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墟 餘秋雨 讀後感

餘秋雨的《廢墟》就像一首融注着詩情與哲理的散文詩,作者的視角獨特,澎湃的激情從字裏行間噴涌而出,文采彪炳,令讀者的心靈受到強烈的震撼。

廢墟 餘秋雨 讀後感

《廢墟》讀後感一

提到廢墟,人們記憶中的印象總是模糊而又清晰。一條古巷、一截城牆、一處石窟,它們或顯赫於繁華都市之裏,或散落在荒草亂冢之間,或孤立於戈壁荒漠之中,或招搖在青山綠水之圍,或矗立於萬傾碧波之央。而對廢墟有深邃見解並上升到文化哲學層面上,卻只有餘秋雨一人。短短不到三千字的散文,令人由廢墟而頓悟,由此而又生髮對人生、文化和歷史的深沉思索。

還歷史以真實

餘秋雨說:“只要歷史不阻斷,時間不倒退,一切都會衰老。老了就老了吧,安詳地交給世界一副慈祥美。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髮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是的,或許文化歷史的發展是總得留下些什麼的,正如我們在沙漠上走過就會留下深深地腳印一樣。

“廢墟是資本,讓我們把地理讀成歷史;廢墟是過程,人生就是從舊的廢墟出發,走向新的廢墟。”“營造之初就想到它的凋零,因此廢墟是歸宿;更新的營造以廢墟爲基地,因此廢墟是起點,廢墟是進化的長鏈”。廢墟是人生的起點,它裝着真善美,也藏着假醜惡。不同的人們從廢墟中讀到不同的答案;廢墟是文化的起點,廢墟更是歷史的起點,如果沒有發現埋藏在漫漫黃沙和厚厚塵土之下的廢墟,我們從哪去解讀歷史。沒有廢墟的人生是蒼白的,沒有廢墟的文化是膚淺的,沒有廢墟的歷史民族是幼稚的。廢墟是歷史長鏈中的一節節鎖釦。“廢墟有一種形式美,把撥離大地的美轉化爲皈依大地的美”。隨着歲月的流逝,任何美的都會失去其瑰麗的色彩而化作廢墟,成爲一道凝固單調的風景,被大地擁入懷中,默默地向後來者訴說着過去的一切。

關於廢墟的修繕與重建

然而,我們該以怎樣的心態去認識廢墟,以怎樣的角度去發掘廢墟,卻是一個現實而嚴肅的問題。“不能設想,遠年的古銅器需要拋光,出土的斷戟需要鍍鎳,宋版圖書需要上塑,馬王堆出土的漢代老太需要植皮豐胸,重施濃妝”。“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真實的廢墟,纔有真實的文化,真實的歷史。保存廢墟而不假飾廢墟,開發廢墟而不是重建廢墟。因爲那樣是對歷史的戲弄,對文化的糟踐。然而,現實中的許多事實卻是如此荒唐而愚昧。開着推土機上廢墟,用今天的金碧輝煌來替代昔日的殘壁斷垣,刀削斧砍般的歷史痕跡被現代裝飾材料抹得平平展展、乾乾淨淨。“抹去了昨夜的故事去收拾前夜的夢,但是收拾來的又不是前夜的夢,只是今日的遊戲”。這樣的廢墟只是一堆堆實實在在的現代垃圾而已。

四川地震以後,留下了廢墟,但我們需要讓已經停止的大鐘繼續駐留;圓明園被毀了,但我們需要留下廢墟,讓歷史沉澱。如果重建一座嶄新的圓明園,讓其恢復原本的堂皇,那麼或許就會像餘秋雨所說的那樣“熊熊火光不見了,民族的鬱忿不見了,歷史的感悟不見了”。這是多麼的可怕。當然,“並非所有的廢墟都值得留存,並非所有的修繕都屬於荒唐。”然而我們總不能讓地震後的四川永遠一片廢墟吧,留下少部分讓歷史記住它就夠了。

廢墟,悲劇悲得完美

正如“生離別”預示着重話巴山的幸福,“新月如鉤”描繪着“月滿中庭”的完美一樣,往往許多東西她並不完美,但卻孕育了另一種美。人們說,黃葉的意義在於哺育春天,而餘秋雨說,黃葉本身就是美。“人生是偉大的,因爲有白髮,有訣別,有無可奈何的失落。”我們的生活避免不了坎坷和波瀾,波瀾起伏的生命之旅纔會奏響一曲完美的樂章,而歷史也正如人生,有時候歷史的悲劇也是一種悲壯的美---就像廢墟。

我們總是害怕真正的悲劇,對廢墟總是遮遮掩掩。在盡美盡善的大網裏過濾後,就只剩下一部流傳五千年的儒家文化。然而,屈原、杜甫、曹雪芹、魯迅卻是時代的批判者,“他們保存了廢墟,淨化了悲劇,於是,也出現了一種真正深沉的文學”,餘秋雨說。

“我詛咒廢墟,我又寄情廢墟。吞沒了我的企望,我的記憶”。 詛咒廢墟,昔日的金戈鐵馬已煙消雲散,雕欄畫棟已人去樓空,煙柳斷橋已芳草悽悽。“書中的記載,童年的幻想,全在廢墟中毀滅。昔日的光榮成了嘲弄,創業的祖輩在寒風中聲聲咆哮”。一堆廢墟把昔日所有的是非成敗、輝煌燦爛一股腦地打成包,塵封在逝去的歲月中,感懷傷時,悲今悼古。寄情廢墟,因爲“廢墟是毀滅,是葬送,是訣別,是選擇”。真實的歷史寬容悲劇的'存在,真實的生命過程允許不完美。

《廢墟》讀後感二

"廢墟有一種形式美,把拔離大地的美轉化爲皈附大地的美。"

--餘秋雨

雖敗猶榮。我是在讀完餘秋雨的《廢墟》後,想到這個詞的。盛景固然美麗,但那畢竟轉瞬即逝,只有那一份悲壯,纔可以刻骨銘心。於是,在完美與殘缺面前,我毅然選擇了殘缺。就如同我深深地眷戀着圓明園的斷壁殘垣與莫高窟的沉寂優雅,因爲它們昭示着那些朝代的興盛與衰落。

1860年,英法聯軍悍然闖進閉關自封的大清帝國,圓明園慘遭蹂躪,幾代的輝煌,付之一炬......得勝的侵略者滿載而歸,他們的歡呼聲背後,卻隱藏着一個古老民族沉重的嘆息――清帝和他的子民們,早已無力負擔巨大的費用重建這座

舉世聞名的萬園之園,只好任由這藝術瑰寶的殘骸暴露荒野,遺留到了今日――等待着後世,爲它再造一世威名......

不久前,聽說國內一位很著名的導演拍攝了一部關於圓明園的影片,我很想看看,但卻害怕去看。記憶中,圓明園留給後世的,是在殘風中搖搖欲墜的斷柱,和荒原上莽蒼蒼的野草,當然,還有那一份獨屬於廢墟的閒靜;我擔心着,現代人高科技的製作會將這原始的殘缺之美,化爲烏有,會讓這原本沉寂的廢墟變成喧闐的街市,失掉它原有的獨特魅力。既是這樣,不如讓遺存存與眼中,再爲自己的心靈,留下一片空地,建造那昔日的輝煌。

在大多數人心裏,廢墟總代表着衰亡,"廢墟表現出固執,活像一個殘疾了的悲劇英雄。""廢墟昭示着滄桑,讓人偷窺到民族步履的蹣跚。"然而,大地卻不能缺少廢墟,就像老者不能沒有白髮,那就失去了歲月的留痕......

王圓錄,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爲了一己私利,這個無知的出家人把成千上萬的寶藏以低價賣給了洋人;爲了建造一個三清觀,他用刷子和鐵錘毀掉了前人

心血凝鑄的瑰寶!他沒有受到制裁。也許,愚昧腐朽的清王朝永遠也領悟不了敦煌國寶的真正價值,於是只好任由歷史的年輪把這廢墟碾碎,碾碎,留與後人評說......

圓明園的雕欄砌柱雖被"兩個強盜"付之一炬,但他們燒不去康乾盛世書寫的壯麗篇章;莫高窟的精美壁畫雖被王圓錄毀於一旦,但他抹不去敦煌佛都傳承千百年的文化底蘊。廢墟是偉大的。於後世來說,廢墟是最好的老師,它講述着歷史,影射曾經的成就與殘敗;它講述着歷史,讓人們學會忘記與銘記。

一片廢墟,一個民族的浮沉,一種文化的沉積――廢墟不應遭到唾棄與掩蓋,它是歷史的見證,是文明的象徵。"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尊重歷史,尊重廢墟,因爲廢墟也是一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