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教學案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

知識與技能

理解重點語句的內涵,仔細揣摩一些語句展示的意境,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過程與方法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閱讀去品味文中畫面的溫馨和細節的動人。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作者通過幾個細節的描繪,來展示一家三代之間真摯而深沉的愛。

重點

學會品味優美的語言,字裏行間露出濃重的“愛”,整體感悟課文。

難點

感悟文章在生活小事和細節中表現出來的親情美。

朗讀法、討論法、自主探究法。

學生

課文預習,自讀課文,圈點生字詞,勾畫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難問題。

老師

多媒體課件。

1課時

有人說,幸福的家猶如港灣,讓我們的心疲憊時靠岸;有人說,濃濃的親情猶如甘泉,滋潤我們枯涸的心田。家因爲有了真愛而溫馨,因爲有了親情而美好。那麼,家究竟是什麼呢?是一所老房子,是一張舊照片,還是一種揮之不去的記憶?今天我們來學習《散步》。讓我們跟隨作者去進行一次別樣的心靈之旅。

莫懷戚(1951-2014),男,漢族。筆名周平安、章大明。當代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重慶作協副主席。重慶人。1980年開始文學創作。其中篇小說《詩禮人家》曾獲“四川文學獎”。著有《莫懷戚中短篇小說選》。

1.教師可配樂範讀課文,學生體驗作品的語感和情感。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思考:

(1)散步的人物有:母親、我、妻子、兒子

(2)散步的地點是:田野

(3)散步的季節是:初春

(4)散步的過程中發生了:分歧(用原文中的一個詞來回答)

3.根據以上要點,請你用簡潔的語言來概括:文章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本文講述了一家四口在初春時節到田野散步,路上發生了“分歧”,最後他們用親情和愛,解決了散步途中的“分歧”。

1.研讀課文,思考下面幾個問題:

(1)散步中產生了怎樣的分歧?

“我”帶着母親、妻子和兒子在一個初春的季節裏到田野去散步。母親身體不好,要走大路,兒子覺得小路有趣要走小路。

(2)母親爲什麼偏偏要走大路?

大路平順,便於老人行走,況且母親身體不好。文中第2自然段交代了母親的身體情況,爲下文埋下伏筆。

(3)“我”爲什麼感到責任的重大?

因爲一切都取決於“我”。本段中告訴了我們:“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妻子呢,在外面,她總是聽我的。”在這個家庭中,“我”正好處在中間,上有老下有小,如果抉擇錯誤就會傷害家中成員的感情,破壞家庭的和睦,破壞家中這份濃濃的親情。(這個祖孫三代人家中包含着祖孫情、母子情、夫妻情、父子情)正是由於這四種親情糾纏在一起,而他們又取決於“我”,所以“我”感到了作爲中年人責任的重大。

(4)“分歧”是怎樣解決的?

結果是“我”順從了母親,母親則順從了自己的孫子,這一結果充分顯示了“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我”作爲“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一代,恪守孝道,值得讚美;母親作爲年邁的老人,卻不顧自己的身體,關心下一代成長,愛幼之情躍然紙上;妻子的無聲支持,其“賢惠”的品質也值得讚美。

(5)文章的最後一句:“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有什麼深刻含義?

學生回答,教師小結:

一邊是風燭殘年的母親,一邊是未成年的孩子,他們都需要我們的照顧和關心。所以從表面上看,這表現了中年人肩負着既要扶老又要攜幼的人生責任;從深層的意思看,這裏的“我和妻子”代表着中年人,“母親”代表着過去,“兒子”代表着未來,所以對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而言則象徵着中年人肩負承前啓後、繼往開來的歷史責任。文章的結尾,用象徵的手法,使文章的思想進入了一個更高的境界,意蘊更深刻。

2.再讀課文,研討賞析。

《散步》這篇散文,從寫法上來講,以小見大,是一篇公認的美文。除了美在文章的立意、主旨外,就文章的文字本身來說,也有許多“美點”可尋。同學們可找出最喜歡的語句和段落大聲自由朗讀,進一步感受文章的美。

教師可先舉一個例子:文章的開頭很美,美在開門見山,美在一開始就是“我們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這個簡潔而富有詩意的鏡頭。

你們還能在文章中找到其他的“美點”嗎?

學生分組開始小組討論,然後進行全班交流:

(1)美在對春景的生動描寫

如①:“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地鋪着,……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樣東西--生命。”(這些景物爲人物增添了色彩,增添了生機和活力)

②:“那裏有金色的菜花……一口水波粼粼的魚塘。”(優美迷人的田園風光,一家人在此散步,感情和諧、景色宜人)

(2)美在文章多處出現比較對稱、意蘊豐富的語言,讀起來給人以美感。

如①:“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這句話寫母子關係,母親明理,兒子孝順,相映成趣)

②“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一個“熬”字,既寫出了母親忍受痛苦度過嚴冬的情景,又寫出了“我”爲母親最終安然無恙而慶幸的心情)

③“小傢伙突然叫起來:‘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我們都笑了。”(這句話充滿生活情趣,既表現了小傢伙的天真、聰穎,又表現了家庭的幸福、溫馨)

④“妻子呢,在外面,她總是聽我的。”(這一句表現了妻子的賢惠。“在外面”這個限制語用得好,令人想到“在家裏”就可能不是這樣了,很可能“我總是聽她的”。一種和諧的家庭氛圍充分地體現出來)

3.想想看,在家庭生活中,你與父母有過分歧嗎?當時你是怎麼處理的?學了這篇文章後,你覺得以後遇到類似的情況,你該怎樣做?(引導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教師及時鼓勵、表揚。培養學生健康的情感)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開篇點題,寫一家人在田野上散步。

第二部分(第2~7自然段):寫散步時的環境情趣,表現親情,化解分歧,體現“我”的使命感。

第三部分(第8自然段):寫合理解決分歧,散步愉快進行。

本文通過選取一家人祖孫三代在田野裏散步這個生活側面,生動地展現了這一家人互敬互愛、和睦相處的深厚感情和生活情趣,體現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散步》的語言平易樸實,然而內涵豐富,耐人尋味,如同橄欖一般,越嚼越覺得有滋味。下面從三個方面作具體分析。

(一)情趣盎然。文章中寫母子關係,母親明理,兒子孝順,相映成趣。散步時兒子的話中也充滿生活情趣,既表現了小傢伙的天真、聰穎,又表現了家庭的幸福、溫馨。

(二)含義豐富。文章以輕襯重,突出了“尊老愛幼”的重大意義,還寫出了中年人已意識到自己責任的重大,正在繼承和發揚“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譜寫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新篇章。

(三)意在言外。第四自然段通過對初春秀色的描繪,表現了春天蓬勃的生機,暗示熬過了嚴冬的母親將會獲得新的活力。“她的眼隨小路望去:那裏有金色的菜花,兩行整齊的桑樹,盡頭一口水波粼粼的魚塘。”這句話描繪了充滿詩情畫意的田園風光,揭示了“小路有意思”的內涵,點明瞭走小路的原因,展現了母親充分理解孫兒願望的內心世界。

散 步

音韻美:整齊勻稱

景色美:南方初春的田野 新綠 嫩芽

咕咕的冬水 金色的菜花 桑樹

水波粼粼的魚塘

情感美:我 走大路 委屈兒子 順從母親--尊老

母親 走小路 疼愛孫子--愛幼

本課教學,我將朗讀作爲主線貫穿整個課堂教學,讓學生在朗讀中進入課文,在理解課文的同時反覆吟詠,最終用朗讀表達自己對文本的感悟,對親情的感悟。

 

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