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教案《蒲公英》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教案《蒲公英》,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中班教案《蒲公英》

活動目標:

1.幼兒理解詩歌內容,並感受詩歌蒲公英意境的美及情節發展的趣味性。

2.幼兒能隨詩歌情節的發展,大膽想象並進行簡單的仿編、續編詩歌。

3.幼兒積極參與詩歌表演,體驗以不同的語氣語調及肢體動作表演帶來的快樂。

4.激發了幼兒對蒲公英好奇心和探究慾望。

5.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活動準備:

1、幼兒名字貼於胸前

2、課件PPT

3、詩歌圖譜(表情卡)

4.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播放課件:小姐姐、小弟弟欣賞春天的美景,帶幼兒進入詩歌情境。

二、基本部分

(一)課件播放,引導幼兒在情節發展中理解詩歌內容。

1、播放課件:飄來一朵小小的雲,

(1)教師以好奇的口氣引發幼兒關注,激起猜測慾望。

咦,草地上遠遠的飄來一朵小小的?奇怪,你猜這小小的會是什麼?(教師用手示意)

(2)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及感知猜想。(教師用孩子的回答,結合詩歌句子模式整理:xx說:那是xx。)

(3)播放語音課件,引用詩歌中的句子猜測。

這小小的還會飄的究竟會是什麼呢?(豐富詞彙:飄)

小姐姐和小弟弟也忍不住也想來猜猜了。(課件播放)

小姐姐(小弟弟)猜那是什麼?(豐富好聽的詞:會飛的、勇敢,記上標誌)

(4)幼兒嘗試模仿用肯定、自信的語氣學說小姐姐和小弟弟猜測的句子。

小姐姐和小弟弟覺得自己的猜測都很有道理,有道理的時候說話要用什麼樣的口氣?誰來說說看。(分男女幼兒角色表演。)

(5)仿編詩歌:(xx說:那是怎樣的xx)

那這一次我們班的小朋友也來猜猜看,你認爲這小小的還會飄的還有可能是什麼?我們也用句子:(xx說:那是xx)自信的來說一說。

2.播放課件,完整欣賞詩歌,提問並展示詩歌圖譜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

(1)遠遠飄來的這朵小小的白雲其實是什麼呀?(引用詩句回答,對啊,近了、近了,呵,原來是一朵小小的蒲公英。)

(2)小姐姐猜那是什麼?

(3)小弟弟猜那是什麼?

(4)剛開始大家都還不知道這白白的還會飄的東西是什麼,現在終於知道答案了,你的`心情怎麼樣?(豐富詞彙:近了、近了;呵。引導孩子用高興、快樂的感情來朗誦)

(5)幼兒嘗試說一說:勇敢的小傘兵、會飛的蘑菇與蒲公英相似之處,加深幼兒對詩歌意境的理解。

三、用不同的語氣語調錶演詩歌。

1、播放課件,引領幼兒梳理詩歌情節發展,爲有感情的表演做鋪設。

2、多美的詩歌,多美的風景呀,要不我們也和小姐姐和小弟弟一起到草地上來表演一下這首好聽的詩歌吧。

(1)播放課件,梳理情感:不過,今天的詩歌就像在講故事,所以我們在表演時也要注意自己的表情和語氣。

(2)播放背景音樂完整表演詩歌一次。

(3)播放背景音樂表演仿編的詩歌一次。

四、欣賞課件“會飛的蒲公英”,感受蒲公英種子飛行傳播種子的特殊性。

1.誰知道,蒲公英爲什麼要在天空中飄嗎?(觀看課件)

2、小結:原來,蒲公英在天空飄是爲了傳播種子,不過她傳播種子的方式很特別,風一吹輕輕的、柔柔的蒲公英就像長了翅膀一樣把種子傳播到各地。

3、播放音樂,幼兒用肢體動作模仿蒲公英輕柔的飄。(爲續編詩歌做鋪設)

五、隨情節發展續編詩歌。

1、設置懸疑,引發幼兒思考:蒲公英除了飄到草地上還會飄向哪呢?都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

2、引導幼兒用一句好聽、簡短的話來說一說。

3、藉助圖片,幼兒再次續編。

六、結束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