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着一顆心來,且說且做--《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教學設計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

 教學目標

1.瞭解聞一多先生其人,學習本文選材詳略得當的寫作技巧。

2.賞析優美的語言,學習錘鍊之法。

3.學習聞一多先生潛心鑽研的治學精神與大無畏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過程

    一、課堂導入

你們還記得那首傳唱一時、感人至深的《七子之歌》嗎?你們知道這首歌的詞作者是誰嗎?(引出聞一多先生)聞一多先生是著名的詩人、學者、愛國的民主戰士。作爲詩人,他開創了新詩的格律,作爲學者,他有等身的著作,作爲戰士,他奉獻了自己的生命。下面讓我們隨着著名詩人臧克家一道去緬懷這位先烈。

二、讀文識人

課堂活動:初讀課文,從文題着手,找一找課題中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分別有哪些內容?

話題1: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寫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的?從課文中找出關鍵句來回答。

(本話題意圖在於引導學生抓住文章的過渡段,找到深入理解文本的切入口)

話題2:作爲學者的聞一多先生說了什麼,做了什麼?作爲革命家的聞一多先生又說了什麼,做了什麼?

(本話題意在引導學生梳理文章內容,爲感知人物作必要的鋪墊)

話題3:作爲學者和革命家的聞一多爲什麼對待說和做的態度不一致呢?

(本話題既引領學生感知聞一多先生作爲學者的謙恭務實、作爲革命家的熱忱無畏,同時讓學生明白文章的剪裁之道)

三、讀文習言

課堂活動:本文語言讀來熱情澎湃,作者對聞一多先生的崇敬之情溢於言表,感人至深,極具美感。同學們先來想想:我們以前讀到的一些文章,爲了讓文章的語言美起來,作家們都運用了哪些妙法?

(學生髮言)

教師小結:杜甫詩云:“爲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可見精闢優美的語言總是經過作者一番苦心的錘鍊而得。當然錘鍊語言本身也是需要方法的,我們常見的造就美句的方法有:妙用雅詞,善用修辭,活用句式,妙引詩文,多樣表達(可根據情況對這些方法作適當解釋)。臧克家先生是一位詩人,他的散文之美,一如他的詩歌。以上幾種造就美句的方法,都能在本文中找到明證。下面請同學們朗讀你感興趣的文段,說說你的發現。

1.妙用雅詞,引導學生理解、積累本文詞語。

2.善用修辭,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

3.活用句式,文中大量運用排比句、對比句,句式整散交錯,讀來鏗鏘有力。

4.多樣表達,文章抒情化的敘述之中兼有生動形象的描寫,多種表達方式交融一體,情感充沛,洋溢於胸,噴薄而出。

(本環節旨在引導學生充分感受語言之美,通過美讀培養語感,習得錘鍊之法。)

四、高山仰止

課堂活動一:聞一多先生的相關資料介紹(可由學生交流)。

資料內容提示:

1. 詩人:新詩集《紅燭》(1923)、《死水》(1928)是現代詩壇經典之作。1925年3月在美國留學期間創作了組詩《七子之歌》,表達了深摯的愛國之情。

2.學者:1932年到清華任教後,開始全力專攻古典文學。學術著作有《神話與詩》、《唐詩雜論》、《楚辭校補》、《古典新義》等。他對《周易》、《詩經》、《莊子》、《楚辭》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後匯成“新義”),被郭沫若稱爲“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3.民主戰士:他一身正氣,抗戰蓄髯八年。1943年以後,面對國民黨統治的日益腐朽,拍案而起,走出書齋,投身到反對獨裁、爭取民主的革命洪流中去。1946年7月15日,在昆明被國民黨特務刺殺身亡。

課堂活動二:請同學們試着運用習得的語言錘鍊之法,寫出一兩句你對聞一多先生的評價或崇敬之情。

(此活動旨在練習語言運用之法,同時讓學生蓄積起來的情感得以表達)

五、課堂結語

爲了挽救衰微的民族,聞一多先生潛心書齋,中“做了再說,做了不說”,專攻古典文學,作出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卓越成就,以期開出一劑救國於危難的的文化藥方;爲了反對國民政府的獨裁,聞一多先生“說了就做”,拍案而起,大義凜然,投入戰鬥。正如詩人自己所吟唱的:“我哭着叫你 / 嘔出一顆心來 / ──在我心裏!”心懷國家與民族之安危,聞一多先生成了國人精神上的一道豐碑,願我們謹記之。 

柳金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