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下冊《動物時裝表演》教案

一、教學背景

二年級語文下冊《動物時裝表演》教案

1.教學內容分析:《動物時裝表演》是北京市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教材第四冊第三單元的第一篇課文。課文語言簡潔,結構嚴謹,文中插圖形象鮮豔。本文通過一場時裝表演,介紹了5種動物的皮毛及作用說明動物爲了生存,都有自我保護性能和特殊性能,使人們感到大自然中動物十分奇妙、有趣。

《動物時裝表演》是一篇有趣的科普知識課文,通俗易懂,採用簡潔生動的語言,描繪出物中動物時裝的作用,本課作者賦以小動物以人的思維與感情,文中通過其他小動物的對話和簡單的兒歌間接的介紹了五種動物時裝的特點。讓孩子們在讀中理解動物時裝的特點,在評選最佳時裝表演時讓他們懂得動物的皮毛各有各的用處,對大自然中的動物產生興趣。擬人手法的運用不僅是語言生動形象,而且增強了課文的感染力。本文淺顯易懂,趣味性和知識性很強,學生很感興趣,在學習中能滿足個人的興趣。

2.學生情況分析:現在的學生由於在家中多爲認識事物的規律是由年齡特點、生活經歷和知識經驗所決定的。由於二年級的學生年齡小、閱歷短、知識經驗貧乏,思維正處於具體形象爲主時期,他們認識事物總是循着由淺入深、由個別到一般由具體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這一規律進行的,所以在教學的時候,我堅持形象直觀、啓發誘導、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把說和練有機的結合在一起。

3.教法分析:根據本課的特點與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徵,我設計了以下的教學方法:通過學生自學討論、分角色朗讀和情境表演來體驗動物之間的對話,體會動物時裝的特點,代替教師講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自己在讀中感悟,進而理解課文的深意,再通過學生蒐集的材料可以看出動物裝對自己是有用的,所以都是最佳時裝。

4學法分析:《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指出:教學活動要 “以教師爲主導,以學生爲主體”。所以在教學中,教師作爲引導者,應充分發揮學生的.潛力,讓學生在師生交流、生生交流中,在對文本的研讀中去體會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

二、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知道動物的皮毛各有各的作用,對大自然中的動物產生興趣。

2:瞭解“五彩繽紛”、“喝彩”、“稱讚“等詞的含義。

3:巧借電教媒體,創設情景,有效引導學生觀察圖片、展開想象談感受、在讀中體會。

4: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和語言的感悟能力,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三、教學重點、難點

朗讀課文,知道動物的皮毛各有各的作用,對大自然中的動物產生興趣。

四、理論依據

1.合作、探究。《語文課程標準》中特別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認爲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法的選擇,都應有助於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

2.整體把握課文。《語文課程標準》中強調,語文課程應考慮漢語言文字的特點對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學生思維發展等方面的影響,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

3.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綜合性實踐活動的學習有利於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應該積極提倡。 《語文課程標準》中關於閱讀中提出: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改革課堂教學,指導學生實現學習的主動性、自主性和開展具有綜合性、個性化的閱讀實踐活動。

五、教學實施策略

1.指導合作探究學習。讓學生以小組爲單位進行合作探究式學習,引導學生在小組討論中,從文本的結構入手,通過朗讀、尋找、畫批、歸納,發言等一系列語文實踐活動,幫助學生準確把握課文的內容。一方面體現同學間合作探究的精神,一方面達到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的目的。

2.採用讀中感悟教學方式。通過指讀,同桌對讀,男女生對讀,範讀,師生對讀,分角色朗讀,表演讀等多種形式的讀,進行有層次、有梯度的練習。激發學生讀的興趣,讓學生喜歡閱讀,不斷積累語言,達到從讀中感悟的目的。

3.開展多元評價。注重生生間、師生間的互動。評價的形式多樣,方法靈活。既有老師的評價又有學生對老師的評價,通過評價促進學生在原有基礎上讀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同時又激勵老師更加努力鑽研教材。

六、媒體資源

教學過程中,結合教學內容配合使用自制的多媒體教學課件,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