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通用27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通用2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通用27篇)

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1

《文化苦旅》剛讀來十分深奧,對其中許多優美的句子覺得晦澀難懂。通過年齡的增長,社會的積累,越讀到後來我越敬佩餘秋雨,他的歷史散文別具一格,見常人所未見,思常人所未思。每游到一處地方總會仔細思索,然後在其美妙的文字中一步步將讀者帶入文化意識的河流,帶給我們無盡的沉思。

如今人們有哪個能做到像餘秋雨一樣去思索,去探尋。往往遊客到景點後拍照留念就去吃喝玩樂了。沒有多少人會深入瞭解其中的風土人情和人文景觀。更沒有多少人會去了解其宗教哲學和歷史淵源,並寫下如此有哲理性的文字。

當我讀到《江南小鎮》這一章節的時候,眼前似乎浮現出我當初去周莊,同裏這些古鎮時的場景,就如書中描繪的一般,一座座雕刻精緻的石橋,潺潺流動的河水,悠閒划着小船,並唱着歌的漁民們。當然還有色彩繽紛,味道可口的各類糕點和特色小吃。一條條木製的竹筏飄過貫穿古鎮的小河,一股竹子中清香的味道,十分安逸,舒適。就如“淺諸波光雲彩,小橋流水匯村”這幅楹聯一樣,盡情闡述了江南古鎮的魅力。

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2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自古以來,學習就講究實踐和理論相結合。在廣袤的書海中,我認爲更以如此。只讀講述大道理的書,實際作用並不大,所以我喜歡讀遊記。用或淺或深的文字述說一次次旅行,讓人沉醉其中並受益匪淺。

遊記中,我極喜歡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起初,僅僅是名字吸引了我,而當真正翻開此書時,我如癡如醉,彷彿在這些精妙的文字中同秋雨先生一起開展了一場超越時間和空間的旅行。觀賞世界風景,經歷人生風雨。在書中的時間總是過得飛快,一天時間,我便讀完此書。可卻讀不到自己的感悟。遂我讀第二遍。彷彿重新開展了一場旅途。這次旅途我放慢了腳步,仔細觀察身邊風景。讀畢,我認爲《文化苦旅》主要寫了四種元素,即:風景,歷史,文化,人生。自古以來,華夏文明有許多文化皆是隱匿於山水之間,可以說山水本身就是文化,它包含着人生真諦,見到它也許我們就會想起一段歷史。而秋雨先生並不大張旗鼓的描寫山水,而是以細膩的筆觸描寫。一個不經意的角落亦或者是一副整體的畫面,令讀者身臨其境,彷彿與秋雨先生產生了心靈的共鳴,再自然地引出這處風景的歷史和其中所包含的文化,令讀者在陶醉中豐富了歷史知識,領悟生活哲理,提高文化水平。在山水解讀歷史,在歷史中解讀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使我不禁感嘆大師的功力。這次文化苦旅對我不僅僅是知識上的提高,更有一種精神上的昇華,

讀了《文化苦旅》,我認爲真應該出去走走。旅行是對一個人的歷練,它使一個人趨於成熟,洞悉人生百態,使一個人增長見識,瞭解各地文化,使一個人逐漸沉穩,領悟人生真諦。而我們卻常常兩三天悶在家裏,坐着無聊而重複的事,想掙脫這種現狀而又不知道如何改變,去旅行吧!看看那巍峨高山,看看那湛藍大海,看看那荒涼沙漠,看看那遼闊草原,看看那祖國大好河山,看看那世界各地風景!

人生就是一場漫長的旅行,充滿了太多未知,而知識就是這場旅途的必需品,在旅行中收穫知識,領悟文化,體會人生。我想這便是秋雨先生文化苦旅的用意,也是人生的一大真諦吧。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3

這個暑假,我讀了《文化苦旅》一書。

餘秋雨的文化苦旅,從雪嶺上一星跳動的紅的開篇,伴隨着着筆尖在紙上移動的沙沙聲結束。這是一場名副其實的苦旅。它涵蓋了太多太多,千般荒涼,以此爲夢;萬里蹀躞,以此爲歸。

餘秋雨站在古人一定站過的地方,用與先輩同樣的黑眼珠打量着差不多的自然景觀,靜聽着與千百年前沒有絲毫差異的風聲鳥聲。他看到了道士塔的漫漫黃沙,聽到了都江堰的江水轟鳴;他看到了山莊沉重的孤獨的背影,聽到了異鄉漂泊人匆匆的腳步;他看到了一代大師謝晉在關閉的大門上盯着門孔,尋找亮光的身影,聽到了世紀老人巴金在文革前鏗鏘有力地吶喊。菩提樹下有他的靜心打坐的身影,莫高窟內留有他沉重悲哀的嘆息。

在讀《文化苦旅》之前,我還不知道,原來散文,也可以寫出歷史的重量。

《文化苦旅》滲透了文人的憂患意識和良知。餘秋雨先生總是在從宏觀的歷史去抓取碎片,然後以民族文化的視角去進行解讀。

在《文化苦旅》一書中,最使我感慨的一篇是《風雨天一閣》。

從天一閣裏刮來一股風,一股淒涼徹骨,帶着朽木氣息的風。

歷史在歲月的溝壑中徒步行走着,猶如黑白默片那一棟蒼老的木樓,那一位名叫範欽的老人,那一枚枚在時間深處靜靜飄香的芸草,那一個以自己脆弱的生命與自己的文化渴求斡旋的少女

天一閣,是希翼中華文明長久延續的偉大意願的物態造型,是現代文化良知的見證。在亞洲,它是時間最爲久遠的藏書樓。它的創始人範欽,對書有不講理由的癡迷。再加上他工程般的精細,使範欽成了範欽,天一閣成了天一閣。

然而,歷史就是一場沒完沒了的接力賽,範欽所創造的歷史該由誰接下去呢?在他彌留之際,他一再打量着範大沖的眼。他無法得知他的兒子能否堅持到最後,無法得知他的後代能否堅持到最後。

在範欽過世二百年後,一個名叫繡芸的女孩,幻想着借婚姻來登上天一閣。但範家嚴密的規矩使她的幻想最終破滅了。我似乎看到,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錢繡芸那充滿渴望的眼睛凝視着天一閣,瞳孔深處是一種對文化的癡情。哪怕寄託已成泡影,她也要這麼守望着它。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天涯海角,而是近在咫尺卻無緣相見。

錢繡芸就這麼望着,不覺已將一生蒼涼的時光耗盡。她在一個風雨瀟瀟的夜晚,將自己化作了一片片芸草,在時間的深處靜靜的飄香。她是幸還是不幸?天一閣不語,依然以絕世的風姿看光陰如梭穿過。

我曾多次在夢中,在天一閣硃紅的大門前,不自覺的問:你來了嗎?你又是哪一代的中國的書生?

只是因爲那本書,我明白了手指觸碰着紙張的珍貴,我明白了一本書能保存下來歷盡了多少的磨難,我明白了讀書的樂趣在於求知,在於不斷充實自己。每個人的精神就好像是被上帝啃過的半顆蘋果,只有讀書才能豐富我們的時間,才能填補我們精神上的缺漏。

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4

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全書主要是憑藉山水風物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祕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作者的散文形式的確與衆不同,但你看了本書的篇目後,想在正文中尋找天一閣、莫高窟、天柱山,乃至江南小鎮的周莊、同裏是什麼樣子,那你肯定會大失所望。因爲作者對具體的山水名勝的風貌幾乎不置一詞,其過人之處是在點明某地後,即以類似電影中鏡頭切換的形式凝造出濃麗而沉鬱的人生圖景,緊跟着進入直抒式詠歎。

這種詠歎以熾烈的情感和誇張的言詞力求先聲奪人,繼而以縱橫四海的氣勢揮灑着對中國歷史文化的種種遐想和議論,使我爲文章的情緒所感染,不知不覺中接受餘秋雨那獨有的文化底蘊、人文精神、心路歷程等的影響。這種創作意念,始終貫穿於整部《文化苦旅》之中。

初次讀餘秋雨的文章,就被他作品的沉穩、大氣所吸引,更加另人折服的是他學識的淵博以及他對學術嚴謹的態度。要深刻地讀懂餘秋雨,他的散文集《文化苦旅》就不能不讀。在公司舉行的女職工讀書活動過程中,我匆匆地讀了其中大部分作品,並且收益頗豐。感受,自然是有的,可一提起筆,就感到思緒紛雜,不知道如何用言語去表達自己的感受,也許這就是餘秋雨散文的魅力吧,品讀時給人以美的享受,回過頭來卻又感到縹緲,神祕了。

我真想回到過去告訴你

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5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中國古人對於做學問的學者的要求。讀萬卷書,是讓學者博覽羣書,“腹有詩書氣自華”;行萬里路,是讓學者將學問與實踐結合,“絕知此事要躬行”。在現代,有一個人用他的行動踐行了這句話。他就是餘秋雨。

中國是世界上唯一沒有斷絕的古文明。數千年的文化積澱,使這裏積蓄了數不盡的文化財富。作者以一個學者的身份,開始了他的苦旅。第一站自然是他的家鄉。

中國人總是對家鄉有深厚的感情。不管走到哪裏,總講究“落葉歸根”。由此,灞河的柳也沾染了遊子的熱淚,血紅的殘陽也浸潤了遊子的惆悵。作爲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中國的人在科舉的作用下,逐漸分散到各地。這是歷史的必然。恰巧,農耕文明使得人員的流動性不至於太大,使人最終能榮歸故里。因此,故鄉也成爲無數遊子魂牽夢繞、朝思暮想的“理想國”。故鄉的範圍隨時間擴大了,不再侷限於那一間房舍,一座小橋,一株楊柳,一種鄉音,而變成了一個國家。如今,故鄉仍然是海外遊子最痛切的盼望。

第二站,是祖國的邊疆。這裏,是文化相互交流、碰撞的地方。就中國的情況而言,是遊牧文明與農耕文明的碰撞。作者說,這裏的重要性遠遠超過看似很重要的朝代更迭。長城,恰好是這兩種文明的分界線。遊牧文明比農耕文明更具侵略性。但是,遊牧文明的本質就決定了它的落後。在數千年的戰爭中,中原文明沒有消磨殆盡,而是日趨完善,都源於農耕文明的先進性。但是,正如孟子所說“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沒有遊牧文明,中華文明就會“江郎才盡”,最終導致滅亡。就中國的情況來說,衝突的結果,是雙贏。

作者又去其他古文明的誕生地,將中華文化與其他文明對比,最終分析了這幾種文化的異同,調查了中華文化的優越性。作爲一箇中國人,我們應感到驕傲。因爲當中華文化在遼闊江河中熠熠生輝時,其他古文明早已湮滅在歷史的風塵裏,只有廢墟知曉。文明形態的不同,造成民族性格的不同。農耕文明培養了一代又一代以和爲貴的中華兒女,強調集體的力量,強調團結的重要性。隨着經濟全球化、區域一體化的逐漸推進,現在的年輕人卻逐漸迷失了這個優良傳統。這不是一個好兆頭。所以,作者提倡迴歸自然,以水爲道,迴歸中華文明的本真。我認爲這是極有道理的。

總之,《文化苦旅》這部書,體現了作者對於中華文明的探求,體現了中國人對本國文化的反思,體現了現代中國對於古代文化的思索與融合。這部書,是我們現代中國人的精神文化典籍。

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6

用歷史的距離丈量歷史,以文化的角度審視文化,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用他的一生走遍大江南北的經歷,爲我們講述着這深奧的道理。

有人說,中國散文的天空星光燦爛,而《文化苦旅》是一條河系,其中每一顆星星都散發着一種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測的光暈。《文化苦旅》,展現給我的是那一處處古蹟,一句句的教誨,銘記在心……

生態禮貌!人們走過了多少文化的彎路,最終灰頭土臉、青頭紫臉地重新抱住了它。山河是人類文化的基礎,是中華文化的生存底線。僅有在山河中找尋人生的路,才能用短暫的生命貼一貼這文化的嶙峋一角。

一代又一代的君主帝王爭奪這河山,爭得頭破血流,最終還是敗給了生態,一次次的無奈遷徙,一次次的荒野開拓,又一次次炊煙升起,帝王們的雄心壯志,無論如何,還是會敗給這自然的力量,氣候、環境的變遷,沒有人能阻斷,在這自然之前,人類是那麼渺小,渺小到微不足道。人們按照自然的指示,生存,繁榮,一切的戰爭和侵略,最終還是漠於這天地之間。

跟隨作者走進書中,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然不言,跟隨作者靜靜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着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第一刀劃下,開啓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後的今日,那神祕又佈滿足義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並非外表炫麗,而是一種人性的、深層的蘊藏。

跟隨餘秋雨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那細膩的筆觸,豐富的詞彙,震撼心靈的文字伴隨着這趟巡視華夏文化的苦旅。人們總想着去違背天地意願,從遠處看地球,發現螻蟻般的人羣在星球中跨海侵害同類,是多麼無趣,觀察山河的大地的臉色和眼神,偶爾擡頭看天,猜測宇宙是否把地球忘了。忘了就好,一旦記得,便會發生一系列駭人的災難,因爲那是對我們粗魯的懲罰。

“報紙上說我書寫得簡便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我過不去的勞苦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溫秋涼,是大喜悅大悲憤,最終總是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是餘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千年之前的那場浩劫,絕不能只是過眼雲煙。我們要吸取教訓,將文化的精神永貯於華夏大地!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兩者關係如何?”

“沒有兩者,路,就是書。”

走,不爲那終點,只爲這已劃下的曲線。走,不管能抵達哪兒,只爲已耗下的生命。我願一向走下去,爲了在文化的旅程中實現自我的價值,爲了尋找那一切美的本源。

僅有走過萬里長路,才能真正讀懂自然這本書。我願跟隨者餘秋生先生慢慢的走,一向走下去。

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7

“我無法不老,但我還有可能年輕。我不敢對於我們過於龐大的文化有什麼祈祝,卻希望自己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通過文字我看到了穿行在祖國名山大川之間的餘先生或輕拭汗漬,或佇立思索,亦或是與一行好友歡快暢談。

餘先生的旅行是深沉的。他像是在進行一場朝聖,去和所到之處的人文歷史進行一場精神的對話。在他的眼裏每個城市都是擁有生命的,都散發着獨特的魅力。莫高窟的壁畫線條中能夠找到朝代的變遷,三峽的河道中滿載先人的贊詠,廬山的方寸間遍灑文人的風情。

爲什麼如今我們很難感受到風景中的蘊藏?我想一方面是因爲交通便捷,各個地方的逐漸同化,更多的可能是因爲我們缺少了一種敬畏和敏覺吧!每個城市都逃不掉奔忙的車流,擁擠的人羣,繁華的商品市場。每個人呢!都變得浮躁,只把風景留給了相機。照片是對時空的定格,只是爲了給我們日後的回憶增加一些斑駁的色彩。如果我們的旅程只是爲了日後的回憶,那麼現在又有什麼意義?

今後的旅行我們不妨學習學習餘先生,用心去體味一處風景的韻味,用語言去探索一方水土孕育的風土人情,用思索與先輩進行一場精神感應。

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8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先生身榮位高之際,辭職探尋文化遺蹟的歷史文化散文集,其起點也難、其過程也艱、其後果也煩,用作者的話來說,《文化苦旅》就是外出的浪子,給自己帶來的麻煩難以計數。但是,先生的“苦果”,爲我們釀出了甜酒,一場自然、歷史、文化、文人、思想的盛宴和洗禮。

全書分爲四個部分,如夢起點、中國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四場旅行,太大太深太苦,所以我只能撿二三事說說。

如夢起點,是我讀來最輕鬆的一部分,勾起了我對家鄉鄉土人情的回憶和思考。我也來自一個小山村,也常和小夥伴打打鬧鬧結隊去上學,我們那個小學也是一座寺廟改建而成的,原來叫觀音寺,不知什麼原因就成了我們讀書的地方。直到我小學畢業了,校門外的一塊空地上還立着一個小寺廟,雖然因爲是“違建”而空蕩蕩的,但那也是我們課餘的一個去處,也是我們的一片回憶。現在想來,無論是書中的牌坊、寺廟還是信客,還是我們上學的觀音寺,還是奶奶們燒香的小廟,都是一種寄託或信仰,引導和支撐着人們在追求和努力着。當然,餘秋雨所觀察到的也許是意識形態、文明或者文化間的衝突,但是我感受到的,也許也是作者所追求的,是這些衝突背後的共同願望,那就是文化形態所寄託的向上、向善初心,這也是不同文化共存和和諧發展的基石和準則。

在中國之旅中,餘秋雨先生帶我領略了13處古蹟,從都江堰出發,道士塔、莫高窟……一路走到天一閣,全程充滿了對祖國曆史遺蹟的敬意,對歷史曲折的叩問,對中華文化的探尋。相形之下,我受閱歷所限,更受膽氣所限,至今只到過祖國幾個有限的省份,所以初讀時有點跟不上作者時空轉換的節奏,有點難以體會作者的“苦衷”。因爲往常旅行,我只喜寄情山水之間,極少流連於人文古蹟,加之歷史知識貧乏,所以很難透過那一個個碑、塔、亭,看到一段歷史和一羣豐滿的人像。但是讀後反思,就是我這種淺嘗輒止的輕浮之態,以及如我一般的千萬漠視茫然之人,正在毀壞或者看着毀壞又一段段的歷史和文化,纔會頻頻出現歷史古蹟的毀舊建新、掠奪式開發和歷史劇氾濫。我們都是這個國家、社會和民族的一份子,但內心卻是自立和封閉的,沒有把自己放在大範圍之內去看待舉手投足所帶來的波瀾,所以感嘆文化散失、信仰淪喪也就成爲了必然,因爲個體的不負責任最終將帶來集體的瘋狂,這既是現在的我們所不願意看到的,但卻在不自覺地演繹着的。

一切歷史、一切文化,最終都要由人去創造、發現和發展,餘秋雨先生最後用一些身邊的人的寫實,刻畫了一個完整的人生之旅,書寫了文化人之苦。他們用畢生心血推動着文化的進步,卻陷於嫉妒、諂媚的攻擊中,但他們並沒有“折筆、棄筆、毀筆、葬筆”,最終撐到了“文化孽力”不爭自毀,成爲文化長河中的經典和偉大肖像。這一文化自證和文人平反的過程,也許就像餘秋雨先生母親的一生,“一辯論就進入他們的邏輯系統,必定上當”。所以,永遠只有微笑,只有傾聽,只有靦腆,最多,只有沉默,才能穿過黑暗,戰勝歷史的碾壓和生活的煉獄,最終笑到最後。

隨着餘秋雨先生走過苦澀的文化之旅,我更深更切地感受到了中國歷史的博大,中國文化的艱深,中國文人的根骨,其涅磐過程之艱辛、之苦悶、之久遠,難以想象。好在餘先生等一代代文化標杆,替我們提煉了苦藥,我們常人只需要嘗甜憶苦就行了。但是,是不是我們就只能坐享其成、恍若路人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其實,文化不僅僅是文物古蹟、書法中醫、經史子集,端午吃糉子、春節貼春聯也是文化,文化無處不在也潤物無聲,需要我們細心呵護和執着堅守。當我們每一個人少在旅行時的碑塔上刻一筆,多讀幾本經典著作,多傳承一項傳統習俗時,我們就已經在輕輕鬆鬆的允吸歷史文化的甜蜜了。所以,文化不“苦”,旅行也不“苦”,拯救、傳承、弘揚中華歷史文化並不難,只在一頁頁紙間,在一寸寸山河間,在你我舉手投足間。

文化、文明、文華,就在生活中,就在躬行處。

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9

打開書的扉頁,看到的是這麼一句話:“文化的旅程是苦、澀,在這千年的嘆息中講訴苦旅。”這句話使我對這本書產生了一種迫切的好奇,恨不得一股腦的把它全部塞進腦袋裏。但是我做不到也不能這麼做,一本好書值得我去細細地品讀,而不是囫圇吞棗。

我是一個沒有真正旅行過的人,什麼名勝古蹟、文化風景、生態花園等等我都沒有真正的體會過,熟悉這些美麗風景也只是影視屏幕上的一剎那。模糊、虛幻、沒有方向感。這些華麗的華麗都顯得那麼沒有真實感。從《文化苦旅》這本書的扉頁到尾頁就像是在作者的帶領下旅遊了一番。西湖、天一閣、道士塔的莫高窟等等景象一幕幕在我腦海中劃過,是那麼的清晰、真實。有質感。就像作者初遊西湖時的感受,如臨故地,我也像是曾經去過這些地方看過、玩過、感受過。

中華五千年文化源遠流長,而這其中所受的波折也跟其歷史長度成正比,幾經波折,不斷改變。文化遺產的幾經磨難後有的還屹立於世,有的銷聲匿跡,有的破爛不堪,有的失去原來的本色,沒有了以前的原貌,有的保存稍好。文化,不只是只有物質文化這一種,還有一種非物質文化的精神文化。各國各民族,各地的風俗人情,傳統習俗都可以被稱爲非物質文化。

第一次看《文化苦旅》,是在一個炎熱的午後,無所適從地在書架上翻着書,這本書就來到了我的眼前。從風沙繚繞的莽莽大漠到小家碧玉的江南小巷,作者用作爲一箇中國人的身份,走遍大江南北,也帶着一個個讀者,去感受那華夏五千年曆史的興衰與悲涼。他的語言就如同她所說的莫高窟壁畫一般細膩,每一筆都蘊藏着豐富的內涵。

在三峽畔,綠意喚醒了倦意,湖上飛卷着曼舞的白雲,湖明如鏡,山青如洗,殘陽噴射出的金光從浮雲的指縫中溜走卻難逃水的千手、山的族羣,它融化在水裏,隱匿在山裏。湖底有許多小魚追逐着,倏的,霧悄然地瀰漫了,過了一會,風也輕快地來了,吹皺了一湖春水,霧便也順從地退開了。她泛舟湖上,似乎想撫平那湖面,想撫平他悸動的心。此風此景,爲停佇在榮華上的世人,招魂。

檐角如懸崖,風鈴似滄海,他無言地扭身看了看柳侯祠中的樹,花被夕陽燃燒,而那一片片輸液早已泛黃,看着那一片片泛黃的樹葉如他的心一般直墜向地面。在造虹的小雨中,蟬聲沉落,蛙聲升起……雨下一整夜,他的愁溢出就像雨水,他的思念如園中的落葉厚厚一疊。天空中慘白的日兒勾住了哀傷,夜似乎太長被你的心凝成了冰霜。晨曦的光風乾了最後的一絲哀愁,雨洗淨了掛滿思念的高牆。

這本書,很苦。寫書的人,更苦。

隨心所欲地慢慢翻閱,與耳邊的喧囂隔絕,留下一片心靈淨土,啜飲着文化的甘泉,印刻着行旅的記憶。只要順從着他的牽引,鬧鬨便是紊然不亂的條理。只需跟隨他的腳印,一路上都是幻美絕倫的風景:枝幹虯曲蒼勁的臘梅,飄渺冷豔的西湖,狂暴雄大的廬山瀑布……餘秋雨鄙棄陳詞濫調,細膩又不失大氣的筆觸下描寫着一幅蒼勁渾厚的山水畫,書寫着一首抑揚頓挫的詩歌,哼唱着一支輕柔婉約的小夜曲。那使人感同身受的旅行心情,直沏人心的歷史感懷,用悠長的歌謠譜寫出心中的悸動。這如同一塊天然的璞玉,把瑕疵與光澤一併展現,一切都未經雕琢,一切都回歸它本來的面目。我領略了大智大愚的李冰創造的神話般的都江堰,三峽那翻滾咆哮的長江水,見識了中國華麗的文化瑰寶之地莫高窟與天一閣,拜訪了清新婉約的江南小鎮、精緻的蘇州園林。

山重水複,無言地大地上,總有無端的感動,無端的喟嘆。

既然是漂泊旅程,那麼每一次的留駐都將是新的出發。無需華麗的辭藻來凸顯文章的深度,聽他娓娓道來,感受到那深邃蒼涼的歷史命運和對中華大地深深的眷戀。總有無盡的柔情,總有磅礴的氣勢,總有那份身臨其境。四壁的文字間,可以讓我受到怎樣咆哮的狂風在我指尖遊走,怎樣綿長的細雨帶給旅人無盡的鄉愁,怎樣迴旋的流水唱着抑揚有致的去掉。的確,餘秋雨陛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走,不爲那終點,只爲這已經劃下的曲線;走,不管能抵達哪裏,只爲已經耗下的生命。我願一直走下去,爲了在文化旅程中實現自我的價值,爲了尋找那一份美的本源。

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10

每一次,讀《文化苦旅》,就好象身陷一場沙塵暴,在深沉的文字之間步履維艱,被千年沉澱的滄桑感壓得擡不起身子來。

從來都是很驕傲,驕傲於盛唐的豔麗,驕傲於祖先的智慧。從來都是很心疼,心疼中華大地的傷痕累累,心疼中華蒙受的恥辱。但是讀完這本書,我又開始心疼中華文化的步步艱辛。

沿着歷史碾過的痕跡,佇立於敦煌千年的風沙中,聽風聲裏無奈的嘆息,身處陽關落雪處,望一眼故人褪色的青衫;包裹在天一閣中,觸摸範氏一族代代堅持的守護。這裏,有中華文化的積累像流水般溜走,有歷代工匠的夢銹刻的婀娜的身姿,有四面邊聲連角起的恢宏戰場,有君子其役,不知何期的憂愁哀傷,有李白對酒當歌的豪情,有與揚州八怪渲染筆墨的意想。

王道士慷慨地送出敦煌中祖先留下的瑰寶一箱又一箱,我們看着這些觸目精心的數字,讓心一陣又一陣地抽搐;莫高窟靜靜地藏在廣袤的沙漠中,外表只是一座小山包,可它卻把宗教和藝術完美地結合在一起,載歌載舞。廢墟在歷代的顛簸中坍塌,重建又坍塌又重建;陽關倒在中華民族的精神領域中,在朔風中越來越黯然。

也許一箇中學生對於這些歷史並不能理解得太深入,可是,作爲一箇中國的孩子,真得好好看看我們的歷史,我們的文化。並不是書本上的之言片語就能撐起一個華夏的文明,我們在追求那些無所謂的明星時,是不是應該轉過身來,追捧已經消逝的宏大?在匆忙的腳步中,拾起一絲空閒,靜看細水流長,細數庭前花落。

我不是一個學者,也不是名家,我只是一名中學生,深深地愛着我們的民族,我們的文化。讓這艱難的中華文化,走進我們的心吧,只需輕輕地蹲下身,摸一摸文化的土地,便能感受到沉澱的滄桑。

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11

還記得初讀這本書時,真正吸引我的並不是作者的下筆如有神,而是小敘中所說的“對我來說,《文化苦旅》就是這個外出的浪子”和“宅,成了一具無主的稻草人,成了一個廢棄的箭靶子,破破爛爛地歪斜在田野間,連烏鴉、田鼠都不願意多看他一眼”,還有“看來,浪子未死,氣場未絕,就像筆記中的那個浪子,一路傷痕斑斑,而身心猶健,我離開門縫,許久無語,委屈你了,孩子。”這幾句每一個都戳中我的內心,這讓餘秋雨都感嘆的書籍何不引起我的注意,我對這本書充滿了疑惑,對這本書的內容更是好奇,“文化苦旅”到底是什麼,當時我仍無從得知,它對我來說就是一個謎。

而如今,大樹的年輪又添上幾圈,再拿起這本放置已久的書,也是別有一番滋味。《文化苦旅》到底隱藏這什麼?這個問題深深地紮根在我心中。透過這本書,我感受到了咱們中華文化的魅力和大自然的神奇。那千山萬水的豪邁在餘秋雨老師的筆下展現得淋漓盡致,我不曾去過他所描繪的任何的一個地方,也從未想過要去摸索、探尋,僅僅是看着這些文字,我的內心就已是無盡的讚歎。

書中寫了有着“天府之國”稱號的都江堰;那夕陽西下,朔風凜凜而略顯悽清的道士塔;接通着中華歷史血脈的莫高窟;還有一灣不算太小的沙原隱泉和那風雨中的天一閣。這一切的一切,對於我來說都是陌生的、神祕的。它們在各自的地方安靜的保持着自己的美好,但當餘秋雨老師的筆觸摸到它們時,它們又開始活躍起來。通過作者的筆,它們活力四射的出現在人們眼前,讓人們再次感受到文化和大自然結合的動人瞬間。

作者餘秋雨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山河之子,他生長在一個依山傍水的小村莊,他在書中說:“我在山河間找路,用短暫的生命貼一貼這顆星球的嶙峋一角。”他觸摸到了我們一些所不能接觸的事物,他用一生的時間有勁祖國的山河,縱橫華夏的大地,訪遍名山大川,書寫下這不屈的一筆。他想讓更多的人瞭解到文化的魅力,見證文化的變遷,欣賞祖國的壯麗無垠。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兩者關係如何?其實本沒有兩者,因爲路就是書。人生是路,是一條漫長的路;而書也是路,是一條崎嶇的路。我們在這條路上摸索、前進。而最終的目標就是學習文化,瞭解文化。我們從咿呀學語到如今何嘗不是這樣的,改變我們的也就是這文化,這條路必定是苦的,但我們不妨去試試,就算結果不像作者那樣,我們也最終在文化苦旅中成長起來了。

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12

文化是一艘永不停靠的航船,不懼風颳雨打嗚咽着喊出一個時代的悲鳴;文化是一條奔騰東去的大河,無視暗潮洶涌呼嘯地衝刷掉年積日累的污濁;文化是一個倔強苦旅的青年,歷盡千帆,蓬頭垢面下掩藏的清澈雙眼仍然笑得動人。

而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將這一切或宏偉,或悲哀,或歡欣,或渺小展示給了我們,讓從來抽象的“文化”有了具體的形象。特別是衆多富有中國特色的“驛站”,令我禁不住停下腳步,駐足觀賞。

那神祕尼姑庵里美麗的尼姑和後來的年輕女老師,沒有人知道她們來自哪裏,也沒有人知道她們姓甚名誰,只知道她們總是前衛而智慧。這是新時代的女性形象!她們寧願狠心遠離家人故鄉,也不甘於被“貞節牌坊”這種故舊封建的思想束縛一生。這就是中華文化中女性的苦難。

那正值壯年,風華正茂的大文豪蘇軾,懷着忠君愛國之心和報效國家之意,卻只因一篇寥寥數十字的文章,被小人借題發揮,牽扯出巨大的風波,最終含冤入獄。小人們說,蘇軾——這位以愛國和政績聞名的文豪,輕視國家,挑釁君王。這恐怕是我聽到過最荒唐的笑話了。這一切事情的發生,不過是人的嫉妒心作祟,俗話說:“槍打出頭鳥。”蘇軾當時的風頭太盛了,於是因嫉妒而架起的“輿論”這無數把槍,便齊刷刷地瞄準了年少輕狂的他,最後在一件小事的引爆下,炮聲轟然。這又說明了古代中國一種令人毛骨悚然的文化——“文字獄”。儘管這個名詞是清代纔開始具象化的,但在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因文字而入獄判刑的事情已經是屢見不鮮了。而這種文化又在書中的另一篇文章《寧古塔》中,表現得愈加深刻。古代的人民,從來沒有言論自由權。

好在這黑暗的一切最終沒有根植於中國大地:美麗的尼姑們,最終得以還俗,追求自己的幸福;年輕女老師們勇敢地打破了成見和束縛,加入了中國女性爭取權利的隊伍中,自信又美麗;蘇軾從小人讒言和驕傲破滅中昂起頭來,挺過千辛萬苦,用謙遜自強又樂觀的心態從頭再來,民間歷練不會使他大文豪的光芒有所削弱,反而令他的形象更加親民,文章更有感染力。

文化之美不在於歡樂和精彩,而在於它的真實與樸素,苦難及悲傷。每一粒文化結晶的形成,都需要走一條漫長又充滿苦難的路,而每一段“苦旅”之後,總會苦盡甘來。

我不禁期待,接下來的文化苦旅……

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13

行途萬里求索文化靈魂,筆力千鈞揭露世態冷暖。

近日有幸,拜讀了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感受頗多。無論是他所寫之處的文化靈魂,還是描寫之下的世態冷暖,無疑都讓我感動。讓我再次走近這位大家,感受他帶給我們的生命啓示。

先生筆下的事態冷暖,足以讓每一個讀者感動,也引發了我們對人生的思考。他筆下的巴金先生,那位百年老人,勇敢地面對惡勢力,從不退後。一個受盡折磨的生命,依舊選擇高傲地站起來。一直行走,從不停歇。他的一生就是這樣一句話:“即使身陷溝渠,也要仰望星空。”身陷絕望並不可怕,因爲那一片星空,我該幸運,我學會了仰望。太多的人,喜歡俯視衆生,而沒有人選擇仰望,但天很高,我們需要擡起頭。因爲只有在最深的絕望中,纔會看見最美的風景。還有他筆下的黃佐臨先生,我真的很佩服,他在侵華戰爭爆發之後,毅然決然的回國,他雖是一介書生,但他終究是個戰士,他是把戲劇當作他的刀槍,用它們來對付敵人。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許多作品被禁,但是黃先生依然堅持着,他從未想過放棄。在光明之後的十年黑暗裏,受過的傷害當然多,但他卻選擇沉默。這好像一個母親打了一個孩子,孩子會恨母親嗎?不會。儘管這是文化的浩劫,但有光明的地方就一定會有陰影,但這個世界光明之地還是比陰影之角多。直到他人生的盡頭,他沒有任何遺憾,他打開了中國戲劇的大門,創造了屬於中國戲劇的黃金時代。或許大家都記不住他的名字了,但他從來沒有想要大家記住他的名字。還有那句,從來不對別人的說三道四做任何辯駁,因爲他清清楚楚的知道他是一個怎樣的人,有時候不必證明給別人看,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便好。但我們會永遠地把他的名字牢記於心。

在《我的山河》這篇文章中先生寫道:“‘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兩者關係如何?’這是我遇到的最多的問題。我回答說:‘沒有兩者,路就是書。’”曾經我也這麼想過,無疑在這裏找到了最好的答案,在讀萬卷書時,你雖未看到實實在在的東西,但在書中你依然可以身臨其境,那時你的心在路上。而行萬里路時,你確實看到了實實在在的東西,在看到的東西必須要入心,纔算真正的領悟,那是你的腳在路上。所以,人這一生要麼心在路上,要麼腳在途中,這兩者你必須選擇一種。但兩者無疑都是苦的,讀萬卷書,日夜與書爲伴,自是單調乏味;行萬里路,日夜與星辰爲伴,自是艱難困苦。儘管有這些苦,可我依舊想要去嘗試,嘗試世人所苦,我相信那一定是我所樂。故而我想先讀萬卷書,再行萬里路,畢竟有了知識的積澱,走到哪裏纔不會感到迷茫。當你真正走上這條路時,那麼你就從文本世界,真正進入了自然世界。我們本就是這自然中的一員,所以我們最終的歸宿,也會是自然。正是需要這樣的迴歸,餘秋雨先生纔會除去一切俗務,選擇踏上他的文化苦旅。只有當身體上的一切塵雜完全除去時,你纔會掙脫所有束縛,離靈魂更近一步。這是他的文化靈魂。所以,該讀書的讀書去吧!該上路的時候就上路吧!

重新攜上《文化苦旅》,這才明白文化本就是一場苦旅,但我們步步前行,不回頭。感謝餘秋雨先生,帶給我們最好的感悟。

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14

看了餘秋雨的這些散文我感觸頗深,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帶給我一次心靈的洗禮,很是震撼,但最讓我喜歡的還是他的<<廢墟>>這篇文章,它裏面的話深深地影響着我的思想,在極大數的人都認爲完整纔是美的時代。他卻提出了一個可以說是另類的想法——廢墟也是一種美,也許嫩綠的葉子象徵着希望,可是誰又能否定飄落的秋葉就不是一次生命的輪迴嗎,就不是另一個新的生命的開始,落葉是人們心中“廢墟”的代表,可是它卻賦予着別樣的精彩,難道不是嗎?

圓明園曾代表着皇家高貴的身份和無盡的財富,可是現在當我們再回首過去時,看見的又是些什麼呢?是一幅殘缺破爛不堪的景象,我們已經很難去想象它曾經擁有過的那些光輝歲月。當有人提出修復圓明園的時候,有些人卻站出來否定了,因爲即使修復了它原有的容貌又能怎麼樣呢?那些曾經遭受過的屈辱歷史就能消失在歷史的記錄裏嗎?答案是當然不會了,殘缺的圓明園,一個廢墟一般的存在,也是一種美,另類的一種美,因爲這個殘缺般的廢墟的存在才讓我們更加牢記了歷史慘痛的教訓和慘象,廢墟是一種美,殘酷而真實存在的美。它是不會因爲它的不完整而被世人所遺棄,相反的,人們只會更加記得它,它將會永遠的被人們珍藏在心中最深的那個角落。

在《文化苦旅》中我能感受到餘秋雨那深厚的文字功底,在中國悠久的文化發展史上,有許許多多傑出的才子,他的文章並不是最華麗最優美最感人肺腑的,但卻是令我感觸最深的,他的文章教會了我許多的哲理,我也能感受到來自他內心深處的真切想法,看完這本書,我被深深地感動了,那純樸簡單的文字是我思想上的一次撼動,是我精神上的愉悅,更是我心靈上的一次完美震撼。

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15

報紙上說我寫書寫得簡便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我過不去的勞累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溫秋肅,還是大喜悅大悲憤,最終總得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是餘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也難怪,看這本書要慢、要細,裏面的思考,十分人所思,十分人所見。他筆下的《風雨天一閣》我記憶猶新,一個人,不!一個家族揹負着堅守一座藏書樓的命運,範欽讓偌大的中國留下了一座藏書樓,保留到此刻。別的藏書家有,藏書也有,但沒過幾代,歷史的風塵就將它們掩埋了。可是,範氏天一閣留下了,靠的是什麼,是執着、堅定,還是如餘秋雨說的“超越意氣、嗜好、才情,甚至時間的意志力。”這種意志力體此刻哪兒?他曾毫不客氣地頂撞過權勢極盛的皇親郭勳,爲此遭廷杖,下監獄,他似乎什麼都毫不顧惜,在仕途上耿直不阿,最終連權奸嚴氏都奈何不了他。“一個成功的藏書家在人格上至少是一個強健的人。”餘秋雨在那裏總結道。

看到這,反思一下,我們這些讀書人,如果生在那個年代,身爲一個藏書家,會像範欽一樣嗎?我想不會,範欽身上的毅力,乍看下的不近人情,讓我們來,難!我們是教師,教育學生,意志力不能少,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幾個呢?在挫折面前,爬起來的又有誰?生活着,又爲了什麼?這不正是我們該思索的。

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16

說起文化,思緒總忍不住飄忽到洋溢在耳邊、千年古國的讚美之辭去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似乎已是一個信手拈來的日常用語,在網絡聊天中會配上一個“佩服佩服”的表情包。學業中“語文”也是極爲重要的科目,若剖去功利性質的課文考點解析,餘下的還有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沉澱,歷史長河中個性鮮明的詩人、一心熱忱向紅星的革命家……十多本的《語文》,何嘗不是中華的驕傲呢?

西行,《文化苦旅》中陽關便是詳細之至了——“天是天,地是地,侏儒變成了巨人,巨人也變成了侏儒”。西北沒有南方的陰溼之氣,與人滿爲患的厭倦。天攏在地上,密的不透風——但風起時,又咂着尖銳的沙,諷刺着每一個孤身前往的執着的傻瓜。太陽升起、落下,日復一日,不知何時起,近在眼前的過往成了歷史,鮮明的臉龐變成了月光下的影子。

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17

初識《文化苦旅》,還是在七年級背誦表上字裏行間的詩意中品會到這本書的魅力,自此,一直未停下追尋的腳步。

終於,有幸讀完它。追尋餘秋雨筆下的足跡,彷彿遊覽完全中國的山水人文。不過,我漸漸發覺,我讀的僅僅是引人入勝的山水人文嗎?不,我讀的是餘秋雨。他筆下的自己,他對民族歷史的解讀與回味,他筆下的種種情思和要傳達出來的見聞,無不吸引着我,使我夢魂牽縈,回味無窮。

他的筆墨有一種不可思議的吸引力,使我對中華文化條條框框的固有思想一次又一次被打破。莫高窟“不是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活了一千年的生命”;蒼涼的沙漠不僅僅是望不到邊際,天地共色的不毛之地,而是“深得天地之韻律的歷史餘韻”;廬山不僅僅是高峻的山峯,更是“鴻儒雲集,智能飽和的聖地”;蘇州園林不但有小橋流水,還有“清晨的殘夢,歷史的浩嘆”……

對這些隻言片語有了深深的共鳴感和認同感,自然就喜歡上了餘秋雨先生筆下的文字。正如我喜歡歷史,中國的那股濃厚的歷史文化氣息,薰陶着我們,我們爲何不加以思考和探尋?在我看來,這本書裏的散文與厚重的歷史文化交織在一起,加上磅礴而行雲流水的文風,在立意上提高了層次的同時,也牽動了讀者的心靈。

不過縱觀全文,我內心深處的一個問題始終得不到解答——這是餘秋雨的《文化苦旅》,他到底苦在何處?是這條探尋文化的漫漫長路孤獨又艱辛,還是對如過往雲煙般歷史的消散的感慨?或許餘秋雨也有他的難言之隱,亦或是我年紀尚輕,不能完全讀懂這本書。不過我堅信,時間能改變一切,相信自己往後定會尋找到心底的那份答案。

感謝餘秋雨先生,文化道路上的旅行仍然漫長,我時刻追隨您的腳步。

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18

我靜坐着,書本泛着黃光,燈光卻使它耀眼。

白髮蒼蒼,長鬚飄飄,他已滄桑了,在我腦中踱步,腳步清脆。

餘秋雨,這本就帶着幾絲靜謐的名字,在我腦中迴響。他看見了,行行止止,被歷史的.滄桑塗抹着,他看見了許多。

而那些被時間隱去的角色,在他的一俯一仰間,駕着文字來到我的面前——

“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餘秋雨來到莫高窟外,一生慨嘆,“王圓籙”。

伴隨着老舊的樹葉“咔嚓”作響。這位老者在我面前講述着。他說的是一位道士……莫高窟不幸成爲了道士的家,用無數珍寶換得這位道士的一世茫然。

“茫然的是當時的中國啊!”他怒吼着。卻無奈的走向下一個地點。這是時代的慨嘆。

他登上廬山時,再一次想起了古人。

山高路窄,他一路磕磕絆絆,終於見到了這一震撼身心的奇觀,聽到了這一轟然震耳的咆哮。生命,也許終於被一種久違的感覺“淋溼”,他想到了朱熹又聯想到徐霞客。但他也看到了熙攘的人流,他無法構建出一種文化與名勝的對應,只能眼看着文人變成了遊人。

“一陣雲霧又漂到了我的眼底”,他想着搖了搖頭……

他此般,走過了山川大地,在天地間徘徊。他此般,走過了山川大地,在天地間徘徊。

《文化苦旅》也此般“苦着”。苦在追尋,苦在徘徊。作者苦苦思考,苦苦探索。在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碰撞中,中國的文人在慨嘆,在惋惜,於選擇間陷入一片迷茫。眼看中國的文化在夾擊中看不清未來的路在何方。

我翻看着心中不覺,提起一陣苦楚。不知是作者情緒的感染,還是歷史帶人的滄桑感。文化之流如此般宏大,歷史長河源源不斷。我便只是一個渺小的一員,像作者一樣在此間徘徊着。誰也不知道我會做下什麼?如同一個鄉下的道士會找到石窟一般。

合上扉頁,只覺得眼前漆黑的黑夜如同深淵。我覺得我坐得太久了,我只是那麼小一點,卻看過了那麼多。我的生活經歷無比渺小,卻帶給了我許許多多的感受,生活便是一種閱讀,因爲作者在生活中學會了感受。

向前吧,不管你是誰?年輕或許是一種財富,因爲人們總將明天描述成希望,那麼它便是希望。我們不應讓這歷史的火種熄滅,我們仍需要帶它們向未來前行,它們理應有一個歸宿,正如餘秋雨先生所講的那般。

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19

初次拿到這本書的時候,一下子像泄了氣的皮球一樣軟了下來,用各種羨慕嫉妒恨的眼神看着別人手裏的書。《文化苦旅》,隨筆性散文,無劇情,無任務,無結局,這種三無的書要怎麼勾起我的閱讀興趣?於是在它在課桌裏躺了兩週之久之後,我終於翻開了它的第一頁,帶我走進了一個比現實美麗的城市。

好像又再次回到了莫高窟,回到了那個暮靄剛剛從地平線升起,瀰漫於空中的時候,那個時候莫高窟不是旅遊景點,就那麼靜靜的、靜靜的聳立在當時中國戰火紛飛的土地上,等待着是功臣也是罪人的王道士去挖掘它掩蓋了幾百年的瑰麗的美貌,那是中國乃至世界的遺產。沉溺於作者從自我角度的描述,其實我是去過那裏的,當時並沒有太大感觸。可以這麼說,在這本書之前我還從沒有體會到文字有那麼大的魅力,並不是華麗的、掉書袋的語句,他讓我感到深深地驚配,還有身爲中國人不可遏止的憤怒,王道士的那副嘴臉,那種一點點銀子就把中國文化,中國遺產出賣的賣國賊!可恥!可恥至極!沒有限制性的文字讓我展開了很多想象,也給了我很多思考。

對這本書中另一篇令我記憶猶新的文章便是《上海人》。沒有介紹上海的景點,沒有介紹上海的美食,卻從一個很少有人寫的角度入手:人。開篇便是寫上海人瞧不起外地人與上海人的傲慢無禮、井底之蛙。很敬佩他敢於這麼寫,這本書出版比我出生還要早,但現在這個問題卻是越來越嚴重,在上海兩級分化尤爲明顯。他還寫了徐光啓,這位地道的華亭人,從他的角度寫了很多上海的過去,讓我這個雖然從小在上海長大但也不算地道上海人的着實長了見識。

《文化苦旅》,苦着尋找了文化,尋找了中國人的根源。

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20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文化苦旅》就是這樣一本好書,當我讀到這本書時,便沉醉在了泱泱歷史的方則中,眼前浮現出了種種黑白相間的畫面,大江南北在文字中異彩紛呈。

書很厚,拿到之後頗有充實感。我與文字一起去閱天地、覽神州。裏面有一篇文章,讓我印象頗深,它講述了一個大清的罪人,他的無知促使他用中國文物換來了幾頭牛,無價之寶只值幾頭牛?想止於此,我是多麼想去阻止他,可惜我回不到從前。無知是多麼可怕啊!它能改變一個國家的命運。再說,若他有愛國之情,哪怕只有一點點,也會拒絕的。

《文化苦旅》讓我暢遊了一遍中國,明白了一個國家的偉大,感受了一個國家的風情,也懂得了從不同角度去看待一切。這樣,即使廢墟也能放射光彩,我們要永遠保持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讓平凡的一天也精彩。想想平時,我總是無味的過日子,自從讀了《文化苦旅》,我學會了用自己的眼睛仔細地觀看世界,發現每一天都與衆不同,生活也因此快樂起來。

《文化苦旅》讓我收益匪淺,我希望大家都讀一讀。

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21

說實話,在過去的十多年的讀書生涯中,我是很少讀中國近現代作家寫的文章的,小學階段讀的是格林童話、小王子、伊索寓言等外國童話故事書籍,中學階段讀的則是愛的教育、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等外國名人勵志教育書籍,高中階段讀的則是簡愛、傲慢與偏見、百年孤獨等小說名著,直至現在依然讀的是刀鋒、飄、紅與黑、牛虻此類等等,當然還有讀過中國古代的四大名著,然而關於中國近現代的書籍真的很少涉獵,只在初或高中課本里偶爾讀過一兩篇,比如朱自清的背影、魯迅的孔乙己、巴金的家,但是大都是節選,所以好像我從心裏就直接忽略了關於中國近現代的作家和名著,不知道是我崇洋媚外還是才疏學淺,一直沒法理解關於近現代中國作家寫的那些名著。

前段時間突然意識到了這個問題,覺着對於中國近現代的文章讀的實在太少了,以至於我未曾完全沉浸書中去了解那段近幾十年一百年間我未曾參與的歷史,於是決定真的有必要好好讀一讀那段歷史裏的文章了。當然,關於近現代中國有名的文學作家我還是知道一些的,比如魯迅、巴金、郭沫若、朱自清、張愛玲、餘秋雨、三毛、嚴歌苓等等。最開始看到餘秋雨這個名字時,就覺得這個名字好文藝啊,肯定人也是個文藝的人了,後來慢慢了解到他有寫過《文化苦旅》、《行者無疆》、《千年一嘆》、《山居筆記》等,心想:這還是一個很喜歡旅遊的作家嘛,正如我意,不如就從讀他的《文化苦旅》來開始我對中國近現代作家及文學的瞭解吧。看到“文化苦旅”這四個字的,心裏想的內容應該是關於作者在旅途中的各種所見所聞寫的感想吧,可是又納悶,這怎麼和文化掛起鉤了呢,旅途苦就苦嘛,關文化什麼事呢?直到我真正讀完這本書時才似乎明白了這本書的真正內涵,正如作者餘秋雨先生自己在書中所說的:“我指的‘苦旅’,並不是指旅行之苦,而是指創造之苦。由創造之苦連接成了人生旅途,這便是文化的宿命。”於是我大概明白了,這些文化、旅途、山河、創造、人生、命運等等字眼似乎從來就是連接在一起割捨不開的。

翻開第一部分的如夢起點,我就開始讀得如癡如醉了,《牌坊》中爲了改變女子在鄉村中的社會地位而不遠萬里跑來教書的女教師們和翻山越嶺去上學的河英、《寺廟》中誦經打坐、爲孩子們祈福的和尚們,《信客》中連接起在外打拼的丈夫們和在家持家的妻子們而來回奔波的信客們,這些人物都是我現在所處時代身邊不曾有過的人物,然而這些人卻都曾出現過在中國歷史上並隨着歷史車輪的滾滾前進而變成了一種文化,實在奇妙。

當讀到第二部分的中國之旅時,則更是讓人感嘆良多了,關於都江堰、關於莫高窟、關於沙漠隱泉、關於陽關雪、關於西域喀什,關於黃州赤壁等等,作者都把他們和有關的人名掛上鉤了,把那個地方講活了,似乎有了人,也就有了文化,有了文化也就有了歷史,有了歷史也就有了創造,當然就不定這種文化是好的文化還是壞的文化了。我在一邊驚歎作者的知識淵博的同時也在一邊爲自己的才疏學淺倍感羞愧,想到自己每每去到一個名勝古蹟,大多想的是一定要多拍幾張美美的照片,一定要吃吃那裏的特色美食,卻從未想過要去深究一下這些經歷過風雨滄桑的古蹟文物和與之相關的名人事蹟,這大概就是真正的學者與我們這些普通看客之間最本質的差別吧!尤其當讀到“寧古塔”那一篇時則倍感悲憤交加了,清朝你憑什麼不允許人說真話,憑什麼要因爲一句不知錯由的話就株連全家,憑什麼要如此殘暴的折磨百姓,憑什麼要實行毫無人性的統治,憑什麼不早點滅亡,那些無辜的百姓們你們憑什麼不站起來反抗?正在憤怒時讀到了作者寫的“文明可能產生於野蠻,卻覺不喜歡野蠻。我們能熬過苦難,卻絕不讚美苦難。我們不害怕迫害,卻絕不肯定迫害……毫無疑問,最讓人動心的是苦難中的高貴,最讓人看出高貴之所以高貴的,也是這種高貴。”遂轉悲憤爲敬畏,敬畏這苦難中高貴的人們。

讀到第三部分“世界之旅”時更多的則是敬佩之情,敬佩那些常年客居異國的人們,他們既得忍受文化的差異又得忍受思鄉之苦,他們既行動大膽又內心細膩。同時也隨着餘秋雨先生的國外旅途不斷增加對中國土地的喜愛之情,彷彿越是瞭解這個世界,就越能體會到中國河山的好,越能體會到中國河山孕育出來的人的魅力。然而當讀到第四部分“人生之旅”時,心情又變得沉重起來了,謝晉導演對電影的執着、巴金先生對文學的熱愛、黃佐臨先生對話劇的癡迷,從這些文字中多少能讀出他們對人生、對生活的態度,令人敬仰!尤其巴金先生則更是令人敬佩。讀此書之前對巴金先生的印象就是他很厲害,還老是以爲他是外國人,寫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愛情三部曲《霧》、《雨》、《電》特別有名然而卻從來沒讀過,然而看了此書後才瞭解他光榮背後的辛酸與不易,心想他是如何在文革時那些歪曲事實、顛倒黑白的棍棒下生存下來的?他是如何做到即使身陷溝渠依然能夠仰望星雲的呢?巴金先生晚年所發出的三項呼籲第一項建立“文革博物館”又有多少人敢真正實施呢?全文讀罷,唏噓不已。

我一直認爲“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指的讀了萬卷書就好像行了萬里路,然而在餘秋雨先生身上,則是既讀了萬卷書,又行了萬里路,正如他所說的“沒有兩者,路就是書。”文學創作從來都不是在紙上憑空想象出來的,而是糅合了作者的所見所聞而不斷積累出來的。我很少有看到這樣的作家,所以更加增添了我對餘秋雨先生的敬仰。

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22

自從餘秋雨先生走遍世界山河,以新奇的視角寫下《文化苦旅》這本書後,引起了全國人民出門旅行的浪潮,可是卻沒有出現第二本《文化苦旅》。

爲什麼呢?

我開始思考餘秋雨先生看世界的態度與角度。餘秋雨創作的歷史並不是抽象的歷史,他試着與歷史對話,與歷史共鳴,在自身與歷史的交談中形成了他獨特的文風、獨特的情懷。他厭倦了虛僞的官場,正如東晉陶淵明一般,他想着離開案頭,換上一身遠行的裝束去旅行,他並不同一般人一樣爲了輕鬆、爲了獵奇、爲了開闊眼界而出行,而是爲了“尋找一所橫亙千年的人格學校”。

正是因爲這種意圖,使他與世界文化更近,使他的“苦旅”倒不像苦旅,而是一場人文、自然、歷史的盛宴。

縱觀全書,並沒有多少優美的詞句,華麗的辭藻,其間多的是睿智的語言,是一篇篇通俗的故事。餘秋雨先生也並未對山水名勝作具體的描寫,只是筆鋒一轉,便描繪出了一幅幅濃郁而又深沉的人文圖景,緊跟着便進入了直抒式的詠歎,繼而以縱橫四海的氣勢揮灑着對中國古文化歷史的種種遐想與議論。它解讀了歷史的蒼涼與大漠黃河文化的興衰,以一種全新姿態去評價、思考人生與未來。

作者是以一個文化人的姿態,站到了時代的角度上,淋漓盡致地表現着自己的觀點。身爲一個普通人,我們是否能用這種不一樣的專屬於自己的、適合自己的角度去觀察、去審視這個世界呢?如果做到了,餘秋雨先生的文跡與足跡就不會再讓我們望塵莫及了吧?

或許餘秋雨先生也正是像我們一樣由一個普通人慢慢走來,帶着不一樣的眼光與角度,漸行漸遠,卻終究走出了他的“文化苦旅”。

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23

文化苦旅是一種怎樣的旅行?爲什麼非要用到一個“苦”字?

沒錯每一種文化都具有歷史的厚重感,是歷史產物,能留下來的可供緬懷的是那樣少之又少,又怎能不可惜呢?

文化本身不是一個簡單輕鬆的詞彙,置身於文化的海洋裏,總是不免讓人有一種蒼老的感覺,越是古蹟,越是更多的駐足者,越是有那麼多的思想相互碰撞、交流與融合。既是憑古,又怎能不傷感,既是碰撞也怎麼避免悲悲劇。

思想的構建本身就是一件繁複而枯燥的過程,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報以熱情的,文學創作不是簡單的文字堆砌,文化的形成也不是純粹的相加。這是一個整合的過程,其中既有個人的辛酸,也有民族的榮辱,更有國家的興衰。

南懷瑾先生說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亡國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個國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這就會淪爲萬劫不復,永遠都不會翻身。”

我們國家的文化歷經三千多年而連綿不絕,其間也歷經苦難,才成就瞭如今的燦爛中華文明。

餘老的這篇散文文字非常優美,寫到人文景色時猶如欣賞一副山水畫,寫到敦煌莫高窟等寶藏時,有驚歎有驕傲更多是心疼,寫到都江堰時,猶如發現寶藏,仿若我國古老文明在中華大地散落的珠寶。

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24

我,仍舊讀得一頭霧水;我,仍就想要努力迴歸作者的心境;我,仍舊不夠好。好在,我堅持了下來。

就像書中所寫,每當作者遊歷一個地方,總會追溯在此地留下過哪些歷史人物的足跡亦或經歷了怎樣的文化變故。我也總會在網上找尋這些並不熟悉的景點、人物,渴求從這些資料中找到作者情感的出發點,雖然是用這樣的方式。略知背景一二,不免在讀書時各種情思混雜其中,甚至和作者的某個觀點產生歧義,但最終還是會迴歸平靜。交給歷史去判定吧,我還不夠資格。也因此,讀到最後,甚至產生自卑感,這樣也好,人本就是天地間最微小的存在。我想,當作者面對這些“無言”的歷史遺蹟,也會產生自卑感吧!

我願意相信,歷史這個老人家不是無言的,每一個經過他認真擦洗的景物,每一個經過他悉心照料的人文景觀都是有生命的。缺少的是認真解讀他的人,更缺少的是迴歸於他的人。就像如今,爲了爭奪歷史人物故里而吵的死去活來的開發商,也許連此人生平都不甚瞭解;爲了表達自己觀看景物的激動,一些人小刀潦草一揮刻上個“如果有這樣一次機會,我願意去踏訪一個個歷史遺蹟,迴歸歷史,迴歸自然,迴歸平靜,慢慢叩開他們的心絃。

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25

《文化苦旅》使我對讀書有了更深一層的瞭解,我們讀書人讀書不能只爲自己,要爲這個社會這個國家奉獻自己的微薄之力,這樣讀書人才是讀書人。

而且我們所學的文化有多少是古人用自己一身的心血換來的啊,文化的保留是艱難的,因此我們要好好珍惜這來自不意的文化,不虛度光陰,真正的領悟中華民族的優異文化,並且發揚古人身上的良知和意志力,堅決不做學成之後,而忘本的人,也不做半途因爲搓責和困難而放棄學業的人。

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26

沙源既是沙鳴山,隱泉既是月牙泉,因形如新月,有沙漠第一泉之稱。文中講述的是作者一路攀登沙山而上,尋找月牙泉的旅途經歷和感受。

“夕陽下的綿綿沙山是無與倫比的天下美景”這句話是餘秋雨攀上山頂時發出的感嘆。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不美嗎?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不美嗎?爲什麼一顆平凡的野草在攝影師的手下變得如此唯美?爲什麼一朵枯萎的花朵在美術家的筆下變得如此輝煌?這讓我想起一句話:世界上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得眼睛“。高淑珍的坑頭課堂,最美女老師張麗莉,託舉生命的最美媽媽,你說她們不美嗎?

美,不是偉大,其實就在身邊。

”連自然之神也粗粗糙糙,懶得細加調配,讓世間大受其累“而月牙泉不就是這樣的產物嗎?黃河以她澎湃的氣勢流傳千古,長江以她的綿延萬里而聞名於世。這讓我不禁的想,那月牙泉呢?給浮囂以寧靜,給躁急以清冽,給高蹈以平時,給粗狂以明麗。”餘秋雨在書裏的這段話實在是再貼切也不過了。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古人以他們的方式讚美着四季的美麗,平靜,實在。或許又會是這樣,當你回到家時飯桌上已經擺好了熱騰騰的飯菜,當你生病時有人在照顧你……

餘秋雨文化苦旅讀後感27

在這次短暫的節假日裏,我讀完了《文化苦旅》這本書,閱讀時間雖短,但它卻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在這本書中,絕大部分的文字都貫徹了這樣一個主題:對中國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問。餘秋雨憑着他那獨特的思維方式和寫作手法,在《文化苦旅》中對許多城市、小鎮和它的人文景觀所蘊含着的文化底蘊乃至整個中國文化精神進行追溯、反問和思索。

憑藉山水風物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祕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是這本書的主調。在書中,作者對具體的山水名勝的風貌幾乎不置一詞,他的過人之處就是在點明某地之後,就以類似電影中鏡頭切換的形式凝造出濃郁而深沉的人文圖景。緊跟着進入直抒式的詠歎,這種詠歎以熾烈的情感和誇張的言詞力求先聲奪人。繼而以縱橫四海的氣勢揮灑着對中古文化歷史的種種遐想和議論,使讀者爲文章的情緒所感染,不知不覺中接受餘秋雨的文化底蘊、人文精神、心路歷程等的影響。這種創作意念,始終貫穿於整部《文化苦旅》之中。

在《文化苦旅》中,餘秋雨反覆嚴厲拷問歷史,其中,出現了很多悲劇事物和悲劇人物,卻很少提及他對1949年以來的歷史反思,很少讓人感受到其自身心靈世界的隱祕。也許是當代歷史過於敏感,因此作者不敢越雷池半步?另外,在《西湖夢》中,作者又怎麼知道"揹着香袋來到西湖朝拜的善男信女,心中並無多少教義的蹤影,眼角卻時時關注着桃紅柳綠、蓴菜醋魚"?外國的教堂不大多是建在喧鬧的城市中嗎?類似這樣的議論,在書中還有一些。這不禁讓人疑心,餘秋雨在發表議論時,有時提出的簡單問題反而把情況弄得複雜。

我覺得,憑藉《文化苦旅》,餘秋雨可以在新中國的散文史上佔一席之地。雖然其中不免有矯情之處,甚至有硬傷,但那種思考與提出的問題卻是無可迴避的。尤其是其中對"健全文化人格"的呼喚。