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樂活動教案:大熊山教案(附教學反思)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小班音樂活動教案:大熊山教案(附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班音樂活動教案:大熊山教案(附教學反思)

小班音樂活動教案:大熊山教案(附教學反思)1

設計意圖:

秋天是豐收的季節,水果是孩子們所熟悉的豐收果實。“香香的水果”是我園園本課程中的經典主題活動,它能很好地整合幼兒對於水果的零散經驗,提升幼兒對於水果的認識。

《橘子船》這首兒歌只有四句歌詞,很適合小班幼兒學習,於是我嘗試着對兒歌進行了改編和譜曲,並據此設計、組織了音樂教學活動,自然地融入了社會、情感等方面的教學內容,效果良好。

目標:

1.在熟悉旋律的基礎上初步學習演唱歌曲。

2.體驗開着“橘子船”與大家分享水果的快樂。

準備:

1.教師用的蘋果、梨子、菠蘿、橘子各一,配套圖標一套(如圖)。

2.幼兒人手一個橘子。

3.幼兒已熟悉《橘子船》旋律,會唱《水果歌》。

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聽着《橘子船》的旋律做律動“摘水果”。

師:果園的水果成熟了!我們一起來摘果子吧!

2.演唱《水果歌》。

幼兒根據教師逐一出示的水果,演唱《水果歌》進行練聲。如,教師出示蘋果,幼兒演唱:“來來,我是一個蘋果,果果果果果果……”

二、基本部分

1.自由想象。

師:橘子瓣兒像什麼?(鼓勵幼兒用完整的語句大膽講述,並根據幼兒的講述引出橘子船,出示圖標一、二)。

2.理解歌詞內容。

(1)橘子船要開了!它要開到哪裏呢?請你們聽老師唱一首歌。

(2)教師範唱後提問:小船開到誰的嘴巴里了?(幼兒回答後,教師出示圖標三、四。)

(3)教師再次範唱,一邊唱一邊逐一指圖,幫助幼兒進一步熟悉歌詞。

3.學唱歌曲,體驗與大家分享水果的快樂。

(1)幼兒在“開小船”的遊戲情景中,學唱歌曲。(教師在幼兒面前巡迴“開”着“橘子船”,帶領幼兒學唱3~4遍,後面兩遍教師可適時地將“船兒”開進幼兒的嘴巴里。)

(2)幼兒大膽想象並替換歌詞演唱。

師:小船除了可開到媽媽的嘴裏邊兒,還可以開到誰的嘴裏邊兒呢?(幼兒如說“開到爸爸嘴裏邊兒”,就替換原有歌詞引導幼兒集體演唱。)

(3)討論和交流。

師:爲什麼小船要開到媽媽和其他人的嘴裏邊兒呢?

三、結束部分

幼兒自己剝橘子,師幼一起唱歌,幼兒將橘子船開到教師或同伴的嘴巴里。

附:橘子船(原文) 張強

剝個橘子瓣兒,像只小黃船兒。

小船開到哪兒?媽媽嘴裏邊兒。

小班音樂活動教案:大熊山教案(附教學反思)2

活動目標:

1、嘗試辨識反覆出現的樂句“咿呀咿呀喲”,並運用肢體動作進行表現。(重難點)

2、感受樂曲活潑、歡快的特點,體驗音樂遊戲集體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森林場景佈置、動物圖片(小狗、小貓、小鳥、小鴨)、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角色引入,並隨音樂進場。

師:春天來了,小動物們今天在森林裏蓋房子,我們一起去森林裏幫幫他們好不好?

2、和小動物打招呼,初步感知固定句式的節奏。

師:“好了,終於來到大森林了!哇,春天的森林空氣好新鮮啊,聞起來好香好舒服!看看春天的大森林裏有什麼呢?有花、有草....(讓幼兒感受到春天美麗的景象)

師:森林裏還有誰呢?這是誰?它怎麼叫?(教師根據特定句式的節奏模仿動物的叫聲)還有這是誰?(讓孩子們自己模仿)

(前面兩個動物是讓孩子們模仿老師來感知節奏的,最後一個動物讓孩子們自己來表達,由易到難,層層遞進)

二、基本部分

(一)用肢體動作感應特定節奏

1、初步感受樂曲。

師:“剛纔,你們跟小動物打了招呼,真是有禮貌的好孩子!小動物也很有禮貌哦!它們唱了一首很好聽的歌來歡迎我們,一起來聽聽看!(欣賞音樂)

師:在這首歌裏面你聽到了什麼?

幼:咿呀咿呀喲。

2、揮手遊戲。

師:“你們知道嗎?這個咿呀咿呀喲可調皮了,有時很快和我們出來玩遊戲,有時藏很久纔出來,那我們注意聽一聽,當它出來的時候就揮揮你的小手,看誰的耳朵最靈。”(播放音樂)

(師幼一同再次欣賞音樂,教師把手放在耳邊以示專注傾聽。當“咿呀咿呀呦”樂句出現時,教師用欣喜的表情和幼兒揮手互動,或用困惑的表情引導幼兒注意並不是每一樂句都會出現“咿呀咿呀呦”的)

3、肢體創造。

“小手和咿呀咿呀喲玩遊戲了,那我們的身體還有什麼地方可以和它玩遊戲呢?”(如頭、肩、屁股等部位。先請個別幼兒做,再集體隨音樂模仿)

師:“剛纔我們和咿呀咿呀喲玩了遊戲?那現在我們該幫小動物們蓋房子了,小朋友們想一想,蓋房子之前我們要做什麼呢?

幼:鋸木頭,扛木頭。。。(播放音樂,幼兒跟着音樂節奏做動作) 三:結束部分

木頭扛過去了,小朋友們跟着老師一起去幫小動物們蓋房子吧!

小班音樂活動教案:大熊山教案(附教學反思)3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三拍子的旋律,用愉快的情緒學唱三拍子歌曲,注意唱出強拍。

2.藉助圖譜來理解,記憶歌詞。

3.能創編歌詞,通過問答接唱的形式體驗夏天的快樂。

4.通過學唱歌曲,體驗歌曲的氛圍。

5.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圖譜一張,歌詞圖片若干。

2.多媒體課件、歌曲磁帶。

3.已開展《快樂的夏天》主題活動,幼兒已初步解了夏天的主要特徵。

4.幼兒事先有對唱的經驗。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能看圖譜,理解歌詞內容,用歡快活潑的聲音演唱歌曲。

難點:通過不同的身體動作,感受三拍子歌曲的強弱節奏。

教學過程:

一.導入活動,激發幼兒的興趣。

1.出示課件,引導幼兒談話。教師:你們看到了些什麼?聽到了什麼?( 幼兒:看到了荷花、荷葉、桃子、西瓜、青蛙、知了……)(幼兒:聽到青蛙的叫聲,下雨打雷的聲音,還有知了的叫聲……)

2.教師:什麼季節到了?(幼兒:夏天到了。)

二.學唱新歌。

1.教師有感情的範唱歌曲。

2.出示相應的歌詞圖片,幫助幼兒理解和記憶。

3.幼兒在琴聲的伴奏下有節奏的念歌詞。

4.幼兒熟悉旋律和歌詞後,在老師的引導下學唱歌曲。

三.用不同的身體動作感受三拍子的強弱。

1.鼓勵幼兒用拍一下手和兩下腿的動作來表現三拍子的節奏,感受強弱。

2.隨歌曲旋律創編三拍子節奏動作。(提示:我們還可以用什麼動作來表示呢?如:拍一下手拍兩下肩膀、拍一下手聳兩下肩、拍一下手轉兩下手腕……)

3.鼓勵幼兒創編動作,大家共同學習。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創編歌詞內容,擴展幼兒的經驗。

教學反思:

《夏天到》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旋律活潑歡快、內容形象生動,問答式的歌詞描繪了一幅極富童趣的夏天場景。歌詞內容淺顯易懂,音樂情緒活潑歡快,比較貼近幼兒生活,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及認知特點,適合小班幼兒演唱。想一下子學會有點困難,但讓孩子在熟悉音樂後,唱出自己最喜歡的一句並不難。根據幼兒活潑好動的年齡特點,我採用遊戲對唱的方式,在這環節中,我先採用老師與幼兒問答對唱的方式,再請幼兒自由分組進行對唱,隨後請個別幼兒與集體對唱……讓幼兒在不同的演唱過程中體驗歌曲愉快的情緒,以及三拍子的強弱節奏。

小班音樂活動教案:大熊山教案(附教學反思)4

一、活動目標:

1、理解歌詞,初步學唱歌曲並願意用動作表達冬天不怕冷。

2、感受歌曲所表達的冬天不怕冷的積極情緒。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二、活動準備:

1、鋼琴。

2、歌詞相對應的圖譜一套。

三、活動過程:

(一)複習律動,談話導入。(適當地加強運動量,讓幼兒感到身體暖和。鼓勵不怕冷、認真做動作的幼兒)

師:“小朋友,現在是冬天了,你們覺得冷不冷呢?”

幼:“冷。”

師:“怎樣才能讓我們的身體變暖和呢?”

幼:……

(二)教師介紹歌曲(教師朗誦歌詞一遍)。

師:“有一羣小朋友告訴老師鍛鍊能讓身體變暖和,我們來聽聽他們是怎麼鍛鍊的。”(教師朗誦歌詞一遍)

師:“北風呼呼,雪花飄飄,小朋友是怎麼鍛鍊的?”

幼:“小手搓搓、小腳跺跺、小球拍拍。”

師:“小朋友真棒,老師覺得這兒歌不好玩,我想把它變成一首歌曲。”

(三)教師完整演唱歌曲。

師:“小朋友聽老師來唱唱吧。”

(四)幼兒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歌曲。

1、教師範唱。(教師出示圖譜,幫助幼兒記憶歌詞)

師:“小朋友,你們想不想學學這首歌啊?”

幼:“想。”

師:“那小朋友再來聽老師來唱一遍吧。”

2、跟着歌曲節奏一起拍手朗誦歌詞。

師:“我們來跟着歌曲節奏一起拍手朗誦歌詞。”

3、幼兒學唱歌曲。

師:“我們來加上動作,來唱唱這首歌吧。”

(五)鼓勵幼兒完整地邊唱邊跟着音樂做模仿動作。

師:“我們加上動作再來一遍吧!”

四、活動反思:

在這個活動中,教師讓幼兒先看老師做鍛鍊身體的動作,讓幼兒說一說;再讓幼兒模仿老師的動作,從中滲透歌詞內容;最後學唱歌曲。但是幼兒興趣點只關注了,如何去學動作,在學唱過程中,有點冷場。在下環節教師運用聽、問答、念、唱,改變了學的方式,更能激發幼兒學的願望,將歌曲一步一步的滲透到活動當中,幫助幼兒體驗和感受音樂,並學唱歌曲。

小班音樂活動教案:大熊山教案(附教學反思)5

活動目標:

1、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熟悉歌曲的旋律,初步學唱歌曲;

2、教育幼兒要高高興興上幼兒園、不哭鬧。

活動準備:

玩具:小白兔、小貓、小鴨、三用機、CD。

活動過程:

1、在《我上幼兒園》音樂伴奏下,拍手進教室。老師:“小朋友們,讓我們拍着小手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去吧!”

2、教師出示玩具小白兔,並示範唱歌曲《我上幼兒園》。老師:“今天,小白兔又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了,它一邊走,一邊唱,我們聽聽它在唱什麼歌?”“你們聽到小白兔在唱什麼嗎?”

3、出示小鴨、小貓,並示範唱歌曲第二遍。老師:“小鴨、小貓也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了,它一邊走,一邊唱。”

4、逐一出示圖片,激發幼兒興趣。

(1)教師作小魚遊的動作後出示圖片:“這是誰游來了呀?”、“它愛在哪兒遊呢?”,幼兒回答後,放入背景圖中。

(2)教師作小鳥飛的動作後出示圖片:“這是誰飛來了呀?”、“誰知道它應該放在哪兒?”,說着放入背景圖中。

(3)他是花兒的好朋友,它是叫什麼?請幼兒上臺來貼。

(4)聽――,猜猜它是誰?“咩――,咩――”請幼兒上臺來貼,及時表揚。

5、出示“小朋友”圖片。老師:“小朋友愛上哪兒呢?爲什麼?”

6、欣賞mp3/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兒歌。老師:“老師教大家一首mp3/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兒歌,大家聽聽mp3/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兒歌裏唱了些什麼?”

7、邊做動作邊念mp3/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兒歌,要求讀準音。

8、集體朗誦mp3/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兒歌,要求有表情、動作,有節奏地朗誦mp3/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兒歌。活動延伸:歌曲《我愛我的幼兒園》

小班音樂活動教案:大熊山教案(附教學反思)6

活動目標:

1、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熟悉歌曲的旋律,初步學唱歌曲。

2、教育幼兒要高高興興上幼兒園、不哭鬧。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通過學唱歌曲,體驗歌曲的氛圍。

5、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愉悅。

活動重難點:

重點:學唱歌曲

難點:按節奏自然地跟唱。

活動準備:

玩具:小白兔、小貓、小鴨、三用機、磁帶。

活動開始:

1、在《我上幼兒園》音樂伴奏下,拍手進教室。老師:“小朋友們,讓我們拍着小手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去吧!”

2、教師出示玩具小白兔,並示範唱歌曲《我上幼兒園》。老師:“今天,小白兔又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了,它一邊走,一邊唱,我們聽聽它在唱什麼歌?”“你們聽到小白兔在唱什麼嗎?”

3、出示小鴨、小貓,並示範唱歌曲第二遍。老師:“小鴨、小貓也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了,它一邊走,一邊唱。”

活動過程:

1、逐一出示圖片,激發幼兒興趣。

(1)教師作小魚遊的動作後出示圖片:“這是誰游來了呀?”、“它愛在哪兒遊呢?”,幼兒回答後,放入背景圖中。

(2)教師作小鳥飛的動作後出示圖片:“這是誰飛來了呀?”、“誰知道它應該放在哪兒?”,說着放入背景圖中。

(3)他是花兒的好朋友,它是叫什麼?請幼兒上臺來貼。

(4)聽――,猜猜它是誰?“咩――,咩――”請幼兒上臺來貼,及時表揚。

2、出示“小朋友”圖片。老師:“小朋友愛上哪兒呢?爲什麼?”

3、欣賞兒歌。老師:“老師教大家一首兒歌,大家聽聽兒歌裏唱了些什麼?”

4、邊做動作邊念兒歌,要求讀準音。

5、集體朗誦兒歌,要求有表情、動作,有節奏地朗誦兒歌。

活動延伸:

歌曲《我愛我的`幼兒園》。

活動反思:

通過本次活動,幼兒牴觸幼兒園的情緒逐漸消除,會不由自主的融合到教師組織的集體活動中,會和小朋友溝通,會主動接觸教師,並表現出喜歡的態度,這是得到的收穫。

小班音樂活動教案:大熊山教案(附教學反思)7

活動目標:

1.用對唱的形式學唱歌曲《我是人》

2.用其他物品替換歌詞中的問句並唱出來。

3.增強自信的自我體驗。

4.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與歌詞有關的物品及其他物品若干件。

活動過程:

1.以“外星人來到地球”的故事情節導入活動。

(1)外星人來到了地球,碰到了娃娃,於是外星人問娃娃“你是XX?”,娃娃回答“我不是”。娃娃最後回答外星人說“我是人,你知道嗎?”

(2)外星人問錯了,娃娃是怎麼回答外星人的呢?(我不是)

2.用語言“我不是”,表達自己不同於周圍物品。

(1)教師結合歌詞內容提問,幼兒及時回答“我不是!”

外星人不知道她是誰,我們小朋友知道嗎?外星人來考考小朋友了。

(2)堅定地告訴對方:“我是人,你知道嗎?”

(3)你到底是誰?娃娃是怎麼對外星人說的?(我是人,你知道嗎?)你也可以怎麼回答它呢?(我是人,你知道嗎?)

3.用對唱的形式學唱歌曲。

(1)教師邊出示與歌詞相對應的物品,邊唱問句,幼兒邊唱邊回答“我不是!”

外星人還要和小朋友做遊戲,它問:“你是XX?”

(2)幼兒邊看教師出示的物品邊唱問句,教師邊唱邊回答“我不是!”

小朋友們和外星人玩了這麼久,肯定把外星人的本領給學會了對不對?你們來考考它吧(老師扮外星人)

(3)把幼兒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唱問句,一部分唱答句。

外星人想請這邊的小朋友幫幫它。

4.用其他物品替換歌詞中的問句。你還想考考外星人什麼?

5.結束活動。外星人說和小朋友在一起真開心,再見。

活動反思:

這是一首帶有擬人化的歌曲,幼兒學起來覺得很有趣,孩子們不但學會了歌曲,還進行了歌詞創編,想象了好多物體編到了歌曲裏,就因爲是自己編的歌詞,唱起來特別有勁。總的來說這次活動孩子們參與的積極性較高個個都很興奮。

小班音樂活動教案:大熊山教案(附教學反思)8

活動目標:

1.有興趣地傾聽形象鮮明的音樂,試着在音樂的情境中用動作表現大和小。

2.感受與熊一同遊戲的快樂。

3.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

主題背景:"熊的故事"。 對部分較常見的動物已有些初淺的瞭解。

2.材料準備和環境創設:

音樂三段:音樂1--力度漸強,音高上行,表現"變大"的音樂。

音樂2--低沉、緩慢,表現熊睡覺的音樂。

音樂3--熊的遊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多媒體課件。 有一位教師扮演熊。

活動過程:

一、故事引入--看見什麼

出示螞蟻、森林背景,想想講講:"這團咖啡色的東西會是什麼?"(引發幼兒大膽想象。)

二、情景想象--它變大了

幼兒隨"螞蟻" 一起向前爬去,隨後出現力度漸強,音高上行,表現"變大"的音樂。

傾聽想象:"它變得怎樣了?"(鼓勵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變大"的過程)

三、感受表現--它是誰

引導觀察媒體畫面,想象討論:"它是誰?"

感受低沉、緩慢、表現熊睡覺的音樂,討論:"誰在睡覺?"(幼兒想象大大的動物睡覺時的動作姿態,自由地隨音樂用肢體表現。)

四、情感交流--大熊醒來吧

出現"熊",鼓勵幼兒用語言喚醒熊。

熊的遊戲:幼兒與熊一起隨着音樂的節拍快樂地舞蹈,當音樂停止時,幼兒立即扮"石頭人",音樂響起,幼兒與熊再次舞蹈。音樂不規則地停頓,遊戲反覆進行。

活動反思:

音樂活動《大熊山》節奏性較強,根據故事情節發揮幼兒想象力,讓孩子在遊戲中鍛鍊語言的表達能力。孩子們都喜歡玩遊戲,音樂遊戲不僅給孩子們提供了情節,而且充滿了趣味性,並且給了孩子音樂的享受。《幼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培養幼兒喜歡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讓幼兒在音樂遊戲中彼此建立友誼,可以在提高幼兒模仿動作的同時,使幼兒體驗到集體遊戲的快樂。

小班音樂活動教案:大熊山教案(附教學反思)9

活動目標

1 感受音樂中的快和慢變化。

2 培養參與音樂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音樂《康康舞曲》《動物狂歡節——烏龜》節選。

2 PPT《急匆匆小姐和慢吞吞先生》。

3 幼兒操作材料:小樂器、圖畫紙、畫筆、餐具、生活用品。

活動過程 (一)有趣的問好

1 教師用不同方式向幼兒問好(聲音有高低、快慢)。

2 小樂器問好。感受節奏的不同變化。

3 互動問題:請你猜一猜小樂器在說什麼?

關注點:幼兒是否能夠發現節奏的不同變化。

(二)神祕的客人

1 放PPT情景引入:生日會上,來了兩位特別的客人——急匆匆小姐和慢吞吞先生。

2 教師分別用快速和慢速的說話方式,請幼兒判斷是急匆匆小姐還是慢吞吞先生。

3 互動問題:請你猜一猜這是誰在說話?她(他)說話的速度是怎樣的?

4 請幼兒用快和慢的方式向急匆匆小姐和慢吞吞先生問好。

互動問題:小朋友們向他們問好的時候。分別應當用什麼樣的速度更適合他們呢?關注點:幼兒是否能夠發現急匆匆小姐和慢吞吞先生的不同。

(三)遊戲:聲音聽辨

1 欣賞樂曲,請幼兒判斷哪一段是急匆匆小姐,哪一段是滿吞吞先生。

2 鼓勵幼兒想象並模仿急匆匆小姐和慢吞吞先生的不同動作,如吃飯、走路、刷牙等。 互動問題:請你想一想急匆匆小姐和慢吞吞先生做起事情來是什麼樣子的?

3 再一次欣賞音樂。教師帶領幼兒聽辨並模仿急匆匆小姐和慢吞吞先生的各種動作。

關注點:幼兒的生活經驗及模仿能力。

(四)遊戲:動物小客人

1 互動問題:生日會上還邀請了許多的小動物,聽了這段音樂,請你想一想誰可能來參加生日會了?走(跑、跳)得快(慢)的小動物都有誰?

2 引導幼兒分別模仿說出的小動物。

3 幼兒聽音樂辨別並模仿生日會上的動物客人。

關注點:幼兒的聽辨能力及模仿能力。

(五)遊戲:聽一聽,玩一玩 幼兒聽音樂。

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進行表現。關注點:幼兒對音樂快慢的感受。

活動延伸

1 在活動區投放動作快和動作慢的小動物空白卡片。請幼兒聽音樂填色。

2 設計聽辨反應遊戲和選擇其他樂曲,引導幼兒進一步感受不同音樂中快慢的變化。

小班音樂活動教案:大熊山教案(附教學反思)10

目標:

1、學會用均勻的聲音演唱歌曲,和同伴保持音量上的一致。

2、唱準歌曲中的跳音部分,表現歌曲中的踊躍和連貫。

準備:

1、木偶人或其他人偶

玩具

2、語言《小池》掛圖

過程:

一、 教師出示木偶人,引導幼兒做“回聲”遊戲,爲演唱歌曲做準備。

1、 教師:這個人喜歡旅遊。這一天他來到一座山上,感覺很精神,就大叫了一下。結果山上響起了回聲。他覺得很好玩,就和大山玩起了回聲的遊戲。現在,我想請你們來做回聲,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好嗎?

2、 師生進行回聲的遊戲。

教師:喂!你好!

幼兒:喂!你好!

教師:親愛的大山,你好!

幼兒:親愛的大山,你好!

教師:我喜歡旅遊。

幼兒:我喜歡旅遊

3、 教師:回聲的遊戲好玩嗎?這個人在山上玩了一會,又繼續往前走。然後他又來到了一個地方,看到了美麗的風景,就像一幅畫一樣!

二、 引導幼兒欣賞語言《小池》60-45掛圖,感受畫面的優美意境,學習歌曲。

1、 教師出示畫面引導幼兒觀察,並感受畫面的優美意境。

教師:仔細看看,這個人看到了什麼優美的風景?看了這幅圖你有什麼感覺?

2、 播放歌曲或教師 範唱歌曲一遍,引導幼兒欣賞。

教師:看到這麼優美的風景,這個人很高興,他就唱了一首描寫這首風景的歌曲。歌曲的名字叫《小池》你們聽!

3、 引導幼兒熟悉歌詞內容,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帶領幼兒學習歌詞內容

教師:誰能說說歌曲裏唱了什麼?

4、 引導幼兒跟着歌曲的旋律朗誦歌詞。

5、 教師帶領喲而逐漸把歌詞和旋律匹配起來進行演唱,鼓勵幼兒用均勻的聲音演唱。在演唱的時候要能聽到同伴的聲音,並和大家的聲音保持一致。

三、鼓勵幼兒感受歌曲中前後兩部分不同的演唱方法,引導幼兒唱準跳音。

1、 教師:你覺得演唱這首歌曲要注意什麼?

2、 教師小結:這首歌曲前面兩句在演唱時,要注意有很多的跳音,後面兩句則比較連貫。

四、 師生再次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文章來

小班音樂活動教案:大熊山教案(附教學反思)11

活動目標:

1、學會分辨大拇指和小拇指,並熟悉它們的名稱。

2、初步學習跟唱歌曲,能根據歌詞內容做相應的手指動作。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愉悅。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錄音機及錄有《大拇指》的磁帶。

2、雙手的大拇指與小拇指分別畫上逼真的笑臉。

活動過程:

1、出示畫有笑臉的大拇指和小拇指,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兩位客人,你們想知道是誰嗎?那讓我們先請出第一位客人!它是誰?

大拇指:“我叫大拇指,小朋友們好!”幼兒:“大拇指好!”

師:第二位客人也來了,看看是誰呢?

小拇指:“我叫小拇指,小朋友們好!”幼兒:“小拇指好!”

2、採用拇指對話表演的方式熟悉歌詞。

(1)熟悉第一段歌詞。師:大拇指和小拇指今天要來我們班找朋友,你們知道它們想找誰做朋友嗎?(幼兒自由發言)它們要找另外一個大拇指和另外一個小拇指。到底有沒有找到呢?我們來看看吧!(師邊表演邊朗誦歌詞。)

(2)提問:大拇指找到朋友了嗎?它們見了面,是怎樣打招呼的?(小拇指的提問同上)

3、初步學唱歌曲。

(1)聽錄音範唱一遍。師:大拇指找到朋友後,可開心了,還唱起了歌呢,我們一起來聽聽看!

(2)師範唱一次。師:哇!它們唱的好聽嗎?王老師也想唱了,你們聽聽王老師怎麼唱的吧!

(3)幼兒初步學唱,並能初步根據歌詞內容做相應的手指動作。

師:你們想學大拇指唱歌嗎?那我們一起來學學!

(4)個別幼兒表演。

4、學唱“小拇指”。

小拇指:你們唱的真好聽,我也要唱,我也要唱。

師:你們聽,小拇指也想唱了,讓我們一起陪小拇指和它的朋友唱唱吧!

5、遊戲《找朋友》。(請一幼兒躲起來,集體幼兒邊唱邊問,該幼兒邊唱邊做答)

活動反思:

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原動力,幼兒只有有了興趣才能產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的願望。愛好音樂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樂活動能激起幼兒學習的慾望,使其產生愉快的情緒,充分發揮想象,表現出他們不同的感受和創造。

小班音樂活動教案:大熊山教案(附教學反思)12

活動目標:

1、感受歡快的音樂形象,模仿青蛙跳,捉蟲的動作。

2、喜歡聽音樂做遊戲。

3、懂得青蛙是保護莊稼的益蟲。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活動準備:

1、農田背景一幅,紙製害蟲若干,青蛙胸飾人手一份,音樂磁帶、錄音機。

2、活動前讓幼兒認識青蛙和了解青蛙的生活習性。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律動:教師份青蛙媽媽,幼兒扮青蛙寶寶,寶寶和媽媽一起隨着音樂做律動愉快地進教室。

2、發聲練習:123456554321-: 我是一隻小青蛙呱呱呱呱呱

(二)基本部分

1、複習歌曲《青蛙捉害蟲》

2、提問:

1)寶寶先想一想,捉害蟲的時候,爲什麼動作要輕,不能發出聲音?

2)寶寶做給媽媽看一看,你是怎樣捉害蟲的? (讓幼兒用形體表現)

3、教師示範"青蛙捉害蟲"動作要領。

1)青蛙跳:兩腳分開,兩腿屈膝,手心向前,五指張開,輕輕跳。

2)捉蟲動作:蹲下來,兩臂在體前伸直,手觸地,腿分開,眼睛盯住蟲子,輕輕跳過去捉害蟲。

4、幼兒在教師指導下,練習兩遍青蛙跳和捉害蟲動作。

5、遊戲:"小青蛙捉害蟲"

1)教師講解遊戲規則。

2)幼兒在教師指導下做遊戲兩遍。

音樂開始,幼兒唱歌"小青蛙捉害蟲",唱完後,做模仿動作青蛙跳,來到農田,蹲下來,做捉蟲準備。當教師說"輕輕跳過去捉害蟲"小朋友模仿青蛙捉害蟲的姿態,靠近"害蟲"跳躍,捉住"害蟲",假裝吞食。

(三)結束部分

教師小結,做律動"小青蛙"離開教室。

活動反思:

根據小班幼兒對各種小動物特別喜愛的情感,讓幼兒通過各種感官來感受音樂,表現音樂。激發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學會用音樂活動的形式來表達自已喜愛小動物的情感。

小班音樂活動教案:大熊山教案(附教學反思)13

活動目標:

1、在有趣的音樂故事中,聽辨節奏的快慢與強弱,體驗用響板表現小螞蟻的快樂。

2、通過學唱歌曲,體驗歌曲的氛圍。

3、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遊戲的快樂。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小螞蟻教具、響板、教學課件及音樂。

2、幼兒對小螞蟻的生活習性有初步的瞭解。

活動過程:

1、手指遊戲:小螞蟻爬呀爬重點:有節奏的聽着音樂爬爬玩玩做遊戲——歌表演:螞蟻搬豆師:老師帶你們到森林裏去散散步,我們把自己變成可愛的小螞蟻好嗎?螞蟻的頭上有什麼的啊?(播放音樂)——出示小螞蟻,聽着音樂做律動小遊戲“小螞蟻爬呀爬”

師:你們看看,我的小螞蟻是怎麼和我做遊戲的?它在哪裏爬呀?

——教師和幼兒一起遊戲。還想讓小螞蟻爬到你身上的哪些地方去?

小結:我的小螞蟻是聽着音樂,一步一步往前爬的,不快也不慢,孩子們,跟上嘍。

2、拍拍玩玩:出門找食物重點:情景中用響板表現快和慢的節奏。

——聽螞蟻的腳步聲。幼兒聽聽說說,分辨聲音的強和弱。

出示兩種樂器:大鼓和響板。“聽聽這是誰的腳步聲。爲什麼?”

小結:原來響板的聲音和小螞蟻的腳步聲有點像,小小的,輕輕地,你們聽小螞蟻高高興興的出門找食物去了......

——幼兒拿起響板和教師一起聽着音樂演奏,快快的,歡樂的。

——故事繼續講述:幼兒在情景中聽辨上行和下行的音樂,並使用響板聽着音樂表現螞蟻快快慢慢的腳步聲。

——觀看媒體:小螞蟻發現什麼啦?幼兒使用響板表現螞蟻爬樹的腳步聲。

——小螞蟻你們找到豆豆了嗎?找到什麼豆豆呀?幼兒和老師一起聽着音樂把豆豆搬回家。用響板快慢交替的演奏表現故事情景。

——該遊戲可視情況反覆玩一次。教師注意提醒孩子“小螞蟻要慢慢走哦,聽着音樂一步一步走,別讓身上的豆子滾落下來哦”

3、音樂遊戲:搬起大飯糰——猜猜看看,小螞蟻發現了什麼?觀看媒體:局部——整體——結合媒體變化,教師用響板表現,小螞蟻叫夥伴搬飯糰,夥伴越來越多,腳步聲越來越響的故事情節。

——那麼大的一個飯糰我一個人搬不動怎麼辦呀?

——聽辨,聽聽我的朋友是不是來得越來越多了?

教師與幼兒一起把飯糰搬回家。

小班音樂活動教案:大熊山教案(附教學反思)14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旋律,能跟着音樂的節奏唱歌並嘗試進行對唱問答。

2、掌握幾種常見小動物的叫聲,並嘗試把叫聲仿編在歌曲中。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自己。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雞、小鴨、小貓等幾種小動物的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1、教師通過“XX在哪裏?我在這裏!”這樣的問答形式進行點名。

2、演示多媒體課件,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

出示幾種小動物的形象,小動物們也和我們一起遊戲,他們也要點名了。指向小雞形象提問:小雞怎樣叫?點擊小雞形象,出現小雞的叫聲

3、教師通過清唱,讓孩子感知歌曲,並嘗試跟着老師學唱。

4、教師繼續提問:老師點名其他小動物,他們該怎樣回答呢?引導孩子進行歌曲仿編。

根據孩子的意願,教師點擊多媒體中的各個小動物,根據出現的叫聲進行仿編歌曲。

5、根據仿編的歌曲完整進行練習。

6、遊戲:小動物在哪裏

幼兒根據自己的意願選擇頭飾扮演小動物,與教師進行對唱問答,唱到的小動物可以跑到老師的身邊來。進行遊戲若干次。

遊戲中唱兒歌

“小雞小雞在哪裏?”

“嘰嘰嘰嘰在這裏!”

“小狗小狗在哪裏?”

“汪汪汪汪在這裏!”

“小貓小貓在哪裏?”

“喵喵喵喵在這裏!”

“小鴨小鴨在哪裏?”

“呷呷呷呷在這裏!”......

還可以這樣,老師點學生的名字:

“王珊王珊在哪裏?”

王珊蹦出來唱道:“王珊王珊在這裏!”

“李培李培在哪裏?”

“李培李培在這裏!”

“葉明珠葉明珠在哪裏?”

“葉明珠葉明珠在這裏!”

7、小動物們跟着老師快活地走出活動室。

活動反思:

在學唱歌曲前,我先用歌曲的音樂和幼兒來互相打招呼,這樣就讓幼兒對音樂有了一定的瞭解。在熟悉音樂後,我創設了幾個小情境,將歌詞填入歌曲中,讓幼兒覺得在玩中學會了歌曲。因爲一開始在打招呼時,就用了對唱的形式,所以演唱時,也就難不到大家了。在最後,我還請了個別幼兒來扮演動物媽媽問,其餘幼兒回答,這樣的方式幼兒很喜歡,積極性很高,大家還創編出了圖片以外的其他小動物的叫聲呢。

小班音樂活動教案:大熊山教案(附教學反思)15

活動目標:

1、 熟悉歌詞,嘗試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

2、 發現歌曲中相同的部分,幫助自己記憶歌詞。

3、 創編星星在天空中閃爍的動作加入演唱,提高演唱的興趣。

4、 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 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愉悅。

活動準備:

1、 幼兒用書畫面。

2、 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 律動練聲

1、《日常生活模仿動作》

2、《合攏放開》

3、《這是小兵》

4、《小鳥醒來了》

5、《不再麻煩好媽媽》

二、美麗的星星

1、你看到夏天的晴朗的夜晚天空是什麼樣子的?星星又是什麼樣子的?

2、教師鼓勵幼兒儘量和同伴表達得不一樣。

3、教師出示幼兒星空畫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小星星是什麼樣子的?小星星在天空中是什麼樣子的?(一閃一閃亮晶晶)天上有多少小星星?(滿天都是小星星)小星星在天上幹什麼?(掛在天空放光明)一閃一閃的小星星像什麼?(好像許多小眼睛)

4、教師在幼兒回答後,輕輕念出歌詞:劉老師把小星星在夜空中一閃一閃的美景編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

5、剛纔老師唸的兒歌的時候你們發現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嗎?

6、幼兒回答後,教師進行小結,進一步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哪些地方相同。

三、學唱歌曲

1、教師進行範唱,在範唱個過程中注意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老師還會用美妙的聲音把小星星的兒歌唱出來。

2、教師帶領幼兒一起演唱歌曲1—2遍:我們一起來唱一唱這首動聽的歌曲。

四、創編動作

1、小星星是怎樣在天空中一閃一閃的,你們能來學一學嗎?

2、請小朋友一邊表演動作一邊演唱歌曲:我們一邊按照歌曲的節奏表演小星星一閃一閃的動作,一邊演唱歌曲。

3、我們來接唱歌曲:一二三組唱一句,四五六組唱一句,然後又是一二三組唱一句,四五六組唱一句。

活動反思:

本課整體上的效果還是不錯,孩子們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享受音樂,課堂教學目標基本達成,不足的地方是有的個別的學生有時做一些課堂小動作,影響教學,其次是學生的主動性有些欠缺應該設計一些合作交流的環節。教師要認真反思,從教學環節設計入手,爭取減少走神的學生充分調動每個孩子學習音樂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