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雲識天氣》教案

《看雲識天氣》教案

教學內容

《看雲識天氣》教案

年級學科

七年級語文

教學課時

共 2 課時 第 1 課時

課 型

新授課

教學目標

1.快速閱讀課文,概括課文內容要點。

2.理清文章的思路。

3.領會運用比喻的妙處。

4.培養學生觀察自然的興趣和留心自然現象的習慣。

教學重點

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理清寫作思路,體會運用比喻的妙處。

教學難點

分析、把握課文主體部分怎樣看雲識天氣的內容和結構層次 。

教學準備

認真預習,解決字詞

教 學 過 程

二次備課

一、導入新課:

唐代詩人劉禹錫在《竹枝詞》中寫道,“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生動地描繪了一種有趣的天氣現象,說明作者對這種自然現象觀察 得非常細緻。因爲天氣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千百年來,人們也在一直留心觀察自然界,以圖掌握規律,爲人類服務。事實上,天氣的變化也自有它的規律,自有它的徵兆。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科學小品文《看雲識天氣》

① 查預習生字情況

峯巒(luán)一霎(shà)間 點綴(zhuì) 綾紗(líng)瀰漫(mí)暈(yūn)月暈(yùn)崩塌(bēng tā)

二、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誦讀,梳理課文主要內容。思考:

①本文是一篇科普文,主要介紹雲和天氣 的關係。切合文題揭示雲和天氣關係的語詞是什麼?它運用了什麼說明方法?

②有關雲和天氣的關係,文章是從哪兩個方面說明的,找出標出說明角度變化的語句。

③文中第2段看雲識天氣的經驗一句是揭示雲的形態和天氣關係,作者用“往往”“常常”作限制詞,說明了什麼?後面的三個語段與它有什麼關係?

④相形課文主體部分對雲和天氣關係的具體細緻的介紹,第1段的概述在語言運用上的顯著特點是形象生動的比喻的運用,試具體分析其作用。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①雲就像是天氣的“招牌”。“招牌”運用了打比方的方法,喻指雲是天氣變化的標誌,準確而形象地說明看雲和識天氣的關係。

②第6段的中心句“我們還可以根據雲上的光彩現象,推測天氣的情況”標示說明角度的變化。文章從雲的形態、雲的光彩兩個方面介紹雲和天氣的關係。③這兩個詞用在句中具有限制作用,表明一般情形是這樣,排除了特殊情況,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第2段是後面三段的“綱”。第3段對應第2段中的“薄雲”“ 晴朗”,薄雲分爲“捲雲”“卷積雲”“積雲”“高積雲”;第4、5段對應第2段中的“厚密”“陰雨風雪”,雲層分爲“卷層雲”“高層雲”“雨層雲”“積雨雲”

④第1段用一連串的比喻把雲的萬千姿態描繪得非常生動形象,充分 激發了讀者的想像,作者首先說明雲的“姿態萬千”:有的“像羽毛”,說明它輕飄,有的“像魚鱗”,說明它排列整齊;有的“像羊羣”,狀其形態,有的“像一張大棉絮”,狀其質感;“像峯巒”“像河川”“像雄獅”“像奔馬”,狀其勢。這一系列恰當的比喻,鮮明而具體,形象而生動,給人深刻的印象。最後一句是全段的中心句,“招牌”一詞比喻貼切,耐人尋味。總之,比喻的'運用不僅使要說明的事物更加生動形 象,而且使整篇文章富有文采,能激發人們閱讀的興趣。

2、具體研討第3~6段

1.投影顯示薄雲圖片,請學生結合課文的細緻描繪,仔細觀察雲的形態變化,展開豐富的聯想,說出更有創意的理解。思考:

1.第3段採用了從現象到本質的說明順序,那麼現象是什麼?本質 又是什麼?2.第3段文字的語言,既有平實說明,又有生動說明,各舉出一個例子。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1.說明雲的形態是現象,說明雲和天氣變化的關係是本質。

2.平實說明:捲雲和卷積雲都很高,那裏水分少,它們一般不會帶來雨 雪。生動說明:高積雲是成羣的扁球狀的雲塊,排列很勻稱,雲塊間露出碧藍的天幕,遠遠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羣。

3、小結:以簡表的形式歸結課文的行文思路。

看雲可以識天氣:

雲就是天氣的“招牌” 捲雲 卷積雲

怎樣看雲識天氣 積雲、高積雲——輕、高、薄(晴)

形態 卷層雲、 高層雲

雨層雲,積雨雲——低厚密(雨雪)

光彩 暈 華 虹 霞 分天

四、課堂練習

1.本文的語言生動形象,又十分準確。在括號內選擇恰當的詞語填空。體會其表達效果。

① 經驗告訴我們……那些低而厚密的雲層,_________(一定,有時,常常)是陰雨風雪的預兆。

②出現了高層雲,___________(一定,有時 ,往往)在幾個鐘頭 內便要下雨或下雪。

③烏雲瀰漫着天空,頃刻間,雷聲隆隆,電光閃閃,馬上就會嘩啦嘩啦地下起暴雨來,___________(一定,有時,常常)竟會帶來冰雹或者龍捲風。

④天氣變化異常複雜,看雲識天氣有 ___________(相當,一定,非常)的限度。

⑤我們還可以根據雲上的光彩,___________(判斷,推斷,推測)天氣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