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中班教案模板5篇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班教案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關中班教案模板5篇

中班教案 篇1

數學娃娃找朋友

遊戲目標:

1.能正確區分10以內數的相鄰數。

2.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

遊戲準備:

1~10的數字頭飾每人一個。

遊戲玩法:

1.幼兒戴上數字頭飾並相互觀察,知道自己是幾號數字娃娃。

2.以數字娃娃5爲例:幼兒拉手圍成圓圈,老師按一個固定位置點數:“一、二、三”,被點到“三”的數字娃娃5,立即跑到圓心處站好並拍手,其他幼兒按順時針方向邊走邊朗誦兒歌:“一二三.我是5;一二三四五六七,我的朋友在哪裏?”朗誦完畢,數字娃娃4和6迅速跑到圓內.並拍手一起說兩遍兒歌:“三二一,我是4(6);七六五四三二一,我是你的小(大)朋友。”

3.遊戲可反覆進行。

遊戲規則:

必須是被老師點到“三”的數字娃娃纔可以跑到圓心處。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設計】

傳統遊戲《搶椅子》是孩子們耳熟能詳、非常喜歡的遊戲,在發展幼兒動作靈敏性的同時,還能鍛鍊他們的反應能力、注意傾聽的能力等。有一次在課間發現孩子們正在自發地玩此遊戲,孩子們玩得樂此不疲,當優優被淘汰時,還懶着不肯出局,心情還有些沮喪。當時我就有個想法,能否改編遊戲規則與策略,使每個孩子動作發展的同時也能獲得成功,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呢?因此對照《綱要》:“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體育的重要目標,要根據幼兒的特點組織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吸引幼兒主動參與。”並根據中班幼兒的能力水平,我就將《搶椅子》這個老遊戲設計了新玩法。既保留了“搶”這一競爭的形式,又避免了遊戲者被“淘汰”的遺憾,讓孩子們在遊戲中解決人多位子少的問題,從而來發展孩子們團結、協作的意識和能力。

【活動目標】

1、通過多種形式的信號開展搶椅子游戲,提高身體動作的靈敏性和速度。

2、在遊戲中解決人多位子少的問題,發展團結、合作的意識和能力。

3、體驗遊戲中互相合作的快樂及獲得成功的滿足。

【活動準備】

與幼兒人數相等的.椅子、音樂、活動場地佈置。

【活動過程】

一、聽信號做動作。

幼兒聽着歡快的音樂圍着椅子做相應的熱身動作。

師:好,接下來老師要考一考你們的反應能力,請小朋友做和老師相反的動作。(高人走、矮人走、快快走、慢慢走)

小結:小朋友真棒,反應都很快。

 二、利用多種感官分辨信號進行搶椅子的遊戲。

師:接下來的遊戲我們要比一比哪個小朋友的小眼睛最亮,小耳朵最靈,速度最快。

(一)交代規則。

幼兒面對椅子在線上站成一列橫隊,小朋友不管是聽到的還是看到的信號必須是“3”才能快速奔跑至對面的椅子上坐下,比一比誰的反應快。每一次遊戲老師都會拿掉椅子,沒有搶到椅子的小朋友就被淘汰,到旁邊休息。

(二)幼兒遊戲。

1、用聽覺來分辨信號。

2、用視覺來分辨信號。

3、用多種感官有效辨別各種信號。

老師根據當時幼兒表現情況進行小結。

三、讓幼兒想辦法,探索在不同條件下都能坐下。

(一)適當減少椅子一至兩張,鼓勵幼兒相互照顧,啓發幼兒想辦法,讓全體幼兒都能坐下來。

師:現在我要拿掉兩張椅子,這次搶椅子有一個要求,大家不僅要自己搶到位子坐下了,還要想辦法幫助沒有搶到位子的小朋友坐下來,不能讓一個小朋友站着,否則算全體失敗。

師:你們是怎麼幫助沒有位子的小朋友坐下來的?(幼兒嘗試)

師:原來大家可以擠擠坐。這個方法真好,下面我要繼續拿掉椅子,一直到你們擠不下去爲止。(教師繼續減少椅子,直到孩子們並排靠攏無法坐下。)

(二)嘗試幾個幼兒坐一張椅子。

師:現在椅子越來越少了,擠也擠不下了,但是還是必須要坐下來?怎麼辦呢?(提醒幼兒幾個好朋友的屁股不一定都要碰到椅子,但必須是坐下來的,提示幼兒一個接一個地疊坐,互相擁抱,在橫向空間不足的情況下,想辦法增加縱向空間,完成任務。)

四、慶祝勝利,放鬆身體結束活動。

師:謝謝你們,能在椅子減少的條件下,互相幫助、共同想辦法解決困難,因爲大家都是好朋友,讓我們一起慶祝一下吧。(聽音樂做放鬆活動)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夠認識一些秋天的水果,感受秋天的美麗景色。

2、體驗詩歌的意境美和節奏美。

活動準備:

1、盤子一個。

2、蘋果、柿子、梨、葡萄、桔子、實物各一個。

3、蘋果、柿子、梨、葡萄、桔子、圖片各一個。

活動過程:

1、聽秋天的音樂進教室。

2、教師提問:現在是什麼季節?

3、說一說秋天是什麼樣子的,秋天都有哪些水果。

4、教師出示實物水果,讓幼兒觀察,說出形狀,顏色,特點。

5、水果仙子引題:水果仙子給小朋友帶來了一首好聽的詩歌,小朋友想不想聽?

6、利用實物水果,朗誦詩歌。

7、教師和幼兒一起朗誦詩歌:a、教師邊和幼兒朗誦詩歌邊貼水果圖。b、請個別幼兒上來貼水果圖,其他幼兒朗誦詩歌。

結束活動:

幼兒遊戲,請一些幼兒拉個大圓圈,當盤子,一些幼兒當各種水果。邊唸詩歌邊遊戲。附:秋天果子多秋天是個大盤子。盛滿各種天果子。綠蘋果,紅柿子。黃橙橙的大梨子。串串葡萄賽珠子。像燈籠的是桔子。秋天是個果盤子。人人喜歡吃果子。

中班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逐步養成講衛生、愛清潔的好習慣。

2、培養幼兒的自我約束能力。

3、幫助幼兒瞭解引起肚子疼的幾種原因和預防的一些常識。

二、活動過程:

1、盛滿乾淨的水盆三個,故事圖片一幅。

2、錄音機及磁帶

三、活動過程:

1、 談話:小朋友你們肚子疼過沒有?爲什麼會肚自疼呢?接着出示掛圖,請幼兒看一看圖上有誰?他在幹什麼?這樣做對於對?爲什麼?讓幼兒進一步瞭解,引起毛毛肚子疼的原因,你知道了,告訴毛毛要注意什麼?

2、 討論:寶貝們你告訴老師和小朋友當你肚子疼的時候有什麼感覺?怎樣引起的呢?如果肚子疼該怎麼辦呢?那麼引起毛毛肚子疼的原因你知道了嗎?告訴毛毛要注意什麼?

3、 教師小結毛毛肚子疼的前後過程,教育幼兒要講衛生。

4、 欣賞故事《大家愛清潔》聽完故事後提問:小兔子去找朋友玩,大家都在幹什麼?它們是怎樣和小白兔說的,小白兔聽了大家的話又是怎樣做的?小朋友你知道怎樣做一個愛清潔講衛生的好寶寶嗎?

5、 分組演示水變髒的原因,讓幼兒感知體驗,要求幼兒說出原因。

教師對幼兒進行衛生教育,讓幼兒知道飯前、便後要洗手的好習慣。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色彩的變化活動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慾望。

2、引導幼兒通過玩色,發現兩種顏色混合後產生的一些新變化。

3、鼓勵幼兒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操作過程及結果。

活動準備:

清水人手一瓶(瓶蓋內有紅黃藍各色顏料)、抹布、紅黃藍各色小標籤、一次性塑料杯。

活動過程:

一、變魔術

1、教師拿一瓶清水用力搖晃後變成有顏色的水,吸引幼兒參與活動。

2、幼兒嘗試自己變出一瓶有顏色的水。

、猜猜會有什麼變化。

1、請幼兒說說自己變魔術變出了什麼顏色的水。

2、猜一猜把其中的兩種顏色拼在一起會有什麼新的發現。(幼兒自由講述)

三、幼兒進行第一次嘗試活動。

1、幼兒分成幾個小組,每人取兩種不同的顏料少許,放在杯子中輕輕搖晃,觀察顏色的變化。

2、和身邊的朋友說說自己的發現,相互間比較一下各自變出的新顏色。

、集中交流:我的發現。

1、幼兒向大家介紹自己在操作中的發現。

2、引導幼兒互相觀察,發現各自顏色的不同,從而產生給顏色做上標記進一步探究的慾望。

五、幼兒再次進行嘗試活動。

1、幼兒再次玩色,並在杯子外面貼上與顏料水相同顏色的標籤。

2、幼兒將自己變出的新顏色放到展臺上,並嘗試多變出幾種顏色。

六、集中討

1、根據標籤說說自己杯子裏的新顏色是怎麼變出來的。

2、將顏色分類,啓發幼兒發現紅和黃可以變出橙色,紅和藍可以變出紫色,黃和藍可以變出綠色。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發現兩種顏色調出的新顏色深淺不一,猜猜爲什麼。鼓勵幼兒可以到區角中去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