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活動《釣魚奇遇記》

活動目標:

大班語言活動《釣魚奇遇記》

1、觀察《釣魚歷險記》圖片,大膽想像、推測故事情節,嘗試運用變換人稱的方式完整講述故事。

2、能運用恰當的詞語表達人物的心理活動,如:激動、失望、生氣等。

3、發展辨析性傾聽能力。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有看過或體驗過釣魚的生活經驗。

物質準備:

《釣魚歷險記》圖片六幅;《釣魚歷險記》圖片、書袋、漂亮貼紙(同幼兒人數)。

活動過程:

教學過程

過程解析

一、談話導入。

師:都聽過《小貓釣魚》故事嗎?我今天也帶來了貓釣魚的故事,我們一起來看看。

開門見山,集中注意。

瑞夫提出:製造懸念是激發學生好奇心的策略之一。在等待看圖的過程中,教師有意識地製造懸念和神祕感,以此激發幼兒的好奇心。

二、運用細緻觀察、同伴互助等方式感知理解圖片《釣魚歷險記》。

1、觀察圖一,提問:

(1)這是誰和誰?你從哪裏知道的?

(2)他們要去做什麼?你怎麼知道的?

(3)他們的心情怎樣,用一個好聽的詞來說一說。

3、觀察圖二,提問:

(1)他們釣到魚了嗎?從哪裏看出來的?

(2)這時他們的心情怎樣?

(3)他們究竟釣到什麼呢?一起來看看。

(4)誰能用完整的話把這幅圖說說?要把小貓和貓爸爸的心情說出來呦。

4、觀察圖三,提問:

(1)他們現在的心情怎樣?你知道是爲什麼嗎?

(2)是啊,亂扔垃圾讓水受到污染,魚類都呼吸不到新鮮的空氣造成了死亡。

(3)故事說完了嗎?後面發生了什麼事呢?

5、觀察圖四、圖五,提問:

(1)發生什麼事了?你從哪裏看出來的?

(2)這時貓爸爸會說什麼?誰來說說。

(3)猜猜看故事的結局會怎麼樣呢?

6、觀察圖六,提問:

(1)貓爸爸怎樣了?貓爸爸會說什麼?小貓和貓媽媽又會說什麼?

(2)你覺得這是一條怎樣的大魚?

通過問題引發幼兒細緻觀察圖片,根據圖片中僅有的“線索”,去想象人、事、物發展的可能性,以及人物的心理活動、對話,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嘗試運用較完整的語言講述自己的發現。

本環節啓發幼兒運用想象力和已有生活經驗進行生動的情節預期。

故事富有傳奇色彩的結局在幼兒結合已有經驗預期講述後呈現,讓幼兒體會到其中蘊含的情趣。

三、運用已有經驗講述。

1、這六幅圖說的是一個故事,大家把這個故事完整地講給自己聽、也可以講給旁邊的小朋友聽,別忘了給你的故事起個好聽的名字呦。

2、誰能把這六幅圖連起來編成一個故事說給大家聽?其他小朋友一定要仔細聽,等會兒我們一起要說說他故事哪裏講得好。

3、提問:覺得他的故事哪裏講得好?

師:故事要想講的完整有趣,我們要講出故事裏有誰?他是什麼樣的`?發生了什麼事?他在做什麼?可能會說什麼?等等一起說出來。

鼓勵幼兒自由結伴或自主運用已有經驗講述圖片,爲幼兒獨白語言的運用提供機會。

在自由表達自己的想法中讓幼兒大膽的表達。

四、引入新的講述經驗。

教師嘗試運用第一人稱方式完整講述故事。

提問:老師的故事跟剛纔你們說的故事哪裏不一樣?

師:原來講故事的時候可以把故事中小貓身上發生的當作我們遇到的事來講,你們也來試試講講吧。

通過辨析性傾聽讓幼兒仔細傾聽老師故事與小朋友故事的不同之處,發展辨析性傾聽能力。

五、遷移新的講述經驗。

1、教師請幼兒嘗試運用第一人稱的方式講述故事。

2、將故事講給客人老師聽。

師:能用新方法講故事的小朋友到客人老師那裏拿小圖片把故事講給客人老師聽,你可能會收到小禮物呦!

幼兒運用第一人稱的方式完整講述,拓展講故事的經驗。

附:故事:釣魚中奇遇記(自編)

天氣真好!我和爸爸決定坐船去釣些魚回來吃,媽媽叮囑道:“一定要注意安全,早去早回。”

到了湖中,爸爸裝上魚餌,放下魚鉤開始釣魚。很快,爸爸就感覺到魚竿很重,頂端都被拽彎了,我高興地叫道:“爸爸,有大魚了!”爸爸也激動地帽子都飛起來了。只見爸爸一點點收起魚線,可是使勁提上來一看,竟然是別人扔在湖裏的一輛破自行車,爸爸說:“這是誰啊?自行車壞了應該送到廢品收購處啊,怎麼能隨便扔到湖裏呢?”爸爸因爲乘坐的船太小,沒有辦法放得下這輛破自行車,只好重新放回湖裏。

爸爸重新裝魚餌釣了很長時間,只釣到一條魚,而且是一條要死的魚,我們很失望,心情有些沮喪,爸爸收杆對我說:“寶貝,天氣不早了,我們回家吧,免得讓媽媽擔心。”

到了岸邊,爸爸讓我先上岸,我跳下船抱着魚上了岸,“爸爸,你坐好,我來拽住纜繩。”我說邊使勁拽住纜繩,爸爸正準備上岸,可腳底一滑,不小心掉進了湖裏,他不停地撲騰着“救命啊!救命啊!快去喊人來救我。”當我帶着媽媽來到湖邊的時候,只見一條大魚騰出水面,用嘴銜住爸爸的尾巴用力一甩,爸爸安全地到了岸上,受到驚嚇的爸爸有些不敢相信救他的竟然是一條大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