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頓第一定律教案初中

下面就是小編爲您收集整理的牛頓第一定律教案初中的相關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更多小夥伴哦!

牛頓第一定律教案初中

篇一:初中物理牛頓第一定律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知道牛頓第一定律,常識性瞭解伽利略理想實驗的推理過程.

能力目標:

1.通過斜面小車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2.通過實驗分析,初步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分析、概括、推理).

情感目標:

1.通過科學史的簡介,對學生進行嚴謹的科學態度教育.

2.通過伽利略的理想實驗,給學生以科學方法論的教育.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通過回憶思考的形式提出問題:如果物體不受力,將會怎樣?通過小車在不同表面運動的演示實驗,使學生直觀的看到物體運動距離與阻力大小的關係,爲講解伽利略的推理作準備。然後講述伽利略的推理方法和通過推理得出的結論,再介紹迪卡兒對伽利略結論的補充,牛頓最後總結得出的牛頓第一定律。通過這些使學生了解定律的得出是建立在許多人研究的基礎上的,正如牛頓所說:“如果說我所看的更遠一點,那是因爲站在巨人肩上的緣故”。最後指出牛頓第一定律不是實驗定律,而是用科學推理的方法概括出來的,定律

是否正確要通過實踐來檢驗。給學生以科學方法論的教育。

本節課的重點是揭示物體不受力時的運動規律,即牛頓第一運動定律。

教法建議

1.學生學習牛頓第一定律的困難在於從生活經驗中得到的一種被現象掩蓋了本質的錯誤觀念,認爲物體的運動是力作用的結果。如推一個物體,它就動,不再推它時,它便靜止。爲使學生擺脫這種錯誤觀念,首先要把運動和運動的變化區別開,樹立從靜到動和從動到靜都是“運動狀態改變”的概念,這是爲了揭示力和運動的關係做的重要鋪墊。其次,通過實驗確立“力是改變運動狀態的原因”的概念。再通過推理建立“不受力運動狀態不變”的概念。

2.通過圖9-1演示實驗的比較、分析、綜合、推理是本節課的核心,可對學生進行簡單的科學推理方法的教育。在此演示實驗中可通過設計不同的問題滲透研究方法。

3.本節課可按着人類對知識的認識順序組織教學,讓學生體會規律的認識過程,對學生進行學史教育。從亞里士多德的觀點——伽利略的研究——笛卡爾的補充——牛頓的總結。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重點:通過對小車實驗的分析比較得出牛頓第一定律。

教學難點:

1.明確“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觀點是錯誤的。

2.伽利略理想實驗的推理過程

教學用具:斜面,小車,毛巾,棉布,玻璃板,微機,實物投影,大倍投電視。

教學過程

一、實驗引入:批駁亞里士多德的觀點

[演示1]在桌面上推動木塊(或板擦)從靜止開始慢慢向前運動,撤掉推力,木塊立即停止。

分析:日常生活中也有許多類似的`現象,(如推桌子)。這些現象從表面上看,“必須有力作用在物體上,才能使物體繼續運動,沒有力的作用,物體就要停下來.”即:板擦的運動需要推力去維持。於是,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就根據這些現象總結出“物體的運動需要力去維持”。這種觀點在歷史上曾被沿用兩千多年,但時沿用兩千年是否就一定正確呢?也可能有人曾表示過懷疑或有人認爲就是錯誤的,但沒某能說服別人的理由。

[演示2]在桌面上推動木塊(或板擦)從靜止使之向前運動,用力推出,木塊向前運動一段距離後停止。

分析:推力撤掉,還要向前運動,與亞里士多德的觀點不符。

分析:木塊:靜止——運動——靜止。兩個過程中是否都有力存在?在這兩個過程中力的作用是維持原來的運動狀態還是改變運動狀態?

二、講授新課:

1.規律總結過程

方法1.教師引導

伽利略的貢獻:理想實驗

[演示](通過實物投影儀把實驗過程反映在大倍投電視上)

介紹器材

實驗前提條件:每次實驗都需從斜面上的同一高度下滑,爲什麼?

實驗過程:讓小球從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滾下後分別在毛巾表面、棉布表面、玻璃表面上運動,每次記下小球停下時的位置。做標記的位置是什麼位置?(停下來的位置)

實驗紀錄:

實驗次數表面材料阻力大小滑行距離

1毛巾最大最短

2棉布較大較長

3玻璃較小長

推理想象光滑表面阻力爲零無限長

實驗分析:

三次實驗,小車最終都靜止,爲什麼?

三次實驗,小車運動的距離不同,這說明什麼問題?

小球運動距離的長短跟它受到的阻力有什麼關係?

若使小車運動時受到的阻力進一步減小,小車運動的距離將變長還是變短?

根據上面的實驗及推理的思想,還可以推理出什麼結論?

推理:小球在光滑的阻力爲零的表面,將會怎樣運動?

實驗結論:通過伽利略的實驗和科學推理得出“運動的物體,如果受到的阻力爲零,它的速度將不會減慢,將以恆定不變的速度永遠運動下去。”即作勻速運動。

[微機模擬實驗]:簡介伽利略理想實驗

迪卡兒的補充

如果運動物體不受任何力的作用,不僅速度大小不變,而且運動方向也不變,將沿原來的方向勻速運動下去。

牛頓的成果:補充與概括

師:物體除了運動的以外,還有靜止的。那麼,靜止的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時,保持什麼狀態呢?(牛頓補充:將保持靜止狀態)

師(引導學生概括):我們現在已經有了伽利略的研究成果,又有了迪卡兒和牛頓的補充,把兩者進行一下概括: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時,將如何呢?(對概括出來大致意思的同學給予鼓勵)

介紹:牛頓抓住時機,概括總結得出著名的牛頓第一運動定律

方法2:學生探究式學習

針對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由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自己完成斜面小車實驗,根據現象學

篇二:《牛頓第一定律》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牛頓運動定律是動力學的基礎,正確認識力和運動的關係,是學好物理的關鍵,教學中應聯繫生活、貼近實際,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l、理解力和運動的關係是本節課的重點,通過實驗和生活的例子進一步體會,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而是改變運動狀態的原因。這對以後研究問題,受力分析都是非常重要的。

2、慣性與質量的關係是這節課的難點,通過舉例反覆體會。

★學生分析

1、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還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人們正確認識這個問題,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同樣學生要正確認識它,也要克服日常經驗帶來的錯誤認識,所以一開始就用了兩個實驗,讓他們通過觀察、思考,來澄清錯誤的認識。

2、慣性是一個重要的概念。雖然學生在初中接觸過,但仍有一些學生誤認爲“物體在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時纔有慣性”。不理解一切物體都有慣性,而且慣性大小與質量有關。要解決這問題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通過實例分析慢慢接受。

★新課標要求

(一)知識與技能

1、理解力和運動的關係,知道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

2、理解牛頓第一定律,知道它是邏輯推理的結果,不受力的物體是不存在的。

3、理解慣性的概念,知道質量是慣性大小的量度.

(二)過程與方法

1、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要能透過現象瞭解事物的本質,不能不加研究、分析而只憑經驗,對物理問題決不能主觀臆斷.正確的認識力和運動的關係.

2、幫助學生養成研究問題要從不同的角度對比研究的習慣.

3、培養學生邏輯推理的能力,知道物體的運動是不需要力來維持的。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利用一些簡單的器材,比如:小球、木塊、毛巾、玻璃板等,來對比研究力與物體運動的關係,現象明顯,而且更容易推理。

2、培養科學研究問題的態度。

3、利用動畫演示伽利略的理想實驗,幫助學生理解問題。

4、利用生活中的例子來認識慣性與質量的關係。培養學生大膽發言,並學以致用。

★教學重點

1、理解力和運動的關係。

2、理解牛頓第一定律,知道慣性與質量的關係。

★教學難點

慣性與質量的關係。

★教學方法

1、對比實驗、自主探索、合理推理。

2、利用生活中的實例,理解慣性與質量的關係,貼近生活更易理解。

★教學用具:

多媒體、小車、小球、毛巾、玻璃板、斜槽、刻度尺、木塊、氣墊導軌、滑塊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開門見山,闡述課題:前面幾章學習了運動和力基礎知識,這一章開始我們研究力和運動的關係。第一節課我們來學習牛頓第一定律。

(二)進行新課

〖教師活動〗:在講臺上放一小車,使它處於靜止狀態。 人推車走,不推車停,由此看來必須有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才運動,

沒有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就不運動——這是兩千多年前亞里士多德說的,

不是我說的。是這樣的嗎?

〖學生活動〗:思考:物體的運動是不是一定需要力?

〖教師活動〗:下面你就利用桌子上的器材來研究一下這個問題。(投影)

讓學生利用桌子上的器材,自主設計實驗,分別研究:

⑴、力推物動,力撤物停。

⑵、力撤物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