉助七巧板的幫助,克服困難,得到了魔法棒,童話故事情節,激發了幼兒的興趣。

2.操作法:操作體驗樂趣。在課件演示的過程中,引導幼兒親自動手操作,在動手、動腦中,嘗試以多種方式用七巧板拼搭圖案來幫助小熊尋寶。

活動準備:

1.《小熊尋寶記》課件。

2.七巧板(每人一份)。

3.教師七巧板操作卡片一份。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認識七巧板

1.(出示課件)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朋友,看看是誰?(小熊)它有一套心愛的玩具——七巧板。

2.七巧板裏有哪些圖形?數一數,一共有幾個三角形?認識正方形、平行四邊形。

教師小結:就是這七個圖形組成七巧板,"它們就像是7個好兄弟,相親相愛不分開"。

二、自由探索,初步感受七巧板的拼搭規則

1.小熊很喜歡變魔術,瞧,它用七巧板變出了什麼?

2.你們想不想玩玩小熊的七巧板?把它拿出來玩一玩吧。(幼兒操作)

3.誰來說說,你用七巧板拼的什麼?

教師小結:七個圖形組合起來,就變成不同的圖案。

三、嘗試用七巧板拼搭不同圖案,大膽挑戰,體驗拼搭成功的樂趣

(1)師:(播放課件)小熊一直想要一根魔法棒。終於有一天,它知道了魔法棒的消息,於是,小熊迫不及待帶着它的七巧板出發了。小熊帶着七巧板走到岸邊,想要過河,可是該怎麼過去呢?提供"小船"的結構圖,幼兒看圖拼搭,教師指導。

(2)(播放課件)小熊過乘着小船過了河,來到草地上。天黑了,小熊累了想休息,這時該怎麼辦呢?(搭一頂帳篷)提供"帳篷"的外形輪廓,探索幾種不同的拼搭方法。

(3)(播放課件)第二天,陽光明媚,小熊帶上七巧板繼續出發。走過森林,來到一個山洞前。小熊走進去,發現了藏寶箱。可是,寶箱卻打不開,爲什麼?(因爲有鎖)創設集體合作的氛圍,幼兒完成"正方形"圖案,打開寶藏箱。

(4)(播放課件)藏寶箱打開了,小熊終於得到了想要的魔法棒。小熊帶着魔法棒,心滿意足的回家了,爲了謝謝大家,決定要把好玩的七巧板送給大家。

四、延伸:引發幼兒進一步探索的願望1.七巧板真好玩,它還可以變出很多不一樣的魔術呢,讓我們帶着小熊送給我們的七巧板,再去探索更多有趣的玩法吧。

數學大班備課教案2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引導幼兒認識5元以內的人民幣,並學習錢幣的簡單換算。

2、培養錢幣換算的能力。

3、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與幼兒一起運用事先收集好的飲料瓶子佈置好成超市的情景,並在每樣物品前放好價格標籤(1-5元)。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回憶並敘述買東西的經歷。

(1)教師:小朋友,有沒有去超市買過東西?

(2)教師:超市裏的東西很多,不同種類的東西價格也不同。你都買過什麼東西?知道是多少錢嗎?你是從哪裏知道它的價格?

2、親身體驗,情景遊戲“超市購物”。

今天樑老師在路上碰到了熊貓老闆,他告訴我一個好消息,他說的他的商場今天剛開張,商店粒所有的東西都打折,你們想去大采購嗎?哦!熊貓老闆他還麻煩我一件事,就是他要招兩名服務員,誰想去?(然後教師對想去當服務員的小朋友進行了簡單的面試,如認識錢、各種物品的價錢、買幾種物品要收多少錢等,每次遊戲後可輪流做服務員)

(1)幼兒進行遊戲,自由購物,每人一元的'硬幣共8元,第一次購物只能買一樣東西,買好後到櫃檯結賬才能離開。

(2)第二次購物,幼兒隨意買兩樣東西自己計算要付多少錢?

(3)第三次購物,熊貓老闆爲了答謝大家,他給每人一張5元的購物卷,小朋友用這5元錢去購物,必須賣完,不能找零錢。

(4)完成購物後,請幼兒相互交流購物,付款的情形,以及自己計算方法。教師根據孩子的情況進行引導。

(5)最後根據幼兒遊戲情況大家遊戲的難度,引導幼兒多買幾件物品,提高幼兒的興趣。

3、操作幼兒用書,並完成練習。

數學大班備課教案3

【活動目標】

1、感知在等量的橡皮泥上印製“餅乾”其數量的多少與印製餅乾用的模具的大小,排列的疏密以及橡皮泥底板厚薄之間的關係。

2、體驗數學操作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塊同樣大小的橡皮泥,泥工板

2、印製餅乾用的大小模具(瓶蓋)若干

3、幼兒記錄用的紙和筆人手一份,自制桂冠一頂。

【活動過程】

1、出示橡皮泥引起幼兒操作興趣。

2、教師示範用模具(小瓶蓋)印製餅乾並講述印製餅乾的要求。

老師:今天老師要教小朋友用模具來印餅乾。先看老師是怎樣印的:先將一塊橡皮泥放在大瓶蓋內壓平鋪滿,然後選擇一個小模具(小瓶蓋)在橡皮泥上面印壓餅乾。要求印的時候每個餅乾不重疊,不交叉要餅乾是完整的。印壓3次後提問:你們印了幾塊餅乾?

幼兒:3塊

老師:猜猜看繼續印下去還能印幾塊餅乾?

幼兒:5塊也有的說7塊,

3、幼兒第一次嘗試操作:探索同樣大的橡皮泥在同一底板中,用小模具印製餅乾的數量與餅乾排列疏密的關係。

老師:我給你們準備了和我一樣大的橡皮泥,一樣大的底板和小模具,請小朋友來印餅乾,並將數量寫在記錄紙上“第一次操作”格子裏。

老師巡視幼兒操作情況。

4、組織討論:爲什麼印出的餅乾會不一樣多?引導幼兒比較兩名幼兒印製的餅乾。

老師:同樣大的橡皮泥,用相同的模具印餅乾,爲什麼明明印了5塊?毛毛印了7塊呢?

幼兒甲:明明印的餅乾空隙大,毛毛的空隙小。

幼兒乙:明明的餅乾沒有排好,中間縫大,毛毛的縫小所以印的餅乾多

老師小結:同樣大的橡皮泥,在同樣大的底板中,用同樣大的模具印餅乾,排列越緊,印的餅乾越多,排列越疏,印的越少。

5、幼兒進行第二次探索,同樣大的橡皮泥,在同一底板中,用大模具印餅乾,並記錄操作結果。

老師:第一次用小模具和第二次用大模具印的餅乾一樣多嗎?爲什麼?幼兒回答。

老師小結:同樣大的橡皮泥在同一底板中,用小模具印的餅乾多,用大模具印的餅乾少。

6、幼兒進行第三次探索:餅乾的數量與橡皮泥底板的厚薄之間的關係。並記錄操作結果。

老師:如何用這塊橡皮泥做出更多的餅乾?

幼兒甲:用小模具做餅乾。

幼兒乙:餅乾排列緊密可以多做一些。

老師:還有沒有別的辦法?如果用泥工板做底板,把橡皮泥放在泥工板上印餅乾,會不會印的多呢?

幼兒嘗試操作,教師巡迴觀察

老師小結:同樣大的橡皮泥在泥工板上弄的越薄(面積越大)做出的餅乾越多。

7、遊戲競賽:爭奪桂冠

教師出示自制的桂冠,引起幼兒競賽興趣。

老師:看誰能用這塊橡皮泥做出更多的餅乾老師就把這頂桂冠戴在誰的頭上。教師巡視幼兒操作情況,及時發現冠軍,引導幼兒講述他的製作方法,將桂冠帶在得冠軍的小朋友的頭上。鼓勵大家課後要想出更好的辦法爭取下次奪冠。

【活動延伸】

在數學區域內提供橡皮泥,泥工板,大小不等的模具等,供幼兒繼續探索,進一步感知餅乾的數量與模具的大小,排列的疏密及橡皮泥的厚薄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